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天 汝州—龙门石窟—登封(嵩山)
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
霞客于天启三年(1623年)二月二十五日至伊阙,参观龙门石窟。在这天的日记中他写道:
二十五日 西南行五十里,山冈忽断,即伊阙也。伊水南来经其下,深可浮数石舟。伊阙连冈,东西横亘,水上编木桥之。渡而西,崖更危耸。一山皆劈为崖,满崖镌佛其上。大洞数十,高皆数十丈。大洞外峭崖直入山顶,顶俱刊小洞,洞俱刊佛其内。虽尺寸之肤,无不满者,望之不可数计。洞左,泉自山流下,汇为方池,余泻入伊川。山高不及百丈,而清流淙淙不绝,为此地所难。伊阙摩肩接毂,为楚、豫大道,西北历关陕。余由此取西岳道去。
意思是:二十五日,往西南行50里,山冈忽然被劈断,这就是伊阙山。伊水从南边流来经过山下,水的深度可以通行载重数石的船。伊阙山相连的山冈,从东往西横贯,伊水上架有木桥。渡水到西岸,崖壁更加陡峭、高耸。一座山都劈成崖壁,整个崖壁上全部雕刻有佛像。数十个大洞,高度达几十丈。大洞外的峭壁直插到山顶,顶部又凿满小洞,洞中都雕刻着佛像。即使是一寸一尺的表层,也都雕满了,看上去无法计算数量。山洞左边,泉水从山上流下来,汇聚到方池中,多余的流入伊水中。伊阙山高不过百丈,却有源源不断的淙淙清流,这在当地是很难见到的。山前人挤着人,车挨着车,是湖北、河南通往西北陕西关中的大陆。我从这里取道去西岳华山。
今天,我们到达龙门石窟已是10点,停车场内摆满了车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车位。购门票须排队,随人流向前走去,如同北京春节时的龙潭庙会。终于挨到山崖下,仰望陡峭高耸的崖上,石窟虽然数以千计,但与人流相比,石窟给我的感觉是井然有序,排列得当。走马观花的游人紧随着导游的小旗,距离稍远,就会被一个挨一个的导游扯大了的嗓音所淹没,谁的声音也听不清了。
龙门石窟全景
蜂窝般的石窟
纵目远望,伊河的水面宽阔,应当如霞客所说,水的深度可以通行载重数石的船了。而我于1996年第一次来这里时一切都是那么的凄凉,今天我特意将旧作《龙门悟》收入日记。
今天看不到霞客所说的泉水从山上流下来,汇聚到方池中,多余的流入伊水中。我倒是发现一处人工的水景,紧挨大大小小的洞窟,人为地砌了一个水池,有一二百平方米,水质清清,倒映出石窟的影像,不少游人在此照相。
霞客在日记中说“伊阙摩肩接毂”。意思是说,伊阙山前人肩挤摩,车毂碰接(毂:车轮中心有窟窿可以插轴的部分),比喻其繁盛之貌。莫非古人也像今人一样来参观旅游?非也。这里“为楚、豫大道,西北厉关陕”,原来这里是湖北、河南通往西北陕西、关中的大路,从一个侧面说明370年前,这里是重要的交通孔道。当年人们的忙碌主要是为生计,与今日的摩肩接踵,不可同日而语。
从龙门石窟出来后,我们前往关林、白马寺和少林寺。正值“五一”黄金周,一言以蔽之:人山人海。
火车飞机电脑——少林墓塔上的浮雕
位于郑州登封市少室山少林寺西约300米,是少林寺历代高僧的墓塔群。塔,是印度古语“塔婆”的简称,意为坟墓。因墓塔数量众多,这里故名塔林。从北魏以来,少林寺历代住持和有地位的和尚死后均葬此地。按照佛教葬仪,寺僧圆寂后,佛徒们根据其佛学修养、生前的地位和声望及经济等情况,建造层级和高矮大小不同的墓塔,以示功德。也给有些和尚建有身骨塔和衣钵塔。
少林寺塔林是我国现有数量最多的墓塔群,面积2.1万多平方米。现存有唐贞元七年(791年)至清嘉庆八年(1803年)之间的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砖石墓塔243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3座、金塔6座、元塔40座、明塔138座、清塔10座。塔的层级不同,一般为一至七级,高度都在15米以下,大都有塔铭和题记。造型有四角、六角、柱体、锥体、直线形、抛物线形、瓶形、圆形以及独石雕刻等,种类繁多,制式多样,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其中,以唐贞元七年(791年)的法玩塔、宋宣和三年(1121年)的普通塔、金正隆二年(1157年)的西堂塔、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的中林塔、明万历八年(1580年)的坦然塔及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彼岸塔为代表作。
