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卷四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马氏据湖南

【内容提要】

《马氏据湖南》叙述了唐末五代时期马殷割据湖南、建立楚国,马殷之后,诸子争位,导致马楚政权灭亡的历史过程,以及马氏政权灭亡后的湖南局势。

五代十国时楚国的建立者马殷,原为秦宗权属下孙儒的裨将。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孙儒围攻宣州(治宣城,今安徽宣州)时战败,被杨行密所杀,余众推举刘建锋为帅,马殷为先锋,率部南逃至江西洪州(治豫章,今江西南昌)。乾宁元年(894年),马殷随刘建锋西入湖南,攻取潭州(治长沙,今湖南长沙)。乾宁三年,刘建锋被部下所杀,马殷被推为主帅,被唐王朝授为潭州刺史、武安留后,开始割据湖南。

马殷割据之初,仅据有湖南所属七州中的潭、邵(治邵阳,今湖南邵阳)二州,后连取衡(治衡阳,今湖南衡阳)、永(治零陵、今湖南永州)、道(治弘道,今湖南道县)、连(治桂阳,今广东连县)、郴(chēn)(治郴县,今湖南郴州)五州,统一湖南;接着又取得桂管的桂(治临桂,今广西桂林)、宜(治龙水,今广西宜山)、岩(治长乐,今广西贵港木梓镇)、柳(治马平,今广西柳州)、象(治阳寿,今广西象州)五州,势力益盛。

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建立后梁,马殷被封为楚王。不久,马殷北取岳(治巴陵,今湖南岳阳)、澧(lǐ)(治澧阳,今湖南澧阳)、朗(治武陵,今湖南常德)等州,南克昭(治平乐,今广西平乐西)、贺(治临贺,今广西贺县东南)、梧(治苍梧,今广西梧州)、蒙(治立山,今广西昭平西)、龚(治平南,今广西平南)、富(治龙平,今广西昭平)等州,辖境扩至二十余州,包括今湖南全境、广西大部和贵州、广东的部分地区。

后梁灭亡后,马殷又臣服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后唐封马殷为楚国王,马殷正式建国。

公元930年,马殷病死,遗命诸子兄弟相继。其子马希声、马希范兄弟相继嗣位。而公元947年马希范死后,则形成诸弟争立,国势日衰的局面。先是马希广被部分将领拥立为楚王,其兄马希萼又于950年攻杀希广,自立为楚王。次年,其庶弟马希崇生俘希萼自立。不久,被送至衡山幽禁的马希萼又被部下拥为衡山王,并遣使向南唐求救;而马希崇也请兵于南唐。南唐将边镐乘机率兵入湖南,马希崇请降,楚国灭亡。

公元952年,朗州将领王逵、周行逢等与其所拥立的武平留后刘言,将边镐逐出湖南,并收复被南汉侵占的马氏岭北故地,称臣于后周。次年,王逵囚杀刘言,移治朗州,遂专治湖南。

马殷诸子“众驹争槽”,互相鱼肉,不仅导致了马楚政权的灭亡,还使湖南陷于长期的战乱。直至北宋王朝建立之后,这一地区才得以逐渐恢复安定的局面。

【原文】

唐僖宗光启二年[1]。初,忠武决胜指挥使孙儒与龙骧指挥使朗山刘建锋戍蔡州,拒黄巢,扶沟马殷隶军中,以材勇闻[2]。及秦宗权叛,儒等皆属焉[3]

【注文】

[1]唐:朝代名。公元617年,隋朝在农民起义打击下土崩瓦解,太原(今山西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攻克长安(今陕西西安)。次年,隋亡,李渊称帝,国号“唐”,建都长安。至公元907年为后梁朱温所灭,共历二十二帝,二百九十年。  僖宗(862—888年):唐懿(yì)宗第五子,原名李俨(yǎn),后改名李儇(xuān),公元873年至888年在位。死后谥惠圣恭定皇帝,庙号僖宗。  光启:唐僖宗在位期间所用的第四个年号,共计四年,即公元885年至888年。

[2]忠武:方镇名。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置陈许节度使,治许州(治长社,今河南许昌)。领陈(治宛丘,今河南淮阳)、许二州,约当今河南襄城以东,太康、沈丘以西,舞阳以北,长葛、鄢(yān)陵以南地区。唐节度使所辖地区多兼军号,陈许号忠武军。  决胜指挥使:决胜,与下文“龙骧(xiāng)”皆军名。指挥使,军将名。晚唐五代时,藩镇皆置指挥使或都指挥使,为领兵将领之称号。  孙儒(?—892年):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原为忠武军军校,后为秦宗权都将。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他诱杀秦宗权弟宗衡,吞并其军,自立为帅。后攻取扬州(治今江苏扬州),自称淮南节度使。并厚结朱温,欲平定江南。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被杨行密擒杀。  朗山: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确山。唐时属蔡州。  刘建锋(?—896年):字锐端,蔡州朗山人,原与孙儒俱为秦宗权部将。孙儒败亡,他与马殷收拾余部,西入湖南,夺取潭州(治长沙,今湖南长沙),被朝廷任命为武安节度使。后因与亲兵之妻私通被亲兵所杀。  蔡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汝南郡置豫州,治汝阳(今河南汝南)。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汝南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称豫州。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因避代宗李豫名讳,改为蔡州。领汝阳、朗山、遂平、郾(yǎn)城、上蔡、新蔡、褒信、新息、平舆、西平、真阳等县,辖境约当今河南淮河以北,洪河上游以南,桐柏山以东地区。  黄巢(?—884年):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率众起义,纵横南北,众至百万,广明元年十二月(881年初)攻入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中和三年(883年),在唐军围攻下退出长安,东克蔡州,进围信州(治上饶,今江西上饶),不克,主力瓦解。次年退至泰山虎狼峪,战败自杀。  扶沟: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扶沟。  马殷(852—930年):五代十国时楚国的建立者。字霸图,扶沟人,一说许州鄢(yān)陵(今河南鄢陵)人。少为木工,应募从军,为孙儒裨将。孙儒死,随刘建锋入湖南,取潭州(治长沙,今湖南长沙)。于刘建锋死后被推为主帅,统一湖南,又取得岭南桂(治临桂,今广西桂林)、容(治北流,今广西北流)等十一州。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封为楚王。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封为楚国王,正式建国。晚年诸子争斗,他忧愤而死,谥武穆王。

[3]秦宗权(?—889年):蔡州上蔡(今河南上蔡)人,一说许州(治长社,今河南许昌)人。初为许州牙将,唐僖宗时割据蔡州,任奉国军节度使。僖宗中和三年(883年),迎战黄巢,兵败投降。又于黄巢失败后称帝,遣将四处攻掠,所至焚烧屠杀。后为部将执送于朱温,斩于长安。

【译文】

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当初,忠武决胜指挥使孙儒与龙骧指挥使朗山人刘建锋戍守蔡州,抵御黄巢,扶沟人马殷隶属军中,凭着才能、勇猛而闻名。到秦宗权叛乱时,孙儒等人都归属了秦宗权。

【原文】

三年。秦宗权与杨行密争扬州,以孙儒为副,张佶、刘建锋、马殷皆从[1]

【注文】

[1]杨行密(852—905年):五代十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初名行愍(mǐn),字化源,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唐末起兵割据庐州,僖宗中和二年(882年),任庐州刺史。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攻杀孙儒,入扬州,为淮南节度使,占有淮南、江东之地。天复二年(902年)受唐封为吴王。其子杨隆演称大吴国王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扬州:州名。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隋江都郡为兖(yǎn)州,七年改为邗(hán)州,九年改为扬州,治江都(今江苏扬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广陵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称扬州。五代时,吴国建为国都,改为江都府。唐时领江都、江阳、六合、海陵、高邮、扬子、天长七县,辖境约当今江苏扬州、泰州、高邮、兴化、六合、泰兴、海安、如皋及安徽天长等地。

张佶(jí)(?—911年):长安人(今陕西西安)。初为宣州幕僚,后曾在秦宗权属下任行军司马,在孙儒属下任指挥使。刘建锋被杀后,张佶率众将推举马殷为帅。后梁太祖开平(907—911年)初,由马殷表为朗州永顺军节度使。

【译文】

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秦宗权与杨行密争夺扬州,委任孙儒为副将,张佶、刘建锋、马殷都跟随前往。

【原文】

昭宗景福元年夏五月,杨行密屡败孙儒兵,破其广德营,张训屯安吉,断其粮道[1]。儒食尽,士卒大疫,遣其将刘建锋、马殷分兵掠诸县。行密纵兵击儒,斩之,儒众多降于行密。刘建锋、马殷收余众七千,南走洪州,推建锋为帅,殷为先锋指挥使,以行军司马张佶为谋主,比至江西,众十余万[2]

【注文】

[1]昭宗(867—904年):唐懿宗第七子,名李晔(yè)。初名杰,又改名敏。初封寿王,僖宗死,被宦官拥立为帝,888年至904年在位。后被朱温所杀。谥圣穆景文皇帝,庙号昭宗。  景福:唐昭宗在位期间所用的第三个年号,共计两年,即公元892年至893年。  广德营:驻守于广德(今安徽广德)的军营。  张训:生卒年不详。清流(今安徽滁州。滁音chú)人。为人勇悍,多有胆略,人称“大口张”。杨行密部将,曾任常州刺史、尚书左仆射(yè)、拔山都指挥使。杨行密封为吴王后,升为司徒。  屯:驻扎。  安吉: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安吉。

[2]洪州:州名。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隋豫章郡置,治豫章(今江西南昌)。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豫章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称洪州。领豫章、丰城、高安、建昌、新吴、武宁六县,辖境相当今江西修水、锦江流域及南昌、丰城、进贤等地。  行军司马:唐五代方镇及出征将帅下所置军职,掌军符号令、军籍、兵械、粮廪衣赐之事。  谋主:主要谋士。  比:及,等到。  江西:方镇名。唐于安史之乱后置江南西道观察使,通称江西。昭宗龙纪元年(889年),升为镇南节度使,治洪州。长期领有洪、江(治浔阳,今江西九江。浔音xún)、信(治上饶,今江西上饶)、袁(治宜春,今江西宜春)、抚(治临川,今江西抚州西北)、饶(治鄱阳,今江西鄱阳。鄱音pó)、虔(qián)(治赣县,今江西赣州。赣音gàn)、吉(治庐陵,今江西吉安)八州,辖境约当今江西省。

【译文】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夏季五月,杨行密多次打败孙儒的军队,攻破了孙儒的广德营,又命张训驻扎在安吉,切断了孙儒运粮的道路。孙儒粮食用尽,士卒中又大闹瘟疫,就派手下的将领刘建锋、马殷分别率军到各县抢掠。杨行密发兵攻打孙儒,斩杀了他。孙儒的部众大多投降了杨行密。刘建锋、马殷收拾残余的七千人马,向南逃往洪州,大家推举刘建锋为统帅,马殷为先锋指挥使,委任行军司马张佶为主要谋士,等到达江西,部众已达十多万人。

【原文】

乾宁元年五月,刘建锋、马殷引兵至澧陵,武安节度使邓处讷遣邵州指挥使蒋勋、邓继崇将步骑三千守龙回关[1]。殷先至关下,遣使诣勋,勋等以牛酒犒师[2]。殷使说勋曰:“刘龙骧智勇兼人,术家言当兴翼、轸间[3]。今将十万众,精锐无敌,而君以乡兵数千拒之,难矣[4]。不如先下之,取富贵,还乡里,不亦善乎[5]?”勋等然之,谓众曰:“东军许吾属还[6]。”士卒皆欢呼,弃旗帜铠仗遁去[7]。建锋令前锋衣其甲,张其旗,趋潭州[8]。潭人以为邵州兵还,不为备。建锋径入府,处讷方宴,擒斩之[9]。戊辰,建锋入潭州,自称留后[10]

【注文】

[1]乾(qián)宁:唐昭宗在位期间所用的第四个年号,共计五年,即894至898年。  引兵:率兵。引,率领,带领。  澧(lǐ)陵:当作“醴(lǐ)陵”。县名,治所在今湖南醴陵。  武安节度使:方镇名。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置湖南观察使,治衡州(治衡阳,今湖南衡阳)。领衡、潭(治长沙,今湖南长沙)、邵(治邵阳,今湖南邵阳)、永(治零陵,今湖南永州)、道(治弘道,今湖南道县)五州。后移治潭州,增领连(治桂阳,今广东连县)、郴(chēn)(治郴县,今湖南郴州)二州。辖地相当于今湖南长沙以南至广东阳山以北地区。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升为钦化军节度使,光启元年(885年)改为武安军节度使。节度使,为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初仅设于边地,安史之乱后遍设于内地。一节度使辖区自两三州至十余州不等,其境内军、民、财政皆为自主。唐后期节度使多拥兵自大,不奉朝命,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  邓处讷(nè)(?—893年):字冲韫(yùn),邵州龙潭(今湖南武冈)人。曾任邵州刺史。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攻取潭州,被朝廷任命为武安军节度使。后被刘建锋所杀。  邵州:州名。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改南梁州置,治邵阳(今湖南邵阳)。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邵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邵州。领邵阳、武冈两县,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新化以南的资水流域。五代时楚国一度改为敏州。  蒋勋:邵州人,为邓处讷属下邵州指挥使。  龙回关:关隘名。在今湖南长沙东。

[2]诣(yì):前往,到。  犒师:犒劳军队。犒,用酒食或财物慰劳。

[3]说(shuì):劝说。  刘龙骧:即刘建锋,曾为龙骧指挥使,故称。

术家:占卜的术士。  翼、轸(zhěn):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古时又将天上的二十八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之相互对应,称为分野。翼、轸二宿为楚荆分野,相当于今湖南、湖北地区。

[4]乡兵:蒋勋、邓继崇所率之兵皆当地土人,故称乡兵。

[5]下:居于其下,指投靠,服从。

[6]东军:指刘建锋军,时由东而来,故称东军。

[7]铠(kǎi)仗:盔甲兵器。

[8]趋:趋向,奔赴。  潭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长沙郡置,治长沙(今湖南长沙)。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长沙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潭州。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马殷正式建国,改为长沙府。领长沙、湘乡、益阳、醴陵、浏阳等县,辖境约当今湖南长沙、湘潭、湘乡、益阳、醴陵、浏阳等地。

[9]径(jìng):径直,直接。  方宴:正在举行宴会。

[10]戊辰:干支纪日的戊辰日。干支纪日为中国古代的一种纪日方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依次相配,用来纪日,如甲子、甲午、辛丑等。六十天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留后:官名。唐中期后,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的代理官职。

【译文】

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五月,刘建锋、马殷率军队到达澧陵,武安节度使邓处讷派遣邵州指挥使蒋勋、邓继崇率领步、骑兵三千人驻守龙回关。马殷首先到达关下,派使者到蒋勋那里。蒋勋等人用牛肉美酒犒劳马殷的人马。马殷的使者劝说蒋勋道:“刘龙骧智勇超人,占卜的术士说他当会在翼、轸之间兴起。现在他率领十万军队,精锐无敌,而你带领几千名乡兵来抵御他,这太难了。你不如先投靠他,谋取富贵荣华,返回乡里,不是很好吗?”蒋勋等人认为使者的话有道理,便对部众说:“东面来的军队允许我们返回故里。”士兵们听后都欢呼起来,丢下旗帜、盔甲和武器而逃走。刘建锋命令前锋兵士穿戴上蒋勋队伍的盔甲,打着蒋勋的旗帜,奔向潭州。潭州的人以为是邵州的军队回来了,不做防备。刘建锋的军队直接进入了潭州府衙,邓处讷正在举行宴会,被擒获斩杀。戊辰(初七日),刘建锋进入潭州,自称留后。

【原文】

二年。以刘建锋为武安节度使。建锋以马殷为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1]。蒋勋求为邵州刺史,刘建锋不许,勋据邵州,使其将屯定胜镇以扼潭人[2]

【注文】

[1]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武将名。唐末五代之都指挥使,或为军事编制单位一都之统兵将领,或为某一方面尽统诸将的将领。此为统领武安军所有马步军的将领。

[2]刺史:官名。始置于西汉,掌监察郡国。隋唐五代时为一州行政长官。  定胜镇:镇名。在今湖南双峰县政府所在地永丰镇。  扼:堵,阻挡。

【译文】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朝廷任命刘建锋为武安节度使。刘建锋委任马殷为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蒋勋要求出任邵州刺史,刘建锋不答应,蒋勋就占据邵州,派其部将驻扎在定胜镇来阻挡潭州人。

【原文】

三年春正月丁巳,刘建锋遣都指挥使马殷将兵讨蒋勋,攻定胜寨,破之。

【译文】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春季正月丁巳(初五日),刘建锋派遣都指挥使马殷率兵讨伐蒋勋,攻打定胜镇的军寨,攻破了它。

【原文】

夏四月,武安节度使刘建锋既得志,嗜酒,不亲政事。长直兵陈赡妻美,建锋私之,赡袖铁挝击杀建锋[1]。诸将杀赡,迎行军司马张佶为留后。佶将入府,马忽踶啮,伤左髀[2]。时马殷攻邵州未下,佶谢诸将曰:“马公勇而有谋,宽厚乐善,吾所不及,真乃主也[3]。”乃以牒召之[4]。殷犹豫未行,听直军将汝南姚彦章说殷曰:“公与刘龙骧、张司马,一体人也,今龙骧遇祸,司马伤髀,天命人望,舍公尚谁属哉[5]!”殷乃使亲从都副指挥使李琼留攻邵州,径诣长沙[6]。五月,马殷至长沙,张佶肩舆入府,坐受殷拜谒,已,乃命殷升听事,以留后让之,即趋下,帅将吏拜贺,复为行军司马,代殷将兵攻邵州[7]

【注文】

[1]长直:军号,为侍卫亲兵部队。  私:私通。  挝(zhuā):古代兵械之一,亦称抓,又称骨朵、锤。

[2]踶(dì)啮(niè):踢咬。  髀(bì):大腿。

[3]谢:辞,辞谢。  马公:指马殷。公,旧时对尊长或平辈的敬称。  乃主:你们的主人。乃作为第二人称代词,既可作你,你们;又可作你的,你们的。

[4]牒(dié):公文。

[5]听直军将:值守处理厅事的军将。听,通“厅”,官署治事的厅堂。  汝南:郡名。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豫州为汝南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称豫州。宝应元年(762年),因避代宗李豫名讳,改为蔡州。  姚彦章:生卒年不详。汝南(治今河南汝南)人,字继微。时任湖南听直军将,后建议马殷攻取衡、永、道、连、郴五州,并推荐李琼为将,平定了湖南。马殷建立楚国后,以功拜左丞相。  一体人:一样的人。

[6]亲从都:侍卫亲兵部队。都,为唐末五代时的军事编制单位,每都人数自一两百至数万人不等。  李琼(?—905年):蔡州汝阳(今河南汝阳)人。初为孙儒军将,后从马殷入湖南,隶帐下为亲从都副指挥使,曾率军为马殷先后攻取连、邵、郴、衡、道、永及桂、宜、岩、柳、象十一州之地。以功授桂州刺史,迁静江节度使,加平章事。

[7]肩舆:轿子。此指乘轿。  拜谒(yè):拜见。谒,拜见。  已:结束,完毕。  听事:治事,处理事情。  趋下:快步退下。

【译文】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夏季四月,武安节度使刘建锋得志以后,饮酒成性,不过问政事。长直军兵士陈赡的妻子长得漂亮,刘建锋与她私通,陈赡把铁挝藏在衣袖里打死了刘建锋。众将领杀了陈赡,迎来行军司马张佶出任留后。张佶将要进入节度使府衙时,所骑的马忽然又踢又咬,伤了张佶的左大腿。当时马殷攻打邵州还没有拿下,张佶向众将辞谢说:“马公勇猛而又有谋略,待人宽厚,与人为善,这是我所不如的,他才真正是你们的主公。”于是便用公文召请马殷前来。马殷犹豫不决没有动身,听直军将汝南人姚彦章劝马殷说:“您与刘龙骧、张司马是一样的人,现在刘龙骧遇祸而死,张司马大腿又受了伤,上天的安排和人们的期望,除了您还能归属谁呢!”马殷于是让亲从都副指挥使李琼留下继续攻打邵州,自己径直前往长沙。五月,马殷到达长沙,张佶乘轿进入节度使府衙,坐下接受马殷的参拜,参拜已毕,便让马殷升堂治理政务,把留后的职位让给马殷,随即快步下堂,率领众将官吏向马殷拜贺,张佶重新出任行军司马,代替马殷率兵攻打邵州。

【原文】

秋九月,以湖南军留后马殷判湖南军府事[1]。殷以高郁为谋主[2]。郁,扬州人也。殷畏杨行密、成汭之强,议以金帛结之[3]。高郁曰:“成汭不足畏也。行密公之仇,虽以万金赂之,安肯为吾援乎[4]?不若上奉天子,下抚士民,训卒厉兵,以修霸业,则谁与为敌矣[5]。”殷从之。

【注文】

[1]湖南军:即武安军。本为湖南观察使,后升为钦化军节度使,又改为武安军节度使,但仍通称湖南。  判湖南军府事:署理湖南节度使府府务。唐宋时,以高级官职兼任低职称判。

[2]高郁(?—929年):扬州(治今江苏扬州)人。马殷谋臣,署都军判官。曾劝马殷尊奉唐朝,训卒厉兵,以图霸业。后梁时,又建议于汴(biàn)京及诸州置邸务售茶;令民造茶以通商旅,而收其税;铸铅铁钱,以利楚国货物流通;使民纳帛为税,以发展蚕桑。湖南由此富强。后遭诸臣所忌,罢为行军司马。不久被马殷之子马希声矫令诬杀。

[3]成汭(ruì)(?—903年):青州(治今山东青州)人。曾改名郭禹。初为荆南节度使陈儒裨校,后攻取归州,自称刺史。公元888年又攻取荆南(今湖北江陵),被唐朝授为荆南节度使,励精图治,势力渐强。公元903年,杨行密攻打鄂州,他率兵救援,被马殷乘虚攻入江陵,他也被吴军所败,投江而死。

[4]行密公之仇:马殷曾随孙儒与杨行密连年交战,故为仇敌。  赂:赠送财物,引申为奉送。

[5]士民:士大夫与普通百姓。亦泛指人民、百姓。  厉兵:磨好兵器。指做好战备。

【译文】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秋季九月,朝廷任命湖南军留后马殷署理湖南军府事务。马殷用高郁为主要谋士。高郁是扬州人。马殷惧怕杨行密、成汭势力的强大,商议赠送金帛和他们结好。高郁说:“成汭不值得害怕,杨行密是您的仇人,即使送给他万两黄金,他怎么肯援助我们呢?不如对上尊奉天子,对下安抚百姓,训练士卒,做好战备,来建成霸业,那么谁还敢与我们为敌呢。”马殷听从了高郁的意见。

【原文】

光化元年春三月,以潭州刺史、判湖南军府事马殷知武安留后[1]。时湖南管内七州,贼帅杨师远据衡州,唐世旻据永州,蔡结据道州,陈彦谦据郴州,鲁景仁据连州,殷所得惟潭、邵二州而已[2]

【注文】

[1]光化:唐昭宗在位期间所用的第五个年号,共计四年,即公元898年至901年。

[2]杨师远(?—898年):衡州豪强。时起兵占据衡州,后被马殷军攻杀。

衡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衡山郡置,治衡阳(今湖南衡阳)。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衡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衡州。领衡阳、常宁、攸县、茶陵、耒(lěi)阳、衡山等县,辖境约当今湖南衡山及常宁、耒阳间的湘江流域。  唐世旻(mín)(?—898年):字昌图,永州豪强。时起兵占据永州,后被马殷军攻破,出逃后死去。  永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零陵郡置,治零陵(今湖南永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零陵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永州。领零陵、祁(qí)阳、湘源、灌阳四县,辖境约当今湖南零陵、东安、祁阳及广西全州、灌阳等地。五代时领县减少。  蔡结(?—899年):道州豪强。时起兵占据道州,后被马殷军攻破,将其擒杀。

