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生的功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空巢青年“七宗罪”

奋力挤上地铁,在靠门的位置给自己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小角落,我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唉,这一天总算是过完了。”身体被掏空,心扑通一下掉到了胃上,估计一顿海陆大餐,也不能将它撑到原来的位置。机械式地掏出了手机,手指下意识点开微信朋友圈,上下滑动起来。

前段时间,朋友圈被一篇篇逃离北上广的文章刷屏。房价、雾霾、压力、悲观,成了喋喋不休的话题。不过,无论怎样,我还是要好好感激这些在北京的日子。因为生活对于年轻人来说,从来都不是为了追求舒适,而是为了追求未来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空巢青年”这个词又重新热闹起来。背井离乡、独居生活、孤独焦虑、生存压力大……这些身份标签,如同狙击手的精准枪法,一个个稳稳地射在我身上,直击要害。

不管你是主动选择成为“空巢青年”,抑或是被迫变成“空巢青年”,你的身上都不得不背负额外的枷锁。这些不美好的、不舒适的感受,是独居的生活环境所带来的,也是必须忍受的副作用。这让我想起了天主教里提到的,人性的七种原罪:贪婪、懒惰、色欲、贪食、傲慢、嫉妒、愤怒。

它们是一种属性,而不是一种选择。

借用天主教的这个概念,我也把“空巢青年”的负面特征归纳了一下,将其总结为“空巢青年七宗罪”(当然,这里的罪,意为受罪的罪,而不是罪恶的罪。):

单身、独居、情感匮乏、生存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社交圈子狭窄、前途迷茫。

然而,正如印度教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所指明的:“恶并非产生于内心,而是来自不得志的生活。”既然我们暂时还改变不了糟糕的环境,那就让我们先改变内心的想法和态度。

在《会饮篇》中,理想主义先驱柏拉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远古时代,人是一个完整的圆形,长着四手四腿,自给自足,力量非凡,甚至要跑到奥林匹斯山上,与众神一决高下。天父宙斯没有办法,只好用雷电把人劈成两半,以大大削弱其力量。被劈成两半的人,总想着要找回自己的另一半,希望恢复成原来完整的样子。而且,他们一旦找到了另一半,就紧紧相拥在一起,不想再被分开。

这个故事听上去匪夷所思,但是它所描述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相爱一生的冲动和欲望,却十分真实而动人。

单身的人,似乎都是不完整的。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名叫《龙虾》(The Lobster)的电影。这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科幻片。

电影讲的是,在某一平行宇宙,政府为了社会和谐稳定,要求所有适龄青年必须结婚,领养或生育孩子,组建家庭。一旦成为单身,你会被立即送往集中营,并要在45天之内重新找到伴侣。若在规定时间内找不到伴侣,你将会被政府变成一种动物,弃于荒野,任人捕杀。

男主的哥哥,正是因为没有成功找到另一半,而被政府变成了一只金毛犬,每天只能和男主玩玩抛球捡球的游戏。哈哈,看来“单身狗”的称号,在这里真不只是一句调侃而已。

心理学家弗洛姆曾写了一本薄薄的小书,叫《爱的艺术》。这是他在反思总结了自己30多年内5段感情经验之后的肺腑之谈。

他说,“爱是一种艺术。”想要拥有完美的爱情,就像艺术家创作一件唯美的艺术品一样,是那么可遇而不可求。这世上诞生过多少名垂青史的艺术家呢?又有多少不知名的艺术家们被卷入滚滚红尘之中?天赋,机遇,还有对美好孜孜不倦的实践和追求,这些都缺一不可。似乎只有具备了所有命运恩典的人,才有可能拥有理想主义者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爱情呢。

他还说,“爱情问题,不是对象问题,而是能力问题。”在他的归纳中,这些能力包括了解、尊重、责任感、关爱等基本要素。而单身狗们表示很困惑。空有这些能力,却没有爱的对象,难道是只能和自己谈情说爱了?

除了单身、独居这样的“罪”,我仔细想了想,似乎剩下的几宗“罪”,并不是空巢青年所独有的。

是啊,谁的青春不迷茫?不受事业、爱情、财富这几块巨石的碾压?只不过,空巢青年的“罪感”会更强烈一些。因为无人分担,无人排遣,所有的辛酸必须自己吞咽,所有的重负必须自己扛起。

焦虑和不安,是不是也时常盘踞在你的心头?人工智能发展得这么快,会不会有一天自己的饭碗就被机器人抢去了?00后的孩子们已经轰轰烈烈地出来抢地盘了,奔三、奔四的你还能那么淡定?……

实际上,这些对未知的紧张和恐惧,自我们出生以来,就一直跟我们如影随形。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去理解:自人脱离母体开始,我们就一步一步与自我剥离,外界的纷扰把一个完整的自我,切割得支离破碎。这种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冲突,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造成了焦虑。

然而,焦虑真的是一种负面情绪吗?我们真的要去抑制它或抵制它吗?仔细想想,焦虑本身也是一种生命成长的动力呀。如果没有焦虑的冲击,我们可能反而缺乏每天拼命工作、拼命学习的动力了。如果,我们能把焦虑当成一个中性词,而不是一个贬义词去理解,那么,我们的心态就会平和很多,与焦虑共处起来,问题也显得简单多了。

经历了丧气满满的一天,要如何恢复少女元气?空巢生活的“原罪”,难道真的要等上帝来救你?其实,我们是可以完成自我救赎、自我赦免的。

在地铁摇摆的车厢里,我认真回想着生活里美好的镜头,快乐的瞬间,温馨的场景。活泼的多巴胺,似乎又跳跃起来。哈哈,我总结出应付空巢的“七种武器”了:其一,自律:保持规律的作息。其二,动手:保持空间的清洁。其三,运动:保持身体的活力。其四,忍耐:保持情绪的平稳。其五,交友:保持社交的主动。其六,学习:保持精神的充实。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独立:保持内心的强大。

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