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神的视野:敦煌壁画

★图1-131 敦煌壁画中经典的“反弹琵琶”

敦煌是一个地名,我们都知道,这个名字来自于古代当地人对本地区所取名字的音译。然而究竟是哪些人,这两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则莫衷一是。

不过我们现在一般说起敦煌,指的就是“敦煌石窟”。但是许多人以为敦煌石窟就等于敦煌莫高窟,其实广义的敦煌石窟应该包括敦煌莫高窟、东西千佛洞与安西榆林窟等,或者我们可以用“敦煌石窟群”来称呼以示区别。但是很多以“敦煌”为题的艺术谈的其实是更加广义的“敦煌艺术”,不仅包括石窟里的雕塑、壁画、建筑,还包括比如绢画、纸画、刺绣等多方面的东西。

所以,综上所述,“敦煌”是一个从石窟延伸出去的巨大体系。面对这样一座资料宝库,我们惊觉,大多数的艺术设计元素似乎都可以往里套啊。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好像默认了敦煌和大唐相关联。然而真实的敦煌,由于地处偏远,在整个唐朝历史中长时间被当时的少数民族和地方节度使统治,用敦煌来代表大唐气象,略有些以偏概全。而且敦煌石窟前后开凿超过千年,其时间范围一般认为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经历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多个朝代。我们所熟悉的许多石窟,虽然开凿是一个年代,但之后往往会经历多个时代的重修,从而留下不同时代的烙印。

中国没有一个朝代叫作“古代”,敦煌当然也没有一个窟叫作“大唐佛窟”。

敦煌的颜色

敦煌是什么颜色的呢?

在现代化学颜料出现之前,前人都是使用一些天然颜料,一般是矿物或植物,也有一些是经过人工调和的颜料。

敦煌也好,其他石窟也好,色彩的选择一般取决于这样几个条件:一是当时的艺术风格(时代),二是当地的条件(地域),三是画工的技法(绘者),其实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于是,我们发现,不同年代的石窟,颜色选择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同样的颜色,选用的颜料来源也不一样。

★图1-132 五个庙石窟,尽管距离莫高窟近百千米,但是仍然属于“敦煌石窟群”

★图1-133 首次出现在邮票上的敦煌壁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套特种邮票),分别展示了西魏、隋代、盛唐、初唐四个不同时代的敦煌壁画

比如,很多人觉得敦煌里红色系的壁画很多,红色颜料一般是朱砂(化学式HgS)、铅丹(化学式Pb3O4)、红土(化学式Fe2O3)、雄黄(化学式As2S2)等,当然他们也会混合一些白色颜料,以期配出较浅的红色,产生一些晕染的绘画效果。

特意给这些颜料写上化学式,是因为接下来要谈变色问题了。我们对于天然颜料、天然颜色总有一个误解,以为凡是来自于大自然的就会亘古不变,其实恰恰相反,这些天然颜色才当真不稳定呢。敦煌千年,有许多颜料早已和当年的模样千差万别了。也就是说,我们所能看到的敦煌其实是一个和当时颜色完全不同的敦煌。

表1 敦煌莫高窟壁画颜料分析结果

就以红色系为例,红土最为稳定,朱砂会从橘红色变成暗红色,也算比较能接受吧。变色最严重的要数铅丹了,只要湿度大一点、光照强一点,原本的橘红色就会变黑。麻烦的是,这种变黑的产物是二氧化铅(化学式PbO2),一些白色颜料变色之后也会产生,那就真的会“黑白颠倒”了。所以,很多人致力于寻找壁画变色的规律,可是现实条件比实验室里更复杂。

我们之前提到过,许多窟都经历了数个年代,所以许多壁画下面叠加了多层壁画。当上层壁画由于各种原因被铲掉(友情提示:游客禁止)以后,露出下层不曾长时间接触空气的更早期壁画,才发现原来的色彩晕染层次非常丰富。然而悲剧无法阻止,这些当年被铲出来的壁画现在也正在变色。

看不见的壁画,科技打开神的视野

正是由于敦煌壁画在岁月的侵蚀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变化,因此今人才会想尽办法,要重现壁画的灿烂。

但是由于敦煌壁画本身存在很多损害,为了在修复保护的时候尽量不伤害最外层的壁画,哪怕是残破的墙面也需要确认是否依然有残存的信息。所以现在用很多无损分析技术来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在修复的同时完成保护的目的。

对于我这种门外汉来说,诸多技术当中,多光谱成像是最令我震撼的,因为哪怕是几乎一片空白的画面,经过成像后也可以看到上面壁画原本的大致样貌。这种失而复得令人不禁欣喜若狂,正如一位名叫姬友的网友对此的解读:“那些岁月让我们失去的画面,科技帮我们重新打开神的视野,弥补我们肉眼凡胎的不足。”

