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设计系列丛书: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二

近年来,一到夏天暴雨过后,关于“内陆看海”的段子便俯拾即是。人们并不是真的愿意靠皮划艇出行,也不愿意天天在马路上捕鱼,调侃的背后是人们对于城市内涝问题的无奈和关切。

这些年媒体和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几乎一边倒地投向地下管网建设,认为排水不畅才是内涝的主因。但几年来投入大量财力修建,成就寥寥,“海面”依然。

现在很多城市出现内涝,不仅仅是单一的排水不畅、地下管网不合理的问题,而是城市在开发的过程中忽视了生态,使其失去了“弹性”。例如,当前水泥地面的密集使用,就是罪魁祸首之一。当大面积的硬部件覆盖土地时,雨水将无处可走,只能利用管渠等方式排泄,多个洪峰一叠加很容易就会形成内涝。这种末端集中控制的设计理念,往往会导致逢雨必涝、旱涝急转。

城市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系统内部个体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要解决当前的城市内涝等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复杂性科学研究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弹性”或“可塑性”概念在这里极具现实意义。生态弹性城市会更好地利用绿地、自流和净化雨水,一方面补充了地下水,另一方面也让土地和地表生命植被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需要一定量的地表水流域和湿地面积来储存常年雨水,减少地表径流。而目前的城市建设,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雨水资源,而且让水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也一同被浪费。

城市内涝短期内很难解决。中国城市建设密度太高,城市硬化几乎到处都是,美国有些城市已经在采取大面积清除硬化的解决方式,但这一方案若在中国推行恐怕效果不大。与此同时,内涝的解决不是一城一地的任务,涉及整个流域和区域的开发,这一点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生态弹性,是一个贯穿城市开发始终的问题。这就要求,城市首先要解决生态基础建设。一个城市在设计之初就应该确定湿地面积与陆地总面积的比例,并以此为红线。另外,还应注重低影响开发。这就要求在设计、工程、施工和管理等整个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对雨洪资源的影响最小化,同时必须尊重地形、地貌、水文和植被等,比如不能把城市河流作为纳污河,不能破坏水岸边的草沟和草坡,这样就可以保护好水系自净的能力。

事实上,生态弹性城市与中国当前推行的海绵城市异曲同工。一个在生态学上具有弹性的城市,就像是一块巨大的海绵,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及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和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地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这样就可以尽可能优化利用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组件,比如雨水花园、下沉绿地、植被草沟等。这样的城市系统就需要生态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空间格局的综合部署。

就在我前往参加201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之前,很高兴读到了伍业钢博士主编的《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一书,非常及时,内容之丰富,条理之清楚,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2015年4月2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公布,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等16个城市将率先投入建设。中央政府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的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对于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同时,中央政府还将组织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对各城市定期组织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好的,按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基数10%给予奖励;评价结果差的,将扣回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我极力推荐这本书给做生态城市、海绵城市研究、设计及工程的同行们。相信你们也会与我一样,读后受益匪浅。

从中央到地方,从专家到民间,当政策、资本和智库齐聚时,未来“内陆看海”有望成为古老传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态学终身教授

世界生态高峰理事会现任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