唐“法玩禅师塔”是塔林中最古老的一座砖塔,坐落在塔林西北部。建于唐贞元七年(791年),系方形单层单檄式砖塔,高8米。除塔门、塔刹和塔铭用青石雕成外,通体皆用水磨砖砌造。塔门用高浮雕手法,装饰着飞天、嫔伽(人头鸟)等古典图案,让人们欣赏到唐代的实榻大门及额上的门簪、门扉上排列整齐的乳钉和造型逼真的古锁。门两侧精致的图案、威武的金刚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塔林入口处挺立着一座簇新的塔,在周围各代古塔中当属独树一帜。此塔是为祈祷少林寺德高望重的素喜大和尚超越84岁而建造的祈福寿塔。与古塔雕刻的传统精美图案不同,这座寿塔塔体上的浮雕图案是:轮船、火车、飞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该塔的造型和雕功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少林寺 位于登封市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若从郑州、开封、洛阳乘汽车,可直达寺院门前。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建于少室山麓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正如《说嵩》中所说:“少林者,少室之林。”据文献记载,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修禅于嵩山少林寺,为禅宗初祖。他广集弟子,传授禅宗,使少林寺的影响日益扩大,传说达摩曾在山中面壁九年,因此留影于石。寺内有《唐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唐嵩岳少林寺碑》、《宋苏东坡观音赞》等,还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如米芾、赵孟頫、董其昌、蔡京等人书写的碑刻。这些碑刻不仅是重要的史料,而且都有很高的书法价值。
少林寺山门,作者绘。
左:祈福寿塔。
右:祈福寿塔塔体上的浮雕图案都是现代玩意儿,有飞机、轮船、火车、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
专文之一 龙门悟
一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由南向北从中流过,远望犹如天然门阙,古人称其为“伊阙”。
记得从前学画时,老师讲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画出好画。当时囊中羞涩,只能借些书来读。阅读唐诗时,看到以擅写山水田园诗而闻名于唐朝的诗人韦应物,他写的有关龙门石窟的几首诗,虽然如今不能整首背诵,但个别一两句仍记于心,如《龙门游眺》:
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
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
……
眼前呈现出传说中凿山疏导伊水的夏禹形象。朝霞夕雾弥漫在天空中,洛阳城和龙门东西二山遥遥相对。《水经注》曰:“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还有一首也是韦氏的,但我记不清诗的题目,开头两句更是写尽龙门草木萋萋、伊水清清的情致:
两山郁相对,晨策方上干。
霭霭眺都城,悠悠俯清澜。
清晨,诗人在河岸策鞭骑马前行,看着东西对峙的两山上下茂盛的树木,远望都城洛阳呈现一片烟云之气,近看,涌起微澜的伊水悠悠向北流去。多么恬静的一幅青绿山水图。
白居易对龙门的赞誉更是直截了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然而古人对龙门的这些溢美之词,于今已失七八分了。当我站在伊河桥上,只见宽宽的河床上,一条窄细的灰色水流懒懒洋洋地向前流着,两山虽都有树木,但用郁郁葱葱是言过其实。大桥上车流滚滚,尘土飞扬,人声嘈杂。再加上这日老天爷阴沉着脸,不时还掉下几滴泪珠,更显出几分怅然。