道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营州,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改为道州,治弘道(今湖南道县)。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江华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称道州。领弘道、延唐、江华、永明四县,辖境约当今湖南道县、宁远以南的潇水流域。  陈彦谦(?—899年):郴(chēn)州豪强。时起兵占据郴州,后被马殷军攻破,将其擒杀。  郴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桂阳郡置,治郴县(今湖南郴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桂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郴州。领郴县、义章、义昌、平阳、资兴、高亭、临武、蓝山等县,辖境约当今湖南永兴以南的耒水流域及蓝山、嘉禾、临武、宜章等地。

鲁景仁(?—899年):宿州(治今安徽宿州)人。原为黄巢军将领,黄巢自广州北上时,他因病留在岭南,后攻占连州。马殷军攻连州时,他自杀而死。

连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熙平郡置,治桂阳(今广东连县)。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连山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连州。领桂阳、阳山、连山三县,辖境约当今广东连县、连山、阳山等地。

【译文】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春季三月,朝廷任命潭州刺史、判湖南军府事马殷主持武安留后事务。当时湖南辖境内有七个州,贼寇首领杨师远占据衡州,唐世旻占据永州,蔡结占据道州,陈彦谦占据郴州,鲁景仁占据连州,马殷所得到的仅有潭州、邵州两个州而已。

【原文】

夏五月,湖南将姚彦章言于马殷,请取衡、永、道、连、郴五州,仍荐李琼为将。殷以琼及秦彦晖为岭北七州游弈使,张图英、李唐副之,将兵攻衡州,斩杨师远,引兵趣永州,围之月余,唐世旻走死[1]。殷以李唐为永州刺史。

【注文】

[1]秦彦晖:生卒年不详。蔡州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初为孙儒部下,后为马殷亲校。历任岭北七州游弈(yì)使、在城都指挥使等职,曾率军攻取岳州、朗州等地。马殷平定湖南,其功为最。  岭北七州:指五岭以北的衡、永、道、连、郴、潭、邵七州。  游弈使:武官名。掌率领流动部队巡逻。  张图英:马殷将领。籍贯、生平不详。  李唐:籍贯及生卒年不详。初为马殷麾下牙将,后随李琼、秦彦晖平岭北,攻取永州,被任命为永州刺史。不久,又攻取道州。

【译文】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夏季五月,湖南军将领姚彦章向马殷进言,请求攻取衡、永、道、连、郴五州,仍推荐李琼为统军将领。马殷任命李琼和秦彦晖为岭北七州游弈使,张图英、李唐为副使,率兵攻打衡州,斩杀了杨师远,接着率兵奔向永州,围攻了一个多月,唐世旻逃跑后死去。马殷任命李唐为永州刺史。

【原文】

二年秋七月,马殷遣其将李唐攻道州,蔡结聚群蛮,伏兵于隘以击之,大破唐兵[1]。唐曰:“蛮所恃者山林耳,若战平地,安能败我[2]。”乃命因风燔林,火烛天地,群蛮惊遁,遂拔道州,擒结,斩之[3]

【注文】

[1]群蛮:指当地的少数民族各部,古时长江中游及其以南地区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  隘(ài):险要的地方。

[2]恃(shì):依仗,依靠。  耳:语气词,相当“而已”“罢了”。

[3]因风:趁风。  燔(fán):焚烧。  烛:照,照亮。

【译文】

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年)秋季七月,马殷派遣属下将领李唐攻打道州,蔡结聚集蛮人各部,在险要之处埋伏下军队攻击李唐,把李唐的人马打得大败。李唐说:“蛮人所依仗的只是山林罢了,如果在平地交战,怎么能打败我呢。”于是下令趁着风势纵火焚烧山林,火焰光照天地,众蛮惊惧而逃,于是李唐攻取了道州,擒获蔡结,斩杀了他。

【原文】

冬十一月,马殷遣其将李琼攻郴州,执陈彦谦,斩之。进攻连州,鲁景仁自杀。湖南皆平。

【译文】

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年)冬季十一月,马殷派部将李琼攻打郴州,擒获陈彦谦,斩杀了他。接着进军攻打连州,鲁景仁自杀而死。湖南境内全部平定。

【原文】

三年冬十月,静江节度使刘士政闻马殷悉平岭北,大惧,遣副使陈可璠屯全义岭以备之[1]。殷遣使修好于士政,可璠拒之,殷遣其将秦彦晖、李琼等将兵七千击士政。湖南军至全义,士政又遣指挥使王建武屯秦城[2]。可璠掠县民耕牛以犒军,县民怨之,请为湖南乡导,曰:“此西南有小径,距秦城才五十里,仅通单骑[3]。”彦晖遣李琼将骑六十、步兵三百袭秦城,中宵,逾垣而入,擒王建武,比明复还,之以练,造可璠壁下示之,可璠犹未之信[4]。斩其首,投壁中,桂人震恐[5]。琼因勒兵击之,擒可璠,降其将士二千,皆杀之[6]。引兵趣桂州,自秦城以南二十余壁皆望风奔溃,遂围桂州[7]。数日,士政出降,桂、宜、岩、柳、象五州皆降于湖南[8]。马殷以李琼为桂州刺史,未几,表为静江节度使[9]

【注文】

[1]静江节度使:方镇名。原为桂州管内经略使,初置于唐高宗开耀(681—682年)后,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升为静江节度使,治桂州(治今广西桂林)。领桂、梧、贺、连、柳、富、昭、蒙、严、环、融、古、思唐、龚(gōng)等州,约当今广西河池、宜山、柳江、武宣、苍梧以北及广东阳山、连县、连山之地。  刘士政:籍贯及生卒年不详。原为安州(治安陆,今湖北安陆)指挥使。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与安州防御使家晟(shèng)、兵马监押陈可璠(fán)率军袭取桂州。不久陈可璠杀家晟,推刘士政为知军府事,后被唐朝任命为桂州管内经略使,升静江节度使。  陈可璠(?—900年):原为安州兵马监押,取得桂州后任静江节度副使。  全义岭:山岭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临源县,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更名为全义县(治所在今广西兴安),该岭在其境内。

[2]王建武(?—900年):籍贯不详。刘士政将领。  秦城:地名。在今广西兴安境内,相传秦始皇征岭南时曾于此筑城屯兵,故称秦城。

[3]乡导:同“向导”。

[4]中宵:半夜。  逾垣(yuán):翻越城墙。垣,墙。  (chè)之以练:用白绢捆绑。,捆绑;练,白绢。  造:至,到。  壁:营垒,壁垒,即军营的围墙。  示:给……看。

[5]桂人:指桂州军士。

[6]勒兵:率领军队。勒,统率,率领。

[7]桂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始安郡置,治临桂(今广西桂林)。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始安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称桂州。领临桂、理定、灵川、阳朔、荔浦、丰水、修仁、恭化、永福、临源等县,辖境约当今广西龙胜、永福以西及荔浦以北地区。

[8]宜、岩、柳、象:皆州名。宜州,唐高宗时改粤州置,治龙水(今广西宜山)。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龙水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称宜州。领龙水、崖山、东玺(xǐ)、天河等县,辖境约当今广西宜山一带。岩州,唐高宗调露二年(680年)置,治长乐,其治所及辖地当在今广西贵港及附近地区。柳州,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改南昆州置,治马平(今广西柳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龙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柳州。领马平、新安、文安、贺水、修德等县,辖境约当今广西柳州、柳城、柳江、鹿寨等地。象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先后治武化(今广西象州东北)、阳寿(今象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象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象州。领阳寿、武化、武仙三县,辖境约当今广西象州、武宣等地。

[9]未几:不久。  表:臣下给皇帝上的奏章。此用作动词,指向皇帝上表请求。

【译文】

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冬季十月,静江节度使刘士政听说马殷全部平定了岭北地区,十分害怕,便派遣副使陈可璠率军驻守在全义岭防备马殷的军队。马殷派出使者去与刘士政讲和建立友好关系,陈可璠拒绝了,于是马殷派遣手下将领秦彦晖、李琼等率军七千人去攻打刘士政。马殷的军队抵达全义岭,刘士政又派遣指挥使王建武驻守在秦城。陈可璠抢掠县民的耕牛来犒劳军队,县民对他非常怨恨,请求为马殷的军队作向导,说:“在这西南有条小路,距离秦城才五十里,只能单骑通过。”于是秦彦晖派李琼率领骑兵六十、步兵三百人偷袭秦城,半夜,翻越城墙而入,擒获了王建武,到天明又回来,用白绢将王建武捆绑起来,带到陈可璠的营垒下让他观看,但陈可璠仍不相信。李琼又斩下王建武的脑袋,投入陈可璠的营垒之中,桂州军队震惊恐慌。李琼趁机率兵攻击,擒获了陈可璠,迫使其二千将士投降,随后将他们全部杀死。接着李琼率兵奔向桂州,自秦城以南的二十余座营垒全都望风溃逃,于是包围了桂州。不久,刘士政出城投降,桂、宜、岩、柳、象五州全都归降了湖南。马殷任命李琼为桂州刺史,不久,又上表请朝廷任命李琼为静江节度使。

【原文】

天复三年夏四月,杨行密遣使诣马殷,言朱全忠跋扈,请殷绝之,约为兄弟[1]。湖南大将许德勋曰:“全忠虽无道,然挟天子以令诸侯,明公素奉王室,不可轻绝也[2]。”殷从之。

【注文】

[1]天复:唐昭宗在位期间所用的第六个年号,共计四年,即公元901年至904年。  朱全忠(852—912年):即后梁太祖朱温。宋州砀(dàng)山(今安徽砀山)人。原为黄巢起义军将领,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降唐,赐名全忠。次年,任宣武节度使。与李克用等联兵镇压黄巢起义军,并先后并吞、击败秦宗权、朱瑄(xuān)、李茂贞、朱瑾(jǐn)等藩镇,进封为梁王,挟制唐昭宗,控制了朝廷大权。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代唐称帝,改名晃,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后被其子朱友珪(guī)所杀。庙号太祖。

[2]许德勋:生卒年不详。蔡州朗山(今河南确山)人。原为秦宗权左军判官,后随刘建锋入湖南。马殷为留后,以他为马步军都指挥使,成为马殷得力大将,后任岳州刺史。马殷正式建国,他以功拜右丞相。  明公:古时对有名位之人的尊称。  素:一向,向来。

【译文】

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夏季四月,杨行密派使者到马殷那里,说朱全忠专横跋扈,请求马殷与他断绝关系,吴楚结为兄弟。湖南大将许德勋说:“朱全忠虽然无道,但他挟持天子来命令诸侯,明公您一向尊奉王室,不可轻易与他绝交。”马殷听从了他的意见。

【原文】

天祐元年[1]。初,马殷弟賨性沈勇,事孙儒,为百胜指挥使[2]。儒死,事杨行密,屡有功,迁黑云指挥使[3]。行密尝从容问其兄弟,乃知为殷之弟,大惊曰:“吾常怪汝器度瓌伟,果非常人[4]。当遣汝归。”賨泣辞曰:“賨淮西残兵,大王不杀而宠任之[5]。湖南地近,常得兄声问;賨事大王久,不愿归也[6]。”行密固遣之[7]。是岁,賨归长沙,行密亲饯之郊[8]。賨至长沙,殷表賨为节度副使。他日,殷议入贡天子,賨曰:“杨王地广兵强,与吾邻接,不若与之结好,大可以为缓急之援,小可通商旅之利[9]。”殷作色曰:“杨王不事天子,一旦朝廷致讨,罪将及吾[10]。汝置此论,勿为吾祸[11]。”

【注文】

[1]天祐:唐昭宗、唐哀帝使用的年号。公元904年,昭宗改元天祐。当年昭宗被朱温所杀,其子唐哀帝李柷(chù)即位,仍沿用此年号至907年。

[2]賨(cóng):马殷弟马賨。生卒年不详。原为孙儒部将,孙儒败,被吴军俘获,任杨行密部将。后放归湖南,历任武安节度副使、朗州留后、永顺军节度使等职。马殷正式建国后,改任静江军节度观察使。  沈(chén)勇:沉着果敢。沈,古“沉”字。  百胜:军名,因百战百胜得名。

[3]黑云:军名。杨行密从孙儒降兵中挑选其勇猛强健者五千人组成,以皂衣蒙甲,号“黑云都”,以为亲军,待遇优厚,战斗力极强,作战时常使之冲锋陷阵。

[4]尝:曾,曾经。  从容:舒缓,不急迫。  器度:才具风度。  瓌(guī)伟:亦作瑰玮。卓异,不一般。瓌,古同“瑰”。

[5]淮西残兵:马賨曾从秦宗权、孙儒起兵于淮西,故称淮西残兵。

[6]声问:音信。

[7]固:坚持。

[8]是岁:这年。是,指示代词,这。  饯:设酒食送行。

[9]杨王:指杨行密。时受唐封为吴王。  缓急:偏正词组,义偏在“急”,情势急迫。  商旅:商贩,此指经商。

[10]作色:脸上变色。指神情变得严肃或发怒。

[11]置:搁置,放弃。

【译文】

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起初,马殷的弟弟马賨,性情沉着果敢,在孙儒手下效力,担任百胜指挥使。孙儒死后,又事奉杨行密,多有战功,升任黑云指挥使。杨行密曾不急不慢地问起他兄弟的事情,才知道他是马殷的弟弟,十分惊讶地说:“我常常奇怪你的才能风度非同一般,果然不是平常的人。应当送你回去。”马賨哭着推辞说:“我本是一名淮西的残兵,大王您不杀我,却宠信任用我。湖南离这里很近,我常常得到哥哥的音信;我事奉大王您的时间已经很久,不愿意回去了。”杨行密坚持让他回去。这一年,马賨回归长沙,杨行密亲自在郊外为他饯行。马賨到了长沙,马殷向朝廷上表请求任命马賨为节度副使。有一天,马殷与部下商议向天子进贡的事情,马賨说:“杨王的土地广大,兵力强盛,与我们接壤为邻,不如与他结为友好,从大处说在形势急迫时可以作为援助的力量,从小处说可以互通商业之利。”马殷变了脸色说:“杨王不事奉天子,一旦朝廷讨伐他,罪过将连累到我们。你要放弃这种主张,不要给我招来灾祸。”

【原文】

昭宣帝天祐三年[1]。吉州刺史彭玕遣使请降于湖南[2]。玕本赤石洞蛮酋,镇南节度使钟传用为吉州刺史[3]

【注文】

[1]昭宣帝:即唐哀帝(892—908年)。名李柷,唐昭宗第九子。天祐元年(904年),朱温杀昭宗,立他为帝。天祐四年(907年),禅(shàn)位于朱温,次年被朱温所杀,谥哀帝。五代时,被后唐明宗追谥昭宣光烈孝皇帝。

[2]吉州:州名。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隋庐陵郡置,治庐陵(今江西吉安)。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庐陵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吉州。领庐陵、太和、安福、新淦(gàn)、永新五县,辖境约当今江西新干、泰和间的赣江流域及安福、永新等地。  彭玕(gān)(?—约920年):又作彭玗(yú)、彭旴(xū)。本为赤石洞蛮族首领。一说为庐陵人,初为胥吏,后破家起兵,被钟传任命为吉州刺史。公元906年,被吴国所败,投奔楚国,任郴州刺史。

[3]赤石洞:地名,在今江西吉水境内。  蛮酋:蛮族首领。  镇南节度使:方镇名。  钟传(?—906年):洪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人,于唐末起兵入据抚州,被任为刺史。继而据有洪州,被任为镇南节度使,封南平郡王,割据江西三十余年。

【译文】

唐昭宣帝天祐三年(906年)。吉州刺史彭玕派使者向湖南请求归降。彭玕本来是赤石洞的蛮族首领,镇南节度使钟传任用他做了吉州刺史。

【原文】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夏四月辛未,以武安节度使马殷为楚王[1]

【注文】

[1]后梁: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至公元923年为后唐所灭,共历三帝,十七年。  太祖:即朱温。  开平:后梁太祖朱温在位期间所用的第一个年号,共计五年,即公元907至911年。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夏季四月辛未(二十五日),后梁封武安节度使马殷为楚王。

【原文】

五月,弘农王以鄂岳观察使刘存为西南面都招讨使,岳州刺史陈知新为岳州团练使,庐州观察使刘威为应援使,别将许玄应为监军,将水军三万以击楚[1]。楚王马殷甚惧,静江军使杨定真贺曰:“我军胜矣[2]。”殷问其故,定真曰:“夫战惧则胜,骄则败。今淮南兵直趋吾城,是骄而轻敌也,而王有惧色,吾是以知其必胜也[3]。”

【注文】

[1]弘农王:名杨渥(wò)(886—908年),字承天,吴王杨行密长子。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嗣位为吴国国君,受唐封为弘农郡王。在位时荒淫无度,大权渐被徐温、张颢所掌握。公元908年,被徐温、张颢所杀。后谥景王,庙号烈祖。  鄂岳:方镇名。唐代宗时置鄂岳观察使,后数度升为武昌节度使。治鄂州(治江夏,今湖北武昌),较长期领有鄂、岳(治巴陵,今湖南岳阳)、蕲(qí)(治蕲春,今湖北蕲春)、黄(治黄冈,今湖北武汉新洲)、安(治安陆,今湖北安陆)、申(治义阳,今河南信阳)等州,辖境约当今湖北广水、应城、汉川、赤壁等地以东,河南淮河以南,湖南洞庭湖、汨(mì)罗江以北地区。  观察使:官名。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改采访处置使为观察处置使,简称观察使。由节度使兼领,兼理民事,成为道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不设节度使之道,即以观察使为最高行政长官。  刘存(?—907年):陈州(治宛丘,今河南淮阳)人。初随杨行密起兵于合肥,以平孙儒有功,任寿州军都尉。后以军功历任舒州刺史、团练使,淮南行军司马、鄂岳观察使等职。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率水师攻潭州,兵败被俘,被马殷斩杀。  都招讨使:或称招讨使,统帅军队出征的大将职名。前面常冠以所征讨的地区,如某某地区、某某方面等。为战时临时设置的军事长官,兵罢即撤销。  岳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巴陵郡置巴州,六年,改为岳州,治巴陵(今湖南岳阳)。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巴陵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称岳州。领巴陵、华容、沅江、湘阴、昌江五县,辖境约当今湖南洞庭湖东、南、北沿岸各县地。  陈知新(?—907年):庐江(今安徽庐江)人。早年随杨行密起兵,以功授先锋指挥使。唐哀帝天祐三年(906年),攻取楚国岳州,任岳州刺史。次年,任岳州团练使,与刘存率水师攻潭州,兵败被俘,被马殷斩杀。  团练使:官名。全称团练守捉使。唐玄宗开元(713—741年)年间,在不设节度使的地区置都团练使、团练使,负责统领地方军队,掌本地区防务,领三五州至十州不等,地位低于节度使。唐后期诸道不设节度使者,以团练使总领军务,诸道刺史又多以此为加官。五代时沿置。  庐州:州名。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隋庐江郡置,治合肥(今安徽合肥)。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庐江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称庐州。领合肥、庐江、慎县、巢(cháo)县、舒城五县,辖境约当今安徽合肥、肥东、肥西、巢湖、舒城、庐江、无为等地。

刘威(857—914年):庐州慎县(今安徽肥东东北)人。初为杨行密旧友,随杨行密起兵于合肥,以功历任窦州刺史、庐州刺史、镇南节度副使等职。后任镇南节度使,卒于镇。  应援使:武将名。掌率军接应援助各部。  别将:偏将。  许玄应(?—907年):籍贯不详。弘农王杨渥的亲信。刘存、陈知新攻打楚国,他担任监军,因兵败,被吴国权臣徐温、张颢所杀。  监军:官名。古代监军仅为临时差遣。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始以宦官为监军,后成为制度。各镇及出征之军皆设监军,掌监督军队,权力极大,往往与主帅分庭抗礼。五代时,君主亲信亦往往被派做监军。

[2]静江军使:军将名。静江为马楚军号。军使,地位在都指挥使之下。

杨定真:籍贯及生卒年不详。原为静江军使,后迁水军都指挥使。后梁太祖乾化二年(912年),吴军进攻岳州,他奉命救援,无功而逃,后不知所终。

[3]淮南:方镇名。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置,治扬州(治今江苏扬州)。长期领有扬、滁(治清流,今安徽滁州)、和(治历阳,今安徽和县)、寿(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庐(治合肥,今安徽合肥)、舒(治怀宁,今安徽潜山)等州,辖境约当今江苏、安徽两省江北、淮南地区的大部分。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后,为杨行密及其子孙所据,后又为南唐国土,故常代指吴国或南唐。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五月,弘农王杨渥任命鄂岳观察使刘存为西南面都招讨使,岳州刺史陈知新为岳州团练使,庐州观察使刘威为应援使,别将许玄应为监军,率领水军三万进攻楚国。楚王马殷十分害怕,静江军使杨定真道贺说:“我军胜利了。”马殷问是什么缘故,杨定真说:“打仗知道害怕就会胜利,骄傲就会失败。如今淮南军队直接奔向我们的城池,这是骄傲轻敌的表现,而大王您有害怕的神色,我所以知道我们一定会胜利。”

【原文】

殷命在城都指挥使秦彦晖将水军三万浮江而下,水军副指挥使黄璠帅战舰三百屯浏阳口[1]。六月,存等遇大雨,引兵还,至越堤北,彦晖追之[2]。存数战不利,乃遗殷书诈降[3]。彦晖使谓殷曰:“此必诈也,勿受。”存与彦晖夹水而陈,存遥呼曰:“杀降不祥,公独不为子孙计耶[4]?”彦晖曰:“贼入吾境而不击,奚顾子孙[5]!”鼓噪而进[6]。存等走,黄璠自浏阳引兵绝江,与彦晖合击,大破之,执存及知新,裨将死者百余人,士卒死者以万数,获战舰八百艘[7]。威以余众遁归,彦晖遂拔岳州。殷释存、知新之缚,慰谕之[8]。二人皆骂曰:“丈夫以死报主,肯事贼乎!”遂斩之。许玄应,弘农王之腹心也,常预政事,张颢、徐温因其败,收斩之[9]

【注文】

[1]在城都指挥使:武官名,掌潭州在城的军队。  浮江而下:乘船顺江而下。江,指湘江。  浏阳口:又名驼口。浏阳河流入湘江处,在今湖南长沙北。

[2]越堤:地名。当在今湖南长沙北。

[3]遗(wèi):送。

[4]陈(zhèn):同“阵”。此指布阵。  独:难道。  计:考虑,打算。

耶: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5]奚:哪里,什么。

[6]鼓噪:擂鼓呐喊。

[7]绝江:渡江。绝,越过,横渡。  裨(pí)将:副将。

[8]慰谕:抚慰劝谕。谕,使明白。

[9]腹心:犹“心腹”。比喻亲信。  张颢(hào)(?—908年):蔡州(治今河南汝阳)人。原为孙儒部下,在孙儒败亡后投杨行密,官至左牙指挥使。杨渥嗣位后,由他与徐温专政。公元908年,他与徐温合谋杀死杨渥,欲自立为君,不久被徐温所杀。  徐温(862—927年):字敦美,海州朐(qú)山(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初为盐贩,后投杨行密,官至右牙指挥使。公元908年,与张颢合谋杀死杨渥,又诛杀张颢,拥立杨隆演为君,遂专吴政。公元919年,拥立杨隆演为大吴国王,自任大丞相。此后与吴越和解,使吴国得到近二十年的休养生息。  收斩:逮捕斩杀。

