场景即生活世界:媒介化社会视野中的场景传播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5 思想线路和研究设计

1.5.1 研究的思想线路

本书首先针对《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原作者和原著的缺陷——只是进行技术的推演而缺少技术被社会“形塑”的分析;只是描述商业和部分生活领域里场景技术的影响而缺少社会生活的“全景”观察;最主要的,只是基于功能主义的思考范式,但缺少实践性的思想方法,没有从社会建构的角度,对涉及场景计算和生产中人的主体性的建构来进行分析;缺少基于人的主体性建构而进行的人的实践活动的观察,来有效地解释场景何以生产和再生产。最终,作者只能将观察和描述对象限定在商业、服务和部分生活领域,无法深度阐释、探索社会生活中场景的根本性生产原因、动力、模式,以及场景的循环和再生产。

在实践论的观点之下,应将场景界定为我们的生活世界,将场景中的消费者还原为具有完整社会人格的“生活者”,将场景中的活动界定为人作为主体的生活实践。通过引入媒介化社会理论,对当下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新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电子媒介和技术和社会彼此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辩证分析,从人的生活实践和主体性建构角度,去理解“场景时代”的发生、场景的生产与再生产、传播和效果。

生活实践是人类在具体的生活中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任何实践都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也是有着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的活动。人的活动必须在一定的时空之中,无论是真实的物理时空,还是虚拟的网络时空,或真实与虚拟融合的时空。人与实践对象的关系,无论是人的自我、他人、自然之物,还是人工智能,都是建立在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和社会关系。具体的思想线路如图1-4所示。

图1-4 本书研究思想线路图(作者自制)

基于以上原则,本书将场景的类型学划分,设定为以下几种:

(1)空间型场景。即场景性质上偏向于空间的架构。空间可以是真实空间、虚拟空间,或融合空间。如本书前述关于场景性质的说明,场景是一种“超链接”的数字化情境,是人在这一电子化世界的实践活动情境。这一情境更强调其空间作用、空间目的。

(2)时间型场景。即场景性质上偏向于时间的架构。这一情境更强调其时间作用、时间方面的目的。

(3)活动型场景。即场景性质上偏向于某种人的活动。这一情境更强调其活动的作用、行为方面的目的。

(4)超真实场景。本书文献综述总结了媒介化社会理论的发展。媒介的物化、“内爆”效应,电子媒介对环境的“仿真”,使得人类对环境的感知具有超越真实的特点。在虚拟融合的环境下,基于VR/AR技术,或者某种非技术,但具有强烈效果手段的辅助(譬如,强烈的色彩对比、超大、超规模的方法,具体例子,如著名的大黄鸭,就给人带来更为强烈的视觉感受大黄鸭,英文名为Rubber duck,一种橡胶制作的大型工艺艺术作品,由荷兰艺术家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于2007年首创,创意灵感来自经典的浴盆黄鸭仔造型。其中一只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橡皮鸭,尺寸为26米×20米×32米。自诞生以来,巡游过世界多个地方。),人类所能感知的比真实还真实,所谓的“虚拟增强现实”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我们在此要指出,当前人们在谈到“虚拟增强现实”的时候,往往把它理解为一种VR或AR技术效果,但往往忽略了鲍德里亚等指出的人类感官模式在电子时代的变异,人类今天感官习惯了电子化情境,已经发展出了“超真实”的感受能力。VR或AR体验,实际上跟人们这种感官的“进化”是有关系的。“虚拟增强现实”,本质上是一种“超真实”体验,因此我们用“超真实”来涵盖“虚拟增强现实体验”。

应该指出,这四类场景的划分,并不是严格的结构化的分类,彼此之间也并非完全有明确的界限。仅是根据实践论范式的条件和内涵差异来进行的区别性划分。实际上,某一类场景很可能也是另一类场景。例如,在本书第2章“场景生产”中提到的“快闪”,它是一类活动型场景,但也是一种更都市生活的戏剧化生活氛围,以及与相应感官模式有关的“超真实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