隔伊水西望,规模庞大的石窟群,巍峨壮观,令人肃然起敬;密如蜂房的佛龛,码放得错落有致,让人叹为观止。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为我国古代佛教艺术的三大宝库。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诸朝,逾时400多年。据统计,龙门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佛像10万余尊,近年实核碑文题记为2870块左右。各种形式的石雕佛塔40余座。隔伊水而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它通高17.14米,是龙门石窟最大的造像。远远望去,人们在其脚下显得如蚁群一般。据说龙门最小的造像仅有2厘米。
远看气势恢宏,近观一定雕刻精湛吧。然而,走近佛龛,令人大惊失色,十之七八佛去龛空,我第一感觉这是帝国主义侵略者掠夺的结果。在我眼前浮现出故宫镀金铜缸上刺刀的刀痕,避暑山庄铜亭镀金瓦上用刀刮出的印迹。这时一导游小姐指着残缺不全的佛像对游客们讲,这是国外文化强盗所为的结果。她的解说,证实了我的猜想。
二
回京后,偶见元代诗人萨都剌的游记《龙门记》,方知龙门石窟之荒凉残破并非近代之事,在元朝及之前就已出现人为的破坏了:
两岸间,昔人凿为大洞,为小龛,不啻千数。琢石像诸佛相、菩萨相、大士相、阿罗汉相……趺坐者、立者、侍卫者,又不啻万数。然诸石像旧有裂衅,及为人所击,或碎首,或损躯,其鼻、其耳、其手足或缺焉,或半缺、全缺。金碧装饰悉剥落,鲜有完者。旧有八寺,无一存,但东崖巅有垒石址两区,余不可辨。有数石碑,多仆,其立者仅一二。所刻皆佛语,字剥落不可读……其工力财费,不知其几千万计。盖其大者,必作自国君,次者必王公贵戚,又其次必富人而后能有成也。
在这段文字里,作者写佛像、佛龛及佛的种类、姿态、数量,但突然笔锋一转,着重写佛像的残破,写旧有八寺,更是突出“无一存”的现状。其败落一目了然。龙门石窟从北魏迁都洛阳前后开始营造,大规模的雕凿延至唐朝的天宝年间。然而,唐朝到元朝中间只隔了一个宋朝,竟然使龙门之容颜残毁荒凉落寞到如此这般。
这里有自然风化、水蚀、生物等破坏的因素,但人为的因素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在帝国主义文化强盗踏上我华夏国土之前很早很早的年代,国人已开始对龙门石窟进行了残酷的掠夺。但是,各朝各代都有保卫国家的“国家机器”呀!难道在保护“文化遗产”这个事情上,“机器”就停止运作了?
带着诸多疑问,我拜访了一位搞金石篆刻的朋友——他对各朝各代的石刻颇有研究。他听了我的提问后回答说:“政治使石窟兴衰。”
“石窟与政治有什么必然联系?”我有些茫然。
他见我很是认真,便说:“统治者鼓动造佛像,其动机是‘上焉者,不过图死后之安乐;下焉者,则求富贵利益’。从表面上看,达官显贵修的是超然物外之法,而实质上则贪图的是物质享受和精神寄托。”有如此动机,就不难理解北魏时期,特别是迁都洛阳之后统治者不惜耗费人力财力,开山凿窟,仅数十年间佛教塔寺就多至千计。
他还说,统治阶级利用佛教麻痹人民,宣扬自己。就像《妙法莲花经》中所说:“介人为佛故,建立诸形象,刻雕成以相,皆已成佛道。”就拿龙门石窟最大的摩崖像龛——奉先寺中的主像卢舍那大佛来说,它可谓龙门石窟造像艺术中的杰作。其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高1.9米,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
听着这位朋友的介绍,我回忆起那天在龙门石窟参观的情景:
当我们沿着陡峭的、足有六七十层的石阶攀到大佛前,眼前豁然开朗。从这东西长40米左右、南北宽30多米的寺基看,当初的建筑是相当雄伟的。仰观大佛,但见其面容丰满秀丽,二目宁静含蓄,姿态端庄肃穆,头饰为螺纹发髻,身披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洁流畅。刀法圆熟,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可惜的是手脚已崩毁。
我对朋友说:“为建这个大佛,武则天皇后拿出自己所谓‘脂粉钱’两万贯,予以资助。据说这丰满俊秀、仪表堂堂、方额宽颐的大卢舍那,就是按武则天的形象雕造的。”