【译文】

马殷命令在城都指挥使秦彦晖率领水军三万人乘船顺湘江而下,命令水军副指挥使黄璠率战舰三百艘驻扎在浏阳口。开平元年(907年)六月,刘存等人遇到大雨,率军撤回,撤至越堤北边时,秦彦晖率军追击他们。刘存几次交战失利,便给马殷送去书信,假称投降。秦彦晖派人对马殷说:“这一定是诈降,不要接受。”刘存与秦彦晖隔着江水排兵布阵,刘存远远地呼喊说:“杀戮投降的人不吉利,您难道不为子孙考虑吗?”秦彦晖说:“贼寇侵入我国境内而不还击,还顾什么子孙!”于是擂鼓呐喊向前进攻。刘存等人逃走,黄璠从浏阳率军渡过江来,与秦彦晖合击,把吴军打得大败,擒获了刘存与陈知新,斩杀吴军副将一百多人,杀死的士卒数以万计,缴获战舰八百艘。刘威带着剩余的兵众逃回,秦彦晖随即攻取了岳州。马殷解开刘存、陈知新身上的绳索,并抚慰劝说他们。两人都大骂说:“大丈夫以死报效君主,怎肯事奉贼寇呢!”马殷于是斩了他们。许玄应是弘农王杨渥的亲信,经常参与政事,张颢、徐温乘他打了败仗,逮捕诛杀了他。

【原文】

楚王殷遣兵会吉州刺史彭玕攻洪州,不克。

【译文】

楚王马殷派遣军队会同吉州刺史彭玕攻打洪州,没有攻下。

【原文】

武贞节度使雷彦恭会楚兵攻江陵,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引兵屯公安,绝其粮道[1]。彦恭败,楚兵亦走。

【注文】

[1]武贞节度使:方镇名。唐昭宗光化(898—901年)初年置,治朗州(治今湖南常德)。领澧(lǐ)(治澧阳,今湖南澧阳)、朗(治武陵,今湖南常德)、叙(治龙标,今湖南黔阳西南)等州,辖境约当今湖南资水流域北部地区。后梁开平三年(909年)五月,地归湖南马氏,改名永顺军。后唐庄宗时复称武贞军,明宗李嗣源时改为武平军。  雷彦恭:生卒年不详,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唐末继其父雷满为武贞节度使。为人贪残,专事剽掠,又依附淮南。马殷与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奉后梁太祖朱温之命攻克朗州,他逃至淮南。后死于广陵。  江陵:府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南郡置荆州,治江陵(今湖北江陵)。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江陵郡,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建为南都,升为江陵府。五代时领江陵、枝江、松滋、监利、石首、当阳、公安、长林八县,辖境约当今湖北当阳、松滋以东,潜江以西,荆门以南,石首以北地区。  荆南节度使:方镇名。初置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治荆州(治江陵,今湖北江陵)。辖境屡有变动。唐昭宗天祐二年(905年)为朱温所并。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以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所领仅限荆州。  高季昌(858—928年):五代十国时荆南国(又称南平)的建立者。字贻孙,陕州硖(xiá)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早年追随朱温,因军功为颍(yǐng)州防御使。后梁开平(907—911年)初任荆南节度使。后唐同光二年(924年),被后唐封为南平王。为避后唐庄宗祖父李国昌名讳,改名高季兴。天成三年(928年)卒,谥武信。  公安:县名。治所在今湖北公安北。

【译文】

武贞节度使雷彦恭会同楚国的军队进攻江陵,荆南节度使高季昌率军驻扎在公安,切断了他们的粮道。结果雷彦恭战败,楚军也撤走了。

【原文】

秋七月,雷彦恭攻岳州,不克。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秋季七月,雷彦恭攻打岳州,没有攻下。

【原文】

八月辛亥,[以]楚王殷兼武昌节度使,充本道招讨﹑制置使[1]

【注文】

[1]武昌节度使:方镇名。时为吴国所据,朱温想使马殷攻打杨渥,故先授其为武昌节度使。  道:方镇辖区名。《新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后泛指各节度使辖区。  制置使:官名。唐后期所置,掌用兵前后控制地方秩序。五代时为地方临时性军事长官,多以招讨使兼任。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八月辛亥(初六日),后梁任命楚王马殷兼任武昌节度使,充任本道招讨、制置使。

【原文】

九月,雷彦恭攻涔阳、公安,高季昌击败之[1]。彦恭贪残类其父,专以焚掠为事,荆、湖间常被其患;又附于淮南[2]。丙申,诏削彦恭官爵,命季昌与楚王殷讨之。

【注文】

[1]涔(cén)阳:镇名。在今湖北公安南。

[2]类:类似,像。  荆、湖:荆南、湖南。  被:蒙受,遭受。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九月,雷彦恭攻打涔阳、公安,高季昌打败了他。雷彦恭贪婪残暴像他的父亲雷满一样,专门以焚烧抢掠为事,荆、湖之间的地区常常遭受他的祸害;又依附于淮南。丙申(二十二日),后梁太祖下诏削去雷彦恭的官职爵位,并命令高季昌会同楚王马殷讨伐他。

【原文】

冬十月,高季昌遣其将倪可福会楚将秦彦晖攻朗州,雷彦恭遣使乞降于淮南,且告急[1]。弘农王遣将冷业将水军屯平江,李饶将步骑屯浏阳以救之[2]。楚王殷遣岳州刺史许德勋将兵拒之。冷业进屯朗口,德勋使善游者五十人,以木枝叶覆其首,持长刀浮江而下,夜犯其营,且举火,业军中惊扰[3]。德勋以大军进击,大破之,追至鹿角镇,擒业;又破浏阳寨,擒李饶,掠上高、唐年而归[4]。斩业、饶于长沙市。

【注文】

[1]倪可福:籍贯及生卒年不详。原为后梁驾前指挥使,奉命率军助高季昌戍守荆南,被留为亲校。后迁都指挥使。  朗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武陵郡置,治武陵(今湖南常德)。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武陵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朗州。唐时领武陵、龙阳二县,五代时增入桥江县,辖境约当今湖南桃源以东的沅江流域。  乞降:请求归降。

[2]平江:县名。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分湘阴县置昌江县。后唐时,楚国为避后唐庄宗祖父李国昌名讳,改为平江县。治所在今湖南平江东南。时属岳州。  浏阳:县名。治所在今湖南浏阳东北。时属潭州。

[3]朗口:古朗水流入沅江处,在今湖南常德西南。  覆:遮盖。

[4]鹿角镇:镇名。即今湖南岳阳西鹿角镇。  浏阳寨:李饶在浏阳的营寨。  上高:镇名。在今江西上高,南唐时升为县。  唐年:县名。治所在今湖北崇阳西南。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冬季十月,高季昌派遣手下将领倪可福会同楚将秦彦晖攻打朗州,雷彦恭派使者到淮南请求归降,并且告急。弘农王杨渥派遣将领冷业率领水军驻扎在平江,李饶率领步兵、骑兵驻扎在浏阳,来援救雷彦恭。楚王马殷派遣岳州刺史许德勋率兵抵御。冷业又进军驻扎在朗口,许德勋派出五十名善于游泳的兵士,用树枝树叶遮盖在头上,手持长刀,顺江漂浮而下,乘夜进犯冷业的营寨,并点起火来,冷业军中一片惊乱。许德勋率军进击,大败冷业,一直追击到鹿角镇,擒获了冷业。接着又攻破浏阳营寨,擒获了李饶,然后在上高、唐年抢掠一番而返。在长沙街市上斩杀了冷业、李饶。

【原文】

二年夏五月,静江节度使、同平章事李琼卒,楚王殷以其弟永州刺史存知桂州事[1]

【注文】

[1]同平章事:官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简称。唐五代时,君主在大臣中选任数人,给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即为事实上的宰相。中书、门下二省本即政务中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即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  存:马殷弟马存。生卒年不详。时为永州刺史,后马殷开天策上将府,以他为右相,领永顺军节度使。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年)夏季五月,静江节度使、同平章事李琼去世,楚王马殷委任自己的弟弟永州刺史马存主持桂州事务。

【原文】

乙亥,楚兵寇鄂州,淮南所署知州秦裴击破之[1]

【注文】

[1]鄂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江夏郡置,治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江夏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鄂州。五代吴国时领江夏、永兴、唐年、汉阳、武昌、蒲圻(qí)、汊(chà)川七县,南唐时领县增至十一县。辖境约当今湖北武汉长江以南部分、黄石及咸宁地区。  所署知州:所委任的暂时主持州务的官员。署,安排,委任。知州,暂时主持州务。明清时方以知州为州的长官名称。  秦裴(péi):籍贯及生卒年不详。初为杨行密牙校,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率军戍守崑山,遭割据浙江的钱镠(liú)攻打,食尽而降。四年后复还,任昇州刺史。杨渥时,曾任西南行营都招讨使,攻取洪州,以功任洪州制置使。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年)五月乙亥(初五日),楚国的军队侵犯鄂州,淮南方面委任的暂理州务的官员秦裴打败了楚军。

【原文】

雷彦恭引沅江环朗州以自守,秦彦晖顿兵月余不战,彦恭守备稍懈[1]。彦晖使裨将曹德昌帅壮士夜入自水窦,内外举火相应,城中惊乱,彦晖鼓噪坏门而入,彦恭轻舟奔广陵[2]。彦晖虏其弟彦雄,送于大梁[3]。淮南以彦恭为节度副使。先是,澧州刺史向瓌与彦恭相表里,至是亦降于楚,楚始得澧、朗二州[4]

【注文】

[1]沅(yuán)江:水名。源出贵州都匀云雾山鸡冠岭,上游为清水江,至湖南黔阳与潕(wǔ)水汇合后称沅江,流经沅陵、常德等地,于德山入洞庭湖。  顿兵:停兵,按兵不动。  稍:逐渐,慢慢的。

[2]水窦(dòu):水洞。指朗州城通向外面的水道口。  广陵:县名。即今江苏扬州,时为吴国国都。

[3]大梁:即后梁国都开封(今河南开封)。战国魏惠王自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大梁,即后之开封,故隋唐后通称开封为大梁。唐时开封属汴州,故后亦被称为汴梁。五代梁、晋、汉、周及北宋皆定都于此,故又称为汴京。

[4]澧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澧阳郡置,治澧阳(今湖南澧阳)。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澧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澧州。领澧阳、安乡、石门、慈利四县,辖境约相当于今湖南澧水流域西起张家界东至安乡各县。  相表里:内外互相配合,共为一体。  始:才。

【译文】

雷彦恭引沅江水把朗州城环绕起来保卫自己,秦彦晖停兵一个多月不出来交战,雷彦恭的守备逐渐松懈。秦彦晖派副将曹德昌率领壮士在夜里从水洞进入城内,内外举起火把,互相呼应,城中一片惊慌混乱,秦彦晖擂鼓呐喊,打破城门,攻入城内,雷彦恭乘着轻便船只逃往广陵。秦彦晖俘虏了雷彦恭的弟弟雷彦雄,解送到大梁。淮南方面任命雷彦恭为节度副使。在这以前,澧州刺史向瓌与雷彦恭互相配合,至此也归降了楚国,楚国才得到了澧、朗二州。

【原文】

湖南判官高郁请听民自采茶卖于北客,收其征以赡军,楚王殷从之[1]。秋七月,殷奏于汴、荆、襄、唐、郢、复州置回图务,运茶于河南北,卖之以易缯、纩、战马而归,仍岁贡茶二十五万斤,诏许之[2]。湖南由是富赡[3]

【注文】

[1]判官:官名。唐置,为幕府主要佐官,掌理本府日常事务。设于采访、节度、观察、招讨、经略、防御、团练、营田、监军等使之幕府,亦设于王府。五代时开始领州郡事务,成为州府职事官员。高郁时任都军判官,为诸军总判官,掌佐助马殷谋议、处理军政要务。  听:任凭,听凭。  北客:北方客商。  征:赋税。  赡:供给。

[2]汴、荆、襄、唐、郢(yǐng)、复州:皆州名。汴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治开封(今河南开封)。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陈留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汴州。领浚(xùn)仪、开封、尉氏、陈留、封丘、雍丘六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开封、兰考、杞县、尉氏、通许等地。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升为开封府,为后梁国都。襄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隋襄阳郡置,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天宝元年(742年)复为襄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襄州。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宜城、乐乡七县,辖境约当今湖北襄阳、南障、宣城、当阳、远安等地,其后辖境渐小。唐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隋淮安郡置显州,贞观时改为唐州,治比阳(今河南泌阳。泌音bì)。天宝元年(742年)复为淮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唐州。唐末改为泌州,移治泌阳(今河南唐河)。后唐复为唐州。领比阳、慈丘、桐柏、平氏、湖阳、方城、泌阳七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唐河、方城、社旗、泌阳及桐柏部分地区。郢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长寿(今湖北钟祥),后移治京山(今湖北京山)。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富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郢州。领京山、长寿、富水三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钟祥、京山两县。复州,唐武德五年(622年)改隋沔(miǎn)阳郡置,初治竟陵(今湖北天门),后移治沔阳(今湖北仙桃西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竟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复州。领沔阳、竟陵、监利(后梁时改属江陵府)三县,辖境约当今湖北天门南至洪湖一带。  回图务:楚国在中原地区设置的官方贸易机构。  河南北:指黄河南北。  缯(zēng):丝织品的总称。  纩(kuàng):丝绵。

[3]富赡:富足。赡,富足,充足。

【译文】

湖南判官高郁请求任凭百姓自己采茶卖给北方的客商,征收他们的茶税来供给军队,楚王马殷听从了他的建议。开平二年(908年)秋季七月,马殷奏请在汴州、荆州、襄州、唐州、郢州、复州设置回图务,把茶叶运到黄河南北,出卖后交换成丝织品、丝绵及战马运回,仍每年向后梁进贡茶叶二十五万斤,后梁太祖下诏同意了他的请求。湖南因此富足起来。

【原文】

九月,荆南节度使高季昌遣兵屯汉口,绝楚朝贡之路[1]。楚王殷遣其将许德勋将水军击之,至沙头,季昌惧而请和[2]。殷又遣步军都指挥使吕师周将兵击岭南,与清海节度使刘隐十余战,取昭、贺、梧、蒙、龚、富六州[3]。殷土宇既广,乃养士息民,湖南遂安[4]

【注文】

[1]汉口:汉水入长江之口,在今湖北武汉汉口。

[2]沙头:地名。即今湖北沙市。

[3]吕师周:生卒年不详,扬州(治今江苏扬州)人。原为吴国黑云都指挥使,率兵驻守上高时,因遭杨渥猜疑,投奔马殷,被任命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年)率军攻打岭南,连取昭、贺等六州。授为昭州刺史。后又平定进犯楚境的辰州、溆(xù)州洞蛮。  岭南:指五岭以南地区。  清海节度使:方镇名。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置岭南东道节度使,治广州(今广东广州),领广、韶(治曲江,今广东韶关西南)、循(治归善,今广东惠州东)、潮(治海阳,今广东潮州)等二十二州,辖境约当今广东除连山、阳山以北的全省之地。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号清海军。  刘隐(874—911年):祖籍上蔡(今河南上蔡),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其祖经商迁居泉州(今福建泉州)。唐末,代其父刘谦为封州刺史,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为清海军节度使,割据岭南。后梁时进封南海王。死后其弟刘(yǎn)称帝,建立南汉国。  昭、贺、梧、蒙、龚、富:皆州名。昭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乐州,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改为昭州,治平乐(今广西平乐西)。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平乐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昭州。领平乐、永平、恭城三县,辖境约当今广西平乐、恭城等地。贺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临贺(今广西贺县东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临贺郡,乾元元年复为贺州。领临贺、桂岭、冯乘、荡山、富川、封阳六县,辖境约当今广西富川、钟山、贺州,广东连山西南部地区。梧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隋苍梧郡置,治苍梧(今广西梧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苍梧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梧州。领苍州、戎城、孟陵三县,辖境约当今广西梧州、苍梧及其南北附近地区。蒙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南恭州,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改为蒙州,治立山(今广西昭平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蒙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蒙州。领立山、东区、正义三县,辖境约当今广西昭平以西,荔浦以南一带。龚州,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置,治平南(今广西平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临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龚州。领平南、武林、隋建、大同、阳川、宁风六县,辖境约当今广西平南一带。富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静州,贞观八年(634年)改为富州,治龙平(今广西昭平)。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开江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富州。领龙平、思勤、马江三县,辖境约当今广西昭平一带。

[4]土宇:疆域,领土。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年)九月,荆南节度使高季昌派军驻守在汉口,阻断了楚国朝贡的道路。楚王马殷派遣手下大将许德勋率领水军前去攻打,到达沙头时,高季昌畏惧而请求和解。马殷又派步军都指挥使吕师周率兵进攻岭南,与清海节度使刘隐交战十多次,夺取了昭、贺、梧、蒙、龚、富六州。马殷的疆域既已广大,便休养士卒,使百姓生息,湖南因此安定下来。

【原文】

三年夏六月,抚州刺史危全讽自称镇南节度使,率抚、信、袁、吉之兵号十万,攻洪州[1]。淮南守兵才千人,将吏皆惧,节度使刘威密遣使告急于广陵,日召僚佐宴饮[2]。全讽闻之,屯象牙潭,不敢进[3]。袁州刺史彭彦章围高安,以助全讽[4]。徐温以周本为西南面行营招讨应援使,将兵七千救高安[5]。本曰:“楚人为全讽声援耳,非欲取高安也。吾败全讽,援兵必还[6]。”乃疾趣象牙潭。过洪州,刘威欲犒军,本不肯留,或曰:“全讽兵强,君宜观形势然后进。”本曰:“贼众十倍于我,我军闻之必惧,不若乘其锐而用之。”

【注文】

[1]抚州:州名。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隋临川郡置,治临川(今江西抚州西北)。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临川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称抚州。领临川、南城、崇仁、南丰四县,辖境约当今江西抚州东乡以南抚河流域。

危全讽(?—909年):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唐末任讨捕将,曾镇压当地起义军。唐僖宗中和五年(885年),入据抚州,任刺史。后降钟传,于钟传死后自称镇南节度使。公元908年,被吴将周本所俘,送至扬州,次年卒。  信、袁、吉:皆州名,皆为镇南节度使巡属。信州,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割衢(qú)、饶、建、抚等州地置,治上饶(今江西上饶)。领上饶、弋(yì)阳、贵溪三县,辖境约当今江西贵溪以东、怀玉山以南地区。袁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宜春郡置,治宜春(今江西宜春)。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宜春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袁州。领宜春、萍乡、新喻三县,辖境约当今江西萍乡及新余间的袁水流域。

[2]僚佐:官署中协助办事的官佐属吏。

[3]象牙潭:地名。在今江西丰城北象牙村一带。

[4]彭彦章(?—919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吉州刺史彭玕之弟。原为袁州刺史,后吴将周本攻破袁州,将其擒获,被吴王杨隆演任命为百胜军使。吴高祖武义元年(919年),与吴越军作战时,兵败而死。  高安:县名。治所在今江西高安。

[5]周本(861—937年):舒州宿松(今安徽宿松)人。少孤贫,有勇力,曾徒手格杀猛虎。唐末为宣州节度使赵锽部将,后降杨行密,多有军功,官至淮南马步军使。吴王杨隆演时,曾率军败危全讽,平定江西,被授为信州刺史。后吴国臣服后唐,他被后唐庄宗授为雄武统军、德胜节度使、安西大将军等职衔,进封西平王爵。  行营:将帅统兵出征时的办公之地。

[6]“楚人……”句:据《通鉴》,危全讽停驻象牙潭时,请求楚国出兵协助,楚王马殷派遣指挥使苑玫率兵会同彭彦章一起围攻高安。《通鉴纪事本末》于此未录其事,故文意不甚明了。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夏季六月,抚州刺史危全讽自称镇南节度使,率领抚、信、袁、吉四州兵马,号称十万,攻打洪州。淮南方面在洪州的守兵才一千人,将吏们都非常害怕,节度使刘威秘密派遣使者到广陵告急,并每天召集僚佐设宴饮酒。危全讽听说了这个情况,便停驻在象牙潭,不敢进军。袁州刺史彭彦章也围攻高安,来援助危全讽。吴国的徐温委任周本为西南面行营招讨应援使,率兵七千援救高安。周本说:“楚军只是声援危全讽罢了,并非想夺取高安。我们打败了危全讽,楚国的援兵必定回去。”于是急速奔往象牙潭。经过洪州时,刘威准备犒劳军队,而周本不肯停留,有人说:“危全讽的兵力强盛,您应当观察一下形势然后进军。”周本说:“贼军的兵众是我军的十倍,我军听说这种情况必定畏惧,不如乘我军锐气正旺时使用他们。”

【原文】

秋七月,危全讽在象牙潭,营栅临溪,亘数十里[1]。庚辰,周本隔溪布陈,先使羸兵尝敌[2]。全讽兵涉溪追之,本乘其半济,纵兵击之[3]。全讽兵大溃,自相蹂藉,溺水死者甚众[4]。本分兵断其归路,擒全讽及将士五千人,乘胜克袁州,执刺史彭[彦]章,进攻吉州。歙州刺史陶雅使其子敬昭及都指挥使徐章将兵袭饶、信,信州刺史危仔倡请降,饶州刺史唐宝弃城走[5]。行营都指挥使米志诚、都尉吕师造等败苑玫于上高[6]。吉州刺史彭玕帅众数千人奔楚,楚王殷表玕为郴州刺史,为子希范娶其女[7]

【注文】

[1]营栅(zhà):建造营寨。  亘:连绵不断,从头到尾。

[2]羸(léi)兵:疲弱的士兵。  尝敌:试探敌人。

[3]半济:渡过一半人马。济,渡,渡过。

[4]蹂(róu)藉(jiè):踩踏,践踏。

[5]歙(shè)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新安郡置,治歙县(今安徽歙县)。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新安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歙州。领歙县、休宁、黟(yī)县、绩溪、婺(wù)源五县,辖境约当今安徽境内新安江上游及江西婺江流域。时属吴国。陶雅(857—913年),字国华,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初为杨行密将,善用兵,以功历任舒、池、常、歙等州刺史等职。宽厚待民,有惠政。后至遥领武昌节度使,加同平章事。  饶:饶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鄱(pó)阳郡置,治鄱阳(今江西鄱阳)。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鄱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饶州。领鄱阳、余干、乐平、浮梁四县,辖境约当今江西鄱江、信江两流域(不包括婺源、玉山)。  危仔倡:生卒年不详。危全讽之子。原为信州刺史,被吴国所败后,逃奔吴越,因吴越王钱镠恶其姓,改姓元。授淮南节度副使。

[6]米志诚(?—918年):沙陀部人。以骁勇善射闻名。初为杨行密牙校,以功迁马军指挥使。曾败楚将苑玫及叛吴的袁州刺史刘崇景,累迁为泰宁军节度使。后徐温之子徐知训被朱瑾所杀,徐温怀疑他协助朱瑾,设计将他杀害。

都尉:武官名。为中级将领。  吕师造:生卒年不详,扬州人。早年随杨行密起兵,为都将。南北征战,多有军功。历任池州团练使、饶州刺史、光禄大卿、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卿等职。  苑(yuàn)玫:生卒年不详,蔡州(治今河南上蔡)人。时为楚指挥使,奉马殷之命援助危全讽,会同彭彦章攻打上高,为吴军击败。不久任岳州刺史。后吴淮南节度副使陈璋袭击岳州,将其擒获。

