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强临证经验辑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步入医林,孜孜以求

于志强教授1948年11月出生于天津一个商人家庭,其叔父是一名西医主任医师,自幼受家庭熏陶,慧而明理,敏而好学。1968年高中毕业后,本想立志学医,但适逢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潮,遂赴黑龙江省北安县长水河农场(劳改农场)工作,任知青连排长。此间,巧遇知青战友李英华(祖父为中医),二人志同道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中医,对中医理论初窥门径,深感中医之博大精深。其间,对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象学说、经络循行、中药功效、汤头歌诀等均有涉猎。1973年3月,于志强教授终于有了圆梦之机,荣幸地考入天津医学院(现天津医科大学)中医系,步入了高等医学殿堂深造学习。在校学习期间,聆听过郭霭春、王士相、王士福、包信、赵志新、张洪义、张大宁等多位津门名医的课程,受益匪浅。他深感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奥妙无穷,非勤求苦读不能有成。遂勤学不辍,孜孜以求。

1977年于志强教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至1984年,他先后在天津医学院中医系、中医教研室、第一附属医院(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医科,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及临床带教工作。他虚心求教于前辈,切磋于同道,像一块海绵吸水一样,博采众长。他广猎群书,勤于临床,尤其在临证时,目睹老师发挥中医药优势,治愈诸多疑难杂症,更坚定了从事中医的信念。为了全面提升中医理论水平和西医诊疗水平,在各级领导安排下,于教授曾在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进修学习古汉语课程半年,并且在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教研室跟随全国著名中医大师任应秋教授进修学习。此间,有幸聆听刘渡舟教授主讲的《伤寒杂病论》,王洪国教授主讲的《黄帝内经》,王绵之教授主讲的《方剂学》,拓宽了眼界,扩展了知识领域,并为其后期独到的中医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后,他又在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中医青年提高班进修学习半年,并于1982年在天津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西医内科一年。

1984年,为了更好地在中医事业上发挥自己的力量,寻找更适合发展、提高中医整体水平的平台,于志强教授调任到天津中医学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工作,直至退休。在此期间,他一直坚守在临床第一线,锐意进取,精研医道,在医院领导的关爱和中医前辈们的培养下,于志强教授先后担任了心病科主任、心病研究室主任、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内科部部长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