我的朋友接着说:“何止这一个,你一定去过宾阳洞了,这个洞整整营造了24年,费工时80多万个。这是北魏宣武帝元恪为他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营建的洞窟。上行下效,从王公贵族、富商大贾到佛门僧尼竞相造像。”听了朋友的一番话,我豁然明白了许多道理,龙门石窟的造像过程告诉我们,它多是皇室权贵发愿祈福之作,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也不能否认,它从客观上记载了历代的战乱。洛城的兴废过程,反映了王朝的重大政治变局。同时,这些造像是研究宗教、建筑、服饰以及国际交往的重要史料,是我国民族传统造像技法的珍贵文物。
三
龙门造像是为政治服务的,就一定会随着政治的风云变幻而大起大落。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以后,龙门造像进入尾声。北宋统一中国后,建都汴京,即今日开封,洛阳作为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元、明、清三朝,洛阳降为府治,经济、文化上的光辉更趋黯淡。
从朋友向我展示的北宋欧阳修《河南府重修净垢院记》中了解到:“及汰建庙社,称京师。河南空而不都,贵人大贾废散,佛图之奉养亦衰,岁坏月毁,甘居多不克完。”虽未点明龙门之衰落,但洛阳衰败的情景一目了然。达官显贵挟着金银细软追随新皇帝而去,遗留下的“石头”也完成其使命。这时,人为的破坏接踵而至,迅速达到萨都剌所述的情景。
给龙门石窟带来致命劫难的,的确是近代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分子,他们自上而下地勾结民族败类,对龙门石窟的珍贵石雕艺术品进行了大量的窃夺活动。例如前面提到的宾阳洞,它是龙门造像艺术中雕凿时间最长、用工最多而又最富丽堂皇的一座洞窟,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窟内前壁的四层浮雕,大部分被盗,如今看到的崖壁是一片盗后的残迹。其中“帝后礼佛图”于1934年被美国人普爱伦勾结北京琉璃厂古玩商岳彬,盗往了美国。现在,“皇帝礼佛图”陈列在纽约市艺术博物馆,“皇后礼佛图”陈列于堪萨斯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北魏宣武帝是请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同室“礼佛”,不承想,如今父母二位大人竟漂流异国他乡,并被分别安置于相隔遥远的两处“普救众生”。倘若元恪在天有灵,定会惊叹:“后辈可畏。”
在参观卢舍那大佛时,我以为其右手的残破是因为长年的风化而造成,其实它也是被普爱伦盗凿的。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五四运动前,美国纽约57号街和麦迪逊大道就有许多不同国籍的古董商会,如山中商会、卢芹斋公司、通运公司等。他们中有不少人长期住在北京、上海,充当各国博物馆的代理人,疯狂掠夺中国的文物资源。美国的华尔纳、普爱伦、杰尼、史克门以及加拿大的怀履光等人,都曾于1915年至1934年,以学者和传教士身份伙同中国的古董商,来洛阳发掘古墓。其中龙门石窟、白马寺、西汉壁画墓以及邙山上的许多唐墓,就是这时惨遭洗劫的。
1923年,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馆长杰尼来到中国,盗走了宾阳洞北魏弥勒佛造像。1934年,普爱伦与岳彬签订了一个为期5年的合同,策使岳彬勾结洛阳古董商马龙图,以及偃师扬沟伪保长王梦林等人,对石窟进行了大肆盗凿。他们的罪恶行径使石窟惨不忍睹,严重破坏了龙门石窟艺术的完整和统一。
四
1951年4月,龙门古迹保护委员会成立。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环氧树脂灌浆、钢筋铆杆等新材料新工艺研制成功,解决了由于1969年焦枝铁路建成通车和洛阳市龙门水泥厂开山爆破等震动作用使洞窟出现石质崩落等问题,这一科研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1984年,洛阳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洛阳市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从法律上增强了对石窟等文物的保护力度。如今,每年慕名来此的中外游客达四五百万之多。