[7]希范:即楚文昭王马希范(899—947年)。马殷第四子,字宝规。公元932年,继其兄马希声为楚君,后唐闵帝应顺元年(934年)进封楚王。在位期间纵情声色,奢侈无度,赋敛加剧。但在处理与湘黔边界及宁州、昆明少数民族关系上,采取羁(jī)縻(mí)政策,值得肯定。公元947年卒,谥文昭王。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秋季七月,危全讽在象牙潭,挨着溪水建造营寨,连绵不断达几十里。庚辰(十七日),周本隔着溪水布下战阵,先派疲弱的兵士试探敌军的实力。危全讽的军队渡过溪水追击,周本乘他们渡过一半人马时,出兵猛烈攻击。结果危全讽的军队大败,自相踩踏,落水淹死的很多。周本分兵截断了他们的归路,擒获了危全讽及其将士五千人,随后乘胜攻克袁州,擒获了刺史彭彦章,继而进军攻打吉州。歙州刺史陶雅派他的儿子陶敬昭及都指挥使徐章率兵袭击饶州、信州,信州刺史危仔倡请求投降,饶州刺史唐宝弃城而逃。行营都指挥使米志诚、都尉吕师造等人在上高击败了楚将苑玫。吉州刺史彭玕率领部众数千人逃奔到楚国,楚王马殷上表请求任命彭玕为郴州刺史,并为儿子马希范娶了彭玕的女儿。

【原文】

四年夏六月,楚王殷求为天策上将,诏加天策上将军[1]。殷始开天策府,以弟賨为左相,存为右相[2]。殷遣将侵荆南,军于油口[3]。高季昌击破之,斩首五千级,逐北至白田而还[4]

【注文】

[1]天策上将:官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特为秦王李世民所设,位在王公之上,有开建府署,自置官属的权力。武德九年废此职。

[2]左相:与下文“右相”皆为马殷天策府属官,如朝廷的宰相。

[3]军:驻扎。  油口:地名。在今湖北公安西北,地处古油水入江之口。

[4]级:秦时规定,作战斩敌首一颗,赐爵一级,称为首级。故后用作作战所斩敌人之首的量词。  逐北:追击败军。古时北方部族入侵,败则逃归,故以北代指战败、败逃或战败的军队。  白田:地名。在今湖南岳阳北。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四年(910年)夏季六月,楚王马殷请求担任天策上将,后梁太祖下诏加封他为天策上将。于是马殷开始设置天策府,任命弟弟马賨为左相,马存为右相。马殷派遣将领侵犯荆南,驻扎在油口。高季昌击败了楚军,斩下首级五千颗,一直将败军追击到白田才返回。

【原文】

冬十二月,辰州蛮酋宋邺、(破)溆州蛮酋潘金盛恃其所居深险,数扰楚边[1]。至是,邺寇湘乡,金盛寇武冈[2]。楚王殷遣昭州刺史吕师周将衡山兵五千讨之[3]

【注文】

[1]辰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沅陵郡置,治沅陵(今湖南沅陵)。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卢溪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辰州。领沅陵、溆(xù)浦、辰溪、卢溪、麻阳五县,辖境约当今湖南沅陵及其以南沅江流域与吉首、溆浦等地。  宋邺(yè):生卒年不详。辰州部族首领,曾率部众侵犯楚国,后归降,被马殷任命为辰州刺史。  溆(xù)州:州名。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分辰州地置巫州,武周天授二年(691年)改为沅州,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改为溆州。治龙标(今湖南黔阳西南黔城镇)。领渠阳、三江、罗蒙三县,辖境约当今湖南黔阳、芷(zhǐ)江、怀化、会同、靖州、通道、新晃及贵州天柱等地。  潘金盛(?—910年):溆州部族首领,曾率部众侵犯楚国,后被楚军擒获斩杀。

[2]湘乡:县名。治所在今湖南湘乡,时属潭州。  武冈:县名。治所在今湖南城步,时属邵州。

[3]衡山:县名。五代时治所在今湖南衡山,属衡州。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四年(910年)冬季十二月,辰州蛮部族首领宋邺、溆州蛮部族首领潘金盛依仗他们的住地偏远险要,多次侵扰楚国边境。到这时,宋邺侵犯湘乡,潘金盛侵犯武冈。楚王马殷派遣昭州刺史吕师周率领衡山的军队五千人讨伐他们。

【原文】

乾化元年春正月,吕师周引兵攀藤缘崖入飞山洞,袭潘金盛,擒送武冈斩之,移兵击宋邺[1]。冬十二月乙卯,以朗州留后马賨为永顺节度使、同平章事[2]

【注文】

[1]乾化:后梁太祖朱温使用的第二个年号。公元911年,朱温改年号为乾化。乾化二年,朱温庶子朱友珪杀朱温即皇帝位,次年改年号为凤历;在位七月,朱温三子朱友贞杀朱友珪,夺取帝位,仍沿用乾化年号至915年。  缘崖:沿着山崖。  飞山:山名。在今湖南靖州西北。

[2]永顺节度使:方镇名。原称武贞节度使,后梁改为永顺军节度使。

【译文】

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年)春季正月,吕师周率兵攀缘树藤沿着山崖进入飞山洞中,袭击潘金盛,擒获后押送到武冈斩杀了他,继而移兵攻打宋邺。冬季十二月乙卯(初五日),后梁任命朗州留后马賨为永顺节度使、同平章事。

【原文】

二年春二月,辰州蛮酋宋邺、昌师益皆帅众降于楚,楚王殷以邺为辰州刺史,师益为溆州刺史。

【译文】

后梁太祖乾化二年(912年)春季二月,辰州蛮部族首领宋邺、昌师益都率领部众归降了楚国,楚王马殷任命宋邺为辰州刺史,昌师益为溆州刺史。

【原文】

夏四月癸丑,以楚王殷为武安武昌静江宁远节度使、洪鄂四面行营都统[1]

【注文】

[1]宁远:方镇名。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升容管观察使置,治普宁(今广西容县)。领容(治北流,今广西北流)、白(治博白,今广西博白)、禺(治峨石,今广西陆川东北)、牢(治南流,今广西玉林)、绣(治常林,今广西桂平南)等十三州,辖境约当今广西藤县、贵港、横县、浦北、合浦以东地区及广东信宜等地。

都统:武官名。中唐以后始置,调集诸道兵马征伐,多置此职为最高统帅,前面常冠以征伐的地名或方位名,有某地区诸道都统、某某行营都统等。为临时性军事长官,事毕即罢。时洪鄂为吴国地盘,后梁授予马殷此职,欲使之攻打吴国。

【译文】

后梁太祖乾化二年(912年)夏季四月癸丑(初五日),后梁任命楚王马殷为武安、武昌、静江、宁远节度使,洪鄂四面行营都统。

【原文】

冬十一月,吴淮南节度副使陈璋等将水军袭楚岳州,执刺史苑玫,楚王殷遣水军都指挥使杨定真救岳州[1]。璋等进攻荆南,高季昌遣其将倪可福拒之。吴恐楚人救荆南,遣抚州刺史刘信帅江、抚、袁、吉、信五州兵屯吉州,为璋声援[2]

【注文】

[1]陈璋(866—930年):颍川(今河南禹州)人。初投杨行密,又归钱镠,官至衢州刺史。后叛钱镠,自称衢、婺二州刺史,兵败投奔淮南。历任淮南节度副使,镇东将军、宁国军节度使等职。

[2]刘信(859—928年):字兴远,兖(yǎn)州中都(今山东汶上)人。早年为盗,后投杨行密,多有军功。天祐十一年(914年),平定刘崇景叛乱,授镇南节度使。十五年,攻取虔州,俘虔韶二州节度开通使谭全播。次年,加封正南大将军。公元925年,后唐伐蜀,徐温惧其为变,将其从镇所洪州召回,改任左统军。后复归镇。  江:江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隋九江郡置,治浔阳(今江西九江)。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浔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江州。唐时领浔阳、都昌、彭泽三县,五代时增德安、瑞昌、东流三县,辖境约当今江西九江、德安、彭泽、湖口、都昌等地。

【译文】

后梁太祖乾化二年(912年)冬季十一月,吴国淮南节度副使陈璋等人率领水军袭击楚国的岳州,擒获了岳州刺史苑玫,楚王马殷派遣水军都指挥使杨定真救援岳州。陈璋等人又进军攻打荆南,高季昌派遣手下将领倪可福抵御吴军。吴国担心楚军救援荆南,派遣抚州刺史刘信率领江、抚、袁、吉、信五州的军队驻扎在吉州,作为陈璋的声援。

【原文】

均王乾化三年春正月,吴陈璋攻荆南,不克而还,荆南兵与楚兵会于江口以邀之[1]。璋知之,舟二百艘骈为一列,夜过,二镇兵遽出追之,不能及[2]

【注文】

[1]均王:即后梁末帝朱友贞(888—923年)。后梁太祖朱温第三子,初名友贞,封均王。曾任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乾化二年(912年),其兄朱友珪杀父篡位。次年,朱友贞杀朱友珪,夺取帝位。改名锽(huáng),又改名瑱(zhèn)。在位期间,对晋战争节节失利。公元923年,在后唐军逼近开封时,他命人将自己杀死,后梁遂亡。  江口:即荆江口。为长江与洞庭湖汇合处,在今湖南岳阳城陵矶,长江自此以上至湖北枝江称荆江。  邀:拦截,截击。

[2]骈(pián):本意为两马并驾一车,引申为两物并列。此指使船只两两相并。  遽(jù):急速,匆忙。

【译文】

后梁均王乾化三年(913年)春季正月,吴将陈璋攻打荆南,没有攻取而返回,荆南军队与楚国军队在荆江口会合来截击他们。陈璋得知这一情况,便把战船两两相并,连成一列,乘夜而过,荆南与楚二镇军队急忙出来追赶,没能追上。

【原文】

秋八月,楚宁远节度使姚彦章将水军侵吴鄂州,吴以池州团练使吕师造为水陆行营应援使,未至,楚兵引去[1]

【注文】

[1]池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治秋浦(今安徽池州)。贞观初废。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复置。领秋浦、青阳(五代时改隶江宁府)、至德、石埭(dài)四县,约当今安徽池州、青阳、东至等县地。  引去:退走。引,退,退却。

【译文】

后梁均王乾化三年(913年)秋季八月,楚国宁远节度使姚彦章率领水军侵犯吴国的鄂州,吴国任命池州团练使吕师造为水陆行营应援使,前去援助,还没有到达,楚军就已退兵离去。

【原文】

四年夏四月,吴袁州刺史刘崇景叛,附于楚。崇景,威之子也。楚将许贞将万人援之,吴都指挥使柴再用、米志诚帅诸将讨之[1]

【注文】

[1]柴再用(864—935年):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初名存,后改再用。原为孙儒部下,后归杨行密,勇敢善战,所向多胜。曾在淮南大败朱温军;在鱼荡败吴越军,收复东洲;在万胜冈败楚军。后官至吴国德胜军节度使,兼中书令。

【译文】

后梁均王乾化四年(914年)夏季四月,吴国袁州刺史刘崇景叛变,归附了楚国。刘崇景是刘威的儿子。楚国将领许贞率军万人援助他,吴国都指挥使柴再用、米志诚统领众将去讨伐他。

【原文】

楚岳州刺史许德勋将水军巡边,夜分,南风暴起,都指挥使王环乘风趣黄州,以绳梯登城,径趣州署,执吴刺史马邺,大掠而还[1]。德勋曰:“鄂州将邀我,宜备之。”环曰:“我军入黄州,鄂人不知,奄过其城,彼自救不暇,安敢邀我[2]!”乃展旗鸣鼓而行,鄂人不敢逼[3]

【注文】

[1]夜分:夜半,午夜。  王环(?—931年):许州(治今河南许昌)人。为人悍勇,善用兵法。初为秦宗权部下,后随马殷入湖南,历任水军都指挥使、岳州都指挥使等职。前后曾六败吴军,两破荆南军。每战身先士卒,与部众同甘共苦,战后常亲自以药为士卒治伤。  黄州:州名。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隋永安郡置,治黄冈(今湖北黄冈)。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齐安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黄州。领黄冈、黄陂(pí)、麻城三县,约当今湖北长江以北、京汉铁路以东、巴水以西地区。

[2]奄(yǎn):忽然,突然。  不暇:没有空闲,来不及。暇,闲暇。

[3]展旗:张开旗帜。  逼:靠近,逼近。

【译文】

楚国岳州刺史许德勋率领水军巡视边境,午夜时分,南风大起,都指挥使王环乘着风势直扑吴国的黄州,用绳梯登上州城,直接奔向州衙,擒获了吴国的黄州刺史马邺,并大肆抢掠一番而返回。许德勋说:“鄂州军队将会截击我们,应当防备他们。”王环说:“我军进入黄州,鄂州人并不知道,突然经过他们城下,他们自救还来不及,怎么敢截击我们!”于是张开旗帜,擂响战鼓,向前行进,果然鄂州军队不敢逼近。

【原文】

五月,吴柴再用等与刘崇景、许贞战于万胜冈,大破之,崇景、贞弃袁州遁去[1]

【注文】

[1]万胜冈:地名。在今江西宜春东。

【译文】

后梁均王乾化四年(914年)五月,吴将柴再用等人与刘崇景、许贞在万胜冈交战,大败敌军,刘崇景与许贞放弃袁州逃走。

【原文】

贞明三年春三月,楚王殷遣其弟存攻吴上高,俘获而还[1]

【注文】

[1]贞明:后梁末帝朱友贞在位期间所用的第二个年号,共计七年,即公元915年至921年。

【译文】

后梁均王贞明三年(917年)春季三月,楚王马殷派他的弟弟马存攻打吴国的上高县,俘虏、缴获了部分敌兵、物资而返回。

【原文】

龙德元年[1]。辰、溆州蛮侵楚,楚宁远节度副使姚彦章讨平之。

【注文】

[1]龙德:后梁末帝朱友贞在位期间所用的第三个年号,共计三年,即公元921年至923年。

【译文】

后梁均王龙德元年(921年),辰州、溆州的蛮人侵犯楚国,楚宁远节度副使姚彦章讨伐平定了他们。

【原文】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1]。楚王殷遣其子牙内马步都指挥使希范入见,纳洪、鄂行营都统印,上本道将吏籍[2]

【注文】

[1]后唐: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23年,晋王李存勗(xù)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不久灭后梁,建都洛阳。至公元936年为后晋所灭,共历四帝,十四年。  庄宗:即李存勗(885—926年)。沙陀部人,李克用之子,小名亚子。善于骑射,胆略超人。早年随父征战,于其父死后嗣位为晋王,攻灭幽州刘守光,驱逐南下的契丹兵,并与朱温连年混战。公元923年称帝,建立后唐。不久灭后梁,统一黄河流域。在位时亲信宦官、伶官,峻法厚敛,致政治混乱。同光四年(926年),在兵变中被杀。庙号庄宗。  同光:后唐庄宗在位期间所用的年号,共计四年,即公元923年至926年。

[2]牙内马步都指挥使:唐五代时期藩镇亲卫军队将领,多以藩镇子弟担任。古时将帅官署前建有牙旗,故其官署称“牙”“牙内”,后演变为“衙”“衙内”。  “纳洪、鄂行营都统印……”句:马殷的洪、鄂行营都统之职为后梁所授,后梁亡,马殷向后唐庄宗交纳都统之印,呈上本镇将吏名册,表示臣服后唐。

【译文】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楚王马殷派遣他的儿子牙内马步都指挥使马希范入京朝见后唐庄宗李存勗,交纳了洪、鄂行营都统大印,并献上了本道将领官吏的名册。

【原文】

二年夏四月乙亥,加楚王殷兼尚书令[1]

【注文】

[1]尚书令:官名。始置于秦,汉武帝以后职权渐重。隋代为尚书省长官,正二品,居正宰相之任。唐初李世民曾任此职,故贞观以后不再授人。五代时成为优崇大臣的荣衔。

【译文】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夏季四月乙亥(初七日),后唐加授楚王马殷兼尚书令。

【原文】

三年。初,楚王殷既得湖南,不征商旅,由是四方商旅辐凑[1]。湖南地多铅铁,殷用军都判官高郁策,铸铅铁为钱,商旅出境无所用之,皆易他货而去,故能以境内所余之物,易天下百货,国以富饶[2]。湖南民不事桑蚕,郁命民输税者皆以帛代钱,未几,民间机杼大盛[3]

【注文】

[1]商旅:往来于各地做生意的商人。  辐凑:亦作“辐辏”。辐为车轮的辐条,皆凑集于车毂(gǔ)(车轮中心的圆木)。故用“辐凑”形容人或物聚集一处。

[2]出境无所用之:其他地区使用铜钱,故楚国以铅铁铸造的钱币不能流通使用。

[3]机杼(zhù):织机和织梭。此指纺织业。

【译文】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当初,楚王马殷得到湖南以后,不向往来商人征税,因此四面八方商人都聚集于湖南。湖南出产铅铁,马殷采用军都判官高郁的策谋,用铅铁铸造成钱币,商人在湖南经商所得到的钱币,一出了楚国国境便不能使用,所以都用这种钱币交换成其他的货物而离去,因而楚国能用境内所富余的物品,换来天下各种物品,国家因此富足起来。湖南的百姓不从事植桑养蚕,高郁便命令纳税的百姓全部用绢帛代替钱币,没有多久,民间的纺织业便十分兴盛。

【原文】

明宗天成元年秋九月,加楚王殷守尚书令[1]

【注文】

[1]明宗:即后唐明宗李嗣源(867—933年)。沙陀部人,原名邈佶(jí)烈,为李克用养子。以战功官至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领兵攻取汴州,灭后梁。四年,庄宗李存勗在兵变中被杀,他入洛阳,称监国。后称帝,改名亶(dǎn)。在位时虽力行节俭,严惩贪官,打击宦官,褒奖廉吏,实行了一些惠民措施,但因用人不明,驾驭无力,导致变乱迭起。弥留之际,次子李从荣举兵反叛,他饮恨而死。庙号明宗。  天成:后唐明宗在位期间所用的第一个年号,共计五年,即公元926年至930年。  守:摄,代理。

【译文】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秋季九月,后唐加授楚王马殷为守尚书令。

【原文】

二年夏五月,楚王殷遣中使史光宪入贡[1]。[还],过[江陵],荆南高季兴执史光宪而夺其(贡)[赐]物。事见《高氏据荆南》[2]

【注文】

[1]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由宦官担任。  入贡:指入朝向后唐纳贡。

[2]事见《高氏据荆南》:指明此事在本书《高氏据荆南》篇有详细记载。

【译文】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夏季五月,楚王马殷派遣中使史光宪入朝纳贡。回来时路过江陵,荆南高季兴抓获了史光宪,并夺去了他所带的朝廷赏赐给楚国的物品。其事见于《高氏据荆南》。

【原文】

六月丙申,封楚王殷为楚国王[1]

【注文】

[1]封楚王殷为楚国王:至此马殷正式建国,可按天子制度,修建宫殿,设置百官。

【译文】

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六月丙申(十七日),后唐晋封楚王马殷为楚国王。

【原文】

三年春二月,楚王殷遣六军使袁诠、副使王环等将水军击荆南高季兴[1]事见《高氏据荆南》

【注文】

[1]六军使:武官名。唐时设六军使,掌总领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六部禁军。五代十国时,各国大多仿唐制设六军为禁卫军。  袁诠(quán):籍贯及生卒年不详。马殷时官至六军使,曾率军攻打荆南,于刘郎洑(fú)(今湖北石首北)大败荆南军。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年)衡阳王马希声死后,他与潘约等人迎立马希范为楚君。

【译文】

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春季二月,楚王马殷派遣六军使袁诠、副使王环等人率领水军攻打荆南高季兴。其事见于《高氏据荆南》。

【原文】

夏四月,吴右雄武军使苗璘、静江统军王彦章将水军万人攻楚岳州,至君山,楚王殷遣右丞相许德勋将战舰千艘御之[1]。德勋曰:“吴人掩吾不备,见大军,必惧而走[2]。”乃潜军角子湖,使王环夜帅战舰三百,屯杨林浦绝吴归路[3]。迟明,吴人进军荆江口,将会荆南兵攻岳州,丁亥,至道人矶[4]。德勋命战棹都虞候詹信以轻舟三百出吴军后,德勋以大军当其前,夹击之,吴军大败,虏璘及彦章以归[5]。吴遣使求和于楚,请苗璘、王彦章。楚王殷归之,使许德勋饯之。德勋谓二人曰:“楚国虽小,旧臣宿将犹在,愿吴朝勿以措怀[6]。必俟众驹争皂栈,然后可图也[7]。”时殷多内宠,嫡庶无别,诸子骄奢,故德勋语及之[8]

【注文】

[1]右雄武军使:武官名。吴国设雄武军,为禁军之一,分左、右两部。其统帅为大将军、统军,下设都指挥使、军使。  苗璘(lín)(?—约928年):籍贯不详。杨行密时为裨将,官至吴右雄武军使。率军攻打楚国岳州时,兵败被俘,不久被遣还。后病卒。  静江统军:武官名。静江,军名;统军为其统帅。

君山:又名湘山、洞庭山,在今湖南岳阳西南洞庭湖口。

[2]掩:突袭。

[3]潜军:埋伏军队。  角子湖:即今湖南岳阳之南的南灉(yōng)湖。  杨林浦:地名。在今湖北监利东南,湖南岳阳北。

[4]迟明:黎明。  道人矶(jī):地名。在今湖南临湘西南长江边。

[5]战棹(zhào)都虞候:战棹,楚国水军名。都虞候,武将名,地位仅低于都指挥使与副都指挥使,掌整肃军纪等事。棹,摇船的工具,亦指船。

[6]宿将:旧将,老将。  措怀:放在心上,打主意。指图谋夺取。

[7]俟(sì):等待。  众驹争皂栈:指将来马殷诸子争夺王位的时候。众驹,指马殷诸子。皂栈,喂马的食槽和养马的竹木棚。

[8]内宠:帝王宠爱的妃嫔。  嫡庶:指马殷的正妻与其他配偶。

【译文】

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夏季四月,吴国右雄武军使苗璘、静江统军王彦章率领水军万人去攻打楚国的岳州,到达君山时,楚王马殷派遣右丞相许德勋率领一千艘战舰抵御他们。许德勋说:“吴军趁我们没有防备突然袭击,见到我们的大军,必定会害怕而逃。”于是把大军埋伏在角子湖,派王环乘夜率领三百艘战舰驻扎在杨林浦,断绝吴军的归路。黎明时分,吴军进军到荆江口,准备会合荆南的军队攻打岳州,丁亥(十二日),到达道人矶。许德勋命令战棹都虞候詹信率领三百艘轻快战船在吴军后面发起攻击,许德勋亲自率领大军在吴军前面迎战,前后夹击吴军,结果大败吴军,俘虏了苗璘和王彦章而返回。吴国派遣使者向楚国求和,请求放回苗璘、王彦章。楚王马殷放他俩回去,派许德勋为两人饯行。许德勋对这两人说:“楚国虽然很小,但旧臣老将还都健在,希望吴国不要打楚国的主意。一定要等到众驹争槽夺棚之时,然后才能图谋攻取。”当时马殷有很多宠爱的妃嫔,嫡庶不分,各个儿子又骄纵奢侈,所以许德勋说了这番话。

【原文】

六月,帝诏楚王殷讨高季兴[1]

【注文】

[1]帝:指后唐明宗。

【译文】

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六月,后唐明宗下诏,命令楚王马殷讨伐高季兴。

【原文】

四年春三月,楚王殷命其子武安节度副使、判长沙府希声知政事,总录内外诸军事,自是国政先历希声,乃闻于殷[1]

【注文】

[1]希声:即马希声(899—932年)。字若讷,马殷次子。于马殷死后继位,遵马殷遗命,去建国制度,复藩镇之旧,被后唐任命为武安、静江等军节度使。公元930至932年在位,其间唯图享乐。死后被后唐追封为衡阳王。  知:主持。  总录:总领。  乃:才。

【译文】

后唐明宗天成四年(929年)春季三月,楚王马殷命令自己的儿子武安节度副使、判长沙府马希声主持政务,总领内外诸军事,从此楚国的政事先经过马希声,然后才报知马殷。

【原文】

初,楚王殷用都军判官高郁为谋主,国赖以富强,邻国皆疾之[1]。庄宗入洛,殷遣其子希范入贡[2]。庄宗爱其警敏,曰:“比闻马氏当为高郁所夺,今有子如此,郁安能得之[3]?”高季兴亦屡以流言间郁于殷,殷不听,乃遣使遗节度使副使、知政事希声书,盛称郁功名,愿为兄弟[4]。使者言于希声曰:“高公常云‘马氏政事皆出高郁’,此子孙之忧也[5]。”希声信之。行军司马杨昭遂,希声之妻族也,谋代郁任,日谮之于希声[6]。希声屡言于殷,称郁奢僭,且外交邻藩,请诛之[7]。殷曰:“成吾功业,皆郁力也。汝勿为此言。”希声固请罢其兵柄,乃左迁郁行军司马[8]。郁谓所亲曰:“亟营西山,吾将归老[9]。狾子渐大,能咋人矣[10]。”希声闻之,益怒,明日,矫以殷命杀郁于府舍,榜谕中外,诬郁谋叛,并诛其族党[11]。至暮,殷尚未知。是日大雾,殷谓左右曰:“吾昔从孙儒渡淮,每杀不辜,多致兹异[12]。马步院岂有冤死者乎[13]?”明日,吏以郁死告,殷拊膺大恸曰:“吾老耄,政非己出,使我勋旧横罹冤酷[14]!”既而顾左右曰:“吾亦何可久处此乎!”