之所以会产生如此神奇的效果,是因为不同的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会产生荧光。所以可以通过建立多光谱摄影系统来收集这些信号,从而构建出一个正常光线下观察不到的图像。

正如丝绸博物馆周旸老师所说的那样,万物都会归于湮灭,而文物保护却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希望可以多争取一点时间给未来。一项长期结果是如此悲观的事情,却依然有人乐观而积极地为之努力,这项工作十分令人敬仰。

对于我这样爱好这些的人来说,科技与这些文物保护者就是我们的神!

临摹不等于复印

关于壁画的另一项工作,对于文物保护是必要的,但对于服饰史的意义,我个人却有些疑问,那就是壁画的临摹。

首先,是什么人在临摹敦煌壁画?

★图1-134、图1-135 两图为同一壁画的局部,经过技术照射后,能够显示平常看不到的景象。此研究结果可参考《高光谱技术无损鉴定壁画颜料之研究》

★图1-136 莫高窟第61窟中的曹氏家族女供养人,此窟开凿于五代时期,元代时重修

★图1-137 变色的壁画。白象已变成棕色,周围飞天的肢体和面容也变成黑红色或黑灰色

早期的临摹者大多是画家,去往敦煌是为了学习敦煌艺术独特的技艺,有些完全是自发行为,比如著名画家张大千。所以对于许多渴望从临摹图中寻找服饰复原细节的人来说,并不是人家画得不准确,因为从一开始目的就不一样。可以说,这样的临摹作品几乎已经超出了临摹的范围,差不多算个“同人(即根据原作品发挥想象出来的衍生作品)”吧。

★图1-138 五代时期,莫高窟98窟

此后的临摹者很多是因为工作原因,但不可否认,这样艰苦的工作,如果不是怀揣一分对古代艺术的热爱,其实也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就临摹画来说,我们一般常见的敦煌服饰复原图中使用的是供养人的形象。事实上,对于根据2D画面脑补出3D结构的所谓“复原”来说,哪怕原本是一张比较清晰的图,不同的人可能对于画笔下的服饰结构有不同理解,画出来就会有所不同。更何况原画已经残旧,大量细节需要靠画家自己摸索创作。比如同是莫高窟98窟,范文藻、潘絜茲和常沙娜的临摹作品就有很大不同。

所以,对于临摹画,我怀揣着一分深深的敬仰,但是对于临摹画基础上的服饰史“复原”,我却不得不怀揣一颗求证之心。

如果还有原作存在,无论是氧化成黑色,还是斑驳成“牛皮癣”,都依然有探讨的空间。然而失去原作的临摹画,却有些令人挠头,因为无法对比。我们无法看到原作的图片,对于临摹画有多少与原作不同的地方,我们是无法知道的,它所能反映出的服饰细节的真实性便令人怀疑。

比如莫高窟130窟,此窟是盛唐开元年间开凿,考古发掘证明此窟有后代重修的痕迹,壁画共有三层,另两层为晚唐、西夏重绘。尽管如此,作为敦煌壁画中盛唐时期乃至整个唐代规模最大的供养人画像,其临摹画仍是许多人制作唐代服饰的参考依据。然而,没有原作,临摹画到底有多少还原度、多少服饰复原的参考价值,便无从评论了。

估计会有人问,那些敦煌临摹画家为什么会画偏了?因为他们是人,人都会有自己的主观意识。更何况他们并非为了要复原服饰才去临摹的,他们是为了让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曾经感受到的敦煌艺术。这里没有人做错什么,错的只是彼此用错了意,是对论据不加筛选和论证的所谓“考据”。

★图1-139 范文藻临摹

★图1-140 潘絜茲临摹

★图1-141 常沙娜临摹

敦煌,跨唐之姿

敦煌不等于大唐,但太多人仍然固执地认为壁画里所有供养人穿的都是唐代服饰。

作为莫高窟中最大的窟,98窟堪称艺术界的“宠儿”,模仿自98窟壁画的服装我已经见过不下十个版本了。然而大家却或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一件事:此窟最大的供养人是于阗国王李圣天,他的妻子是曹议金的女儿。尽管随侍的这些女子被认为是曹家女眷,然而曹氏与回鹘人等通婚频繁,怕不足以成为那个时代的标本。更何况,李圣天的年代,本来也已经是五代、宋初了。

其实这样的问题还发生在其他很多地方,我们误判了年代,甚至误判了敦煌在当时主流文化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