1996年6月20日于京城西直门宾馆
专文之二 走进关林
一
就我所知,中国历史名人中能与孔子并驾齐驱的,只有三国时的关羽。何以见得?洛阳的“关林”就是证明。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人死后坟墓的称谓有严格的等级之分,以林、陵、冢、墓、坟加以区别。圣人的墓称“林”,如“孔林”;皇帝的墓称“陵”,如“十三陵”;王侯的墓称“冢”;将相名人的墓称“墓”;平民百姓的墓称“坟”。
在中国史册中,类似关羽这样的文臣武将,可以说有成千上万。然而只有关羽被后代帝王屡加追封,形成“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褒封不尽,庙祀无垠”,可谓历史上独一无二。“英雄有几称夫子,忠义唯公号帝君”,这正是关羽地位高于千万个历史人物的写照。
中国关庙有几多?至今难以统计,单台湾就有400多座,可见关庙之众矣。在我国诸多的关庙中,有三座应特别提及:河南洛阳关林葬其首;湖北当阳关陵葬其身;山西解州崇宁宫招其魂。故有关羽“头枕洛阳,身困当阳,魂归故乡”之说。正因如此,洛阳关庙称为“林”,当阳关庙称为“陵”,山西省运城市解州关庙称为“宫”。
二
如今关羽形象遍布商海,成为商品社会的一大景观。这可以说是古代民间“请武财神”风俗的发扬光大。民间一直有这样一个习俗,每到春节前后,都要请“财神”,画的是关羽的形象。百姓“请”财神回家,祈求来年买卖兴隆或五谷丰登。关林明清碑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述:清道光年间,洛阳东南乡毛家村毛存仁,开始做生意时在关帝像前祷祝:“生意茂盛,于关陵竖杆。”后来果然生意兴隆,毛存仁不负神明,在关林大门前立旗杆一对。今旗杆礅和记事碑仍在。
近年来,供奉关羽的习俗可谓愈演愈烈,你到街上的店铺随便走走,就可发现不论是华丽的酒楼,还是气派的歌厅,无不供奉关羽雕像。即便是很小的餐馆,也会“请”一个用塑料压制而成的关帝像。而且,供奉武财神的地方都在比较显著的位置。现代人已不同于古人一天三炷香、定时上供品了,红烛一插电源,便可昼夜高燃,供品也用仿真食品代替。这样,人们不仅对关大圣没有怠慢,而且可腾出更多的时间在商海中忙碌。
几年前我在广东一家工厂采访,当听完老板介绍如何用先进科技生产出新产品,又如何畅销国内外,如何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后,来到宽大的生产车间,我惊讶地看到在明显的位置有一个供案,关公塑像摆在正中,烛光明亮,香灰满台。我惊诧地问,怎么还烧香?老板答曰,每天早晨都要点上一炷香,请关圣人保佑平安发财。他还说遇到新产品上马,更要求拜一番。
本人才疏学浅,只知关公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员大将,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也。他很有“哥们义气”,打仗是把好手,有水淹七军、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石破天惊的故事。我想,若在部队营房里挂几张关羽像,讲讲关公英勇无畏的战斗故事,一准能激发军人的斗志。但真不知这关云长与农民、商人有什么联系。可如今,倒不曾听说军人迷信关公,为其秉烛烧香,常看见的却是这些和关羽没什么关系的人奉其为神灵。
三
这次关林之行,确使我眼界大开。关林规格之高是历代英雄豪杰的墓地所不能比拟的。在这里,崇尚关羽之风,足以使历代神灵自愧弗如。
据《后汉书》载,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镇守荆州的蜀汉大将关羽,遭东吴孙权偷袭,兵败麦城,于湖北当阳被东吴将校所杀。孙权怕刘备起兵复仇,于是将关羽首级送到洛阳,企图嫁祸于曹操。不料这个诡计让司马懿识破,他让曹操以沉香木为关羽雕刻身躯,与首级接合在一起,给其穿上寿衣,并以王侯之礼葬于城南。据碑文记载,汉时就建有庙,明万历年间重建并植柏,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形成现今占地百亩的规模。关林有翠柏800株左右,殿宇廊庑150余间,现存碑刻100余方,石坊4座,大小狮子120余个。