【注文】

[1]疾:痛恨。

[2]洛:即洛阳,时为后唐国都。

[3]警敏:机警聪明。  比:近来。

[4]间:离间。

[5]高公:指高季兴。

[6]妻族:妻子的族人。  谮(zèn):说坏话诬陷别人。

[7]奢僭(jiàn):奢侈逾礼,不合法度。  邻藩:临近藩镇。

[8]兵柄:兵权。柄,权柄。  左迁:降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古时以右为尊,故称降职为左迁。

[9]亟(jí):赶快,急速。  西山:指长沙湘江西岸岳麓诸山。  归老:辞官养老。

[10]狾(zhì)子:疯狗崽子。狾,疯狗。  咋(zé):咬。

[11]益:更,更加。  矫(jiǎo):假称,诈称。  榜:张榜,发布榜文。  族党:宗族同党。

[12]兹异:这种异常现象。

[13]马步院:五代时藩镇皆置马步院,设有监狱,为关押审问犯人的机构。

[14]拊(fǔ)膺(yīng)大恸(tòng):拍打着胸膛大哭。拊,拍打;膺,胸;恸,大哭。  老耄(mào):年老。古代七十岁为耄,一说八十、九十岁为耄。  勋旧:有功勋的旧臣。  横罹(lí):横遭。  冤酷:无辜的刑戮。

【译文】

当初,楚王马殷任用都军判官高郁为主要谋臣,国家依赖他得以富强,而邻国都痛恨他。后唐庄宗进入洛阳以后,马殷派自己的儿子马希范入朝纳贡。庄宗喜爱他的机警聪明,说:“近来听说马氏政权将会被高郁所夺取,现在有这样的儿子,高郁怎么能夺得去呢?”高季兴也多次在马殷那里用流言离间他与高郁的关系,但马殷并不听信,于是高季兴派遣使者给节度副使、知政事马希声送去书信,盛赞高郁的功劳和名声,还说希望与他结为兄弟。使者对马希声说:“高公常说‘马氏的政事都是出自高郁’,这将是子孙的忧患啊。”马希声相信了这些话。行军司马杨昭遂,是马希声妻子的族人,图谋取代高郁的职务,天天在马希声面前说坏话诬陷高郁。于是马希声多次向马殷进言,说高郁奢侈逾礼,并且在外结交临近藩镇,请求诛杀了他。马殷说:“我能够成就功业,全靠高郁的力量。你不要再说这种话了。”马希声坚决请求罢免高郁的兵权,这才把高郁降职为行军司马。高郁对自己的亲信说:“赶快在西山营建房舍,我将要辞官养老。疯狗崽子已渐渐长大,能咬人了。”马希声听到这话,更加恼怒,第二天,便假称马殷的命令在府舍中杀了高郁,并张榜告知内外,诬陷高郁图谋反叛,还一并诛杀了他的全族与同党。直到傍晚,马殷还不知此事。这天起了大雾,马殷对身边的人说:“我过去跟随孙儒渡过淮河,每次枉杀无辜之人,大多会招来这种异常现象,马步院难道有冤死的人吗?”第二天,官吏报来高郁的死讯,马殷拍打着胸脯大哭说:“我已经老了,政令不能由我所出,使我的有功老臣横遭无辜的刑戮!”一会儿又看着身边的人说:“我又怎么能长久地处于这里呢!”

【原文】

长兴元年冬十月,楚王殷寝疾,遣使诣阙请传位于其子希声[1]。朝廷疑殷已死,辛亥,以希声为起复武安节度使兼侍中[2]

【注文】

[1]长兴:后唐明宗在位期间所用的第二个年号,共计四年,即公元930年至933年。  寝疾:卧病。  诣阙:到朝廷。阙为宫殿前面两旁的楼台,常用来代指朝廷。

[2]起复:古时官员遇父母丧,应辞官守丧,守丧期未满而被起用任职,称为起复。  侍中:官名。秦朝始置。唐时为门下省长官,正三品,二员,与中书、尚书省长官共同参议军国大政,皆为宰相。唐中期以后,多作为朝中重臣及将帅的加官,以示优崇,而不真正掌宰相之权。

【译文】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冬季十月,楚王马殷卧病在床,派遣使者到朝廷请求传位给自己的儿子马希声。朝廷怀疑马殷已死,辛亥(二十一日),后唐任命马希声为守丧期间起用的武安节度使兼侍中。

【原文】

十一月己巳,楚王殷卒,遗命诸子兄弟相继。置剑于祠堂曰:“违吾命者,戮之!”诸将议遣兵守四境,然后发丧[1]。兵部侍郎黄损曰:“吾丧君有君,何备之有[2]?宜遣使诣邻道告终称嗣而已[3]。”

【注文】

[1]发丧:向外公布死讯。

[2]兵部侍郎:官名。兵部为尚书省六部之一,掌武官选用、勋绩、考课、军令、兵籍、军械等政,长官为尚书,侍郎为副长官。中唐以后,各部尚书渐为虚衔,侍郎成为实际长官。  黄损:籍贯及生卒年不详。在马殷死后,提出应向朝廷及诸镇告丧称嗣,被人称赞能识大体。

[3]邻道:指周边各藩镇。  告终称嗣:通告丧事并宣布新君继位。

【译文】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十一月己巳(初十日),楚王马殷去世,留下命令让各个儿子按兄弟长幼次序继承其位。还在祠堂里放置了一把宝剑,说:“凡违背我命令的,就杀掉他!”众将领商议先派遣军队守卫四方边境,然后再向外公布马殷的死讯。兵部侍郎黄损说:“我们失去了先君还有新的国君,防备个什么呢?只应当派遣使者到邻近各藩镇,通告丧事并宣布新君继位罢了。”

【原文】

丙戌,马希声袭位,称遗命去建国之制,复藩镇之旧[1]

【注文】

[1]“去建国之制……”句:即废除按天子之制建国置官的制度,不再称王,而恢复原藩镇节度使旧制。

【译文】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十一月丙戌(二十七日),马希声继承父位,声称遵奉先王遗命,废除建国的规制,恢复原来的藩镇旧制。

【原文】

十二月庚戌,以武安节度使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加兼中书令[1]

【注文】

[1]中书令:官名。隋称内史令、内书令。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中书令。为中书省长官,置二员,正三品,内参机要,议决朝政,居宰相之任。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升正二品,成为优崇文武大臣的荣衔,非特殊资望者,莫居此位。五代沿袭。

【译文】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十二月庚戌(二十一日),后唐任命武安节度使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加衔兼中书令。

【原文】

二年冬十二月,武安、静江节度使马希声闻梁太祖嗜食鸡,慕之,既袭位,日杀五十鸡为膳,居丧无戚容[1]。庚申,葬武穆王于衡阳,将发引,顿食鸡数盘[2]。前吏部侍郎潘起讥之曰:“昔阮籍居丧食蒸豚,何代无贤[3]!”

【注文】

[1]膳(shàn):饭食。  居丧:在守丧期间。  戚容:悲伤的面色。

[2]武穆王:即马殷。“武穆”为其谥号。  发引:灵车出发。旧时出殡,装载灵柩的车辆启行,送丧者执引前导,称为发引。引,挽柩车的绳索。  (huò):鸡肉羹。,同“臛”。

[3]吏部侍郎:官名。吏部为尚书省六部之一,掌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其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唐时置二员,正四品上。唐玄宗开元后,吏部尚书多兼带宰相职,或为外官带职,故本部事务实由侍郎主持。

潘起:籍贯及生卒年不详。马殷时历任静江节度判官、吏部侍郎。后为楚文昭王马希范所置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  阮籍(210—263年):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竹林七贤”之一。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葬母时,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  豚(tún):小猪。

【译文】

后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年)冬季十二月,武安、静江节度使马希声听说后梁太祖朱温特别喜欢吃鸡,很羡慕这种嗜好,继位以后,每天都要杀五十只鸡为膳食,守丧期间脸上也没有悲伤的表情。庚申(初七日),在衡阳安葬武穆王马殷,灵车将要出发时,马希声顿时吃下几盘鸡肉羹。原任吏部侍郎潘起讥讽他说:“从前阮籍在守丧的时候吃蒸乳猪,哪朝哪代没有贤人啊!”

【原文】

三年秋七月,武安、静江节度使马希声以湖南比年大旱,命闭南岳及境内诸神祠门,竟不雨[1]。辛卯,希声卒,六军使袁诠、潘约等迎镇南节度使希范于朗州而立之。八月[庚申],马希范至长沙。辛酉,袭位。九月,以镇南节度使马希范为武安节度使兼侍中。

【注文】

[1]比年:连年。  南岳:即衡山,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北,为五岳之一。  竟:终了,最终。

【译文】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年)秋季七月,武安、静江节度使马希声因为湖南地区连年大旱,命令关闭南岳和境内各座神庙的大门,最终也没有下雨。辛卯(十一日),马希声去世,六军使袁诠、潘约等人到朗州迎接镇南节度使马希范,拥立他作为主公。八月庚申(十一日),马希范到达长沙。辛酉(十二日),继承其兄之位。九月,后唐任命镇南节度使马希范为武安节度使兼侍中。

【原文】

四年春二月乙卯,以马希范为武安、武平节度使,兼中书令。初,马希声、希范同日生,希声母曰袁德妃,希范母曰陈氏。希范怨希声先立不让,及嗣位,不礼于袁德妃。希声母弟希旺为亲从都指挥使,希范多谴责之。袁德妃请纳希旺官为道士,不许,解其军职,使居竹屋草门,不得预兄弟燕集[1]。德妃卒,希旺忧愤而卒。

【注文】

[1]燕集:宴饮聚会。燕,同“宴”。

【译文】

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年)春季二月乙卯(初九日),后唐任命马希范为武安、武平节度使,兼中书令。当初,马希声与马希范同一天出生,马希声的母亲叫袁德妃,马希范的母亲叫陈氏。马希范怨恨马希声自己先立为君而不推让,到继位以后,便对袁德妃不加礼遇。马希声的同母弟弟马希旺担任亲从都指挥使,马希范多次谴责他。袁德妃请求交出马希旺的官职,让他去做道士,马希范也不答应,并解除了马希旺的军职,让他住在竹屋草门之中,不许参与兄弟之间的宴会。不久,袁德妃去世,马希旺也忧愤而死。

【原文】

潞王清泰元年春正月壬辰,以武安、武平节度使马希范为楚王[1]

【注文】

[1]潞(lù)王:即后唐末帝李从珂(895—936年)。生于平山(今河北平山),本姓王。少时被李嗣源收为养子,赐名李从珂。随李嗣源征战,多立战功。李嗣源即位后,他官至太尉、凤翔节度使,封潞王。应顺元年(934年)四月,起兵废后唐闵帝李从厚,即帝位。当年改年号为清泰。清泰三年(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táng)称帝,攻入洛阳,他举族自焚而死。  清泰:后唐末帝李从珂在位期间所用的年号,共计三年,即公元934年至936年。

【译文】

后唐潞王清泰元年(934年)春季正月壬辰(二十一日),后唐封武安、武平节度使马希范为楚王。

【原文】

后晋高祖天福元年[1]。静江节度使、同平章事马希杲有善政,监军裴仁煦谮之于楚王希范,言其收众心,希范疑之[2]。夏四月,汉将孙德威侵蒙、桂二州,希范命其弟武安节度副使希广权知军府事,自将步骑五千如桂州[3]。希杲惧,其母华夫人逆希范于全义岭,谢曰:“希杲为治无状,致寇戎入境,烦殿下亲涉险阻,皆妾之罪也[4]。愿削封邑,洒扫掖廷,以赎希杲罪[5]。”希范曰:“吾久不见希杲,闻其治行尤异,故来省之,无他也[6]。”汉兵自蒙州引去,徙希杲知朗州[7]。秋七月庚寅,楚王希范自桂州北还。

【注文】

[1]后晋: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灭后唐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晋”,史称后晋。至公元947年为契丹所灭,共历二帝,十二年。  高祖:即后晋高祖石敬瑭(892—942年)。沙陀人,初为李嗣源帐下左射军使,后唐时历任保义军节度使、河东节度使等职。后唐末帝清泰三年(936年),勾结契丹灭掉后唐,受契丹册封为帝,建立后晋。并割让燕云十六州予契丹,年献帛三十万匹,称契丹主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公元936年至942年在位。  天福:后晋高祖在位期间所用的年号,共计七年,即公元936年至942年。后晋出帝石重贵继位后继续使用至944年。

[2]马希杲(gǎo)(?—945年):马殷之子。马希范在位时任静江节度使、同平章事,治有善政。因被人所谮,遭马希范猜疑,被迁知朗州,仍领静江节度使。后被马希范派人毒死。  煦:音xù。

[3]汉:即“南汉”,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4年,刘隐为唐清海军节度使,据有今两广地区。公元917年,其弟刘(yǎn)称帝,建都广州(今广东广州),国号“越”,后改为“汉”,史称南汉。公元971年为北宋所灭。  孙德威:籍贯及生卒年不详。南汉将领,勇敢有气力,多次随南汉高祖刘征战,常为诸军之冠。

希广:即楚废王马希广(?—950年)。字德丕,马希范同母弟。于马希范死后被拥立为君,公元947年至950年在位。后其兄马希萼与之争位,依附南唐,攻破长沙,他被处死。  权知军府事:暂时主持军府事务。  如:到……去。

[4]华夫人:马希杲生母。  逆:迎,迎接。  谢:道歉,谢罪。  为治无状:治理没有功绩。  寇戎:敌军。  殿下:汉代以后对太子、诸王的尊称。  妾:古时女子表示谦卑的自称。

[5]掖廷:宫中的旁舍,嫔妃居住的地方。

[6]治行:政绩。  尤异:特别优异。  省(xǐng):探望,探视。

[7]徙(xǐ):迁,调迁。

【译文】

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年)。静江节度使、同平章事马希杲有良好的政绩,监军裴仁煦在楚王马希范那里诬陷他,说他收买人心,马希范便对他有了疑心。夏季四月,南汉将领孙德威侵犯楚国的蒙、桂二州,马希范命令他的弟弟武安节度副使马希广暂时主持军府事务,自己率领步骑兵五千人前往桂州。马希杲为此而害怕,他的母亲华夫人到全义岭迎接马希范,向他谢罪说:“希杲治理桂州没有政绩,致使敌军侵入境内,劳烦殿下您亲自跋涉险阻,这都是我的罪过。我愿意削去封邑,去打扫掖廷,来赎抵希杲的罪过。”马希范说:“我很久没有见到希杲了,听说他政绩特别优异,所以前来探望他,并没有别的意思。”在南汉军队从蒙州退走后,便调迁马希杲去掌管朗州。秋季七月庚寅(初四日),楚王马希范从桂州北还。

【原文】

二年冬十二月,诏加马希范江南诸道都统,制置武平、静江等军事。

【译文】

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年)冬季十二月,后晋高祖下诏,加授马希范为江南诸道都统,负责掌管武平、静江等军事。

【原文】

三年冬十月,楚顺贤夫人彭氏卒[1]。彭夫人貌陋而治家有法,楚王希范惮之[2]。既卒,希范始纵声色,为长夜之饮,内外无别[3]。[有]商人妻美,希范杀其夫而夺之,妻誓不辱,自经死[4]

【注文】

[1]顺贤夫人彭氏(?—938年):吉州刺史彭玕之女。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嫁与马希范。马希范继位后,封为秦国顺贤夫人。

[2]貌陋:相貌丑。  惮(dàn):怕,畏惧。

[3]纵声色:纵情于声色。声色,指歌舞、女色。

[4]自经:自缢,上吊。

【译文】

后晋高祖天福三年(938年)冬季十月,楚国顺贤夫人彭氏去世。彭夫人相貌丑陋但治家有方,楚王马希范怕她。她去世之后,马希范开始纵情于声色,举行通宵的聚会宴饮,内外没有区别。有位商人的妻子长得漂亮,马希范杀了她的丈夫而抢走了她,商人的妻子誓死不受污辱,自缢而死。

【原文】

四年夏四月戊申,加楚王希范天策上将军,赐印,听开府置官属。

【译文】

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年)夏季四月戊申(初七日),后晋加授楚王马希范天策上将军,赐予官印,准许开建府署,自置官属。

【原文】

黔南巡内溪州刺史彭士愁引(蒋)[奖]、锦州蛮万余人寇辰、澧州[1]。九月辛未,楚王希范命左静江指挥使刘勍、决胜指挥使廖匡齐帅衡山兵五千讨之[2]

【注文】

[1]黔南:方镇名。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升黔州经略招讨观察使置,治黔州(治彭水,今四川彭水)。领黔、施(治清江,今湖南恩施)、夷(治绥阳,今贵州凤冈)、辰(治沅陵,今湖南沅陵)、思(治务川,今贵州沿河东北)等十二州,辖境相当于今北至四川綦(qí)江、湖北建始,南抵广西桂林、东兰,西至贵州毕节,东抵湖南溆(xù)浦、黔阳地区。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号武泰军。乾宁(894—898年)后历为成汭(ruì)、王建、马殷割据。  巡内:指统辖的地区之内。

溪州:州名。武周天授二年(691年)置,治大乡(今湖南永顺东南)。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灵溪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溪州。领大乡、三亭二县,辖境约当今湖南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地。  彭士愁:又作士然、仕然、士慭(yìn)。生卒年不详,彭玕弟彭瑊(jiān)之子,溪州部族首领。马殷时被授为靖边都指挥使,溪州刺史。后晋天福四年(939年),率溪、奖、锦州部族攻楚辰、澧州。次年兵败降楚,被表为溪州刺史。  奖:奖州。武周长安四年(704年)分业州置舞州,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更名鹤州,二十年更名业州,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又改为奖州,治峨山(今湖南芷江西南)。领峨山、渭溪、梓姜三县,辖境约当今湖南新晃及贵州玉屏等地。  锦州:州名。武后垂拱二年(686年)分辰州置,治卢阳(今湖南麻阳西南)。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卢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称锦州。领卢阳、招喻、渭阳、常丰、洛浦五县,辖境约当今湖南花垣、凤凰、麻城,贵州松桃、铜仁等地。

[2]刘勍(qíng):籍贯及生卒年不详。马希范时任左静江指挥使,以平定彭士愁有功,任锦州刺史。  廖匡齐(?—939年):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人,官至决胜指挥使,平定彭士愁时战死。

【译文】

黔南节度使统辖地区内的溪州刺史彭士愁率领奖州、锦州的蛮人一万多人侵犯辰州、澧州。天福四年(939年)九月辛未(初三日),楚王马希范命令左静江指挥使刘勍、决胜指挥使廖匡齐率领衡山的五千人马讨伐他们。

【原文】

冬十一月,楚王希范始开天策府,置护军都尉、领军司马等官,以诸弟及将校为之[1]。又以幕僚拓跋恒、李弘皋、廖匡图、徐仲雅等十八人为学士[2]

【注文】

[1]护军都尉:与下文“领军司马”皆为天策府禁卫军将领。护,督统之意。

[2]幕僚:幕府中参谋、书记之类的僚属。  拓跋恒:籍贯及生卒年不详。本姓元,因避马殷之父名讳,改姓拓跋。马殷时任学士兼仆射,马希范置天策府十八学士,他为其中之一。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废王马希广继位,他劝希广遣使让位于马希萼,以免争端。希广不听,他称病闭门不出。

李弘皋(gāo)(?—950年):籍贯不详。马殷时官至都统掌书记,马希范时为天策府学士。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年),溪、锦、奖等州部族归降,马希广于溪州立铜柱,其上誓词铭文由他所撰。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年),马希萼攻破长沙,他被擒处死。  廖匡图:生卒年不详。虔州虔化(今江西宁都)人,廖匡齐之兄。善文辞。马殷时为江南观察判官,马希范时迁天策府学士。后卒于官。  徐仲雅(922—?):字东野,其先为秦中(今陕西中部地区)人,后迁长沙。擅长诗文,马希范时为天策府学士,年仅十八岁。曾引典故规正公府奢侈之风。后废王马希广被杀,他闭门不出。  学士:官名。各代学士因所属机关不同,职掌各异。马楚天策府学士当掌备顾问、草诏令、参机要等事。

【译文】

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年)冬季十一月,楚王马希范开始设天策府,设置护军都尉、领军司马等官职,委派自己的各位弟弟与将校充任。又委任幕僚拓跋恒、李弘皋、廖匡图、徐仲雅等十八人为学士。

【原文】

刘勍等进攻溪州,彭士愁兵败,弃州走保山寨。石崖四绝,勍为梯栈上围之[1]。廖匡齐战死,楚王希范遣吊其母,其母不哭,谓使者曰:“廖氏三百口受王温饱之赐,举族效死,未足以报,况一子乎?愿王无以为念[2]。”王以其母为贤,厚恤其家[3]

【注文】

[1]四绝:四面绝壁。  梯栈:梯子连成的栈道。

[2]吊其母:向其母表示哀悼并慰问。

[3]恤:抚恤。

【译文】

刘勍等人进攻溪州,彭士愁的军队战败,放弃溪州逃进山寨中自保。山崖四面绝壁,刘勍架起梯子连成的栈道,登上去包围了他们。廖匡齐作战而死,楚王马希范派使者向他的母亲表示哀悼并慰问,他的母亲没有哭泣,对使者说:“廖氏全家三百口人的温饱是大王所赐,即使全族献出生命,也不足以报答,何况是一个儿子呢?希望大王不要把此事挂在心上。”楚王马希范认为廖匡齐的母亲贤德,优厚地抚恤了他家。

【原文】

五年春正月,楚刘勍等因大风,以火箭焚彭士愁寨而攻之,士愁帅麾下逃入奖、锦深山[1]。乙未,遣其子师暠帅诸酋长纳溪、锦、奖三州印,请降于楚[2]。二月,刘勍引兵还长沙,楚王希范徙溪州于便地,表彭士愁为溪州刺史,以刘勍为锦州刺史[3]。自是群蛮服于楚。希范自谓伏波之后,以铜五千斤铸柱,高丈二尺,入地六尺,铭誓状于上,立之溪州[4]

【注文】

[1]麾(huī)下:部下。麾,将帅指挥军队的旗子。

[2]师暠(gǎo):即彭师暠。又作彭师杲。彭士愁之子,生卒年不详。马希范时随其父降楚,任强弩指挥使,领辰州刺史。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南唐灭楚,他随归南唐,任殿直都虞候。  酋长:部落首领。