洛阳“关林”(1999年6月摄)
许多人到关林参观,都对数不清的苍松翠柏赞叹不已,又因“关林翠柏”为洛阳八大景之一,而误认为关林的名字是由于古柏成林而得之。其实,前面已讲过,这“林”字是等级制度的标识。清康熙四年,尊关羽为夫子,与孔夫子并称。雍正八年(1730年),追封关羽为武圣,即与文圣人孔子享受同样的礼仪。
关羽高人一等,因而在关林里可以看到一些特别的建筑。朱漆大门上镶嵌着成行的金黄色乳钉,这些乳钉也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正门上共九行,每行九颗钉。据说在封建时代,九数为贵,至多为九九。凡献寿祝年,臣下贡物,多用九九,以取吉祥之意。
从大门向前行便到仪门。明清时代,各官署皆有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关林虽非官署,然而关羽已被追封为圣,所以其建筑亦仿照官署建制。门上悬挂慈禧题书的“威扬六合”匾额,六合是指东、南、西、北、上、下六方。看来这“威扬”二字非关羽莫属。仪门到大殿之间,有石板砌的狭长通道,通道两边石柱上雕刻大小石狮子104个,这是在其他类似庙宇不曾见过的。
关林除了有一般庙宇都有的铜钟、鼓楼、香炉、大殿、二殿和三殿外,还有专为祭祀关帝时演戏用的舞楼,以及缠龙华表、拜殿、月台、石坊等独有的建筑。
四
更令人感到新奇的是一些自然形成的景观。当我行至大殿前时,看到一对年轻夫妇,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孩子,毕恭毕敬地站在殿左侧一棵柏树前,二掌合一,口中念念有词。尔后,他们将小孩子按于铺在地上的一张报纸上,示其给柏树磕头。小儿不解父母之意,执意不肯下跪。我好奇,便凑过去细看。当我顺着几位围观者的目光仰视柏树枝头时,不觉暗暗惊住,只见以柏树枝杈构成的一个龙头俯视众生。那龙头,从柏树树顶向下勾曲,犹如能工巧匠雕镌出来的一样,长长的龙头,张着大嘴,犀利的双角,直竖在龙头上,细小的枝条,形成了龙须。真乃无巧不成书,龙头和颈部已枯干无叶,而树身则枝盛叶茂,看上去,好似一条巨龙在绿色的烟云中探头向下俯视人间。
上述描写没有笔者一点主观想象的成分,完全是客观记录。
询问旁人得知,洛阳民间为保子孙平安,多有来庙认亲者,有人带孩子到关林龙头柏树前,跪拜“伯叔”(柏树),一方面祈求佑护孩子“长命百岁”,另一方面是“望子成龙”。
经人指点,我在殿前右侧还看到一“凤尾”。那凤尾是柏树根在砖铺的地面上挣扎着生长,形成了像凤尾羽毛似的奇观。这殿前的月台是祭祀关羽的场所,传说每年祭祀的时候,天上的龙和地上的凤都来参加,就落在这两棵树上。久而久之,柏树就长成了龙头和凤尾。
另外在三殿前,还有一棵旋柏,螺旋一样生长,不仅树干旋生,连大小树枝都呈旋转状。相传关羽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后,每有降魔任务,他就在这里乘白气旋转升天。后来,白气变成了旋转生长的柏树。这些自然景观更给关羽的形象抹上了神秘的色彩。
五
“三炷香烟飘起,万古纲常犹记”,实为严于律己之道。从古到今,不管统治者动机如何,人们各怀什么想法,关羽信仰之广,遍及各个阶层,深入童叟妇孺,这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人们信奉关帝也各有偏重:仕宦供奉,为秉法度,正其身;农民供奉,乞愿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工人供奉,祈望国泰民安,市场繁荣;商人供奉,意在仁中求财,义中取利;军士供奉,誓要精忠报国,临阵不屈;海外赤子供奉,志在念恋祖国,凝聚同乡,报效先人。其信仰之本,无不在“忠义仁勇”之中。
更令人信服的是,诸多门派教系均能接纳关羽其人:儒称圣——武圣人,释称佛——伽蓝菩萨,道称天尊——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足见关羽精神受世人钦仰,在中国大地已根深蒂固。