[3]便地:便于控制的地区。

[4]伏波:即东汉将领马援(公元前14—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曾任伏波将军,率军南征交趾及武陵“五溪蛮”。  铭誓状:铭刻誓词。马希范所铸铜柱呈六角棱柱形,中空,上刻铭文二千一百一十八字。该柱至今仍存。

【译文】

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年)春正月,楚将刘勍等人乘着起风,用带火的箭支焚烧彭士愁的山寨并发起攻击,彭士愁率领部下逃进奖州、锦州的深山之中。乙未(二十九日),彭士愁派他的儿子彭师暠率领蛮族各部首领献上溪、锦、奖三州的大印,请求归降楚国。二月,刘勍率军返回长沙,楚王马希范把溪州州治迁到便于控制的地区,向朝廷上表奏请任命彭士愁为溪州刺史,任命刘勍为锦州刺史。从此蛮族各部归服了楚国。马希范自称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用五千斤铜铸造了一根柱子,高一丈二尺,埋入地下六尺,在柱上铭刻誓词,把它立在溪州。

【原文】

七年冬十月,楚王希范作天策府,极栋宇之盛[1]。户牖栏槛皆饰以金玉,涂壁用丹砂数十万斤;地衣春夏用角簟,秋冬用木绵[2]。与子弟僚属游宴其间[3]

【注文】

[1]栋宇:房屋。据王举《天下大定录》载,马希范所建天策府在长沙城西北,包括天策、光政等十六楼,天策、勤政等五堂。  盛:华美。

[2]户牖(yǒu)栏槛(jiàn):门、窗、栏杆。  丹砂:又名朱砂,一种红色的矿物。古时常用作涂料。  地衣:天策府中地面的铺设,犹今之地毯。  角簟(diàn):用细竹篾(miè)编成的席子。簟,竹席。  木绵:又作木棉。植物名,属落叶乔木。果实中有白棉,可纺织成布。此即指木棉布。

[3]僚属:下属官吏。

【译文】

后晋高祖天福七年(942年)冬季十月,楚王马希范建造天策府,楼堂房舍极其华美。门窗栏杆全都用金玉装饰,涂刷墙壁所用的丹砂多达几十万斤;地上铺的地毯,春夏两季用竹篾编成的席子,秋冬两季用木棉织成的布匹。马希范与他的子弟以及幕僚在里面游玩宴会。

【原文】

齐王天福八年[1]。楚地多产金银,茶利尤厚,由是财货丰殖[2]。而楚王希范奢欲无厌,喜自夸大[3]。为长枪大槊,饰之以金,可执而不可用[4]。募富民年少肥泽者八千人,为银枪都[5]。宫室、园囿、服用之物,务穷侈靡[6]。作九龙殿,刻沈香为八龙,饰以金宝,长十余丈,抱柱相向[7]。希范居其中,自为一龙,其幞头脚长丈余,以象龙角[8]。用度不足,重为赋敛[9]。每遣使者行田,专以增顷亩为功,民不胜租赋而逃[10]。王曰:“但令田在,何忧无谷[11]!”命营田使邓懿文籍逃田,募民耕艺出租[12]。民舍故从新,仅能自存,自西徂东,各失其业[13]。又听人入财拜官,以财多少为官高卑之差,富商大贾,布在列位[14]。外官还者,必责贡献[15]。民有罪,则富者输财,强者为兵,惟贫弱受刑。又置函,使人投匿名书相告讦,至有灭族者[16]

【注文】

[1]齐王:即后晋出帝石重贵(914—964年)。后晋高祖石敬瑭侄子,初封郑王,后改封齐王。天福七年(942年)即帝位,沿用天福年号至公元944年,改元开运。开运三年(946年),契丹军攻入开封,他成为俘虏,后死于建州(治今辽宁朝阳西南)。

[2]丰殖:丰富、增长。此指富足。

[3]奢欲无厌:奢侈的欲望没有满足。厌,足。

[4]槊(shuò):古代兵器,即长矛。

[5]肥泽:体胖润泽。  银枪都:马希范所建禁卫军名。

[6]园囿(yòu):供帝王游玩射猎的园林。  服用之物:穿戴及使用的物品。  务穷奢靡(mí):务必极尽奢侈华美。

[7]沈(chén)香:即沉香,植物名,属常绿乔木。其心材为著名熏香料,树脂及根、干可入药。

[8]幞(fú)头:古代男子所戴的一种头巾。其后有两脚,有下垂、屈而朝上等多种形状。

[9]重(zhòng)为赋敛:加重征收赋税。

[10]行田:核查田亩面积。  增顷亩:指虚增百姓的土地数量。  不胜:受不了,不能承受。

[11]但:只,只要。

[12]营田使:官名。掌政府土地及屯田事务。  邓懿(yì)文(?—950年):籍贯不详。以文学著称于楚。马希范时,初为静江府掌书记,后迁天策府学士,兼领营田使。在马希萼攻入长沙后被杀。  籍:登记没收。官府没收之物,须登入簿籍,故称籍。  耕艺:耕种。艺,种,种植。

[13]舍故从新:故,指百姓原来的田地;新,指新租种的官府田地。  徂(cú):到,及。

[14]入财拜官:交纳钱财授官。拜,授。  大贾(gǔ):大商人。古时行商曰商,坐商曰贾。亦泛指商人。

[15]外官:在地方任职的官员。  责:求,索取。

[16]函:匣子。  告讦(jié):告发。讦,揭发别人的过失、阴私。

【译文】

后晋齐王天福八年(943年)。楚国地方多出产金银,茶叶获利尤其丰厚,因此钱财货物富足。但楚王马希范奢侈的欲望并没有满足,喜欢自己夸大。他下令制造了长枪大矛,用黄金作为装饰,能拿在手中却不能使用。还招募富裕人家年轻胖润的子弟八千人,组建为银枪都。他的宫室、园囿、穿戴及使用的物品,务必极尽奢侈华美。所建造的九龙殿,用沉香木雕成八条龙,上面装饰金宝,各长十多丈,盘绕在柱上相向而对。马希范位居中间,自己也作为一条龙,他所戴的头巾,巾脚长达一丈多,用来象征龙角。由于用度不够,便加重征收赋税。每次派出使者核查百姓的田地面积,专以虚增田亩的数量作为功绩,致使百姓不能承受租赋而逃走。楚王马希范说:“只要使田地存在,哪用愁没有粮食!”命令营田使邓懿文登记没收逃亡百姓的田地,招募百姓耕种纳租。百姓舍弃了原有的田地,租种官府的田地,仅仅能维持生存,从西到东,百姓们各失去了他们家业。又准许世人交纳钱财授官,按照所交钱财的多少来定官职高低的等级,富商大贾,都分布在各种官位上。地方官回朝的,也必定责求他们贡献财物。百姓犯罪,富有的交纳钱财,强壮的就当兵服役,只有贫穷体弱的遭受刑罚。又设置箱匣,让人们投放匿名信互相告发,以至于有人因此被诛灭了全族。

【原文】

是岁,用孔目官周陟议,令常税之外,大县贡米二千斛,中千斛,小七百斛,无米者输布帛[1]。天策学士拓跋恒上书曰:“殿下长深宫之中,藉已成之业,身不知稼穑之劳,耳不闻鼓鼙之音,驰骋遨游,雕墙玉食[2]。府库尽矣,而浮费益甚,百姓困矣,而厚敛不息[3]。今淮南为仇雠之国,番禺怀吞噬之志,荆渚日图窥伺,溪洞待我姑息[4]。谚曰:‘足寒伤心,民怨伤国。’愿罢输米之令,诛周陟以谢郡县[5]。去不急之务,减兴作之役,无令一旦祸败,为四方所笑[6]。”王大怒。他日,恒请见,辞以昼寝[7]。恒谓客将区弘练曰:“王逞欲而愎谏,吾见其千口飘零无日矣[8]。”王益怒,遂终身不复见之。

【注文】

[1]孔目官:吏职名。唐五代诸州府及方镇皆置此职,掌文书档案,一说掌财计出纳。凡使司、军府之事,无论大小,一孔一目,皆经其手,故称孔目。  陟:音zhì。  常税:固定的税额。  斛(hú):容量单位。本十斗为一斛,南宋末改为五斗为一斛。

[2]藉(jiè):凭借,引申为承袭,继承。  稼穑(sè):农业劳动。耕种为稼,收割为穑。  鼓鼙(pí):大鼓与小鼓。皆为军中常用乐器,故常用来代指战鼓、战争。  遨游:游乐,嬉游。  雕墙玉食:华美的宫室和珍食佳肴。雕墙,彩绘的墙壁,用来代指华美宫室。

[3]府库:国家贮藏财物的仓库。  浮费:浪费。  厚敛:繁重的征敛。

[4]淮南:指南唐。公元937年,原吴国丞相徐温养子李昪(biàn)(即徐知诰)代吴称帝,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国号“唐”,史称南唐。  仇雠(chóu):仇敌。雠,与“仇”同意。  番(pān)禺(yú):指南汉。南汉建都广州,广州治番禺。  吞噬(shì):吞并。噬,咬,吞。  荆渚(zhǔ):指荆南。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窥伺:暗中观望。指伺机夺取。  溪洞:指溪州洞蛮各部。

姑息:宽容迁就。

[5]谢郡县:向各郡县谢罪。

[6]不急之务:不急迫的事务。  兴作之役:兴建营造方面的劳役。

[7]昼寝:午睡。

[8]客将:官名。为藩镇接待来人来使、对外出使之官。属武职系统。

区(ōu)弘练:又作欧弘练。籍贯及生卒年不详。初为马希范客将,累迁天策府内都押牙。奉命到后汉纳贡期间,马希萼攻取潭州,杀马希广,他留在后汉。后周太祖时,任左千牛卫将军,嘉州刺史。  逞欲:放纵欲望。  愎(bì)谏:拒谏。愎,固执,任性。  飘零:漂泊流落。

【译文】

这年,楚王马希范采用孔目官周陟的建议,下令在固定的税额之外,大县再贡纳稻米二千斛,中县一千斛,小县七百斛,没有稻米的县份交纳布帛。天策府学士拓跋恒上书说:“殿下长在深宫之中,承袭已经成就的王业,自身不知农业生产的劳苦,两耳没听过战鼓的声音,而是驰马到处游乐,住在华美的宫室之中,吃着珍味佳肴。国家府库的财物已经耗尽了,而浪费更加严重,百姓已经穷困不堪,而繁重的赋敛仍不停止。如今淮南的唐国是我们的仇敌,番禺的汉国怀有吞并我们的野心,荆渚的荆南国天天窥伺我们,溪州的洞蛮等待着我们的宽容迁就。谚语说:‘足寒伤心,民怨伤国。’希望废除让各县交纳稻米的命令,诛杀周陟来向郡县谢罪。去掉不急迫的事务,减少兴建营造的劳役,不要使得一旦出现祸乱败亡,被四方所耻笑。”楚王听了大怒。后来有一天,拓跋恒请求进见,楚王马希范以正睡午觉为由推辞不见。拓跋恒对客将区弘练说:“大王放纵欲望而拒绝进谏,我看他家上千口人漂泊流落已经为时不远了。”楚王更为恼怒,于是终身不再见拓跋恒。

【原文】

开运二年秋七月,楚王希范疑静江节度使兼侍中、知朗州希杲得人心,遣人伺之[1]。希杲惧,称疾求归,不许;遣医往视疾,因毒杀之。

【注文】

[1]开运:后晋出帝石重贵在位时所用的年号,共计四年,即公元944年至947年。  伺:侦伺,探察。

【译文】

后晋齐王开运二年(945年)秋季七月,楚王马希范怀疑静江节度使兼侍中、主管朗州的马希杲深得人心,便派人去侦伺他。马希杲很害怕,称病请求回去,马希范不准许;派医生前去观察他的病情,乘机毒死了他。

【原文】

冬十二月,楚湘阴处士戴偃为诗多讥刺,楚王希范囚之[1]。天策副都军使丁思瑾上书切谏,希范削其官爵[2]

【注文】

[1]湘阴:县名。治所在今湖南湘阴西北。  处士:古时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戴偃(yǎn)(?—约945年):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善作诗,不求仕进,自号玄黄子。唐末避乱于湘阴。因作《渔父》诗百篇讥讽马希范穷奢极欲,被囚禁饿死。

[2]丁思瑾(?—945年):或作“思僅”。籍贯不详。初为牙将,后迁天策副都军使。因上书劝谏马希范,被削去官爵,扼喉自杀而死。  切谏:恳切劝谏。

【译文】

后晋齐王开运二年(945年)冬季十二月,楚国湘阴的隐士戴偃作诗对楚王马希范多有讥讽,马希范把他囚禁起来。天策副都军使丁思瑾上书恳切劝谏,马希范削去了他的官职爵位。

【原文】

三年秋九月,楚王希范知帝好奢靡,以珍玩为献,求都元帅[1]。甲辰,以希范为诸道兵马都元帅。

【注文】

[1]帝:指后晋出帝石重贵。  珍玩:珍贵的玩赏之物。  都元帅:官名。唐时曾置天下兵马大元帅、诸道行营兵马都元帅、诸道兵马元帅等,为总兵统帅,多由亲王担任,掌征伐,兵罢则省。五代时亦置此类职务,由亲王或大藩担任。

【译文】

后晋齐王开运三年(946年)秋季九月,楚王马希范得知后晋出帝喜好奢侈华美,就以珍贵的玩赏之物作为贡献的物品,请求担任都元帅。甲辰(十七日),后晋任命马希范为诸道兵马都元帅。

【原文】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夏五月,武安节度副使、天策府都尉、领镇南节度使马希广,楚文昭王希范之母弟也,性谨顺,希范爱之,使判内外诸司事[1]。壬辰夜,希范卒,将佐议所立。都指挥使张少敌,都押牙袁友恭以武平节度使、知永州事希萼,于希范诸弟为最长,请立之[2]。长直都指挥使刘彦瑫、天策府学士李弘皋、邓懿文、小门使杨涤皆欲立希广[3]。张少敌曰:“永州齿长而性刚,必不为都尉之下明矣[4]。必立都尉,当思长策以制永州,使帖然不动则可[5]。不然,社稷危矣[6]。”彦瑫等不从。天策府学士拓跋恒曰:“三十五郎虽判军府之政,然三十郎居长,请遣使以让之;不然,必起争端[7]。”彦瑫等皆曰:“今日军政在手,天与不取,使他人得之,异日吾辈安所自容乎[8]?”希广懦弱,不能自决。乙未,彦瑫等称希范遗命共立之。张少敌退而叹曰:“祸其始此乎[9]?”与拓跋恒皆称疾不出。

【注文】

[1]后汉: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47年契丹灭后晋,次年,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乘中原人民抗击契丹军时,在太原称帝,在契丹军北撤后,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汉”,史称后汉。至公元950年为后周所灭,共历二帝,四年。

高祖:即后汉建立者刘知远(895—948年)。沙陀部人,初事李嗣源,后唐时任北京留守押衙。后晋时任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累封至北平王。后晋出帝开运四年(947年),契丹灭后晋,他乘机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在位10个月而卒。庙号高祖。  天福:本为后晋高祖所用的年号,后晋出帝继位后,沿用该年号至公元944年,改元开运。刘知远称帝之初,为争取旧臣归附,自称不忍改晋国号,又厌恶开运年号,故称当年为天福十二年。  谨顺:谨慎和顺。

内外诸司:指宫廷及政府各官署。

[2]张少敌:长安人(今陕西西安),生卒年不详。永顺节度使张佶(jí)之子,马希范时任都指挥使。马希范死,他因在拥立新君之事上与其他将领意见不一,称病不出。  都押牙:官名。唐五代时藩镇军府重职,掌衙府警卫。  希萼(è):即马希萼。马殷庶子,生卒年不详。马希范死后,其弟马希广继位。公元950年,他依附南唐,出兵攻破长沙,夺取王位。次年被其弟希崇幽禁于衡山,又被彭师暠等拥立为衡山王。不久,南唐军入楚,他被迫入朝南唐,被任命为江南西道观察使,镇守洪州,仍赐爵楚王。后入朝觐见唐主李璟,被留在金陵,数年后卒,谥为恭孝王。

[3]刘彦瑫(tāo):籍贯及生卒年不详。与李弘皋等人立马希广为君。后马希萼举兵争国,他率兵讨伐,兵败。不久马希萼攻破长沙,他逃奔南唐。  小门使:官名。五代时各藩镇、王府皆置此官,掌门户之事,军府有宴集,则持兵器在门外警卫。  杨涤(dí)(?—950年):籍贯不详。马希范死后,他与部分将领立马希广为君。后马希萼攻破长沙,他被处死。

[4]永州:指马希萼,时任知永州事。  齿长(zhǎng):年长。齿,年龄。因幼牛、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  都尉:指马希广,时任天策府都尉。

[5]长策:好的计策。  帖然:顺从的样子。

[6]社稷(jì):本为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旧时用作国家的代称。

[7]三十五郎:指马希广,于兄弟排行居三十五。藩府将吏称府主之子为郎君。  三十郎:指马希萼,于兄弟排行居三十。

[8]天与不取:上天赐予却不接受。与,给予。  吾辈:我们。

[9]其: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在此表示揣测,有“恐怕”“大概”的意思。

【译文】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夏季五月,武安节度副使、天策府都尉、兼任镇南节度使马希广,是楚文昭王马希范的同母弟弟,性情谨慎和顺,马希范很喜爱他,让他掌管内外各官署事务。壬辰日(初八日)夜里,马希范去世,将佐商议所应拥立的继承人。都指挥使张少敌、都押牙袁友恭认为武平节度使、主管永州事务的马希萼,在马希范的众弟中是年龄最大的,请求拥立他为君。而长直都指挥使刘彦瑫、天策府学士李弘皋、邓懿文、小门使杨涤都希望拥立马希广。张少敌说:“永州的马希萼年长而性格刚强,一定不肯居于都尉马希广之下,这是很明显的。一定要拥立都尉马希广,就应当考虑一个好的计策来控制住马希萼,使他顺从不动才行。不然的话,国家就危险了。”刘彦瑫等人不听从他的建议。天策府学士拓跋恒说:“三十五郎马希广虽然主持军府的政务,但三十郎马希萼年龄居长,请派遣使者去推让一下;不然的话,必定会起争端。”刘彦瑫等人都说:“现在军政大权掌握在手里,上天赐予却不接受,反而使别人得到,日后我们这些人哪里还有容身之所呢?”马希广性格懦弱,不能自己决断。乙未(十一日),刘彦瑫等人声称马希范留下遗命,共同拥立马希广为君。张少敌退下感叹说:“祸难恐怕就从此开始了吧?”于是与拓跋恒都称病不出。

【原文】

秋七月甲午,以马希广为天策上将军、武安节度使、江南诸道都统兼中书令,封楚王。

【译文】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秋季七月甲午(十一日),后汉任命马希广为天策上将军、武安节度使、江南诸道都统兼中书令,封为楚王。

【原文】

(冬十)[八月],楚王希广庶弟天策左司马希崇,性狡险,阴遗兄希萼书,言刘彦瑫等违先王之命,废长立少,以激怒之[1]

【注文】

[1]庶弟:父亲之妾所生的弟弟。  马希崇:生卒年不详。马殷庶子,马希萼同母弟。原为天策府左司马,马希萼夺取王位后,任命他主持湖南军政。后幽禁马希萼,自立为武安留后。不久,朗州权留后刘言出兵进攻长沙,他请兵于南唐。南唐将边镐乘机入长沙,他与马氏族人被迁于金陵,被任命为永泰军节度使。后与兄弟十七人奔后周。  狡险:狡诈阴险。  阴:暗地里。

【译文】

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八月,楚王马希广的庶弟天策左司马马希崇,生性狡诈阴险,暗地里给哥哥马希萼送去书信,说刘彦瑫等人违背先王的遗命,废弃哥哥而拥立弟弟,以此来激怒马希萼。

【原文】

希萼自永州来奔丧,乙巳,至趺石[1]。彦瑫白希广遣侍从都指挥使周廷诲等将水军逆之,命永州将士皆释甲而入,馆希萼于碧湘宫,成服于其次,不听入与希广相见[2]。希萼求还朗州,周廷诲劝希广杀之。希广曰:“吾何忍杀兄,宁分潭、朗而治之[3]。”乃厚赠希萼,遣还朗州。希崇常为希萼诇希广,语言动作,悉以告之,约为内应[4]

【注文】

[1]趺(fū)石:地名。在今湖南长沙西北。

[2]白:报告,禀告。  释甲:脱掉铠甲。指解除武装。  馆:使动词,使住在某处。  碧湘宫:宫名。故址在今长沙西湖桥外碧湘街。  成服:旧时丧礼大殓之后,亲属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穿上不同的丧服,叫“成服”。

其次:他所住的地方。次,临时所住之处。

[3]分潭、朗而治之:潭州为楚国国都所在之地,时由马希广控制,朗州时由马希萼控制。此句意谓使潭州、朗州分开,分别由两人治理,即分国而治。

[4]诇(xiòng):刺探。

【译文】

马希萼从永州前来奔丧,天福十二年(947年)八月乙巳(二十四日),到达趺石。刘彦瑫禀告马希广,请派遣侍从都指挥使周廷诲等人率领水军去迎接马希萼,命令永州的将士全部解除武装进入长沙,让马希萼住在碧湘宫,就在他住的地方穿上丧服服丧,不准入宫与马希广相见。马希萼请求返回朗州,周廷诲劝马希广杀掉他。马希广说:“我怎么忍心杀害哥哥,宁愿使潭州、朗州分开,由我们两人分别治理。”于是赠送给马希萼丰厚的礼品,送他返回朗州。马希崇经常为马希萼刺探马希广的情况,所说所做,全部告知马希萼,并约定做他的内应。

【原文】

乾祐元年秋八月,武平节度使马希萼请与楚王希广各修职贡,求朝廷别加官爵[1]。希广用天策府内都押牙欧弘练、进奏官张仲荀谋,厚赂执政,使拒其请[2]。九月壬子,赐希萼及楚王希广诏书,谕以“兄弟宜相辑睦,凡希萼所贡,当附希广以闻[3]”。希萼不从。

【注文】

[1]乾祐:后汉高祖刘知远与隐帝刘承祐在位期间所用的年号。刘知远称帝次年,即公元948年,改年号为乾祐。不久刘知远死,刘承祐沿用该年号至公元950年后汉灭亡。  修职贡:进献贡品。职贡,藩属按职进献的贡品。

[2]进奏官:官名。五代时南方诸国在中原王朝京城设进奏务,掌章表、诏令及各类文书的投递、转发,其长官为进奏官。  张仲荀:籍贯及生卒年不详。初为马希范牙将,马希广时任进奏官。楚亡后仕于后周,曾任京兆少尹、渝州刺史。  执政:指后汉执政大臣。

[3]辑睦:和睦。

【译文】

后汉高祖乾祐元年(948年)秋季八月,武平节度使马希萼向后汉请求与马希广各自进献贡品,请求朝廷另外加授官爵。马希广采用天策府内都押牙欧弘练、进奏官张仲荀的计策,用厚礼贿赂后汉的执政大臣,让朝廷拒绝马希萼的请求。九月壬子(初七日),后汉隐帝颁赐给马希萼和楚王马希广诏书,劝谕说“兄弟之间应当和睦相处,凡是马希萼所进献的贡品,应附在马希广的贡品中报知朝廷”。马希萼不听从。

【原文】

隐帝乾祐二年秋八月,马希萼悉调朗州丁壮为乡兵,造号静江军,作战舰七百艘,将攻潭州[1]。其妻苑氏谏曰:“兄弟相攻,胜负为人所笑。”不听,引兵趣长沙。马希广闻之曰:“朗州吾兄也,不可与争,当以国让之而已。”刘彦瑫、李弘皋等固争,以为不可,乃以岳州刺史王赟为都部署战棹指挥使,以彦瑫监其军[2]。己丑,大破希萼于仆射洲,获其战舰三百艘[3]。赟追希萼,将及之,希广遣使召之曰:“勿伤吾兄。”赟引兵还。赟,环之子也[4]。希萼自赤沙湖乘轻舟遁归,苑氏泣曰:“祸将至矣,余不忍见也[5]!”赴井而死。

【注文】

[1]隐帝:即后汉隐帝刘承祐(931—950年)。公元948年至950年在位。后汉高祖刘知远次子,生于邺都(今河北大名东)。高祖时任大内都点检,封周王。乾祐三年(950年),下令密杀天雄节度使郭威,郭威以清君侧为名率兵南下,他出城抵御,兵败逃回,被部下所杀。谥隐帝。  丁壮:青壮年男子。  造号:创建军号。

[2]王赟(yūn)(?—950年):许州(治今河南许昌)人。历任岳州刺史、战棹(zhào)都指挥使、永州刺史等职。曾率军败马希萼军。楚亡后归南唐,被南唐中主李璟毒杀。  都部署:官名。五代时有马步军都部署、兵马都部署、步军都部署、大内都部署、山陵都部署等多种名称。为战时指挥官。

[3]仆射洲:洲名。在今湖南长沙境内湘江中。

[4]环:即王环。

[5]赤沙湖:湖名。又名赤湖或赤亭湖,在今湖南南县,洞庭湖西。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周回百七十里,当夏秋水泛,则与洞庭为一,涸时惟见赤沙弥望。”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译文】

后汉隐帝乾祐二年(949年)秋季八月,马希萼征发朗州的全部青壮年男子充当乡兵,创建军号叫作“静江军”,又制造战舰七百艘,准备进攻潭州。他的妻子苑氏劝谏说:“兄弟之间相互攻打,谁胜谁败都会被人耻笑。”而马希萼不听劝谏,率领军队直奔长沙。马希广听到消息说:“朗州那边是我的哥哥,不能与他争斗,只当把国家让给他就算了。”而刘彦瑫、李弘皋等人极力争辩,认为不能这样做,于是马希广任命岳州刺史王赟为都部署战棹指挥使,任命刘彦瑫监督其军。己丑(十八日),在仆射洲大败马希萼军,缴获了他的战舰三百艘。王赟追击马希萼,在就要追上时,马希广派来使者召他回兵,说:“不要伤害了我的哥哥。”于是王赟率兵而回。王赟是王环的儿子。马希萼从赤沙湖乘着轻便船只逃了回去,妻子苑氏哭着说:“祸难就要来临了,我不忍心看到它!”便投井而死。

【原文】

冬十月壬午,加楚王希广太尉[1]

【注文】

[1]太尉:官名。隋唐五代时,与司徒、司空合称三公。正一品,多为大臣加官,并无实职。

【译文】

后汉隐帝乾祐二年(949年)冬季十月壬午(十三日),后汉加授楚王马希广太尉之职。

【原文】

楚静江节度使马希瞻以兄希萼、希广交争,屡遣使谏止,不从[1]。知终覆族,疽发于背,丁亥卒[2]

【注文】

[1]马希瞻(?—949年):马殷庶子。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曾监袁诠军在刘郎洑败荆南军,不久,任静江节度使。后劝谏马希萼、马希广停止争斗,不听,他疽发而死。

[2]覆族:覆灭家族。  疽(jū):痈(yōng)疽,即毒疮。

【译文】

楚国静江节度使马希瞻因为哥哥希萼、希广互相争斗,多次派遣使者去劝谏阻止,两人都不听从。他自知最终会导致家族覆灭,因而背上长了毒疮,乾祐二年(949年)十月丁亥(十八日)那天去世。

【原文】

三年夏六月,马希萼既败归,乃以书诱辰、溆州及梅山蛮,欲与共击湖南[1]。蛮素闻长沙帑藏之富,大喜,争出兵赴之,遂攻益阳[2]。楚王希广遣指挥使陈璠拒之,战于淹溪,璠败死[3]。马希萼又遣群蛮攻迪田,秋八月戊戌,破之,杀其镇将张延嗣[4]。楚王希广遣指挥使黄处超救之,处超败死。潭人震恐,复遣牙内指挥使崔洪琏将兵七千屯玉潭[5]

【注文】

[1]梅山蛮:梅山,山名。在今湖南新化、安化之间,在新化者称上梅山,在安化者称下梅山。当时称居住在梅山的少数民族为梅山蛮。

[2]帑(tǎng)藏:国库。帑,国库里的钱财。  益阳:县名。治所在今湖南益阳。时属潭州。

[3]淹溪:地名。在今湖南安化。

[4]迪田:地名。在今湖南益阳西南。

[5]潭人:潭州人。  玉潭:镇名。在今湖南宁乡。

【译文】

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年)夏季六月,马希萼兵败逃回之后,便用书信引诱辰州、溆州和梅山的蛮人,准备与他们共同攻打湖南。蛮人一向听说长沙国库中的财物丰富,非常高兴,便争相出兵赶来,随即攻打益阳。楚王马希广派遣指挥使陈璠抵御他们,在淹溪交战,陈璠兵败而死。马希萼又派遣蛮人各部攻打迪田,秋季八月戊戌(初三日),攻破迪田,杀了守将张延嗣。楚王马希广派遣指挥使黄处超援救迪田,黄处超也兵败而死。潭州人十分惊恐,又派遣牙内指挥使崔洪琏率领七千兵马驻守在玉潭。

【原文】

马希萼表请别置进奏务于京师[1]。九月辛巳,诏以湖南已有进奏务,不许。亦赐楚王希广诏,劝以敦睦[2]。马希萼以朝廷意佑楚王希广,怒,遣使称藩于唐,乞师攻楚[3]。唐加希萼同平章事,以鄂州今年租税赐之,命楚州刺史何敬洙将兵助希萼[4]。冬十月丙午,希广遣使上表告急,言:“荆南、岭南、江南连谋,欲分湖南之地,乞发兵屯澧州以扼江南、荆南援朗州之路[5]。”

【注文】

[1]进奏务:五代时,南方诸国在中原王朝京城设置的办事机构,掌章表、诏令及各类文书的投递、转发等。

[2]敦睦:亲厚和睦。

[3]佑:庇护,袒护。  称藩:自称藩臣。藩,属国。  乞师:请求出兵援助。

[4]楚州:州名。隋文帝开皇十二年(592年)置,炀(yáng)帝大业(605—618年)初废,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东楚州,八年,改为楚州,治山阳(今江苏淮安)。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淮阴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楚州。领山阳、盐城、盱(xū)眙(yí)、宝应、淮阴五县,辖境约当今江苏淮河以南,盱眙以东,金湖、宝应、盐城以北地区。  何敬洙(zhū)(888—964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善射,少事吴将楚州刺史李简为军校,后事南唐烈祖李昪(biàn)为裨将,后历任天威军都虞候、长步军都指挥使、楚州团练使、武昌节度使等职。南唐后主嗣位,以病授右卫上将军、芮国公致仕。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卒,赠鄂州大都督、左卫上将军,谥威烈。

[5]荆南:指荆南的高氏政权。  岭南:指岭南的南汉刘氏政权。  江南:指江南的南唐李氏政权。  扼:扼守,把守。

【译文】

马希萼向后汉朝廷上表,请求在京城另外设置进奏务。乾祐三年(950年)九月辛巳(十七日),后汉隐帝下诏,以湖南在京城已设有进奏务为由,没有允许。同时也赐给楚王马希广诏书,以兄弟之间要亲厚和睦相劝。马希萼认为朝廷有意袒护楚王马希广,十分恼怒,便派遣使者向南唐称臣,请求出兵攻打楚国。于是南唐加授马希萼为同平章事,并把鄂州当年的租税赏赐给他,又命令楚州刺史何敬洙率兵协助马希萼。冬季十月丙午(十二日),马希广派遣使者向后汉朝廷上表告急,说:“荆南、岭南、江南合谋,想瓜分湖南的土地,请求发兵驻扎在澧州,来扼守江南、荆南军队援助朗州的道路。”

【原文】

楚王希广以朗州与山蛮入寇,诸将屡败,忧形于色[1]。刘彦瑫言于希广曰:“朗州兵不满万,马不满千,都府精兵十万,何忧不胜[2]!愿假臣兵万余人,战舰百五十艘,径入朗州缚取希萼,以解大王之忧[3]。”王悦,以彦瑫为战棹都指挥使、朗州行营都统。彦瑫入朗州境,父老争以牛酒犒军,曰:“百姓不愿从乱,望都府之兵久矣。”彦瑫厚赏之。战舰过,则运竹木以断其后。是日,马希萼遣朗兵及蛮兵六千,战舰百艘逆战于湄州,彦瑫乘风纵火以焚其舰,顷之,风回,反自焚[4]。彦瑫还走。江路已断,士卒战及溺死者数千人。希广闻之,涕泣不知所为。希广平日罕颁赐,至是大出金帛以取悦于士卒[5]

【注文】

[1]忧形于色:忧虑表现在脸上。形,表现;色,脸色。

[2]都府:都会。此指楚国国都长沙。

[3]假:给予。

[4]逆战:迎战。  湄州:沅江中的小洲。又作湄洲、眉洲。因突起中流,状如蛾眉,故称。在今湖南汉寿西。  顷之:不久。

[5]罕:少。

【译文】

楚王马希广由于朗州与山区的蛮族入侵,众将屡次战败,现出忧虑的脸色。刘彦瑫对马希广说:“朗州的军队兵不满万人,马不足千匹,而都府拥有精兵十万,为何担忧不能获胜!希望给我兵一万多人,战舰一百五十艘,直接攻入朗州捆捉马希萼,来解除大王心中的忧虑。”楚王马希广听了很高兴,任命刘彦瑫为战棹都指挥使、朗州行营都统。刘彦瑫率军进入朗州境内,当地父老争相用牛肉酒水犒劳军队,说:“百姓不愿意跟着作乱,盼望都府的军队已经很久了。”刘彦瑫丰厚地赏赐了他们。刘彦瑫率战舰驶过,朗州百姓就运来竹木阻断刘彦瑫军队的退路。这天,马希萼派遣朗州的军队和蛮兵六千人,战舰一百艘在湄州迎战,刘彦瑫乘着风势放火来焚烧对方的战舰,不一会儿,风向回转,反而烧了自己的战舰。刘彦瑫只得往回逃。因江上的退路已被阻断,士卒战死与淹死的达数千人。马希广听到消息,只是哭泣而不知该怎么办。马希广平日很少颁行赏赐,到这时也拿出大量的金钱绢帛来取悦士卒。

【原文】

或告“天策左司马希崇流言惑众,反状已明,请杀之[1]”。希广曰:“吾自害其弟,何以见先王于地下!”

【注文】

[1]反状:谋反的情况。状,情况。

【译文】

有人禀告“天策左司马马希崇散布流言蛊惑民众,谋反的情况已很明显,请杀了他。”马希广说:“我自己杀害我的弟弟,还怎么到地下去见先王呢!”

【原文】

马军指挥使张晖将兵自他道击朗州,至龙阳,闻彦瑫败,退屯益阳[1]。希萼又遣指挥使朱进忠等将兵三千急攻益阳[2]。张晖绐其众曰:“我以麾下出贼后,汝辈留城中待我,相与合势击之[3]。”既出,遂自竹头市遁归长沙[4]。朗兵知城中无主,急击之,士卒九千余人皆死。

【注文】

[1]张晖(huī):籍贯及生卒年不详。马希广将领。后长沙被攻破,他降于马希萼。  龙阳:县名。治所在今湖南汉寿。

[2]朱进忠:籍贯及生卒年不详。马希萼将领。朗州兵攻破长沙后,他劝说马希萼将马希广处死。

[3]绐(dài):欺骗。

[4]竹头市:地名。在今湖南益阳东南。

【译文】

马军指挥使张晖率兵从另外的道路进攻朗州,抵达龙阳时,听说刘彦瑫战败,便退兵驻扎在益阳。马希萼又派遣指挥使朱进忠等人率兵三千急攻益阳。张晖欺骗守卫益阳的兵众说:“我率领部下绕到贼兵背后出击,你们留在城中等着我,到时一起合力攻打贼兵。”张晖出城之后,就从竹头市逃回了长沙。朗州军队得知城中没有主帅,便加紧攻打,城中九千多名士卒全部战死。

【原文】

十一月,楚王希广遣其僚属孟骈说马希萼曰:“公忘父兄之仇,北面事唐,何异袁谭求救于曹公邪[1]?”希萼将斩之,骈曰:“古者兵交,使在其间。骈若爱死,安肯此来[2]?骈之言非私于潭人,实为公谋也[3]。”乃释之,使还报曰:“大义绝矣,非地下不相见也。”

【注文】

[1]孟骈:籍贯及生卒年不详。为马希广幕僚,时时进献谋略。  北面:称臣。古代君主南面而坐,臣子朝见君主则面北,故谓向他人称臣为“北面”。

“袁谭……”句:袁谭为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长子。曹公,即曹操。袁绍死后,袁谭与其弟袁尚争夺冀州,互相攻战。谭败,求救于曹操,曹操击败袁尚。后谭叛操,被曹操攻杀。孟骈以此告诫马希萼,向南唐称臣为自取灭亡。  邪(yé):疑问语气词。如今之“吗”“呢”。

[2]爱死:惜死,舍不得死。

[3]私:偏向,偏爱。

【译文】

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楚王马希广派遣他的僚属孟骈去劝说马希萼说:“您忘记了父兄的仇恨,北面称臣事奉唐国,这与当年袁谭向曹操求援有什么区别呢?”马希萼要斩了他,孟骈说:“古时两军交战,使者就往来于其间。我孟骈假若惜死,怎么会来到这里?我的话并不是偏向潭州人,其实是为您考虑啊。”马希萼这才放过了他,让他回去转告说:“兄弟之间的大义已经断绝,不到地下不再相见。”

【原文】

朱进忠请希萼自将兵取潭州。辛未,希萼留其子光赞守朗州,悉发境内之兵趣长沙,自称顺天王[1]

【注文】

[1]光赞:马希萼之子。马希萼攻破长沙后,以他为武平军留后。后马希萼将领王逵叛乱,将他废黜。

【译文】

朱进忠请求马希萼亲自率兵攻取潭州。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辛未(初八日),马希萼留下自己的儿子马光赞镇守朗州,征发境内的全部兵马奔向长沙,自称为顺天王。

【原文】

先是,马希萼遣蛮兵围玉潭,朱进忠引兵会之。崔洪琏兵败,奔还长沙。希萼引兵继攻岳州,刺史王赟拒之,五日不克。希萼使人谓赟曰:“公非马氏之臣乎?不事我欲事异国乎?为人臣而怀贰心,岂不辱其先人。”赟曰:“亡父为先王将,六破淮南兵[1]。今大王兄弟不相容,赟常恐淮南坐收其弊,一旦以遗体臣淮南,诚辱先人耳[2]。大王苟能释憾罢兵,兄弟雍睦如初,赟敢不尽死以事大王兄弟,岂有二心乎[3]!”希萼惭,引兵去。辛卯,至湘阴,焚掠而过。至长沙,军于湘西,步兵及蛮兵军于岳麓,朱进忠自玉潭引兵会之[4]。马希广遣刘彦瑫召水军指挥使许可琼帅战舰五百艘屯城北津,属于南津,以马希崇为监军[5]。又遣马军指挥使李彦温将骑兵屯驼口,扼湘阴路,步军指挥使韩礼将二千人屯杨柳桥,扼栅路[6]。可琼,德勋之子也。

【注文】

[1]亡父:已去世的父亲。王赟之父王环,已故。

[2]坐收其弊:谓利用我们两败俱伤而得到好处。弊,衰疲,衰败。  遗体:自己的身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的身体为父母的“遗体”。  诚:实在,的确。  耳:语气词,表示肯定。

[3]释憾:消除仇怨。  雍睦:和睦。雍,和谐。

[4]湘西:湘江西岸。  岳麓:山名。在湖南长沙湘江西岸。

[5]许可琼(?—约952年):许德勋之子。时任水军指挥使,奉命抵御马希萼军,然受马希萼利诱,与之暗通。不久率军降于马希萼。攻破长沙后,他出为蒙州刺史。后率军至桂州,助静江节度副使马希隐击败彭彦晖。南汉军攻取蒙州,兵临桂州,他随马希隐率众逃到全州而卒。  城北津:长沙城北的湘江渡口。湘江自南而北流经长沙城西。  属(zhǔ):连接。

[6]驼口:即浏阳口。浏阳河流入湘江处,在今湖南长沙北。浏阳口有骆驼嘴,故谓之驼口。  杨柳桥:地名。在今湖南长沙西。  栅路:栅,营寨。时马希萼朗州军在湘江西扎营,栅路即朗州军营寨通往长沙之路。

【译文】

在此之前,马希萼派遣蛮兵围攻玉潭,朱进忠率兵与他们会合。崔洪琏的军队战败,逃回了长沙。马希萼率兵接着攻打岳州,岳州刺史王赟抵御他,五天没有攻克。于是马希萼派人对王赟说:“你不是马氏的臣下吗?不事奉我,是想事奉别国吗?作为人臣而怀有二心,岂不是辱没了自己的先人。”王赟说:“我已故的父亲身为先王的将领,曾六次打败淮南的军队。如今大王兄弟之间互不相容,我常常担心淮南利用我们两败俱伤而得到好处,一旦让父母遗留给我的身体臣服于淮南,那才实在是辱没先人啊。大王如果能消除仇怨,停止用兵,兄弟之间和睦如初,我敢不尽死来事奉大王兄弟,哪里会有二心呢!”马希萼听了感到惭愧,便率军离去。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辛卯(二十八日),马希萼的军队到达湘阴,焚烧抢掠一番而过去。到达长沙,驻扎在湘江西岸,步兵与蛮兵驻扎在岳麓,朱进忠也从玉潭率兵来与他们会合。马希广派遣刘彦瑫召来水军指挥使许可琼率领战舰五百艘驻扎在城北渡口,让战舰与城南渡口相连,委任马希崇作为监军。又派遣马军指挥使李彦温率领骑兵驻扎在驼口,扼守湘阴通往长沙的道路,派遣步军指挥使韩礼率领二千人马驻扎在杨柳桥,扼守朗州军营寨通往长沙的道路。许可琼是许德勋的儿子。

【原文】

初,蛮酋彭师暠降于楚,楚人恶其犷直[1]。楚王希广独怜之,以为强弩指挥使,领辰州刺史,师暠常欲为希广死[2]。及朱进忠与蛮兵合七千余人至长沙,营于江西,师暠登城望之,言于希广曰:“朗人骤胜而骄,杂以蛮兵,攻之易破也[3]。愿假臣步卒三千,自巴溪渡江出岳麓之后,至水西,令许可琼以战舰渡江,腹背合击,必破之[4]。前军败,则其大军自不敢轻进矣。”希广将从之。时马希萼已遣间使以厚利啖许可琼,许分湖南而治[5]。可琼有贰心,乃谓希广曰:“师暠与梅山诸蛮皆族类,安可信也[6]?可琼世为楚将,必不负大王,希萼竟何能为!”希广乃止。

【注文】

[1]恶(wù):厌恶,讨厌。  犷(guǎng)直:粗犷直率。

[2]怜:爱怜,喜爱。  强弩:军名。由善射军士组成。

[3]骤(zhòu)胜:屡次获胜。

[4]巴溪:地名。今湖南长沙湘江中有巴溪洲,在古长沙城南,当即此地。

水西:即湘江西岸。

[5]间使:密使。  啖(dàn):吃,给……吃。引申为利诱,引诱。

[6]族类:同一种族。

【译文】

当初,蛮族首领彭师暠归降了楚国,楚国人厌恶他粗犷直率。楚王马希广独自爱怜他,任命他当了强弩指挥使,兼任辰州刺史,彭师暠也常想以死来报答马希广。等到朱进忠与蛮兵共七千多人到达长沙,在湘江西岸扎营,彭师暠登上城墙观望敌军,对马希广说:“朗州军队屡次得胜而骄傲,其中又掺杂着部分蛮兵,攻打他们容易获胜。希望给我步兵三千人,从巴溪渡过湘江,绕到岳麓山之后出击,进至湘江西岸,再命许可琼率战舰渡江,前后合击,必定能打败敌人。敌人前军一败,他们的大军就自然不敢轻易前进了。”马希广准备听从这一计策。这时马希萼已经派遣密使用厚利引诱许可琼,答应与他瓜分湖南分别治理。许可琼因怀有二心,便对马希广说:“彭师暠与梅山各部蛮人都是同一族类,怎么能相信他呢?我许可琼家世代都是楚国将领,一定不会辜负大王,他马希萼最终能有什么作为!”马希广于是停止实施彭师暠的计策。

【原文】

希萼寻以战舰四百余艘泊江西[1]。希广命诸将皆受可琼节度,日赐可琼银五百两,希广屡造其营计事[2]。可琼常闭垒,不使士卒知朗军进退。希广叹曰:“真将军也,吾何忧哉!”可琼或夜乘单舸诈称巡江,与希萼会水西,约为内应[3]。一旦,彭师暠见可琼,瞋目叱之,拂衣入见希广曰:“可琼将叛,国人皆知之,请速除之,无贻后患[4]。”希广曰:“可琼,许侍中之子,岂有是邪[5]?”师暠退,叹曰:“王仁而不断,败亡可翘足俟也[6]。”

【注文】

[1]寻:随即,不久。

[2]节度:指挥,调度。  造:到。

[3]或:有时。  单舸(gě):一条小船。舸,小船。

[4]一旦:一天早晨。  瞋(chēn)目:瞪大眼睛,以表示愤怒。  叱(chì):呵斥,大声斥责。  拂衣:犹拂袖。甩动衣袖,表示愤怒的动作。

贻(yí):遗留,留下。

[5]许侍中:即许可琼之父许德勋,许德勋加侍中衔,故称。  是:指示代词。这,这事。

[6]可翘(qiáo)足俟:可翘足而待,形容很短时间便可看到结果。翘足,亦作“跷足”,抬起脚来。

【译文】

马希萼不久率领战舰四百多艘停靠在湘江西岸。马希广命令众将都接受许可琼的指挥调度,每天赏赐给许可琼白银五百两,马希广还多次到他的军营中商议军事。许可琼常常关闭营垒,不让士卒知道朗州军队进退的情况。马希广赞叹说:“真是将军啊,我还有什么忧虑呢!”许可琼有时在夜间乘坐一条小船假称巡视江面,与马希萼在湘江西岸会面,约定作为内应。一天早晨,彭师暠见到许可琼,便瞪大眼睛呵斥他,接着拂袖进宫见马希广说:“许可琼将要叛变,国人都知道此事,请赶快除掉他,不要留下后患。”马希广说:“许可琼是许侍中的儿子,哪里会有这种事情呢?”彭师暠退下,感叹说:“大王仁爱而不决断,败亡可翘足而待了。”

【原文】

潭州大雪,平地四尺,潭、朗两军久不得战。希广信巫觋及僧语,塑鬼于江上,举手以却朗兵[1]。又作大像于高楼,手指水西,怒目视之。命众僧日夜诵经,希广自衣僧服膜拜求福[2]

【注文】

[1]巫觋(xí):巫师。古时女巫为巫,男巫为觋。  却:退。

[2]膜拜:两手放在额上,长跪而拜,为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拜礼。也专指礼拜神佛。

【译文】

潭州下起了大雪,平地深达四尺,潭州、朗州两军很久不能交战。马希广相信巫师和僧人的话,在江上塑起鬼像,作举手使朗州军队退却的形状。又在高楼之上塑起大型鬼像,手指湘江西岸,怒目而视敌军。同时命令众僧日夜念诵佛经,马希广自己也身穿僧衣顶礼膜拜,来祈求福佑。