对于关羽,神鬼支持他,百姓仰拜他,皇帝推崇他,原因何在?这次关林之行,我略知一二:首先是建安五年(200年)正月,关羽“约法三章”降于曹,曹操待其甚厚,“上马金,下马银”,但他仍过五关斩六将回归到刘备身边。他对张辽曾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其死,不可背之。”第二是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兵败赤壁,逃至华容道时,把守此地的关羽却违背军令私自放走曹操。这两点就足以证明关羽具备“忠、义、仁、勇”的精神。对关羽不断神化,是世人对其忠义美德的敬佩,也是对其仁勇心理的认同。然而,同行的一位友人却不以为然,他对我说,曾操当时做的是统一天下的大事业,顺乎天意。而刘备属割据一方的军阀,关羽之举不过是讲小义而不顾大义。而违背军令私放曹操则是大敌当前徇私情,何足赞誉?他这一家之言似乎也有道理。
不管怎样说,信仰关羽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以为,“忠、义、仁、勇”精神在如今商品经济大潮中,在一切向“钱”看的人海里,提倡一下也无妨。以敬奉关羽这一文化现象为依托,让关公神灵明察人们自身——人们自我检点,改正不法之行为,树立正气,又有什么不好呢?
六
造访关林,我感慨万千:神化关羽,发端于人们对其“忠义”美德的敬佩,和道德意义上的认同。这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人心灵的渴望与神的精神的契合。罗贯中在长篇巨著《三国演义》中,突出描绘了关羽“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的壮举以及他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大丈夫品格。历代皇帝的屡次加封,更促使民间崇拜关公升温。在今天什么都能够造假的邪恶雾气中,谈谈关公还真有其必要性,至少人们应“仁中求财,义中取利”。
最后,顺便提一下关圣人的缺点,他看不起文人,对手下的将士却很好。而他的结拜兄弟张飞,却是敬重文人,而粗暴地对待士兵,这是有史可查的。对此,毛泽东曾对一些高级干部说,如果能“取两人之长,去两人之短”,就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干部。毛泽东还以关羽为典型,劝领导同志不要搞“桃园结义”,要搞“五湖四海”,并告诫说,不要学关羽大敌当前徇私情,刚愎自用,缺乏政治头脑……既然是顺便提的内容,就点到为止。至于关羽,他的确是一个“威扬六合”的人物。关林值得看看。
1996年7月1日于北京
专文之三 白马寺里说白马
洛阳白马寺山门前一左一右有两匹石马:头微微下垂,双眼看着脚下崎岖不平的道路,虽历经磨难,但并不以此自得而昂首嘶鸣。看着这两匹马,我暗想,能从大月氏国将60万言的佛经和释迦像一步一个脚印地驮载到洛阳来的马,的确应该是这般温驯踏实、任劳任怨的模样。
东汉永平七年(64年),汉明帝夜里梦见一位身高丈六、头顶有白光、能飞绕殿堂的金人。第二天早朝,他把这个梦告诉了众位大臣。太史傅毅说:“西方有神,其名为佛,形如陛下所梦。”于是明帝就派中郎将蔡愔、博士王遵等18人出行,前往印度寻求佛法。
一行人行至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内),遇到了在当地游化宣教的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二位大师,见到梵本佛经60万言及释迦牟尼白毡佛像。东汉使者敬请二高僧东赴汉都弘法传教。汉使、梵僧便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明帝礼重二位高僧,先安排他们暂住于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转年,又敕令于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御道之北修造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因而命名为白马寺。这就是著名的“永平求法”,它是我国佛教史上第一次“西天取经”。白马寺的创建比我国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要早500多年。
二位高僧禅居白马寺内译经传教,先后译出了《四十二章经》、《十地断结经》等佛教著作。二高僧后均圆寂于洛阳白马寺。墓地位于白马寺山门之内,毗邻东西围墙。
白马寺
看着高约1.8米、身长近2.5米,采用青石材料雕刻、造型朴实的两匹马,我产生了疑惑:既然是白马驮的佛经,又称之为白马寺,这山门前的马为何不用汉白玉等白色石材雕刻呢?莫非大汉朝不分青红皂白?
经询问才知道,这对用青石雕刻的憨厚大马,并非白马寺土生土长。它们原立于宋代驸马都尉、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魏咸信墓前,1935年前后,当时白马寺住持德浩法师将其迁置到这里。原来如此,十之八九的人都会认为这是白马寺自家“养”的马呢!
当整个寺院快参观完了的时候,在最后的藏经阁前,我看见一匹漂亮的“白马”。这马是用写实手法雕就的,其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没有文字说明,看不出此马出生年代。但我猜测这是新近的作品。我不喜欢这种雕琢细腻的手法,总觉得与北魏时期那种讲究神似、刀法古朴简约的石刻相比,现在的某些作品有些“费力不讨好”。但不管怎么说,在白马寺里总算看见了白马。
白马寺位于今洛阳市老城东约12公里,坐北朝南,背依邙山,面望洛水,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所营建的第一座佛寺。其创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自白马寺建成后,梵法渐盛,信徒日多。
佛教一传入中国,就被最高封建统治者作为稳定政局、安抚民心的一种精神力量所尊崇。佛教不但给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还经由中国逐步传播到越南、朝鲜和日本。世界佛教源于印度,中国佛教传于洛阳。白马寺历来被尊称为“祖庭”——祖师之庭院,“释源”——佛教之发源地。
说来也巧,北京也有一个白马寺。读中学时,偶见一本书上说北京的白马寺,在宣武门外南横街。有一天我骑车专程去找,但是没找见,至今也不知道北京的白马寺与洛阳的白马寺之间有什么因缘。那次虽没有寻到白马寺,却在附近的教子胡同找到了一个叫法源寺的著名古刹。
这一找我才发现,北京的寺庙还真不少,南横街和教子胡同紧挨着就有两座寺庙。后来我才知道,历史上仅崇文门、宣武门、和平门、广安门这一带就有寺庙60多座。从公元1421年明朝永乐帝迁都北京到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北京地区共建佛寺1000余所。
佛教传播之快,真是令人吃惊。还拿北京来说,历史上曾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就是说,潭柘寺的历史比北京城还要早。据清朝神穆德写的《潭柘山岫云寺志》记载,潭柘寺的前身是晋代(265年—317年)的嘉福寺,距今约有1700年的历史了,而北京城如果从元世祖忽必烈建元大都算起,大约比潭柘寺晚800年。
写到这里,我还是忘不了北京南横街的白马寺,它还存在吗?北京的白马寺是不是北京最早的寺院?是不是有几匹白马从洛阳驮着佛经、佛像来到北京后,某个皇帝照方抓药,在这个落脚地盖起一座寺院,也起名叫白马寺?我决定抽时间再去一趟南横街,认真查访一下,看看我猜测的对不对。说不定在这白马寺中也“饲养”着温驯、质朴的“白马”呢!即便白马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大殿成为现代人的仓库,山门已改为平房,残破的石碑也变为铺地石,哪怕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支离破碎的故事,到时候,我也会将其编织起来,叙述给您听。
1996年9月作
★ 今日支出
1.住宿费:315元 2.餐饮费:166元 3.加油费:0元
4.过路费:40元 5.门票:120元(龙门石窟80元,少林寺40元)
6.购书费:0元 7.乘车费:0元 8.其他:15元
今日小计:656元 本条路线累计支出:2796元
★ 行车路线
嵩山古迹分布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