【原文】

甲辰,朗州步军指挥使武陵何敬真等以蛮兵三千陈于杨柳桥,敬真望韩礼营旌旗纷错,曰:“彼众已惧,击之易破也[1]。”朗人雷晖衣潭卒之服,潜入礼寨,手剑击礼,不中,军中惊忧[2]。敬真等乘其乱击之,礼军大溃,礼被创走,至家而卒[3]。于是朗兵水陆急攻长沙,步军指挥使吴宏、小门使杨涤相谓曰:“以死报国,此其时矣[4]。”各引兵出战。宏出清泰门,战不利[5]。涤出长乐,战自辰至午,朗兵小却,许可琼、刘彦瑫按兵不救[6]。涤士卒饥疲,退就食。彭师暠战于城东北隅[7]。蛮兵自城东纵火,城上人招许可琼军使救城,可琼举全军降希萼,长沙遂陷。朗兵及蛮兵大掠三日,杀吏民,焚庐舍,自武穆王以来所营宫室皆为灰烬,所积宝货皆入蛮落。李彦温望见城中火起,自驼口引兵救之,朗人已据城拒战。彦温攻清泰门,不克,与刘彦瑫各将千余人奉文昭王及希广诸子趣袁州,遂奔唐。张晖降于希萼。左司马希崇帅将吏诣希萼劝进。吴宏战血满袖,见希萼曰:“不幸为许可琼所误,今日死,不愧先王矣。”彭师暠投槊于地,大呼请死。希萼叹曰:“铁石人也。”皆不杀。

【注文】

[1]甲辰:为该年十二月甲辰(十一日)。  武陵:县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何敬真(?—953年):武陵人。马希萼将领。马希萼攻破长沙后,任朗州牙内都指挥使。后湖南入于南唐,他与王逵攻克长沙,向后周称臣,被授为静江节度使。不久因与王逵不协,被王逵诱杀。  纷错:杂乱。

[2]手剑:持剑。手,作动词,手持。

[3]被创:受伤。

[4]吴宏:籍贯及生卒年不详。马希广将领。马希萼攻打长沙时,他率兵顽强抵抗,后兵败被俘。

[5]清泰门:长沙城西北门。

[6]长乐:即长乐门。长沙城北门。  自辰至午:古时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十二地支配之。辰时相当七时至九时;午时相当十一时至十三时。  小却:稍稍后退。

[7]东北隅(yú):东北角。隅,角落。

【译文】

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年)十二月甲辰(十一日),朗州步军指挥使武陵人何敬真等人率领蛮兵三千人在杨柳桥摆下战阵,何敬真望见韩礼军营中旌旗杂乱,说:“对方的兵众已经害怕,攻打他们很容易击败。”朗州人雷晖穿上潭州兵卒的军服,潜入韩礼的营寨,手持利剑击杀韩礼,没有击中,使得韩礼军中惊慌混乱。何敬真等人乘乱发动攻击,韩礼的军队大败,韩礼受伤而逃,跑到家中就死去了。于是朗州军队由水陆两路加紧攻打长沙,步军指挥使吴宏、小门使杨涤相互说:“以死报国,就是这时候了。”便各自率兵出城应战。吴宏从清泰门杀出,交战不利。杨涤从长乐门杀出,从辰时一直战到午时,朗州军队稍稍后退,许可琼、刘彦瑫却按兵不动,不做救援。杨涤的士卒又饥又疲,退回去吃饭。彭师暠在城东北角作战。蛮兵从城东放起火来,城上的人招呼许可琼的军队,让他们救援城内,而许可琼竟带领全军投降了马希萼,长沙城终于陷落。朗州兵与蛮兵大肆抢掠三天,屠杀官吏百姓,焚烧室庐房舍,自从武穆王马殷以来所营建的宫室全部化为灰烬,所积存的珍宝财货则全部落入蛮族部落。李彦温望见城中起火,从驼口率兵赶来救援,而朗州军队已凭借城池抵御作战。李彦温攻打清泰门,未能攻破,便与刘彦瑫各自率领一千多人护拥文昭王马希范以及马希广的儿子们逃奔袁州,随即投奔了南唐。张晖则投降了马希萼。左司马马希崇率领将领官吏前往马希萼那里劝他即位称王。吴宏作战鲜血沾满了衣袖,见到马希萼说:“不幸被许可琼所误,今天死了,也不愧于先王了。”彭师暠则把长矛扔在地上,大声喊着请求受死。马希萼感叹说:“真是铁石一般的人啊。”都没杀他们。

【原文】

乙巳,希崇迎希萼入府视事,闭城分捕希广及掌书记李弘皋、弟弘节、都军判官唐昭胤及(邵)[邓]懿文、杨涤等,皆获之[1]。希萼谓希广曰:“承父兄之业,岂无长幼乎?”希广曰:“将吏见推,朝廷见命耳[2]。”希萼皆囚之。丙午,希萼命内外巡检侍卫指挥使刘宾禁止焚掠。

【注文】

[1]视事:办公,治理政事。  掌书记:官名。唐五代时节度使府,元帅、都统等开府多置此职,掌表奏书檄文辞之事。  弘节:即李弘节(?—950年)。李弘皋之弟,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长沙陷落后,与其兄同时被杀。

胤:音yìn。

[2]见推:推戴我。“见”字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译文】

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年)十二月乙巳(十二日),马希崇迎请马希萼进入府署治理政事,关闭城门,分头搜捕马希广与掌书记李弘皋、其弟李弘节、都军判官唐昭胤以及邓懿文、杨涤等人,全部抓获了他们。马希萼对马希广说:“继承父兄的王业,岂能没有长幼次序呢?”马希广说:“只不过是将吏们推戴我,朝廷册命我罢了。”马希萼把他们全部囚禁起来。丙午(十三日),马希萼命令内外巡检侍卫指挥使刘宾禁止焚烧抢掠。

【原文】

丁未,希萼自称天策上将军、武安武平静江宁远等军节度使、楚王。以希崇为节度副使、判军府事。湖南要职,悉以朗人为之。脔食李弘皋、弘节、唐昭胤、杨涤,斩邓懿文于市[1]。戊申,希萼谓将吏曰:“希广懦夫,为左右所制耳,吾欲生之,可乎?”诸将皆不对。朱进忠尝为希广所笞,对曰:“大王三年血战,始得长沙,一国不容二主,他日必悔之[2]。”戊申,赐希广死。希广临刑,犹诵佛书。彭师暠葬之于浏阳门外[3]

【注文】

[1]脔(luán)食:割成肉块而吃掉。

[2]笞(chī):用鞭杖或竹板打。

[3]浏阳门:长沙城东北门。

【译文】

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年)十二月丁未(十四日),马希萼自称天策府上将军,武安、武平、静江、宁远等军节度使,楚王。任命马希崇为节度副使、判理军府事务。湖南的重要职务,全部使用朗州人担任。把李弘皋、李弘节、唐昭胤、杨涤割成肉块,让人吃掉,而把邓懿文斩杀于闹市。戊申(十五日),马希萼对将吏们说:“马希广本是个懦夫,只是被身边的人所挟制罢了,我打算让他活下来,可以吗?”众将都不回答。朱进忠曾经被马希广用鞭子责打过,便回答说:“大王您三年浴血奋战,才得到长沙,一国之中容不下两个君主,否则,日后必定后悔。”戊申(十五日),将马希广赐死。马希广临刑之时,仍然念诵佛经。彭师暠把他埋葬在浏阳门外。

【原文】

楚王希萼以子光赞为武平留后,以何敬真为朗州牙内都指挥使,将兵戍之。希萼召拓跋恒欲用之,恒称疾不起。

【译文】

楚王马希萼任命自己的儿子马光赞为武平留后,任命何敬真为朗州牙内都指挥使,率兵戍守朗州。马希萼召见拓跋恒,打算起用他,而拓跋恒称病,不出门任职。

【原文】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春二月甲辰,楚王希萼遣掌书记刘光辅入贡于唐[1]。三月,唐以楚王希萼为天策上将军、武安武平静江宁远节度使兼中书令、楚王,以右仆射孙忌、客省使姚凤为册礼使[2]

【注文】

[1]后周:朝代名。五代之一。公元951年,后汉邺都留守郭威代后汉称帝,建都于汴(今河南开封),国号“周”,史称后周。至公元960年为赵匡胤所灭,共历三帝、十年。  太祖:即后周太祖郭威(904—954年)。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西)人,字文仲。历事后唐、后晋、后汉三朝。后汉时官至邺都留守兼天雄军节度使。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年),因隐帝欲加害自己,率兵至开封城下。隐帝被乱兵所杀,他进入开封。次年称帝,建立后周。在位期间,改革弊政,惩治贪官、倡导节俭,为五代时较有作为的君主。死后谥斌皇帝,庙号太祖。  广顺:后周太祖在位期间所用的年号,共计三年,即公元951年至953年。  刘光辅(?—951年):马希萼属下掌书记,奉命去南唐纳贡时,劝南唐攻取湖南。后马希萼被囚,事马希崇。武平留后刘言进攻潭州时,迫使马希崇将他与马希萼旧将佐一起处死。

[2]仆射(yè):官名。始置于秦,汉魏以后职权渐重。隋唐五代时为尚书省次官,置左、右二人。唐代因太宗李世民曾任尚书令,不设尚书令,仆射实为尚书省长官,居宰相之任。但至唐玄宗以后,非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仅为大臣的荣衔。  孙忌(?—956年):初名孙凤,又名孙晟(shèng),密州高密(今山东高密)人。曾出家为道士,后为后唐宣武节度使朱守殷判官。朱守殷叛唐,兵败而死,他逃至吴国。得执政徐知诰赏识,参与其取代吴国的密谋。南唐中主李璟时,官至右仆射同平章事。保大十四年(956年),后周进攻南唐,他奉使到后周称臣求和,因不透露南唐虚实,被杀。  客省使:官名。唐朝时置客省,掌接待地方进京朝觐官员及外族使节,长官为客省使、副使。五代十国时,各国亦多置此职。南唐、闽、吴越等国往来使节,常以客省使充任。  姚凤:籍贯及生卒年不详。历任南唐客省使、常州团练使等职。南唐中主保大十四年(956年),任都监,与北面行营应援使皇甫晖率军抵御后周军队,兵败被俘。被后周授为左屯卫上将军。  册礼使:主持册封官职、爵位礼仪的使臣。

【译文】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春季二月甲辰(十二日),楚王马希萼派遣掌书记刘光辅到南唐纳贡。三月,南唐任命楚王马希萼为天策上将军,武安、武平、静江、宁远节度使兼中书令,封为楚王,派右仆射孙忌、客省使姚凤为册礼使去册封马希萼。

【原文】

楚王希萼既得志,多思旧怨,杀戮无度,昼夜纵酒荒淫,悉以军府事委马希崇。希崇复多私曲,政刑紊乱[1]。府库既尽于乱兵,籍民财以赏赉士卒,或封其门而取之,士卒犹以不均怨望[2]。虽朗州旧将佐从希萼来者,亦皆不悦,有离心。

【注文】

[1]私曲:徇私而不公正。

[2]赏赉(lài):赏赐。赉,赐予。  怨望:怨恨。

【译文】

楚王马希萼得志以后,常想着旧时的怨恨,诛杀屠戮毫无节制,日夜纵情狂饮,荒淫无度,把军府的事务全部交给马希崇处理。马希崇又徇私不公,致使政令刑罚混乱。国家府库的财物已被乱兵抢劫一空,就没收百姓的钱财来赏赐士卒,有时还封上百姓的家门而强行夺取,即便如此,士卒仍然因为赏赐不均而怨恨。即使是那些跟随马希萼而来的朗州旧将佐,也都心中不悦,有了背离之心。

【原文】

刘光辅之入贡于唐也,唐主待之厚[1]。光辅密言:“湖南民疲主骄,可取也。”唐主乃以营屯都虞候边镐为信州刺史,将兵屯袁州,潜图进取[2]

【注文】

[1]唐主:指南唐中主李璟(jǐng)(916—961年)。南唐烈祖李昪长子,字伯玉,初名景通。初封齐王,于其父死后继位。公元943年至961年在位。

[2]营屯都虞候:官名。营屯为驻防军,都虞候为其高级将领,掌整肃军纪等。  边镐: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小名康乐,生卒年不详。初为通事舍人。南唐中主保大元年(943年),任监军,镇压张遇贤起义,迁洪州营屯诸军都虞候。九年(951年),任信州刺史,率军进入长沙,灭楚,被任命为武安节度使。次年,为刘言、王逵所逐,被削职。十四年(956年),率军抵御后周进攻,兵败被俘。后被放归,卒于金陵。

【译文】

刘光辅到南唐进贡时,南唐中主待他很优厚,刘光辅秘密进言说:“湖南百姓疲敝、君主骄横,可以攻取。”南唐中主便任命营屯都虞候边镐为信州刺史,率兵屯驻在袁州,暗中谋划进兵夺取湖南。

【原文】

小门使谢彦颙,本希萼家奴,以首面有宠于希萼,至与妻妾杂坐,恃恩专横[1]。常肩随希崇,或拊其背,希崇衔之[2]。故事,府宴,小门使执兵在门外[3]。希萼使彦颙预坐,或居诸将之上,诸将皆耻之[4]

【注文】

[1]谢彦颙(yóng)(?—951年):本马希萼家奴,因貌美得宠于马希萼,被任命为小门使。后将领徐威等发动兵变,执马希萼,并将他处死。  首面:娇美。首,指发美;面,指貌美。

[2]肩随:并肩跟随。  拊(fǔ):拍打。  衔:怀恨在心。

[3]故事:旧制,旧例。

[4]预坐:入席同坐。预,参与。

【译文】

小门使谢彦颙,本来是马希萼的家奴,由于面目娇美而得到马希萼的宠爱,甚至与马希萼的妻妾混坐在一起,依仗恩宠,专横跋扈。他还常常肩并肩地跟随马希崇,有时还拍打马希崇的后背,马希崇对他怀恨在心。按照旧例,府中举行宴会时,小门使应手持兵器在门外守卫。马希萼却让谢彦颙入席同坐,有时还坐在众将的上首,众将都以此为耻辱。

【原文】

希萼以府舍焚荡,命朗州静江指挥使王逵、副使周行逢帅所部兵千余人治之,执役甚劳,又无犒赐,士卒皆怨[1]。窃言曰:“囚免死则役作之[2]。我辈从大王出万死取湖南,何罪而囚役之[3]?且大王终日酣歌,岂知我辈之劳苦乎[4]!”逵、行逢闻之,相谓曰:“众怨深矣,不早为计,祸及吾曹[5]。”壬申旦,帅其众各执长柯斧、白梃,逃归朗州[6]。时希萼醉未醒,左右不敢白;癸酉,始白之。希萼遣湖南指挥使唐师翥将千余人追之,不及,直抵朗州[7]。逵等乘其疲乏,伏兵纵击,士卒死伤殆尽,师翥脱归[8]。逵等黜留后马光赞,更以希萼兄子光惠知州事[9]。光惠,希振之子也[10]。寻奉光惠为节度使,逵等与何敬真及诸军指挥使张倣参决军府事[11]。希萼具以状言于唐,唐主遣使以厚赏招谕之[12]。逵等纳其赏,纵其使,不答其诏,唐亦不敢诘也[13]

【注文】

[1]焚荡:烧毁。  王逵(?—956年):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初为朗州静江军卒,后从马希萼为本军指挥使。因不满马希萼役使朗州兵修建府舍,率众哗变,奔回朗州,拥刘言为帅,自为其副。后攻取长沙,逐南唐边镐,被后周任命为武安节度使。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年),又攻入朗州,囚杀刘言。次年,被后周任命为武安、武平节度使,移治朗州,专治湖南。后被其部将潘叔嗣所杀。

周行逢(917—962年):武陵人。与王逵一起率众哗变,占据朗州。后与王逵攻入长沙,任武安行军司马。广顺三年(953年),助王逵囚杀刘言。次年,拜武清节度使,权知潭州军府事。王逵被杀后,移治朗州,被后周授为武平节度使,制置武安、静江等军事。因出身微贱,在任时知民间疾苦,励精图治,严而无私,约束简要,并能躬行节俭。后归宋,加兼中书令。  执役:承担的劳役。

[2]窃言:私下说。窃,私下,私自。  囚免死则役作之:谓囚犯免于死刑便罚做苦役。

[3]囚役:像囚徒一样做苦役。

[4]酣(hān)歌:痛饮欢歌。酣,尽情痛饮。

[5]吾曹:我们。

[6]长柯斧:长柄斧。柯,斧柄。  白梃(tǐng):白色棍棒。

[7]翥:音“zhù”。

[8]纵击:猛烈攻击。  殆(dài):几乎。

[9]黜(chù):废黜,罢免。  光惠:即马光惠。生卒年不详,马希萼兄马希振之子。被王逵等人推为武平节度使,不久被废,后被送往金陵。

[10]希振:即马希振。马殷嫡长子,官至武顺节度使,加侍中。后其弟马希声因生母有宠,被立为继承人,他弃官为道士,于后唐末帝清泰年间(934—936年)去世。

[11]张倣(?—953年):籍贯不详。与王逵等共推马光惠为武平节度使,同参军府事。后周广顺二年(952年),随王逵等逐南唐将边镐,取潭州,任武平节度副使。后王逵与何敬真反目,诱杀敬真,他因与何敬真为姻戚,亦被王逵所杀。

[12]招谕:招抚劝谕。

[13]诘(jié):追问,责问。

【译文】

马希萼因为府第房舍被烧毁,命令朗州静江指挥使王逵、副使周行逢率领所部兵士一千多人修建,承担的劳役十分辛苦,又没有犒劳赏赐,士卒们都很怨恨。他们私下说:“囚犯免于死刑便罚做苦役。我们跟随大王冒着万死攻取了湖南,有什么罪过要像囚徒一样做苦役?况且大王整天痛饮欢歌,哪里知道我们的劳苦呢!”王逵、周行逢听到这些话,互相说:“众人的怨恨已经很深了,如果不早做打算,灾祸将连累到我们。”广顺元年(951年)三月壬申(十一日)早上,两人便率领手下部众各自手持长柄斧、白棍棒,逃回朗州。当时马希萼醉酒还没醒来,身边的人不敢禀报,癸酉(十二日),才禀报了此事。于是马希萼派遣湖南指挥使唐师翥率领一千多人去追赶他们,路上没有追上,便一直追到了朗州。王逵等人乘着追兵疲乏,设下伏兵猛烈攻击,追兵或死或伤,几乎被消灭干净,只有唐师翥脱身逃了回去。王逵等人废黜了留后马光赞,改用马希萼哥哥的儿子马光惠主持朗州政事。马光惠是马希振的儿子。不久又拥立马光惠为节度使,由王逵与何敬真以及诸军指挥使张倣参与决策军府事务。马希萼把这些情况全部奏报给南唐,南唐中主派遣使者用丰厚的赏赐来招抚劝谕王逵等人。王逵等人收下南唐的赏赐,放走使者,而不对诏书作出答复,南唐对此也不敢追问。

【原文】

武平节度使马光惠,愚懦嗜酒,不能服诸将。王逵、周行逢、何敬真谋以辰州刺史庐陵刘言骁勇得蛮夷心,欲迎以为副使[1]。言知逵等难制,曰:“不往,将攻我。”乃单骑赴之。既至,众废光惠,送于唐,推言权武平留后,表求旄节于唐,唐人未许;亦称藩于周[2]

【注文】

[1]庐陵:县名。治所在今江西吉安。  刘言(?—953年):庐陵人。随吉州刺史彭玕归附楚国,任辰州刺史。后王逵等据朗州,迎立他为帅。南唐中主保大九年(951年),南唐将边镐灭楚。次年,他与王逵等逐南唐军,尽复楚国岭北故地。被后周任命为武平节度使,同平章事。后被王逵囚禁,不久被杀。

骁(xiāo)勇:勇猛。  蛮夷:古代称南方少数民族为蛮,东方少数民族为夷。亦用“蛮夷”泛指周边各少数民族。此指楚国境内蛮族各部。

[2]表求旄(máo)节:旄节亦称旌节。旄,为旗杆上用牦牛尾作装饰的旗;节,指符节。旌节为唐、五代及宋时朝廷赐予节度使的仪仗。表求旄节,即上表请求授予节度使之职。

【译文】

武平节度使马光惠,愚昧懦弱,又饮酒成性,不能镇服众将。王逵、周行逢、何敬真一起商议,认为辰州刺史庐陵人刘言勇猛并深得蛮人之心,准备迎立他出任武平节度副使。刘言知道王逵等人难以控制,说:“如果我不前往,他们将会攻打我。”便单人匹马赶赴朗州。刘言到达之后,众将便废黜了马光惠,把他送给南唐,推举刘言临时代理武平留后,并向南唐上表请求授予旌节,而南唐没有答应;他们同时也向后周称臣。

【原文】

秋九月,楚王希萼既克长沙,不赏许可琼,疑可琼怨望,出为蒙州刺史。遣马步都指挥使徐威、左右军马步使陈敬迁、水军都指挥使鲁公绾、牙内侍卫指挥使陆孟俊帅部兵立寨于城西北隅,以备朗兵,不存抚役者,将卒皆怨怒,谋作乱[1]。希崇知其谋,戊寅,希萼宴将吏,徐威等不预,希崇亦辞疾不至[2]。威等使人先驱踶啮马十余入府,自帅其徒执斧斤、白梃,声言絷马,奄至座上,纵横击人,颠踣满地[3]。希萼逾垣走,威等执囚之。执谢彦颙,自顶及踵剉之[4]。立希崇为武安留后,纵兵大掠。幽希萼于衡山县[5]

【注文】

[1]存抚:安抚,慰抚。存,抚恤。

[2]辞疾:以有病为由推辞。

[3]踶(dì)啮(niè)马:又踢又咬的烈马。  斧斤:即斧。斤,斧也。

絷(zhí):用绳索绊住马足。此指绊捆马匹。  颠踣(bó):跌倒,倒下。

[4]踵:脚跟。  剉(cuò):削,割。

[5]幽:幽禁,监禁。

【译文】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秋季九月,楚王马希萼攻克长沙之后,没有奖赏许可琼,因而怀疑许可琼心怀怨恨,便让他出去做了蒙州刺史。又派遣马步都指挥使徐威、左右军马步使陈敬迁、水军都指挥使鲁公绾、牙内侍卫指挥使陆孟俊率领所部兵士在长沙城西北角设立营寨,来防备朗州的军队,却不安抚服役的军人,因此将士们都怨恨愤怒,密谋发动叛乱。马希崇知道将士的密谋,戊寅(十九日),马希萼宴请将吏,徐威等人没有参加,马希崇也以有病为由推辞不去。徐威等人派人先把十多匹又踢又咬的烈马驱赶进马希萼府中,随后自己率领手下徒众手持利斧、白棍,声称绊捆马匹,突然闯到宴席之上,对在座的人猛打乱击,被打倒的人躺了一地。马希萼翻墙逃走,徐威等人将他抓获。又抓获了谢彦颙,从头到脚零割了他。徐威等人拥立马希崇做了武安留后,并放纵兵卒大肆抢掠。把马希萼幽禁在衡山县。

【原文】

刘言闻希崇立,遣兵趣潭州,声言讨其篡夺之罪。壬午,军于益阳之西。希崇惧,癸未,发兵二千拒之。又遣使如朗州求和,请为邻藩[1]。掌书记桂林李观象说言曰:“希萼旧将佐犹在长沙,此必不欲与公为邻[2]。不若先檄希崇取其首,然后图湖南,可兼有也[3]。”言从之。希崇畏言,即断都军判官杨仲敏、掌书记刘光辅、牙内指挥使魏师进、都押牙黄勍等十余人首,遣前辰阳县令李翊赍送朗州[4]。至则腐败,言与王逵等皆以为非仲敏等首,怒责翊,翊惶恐自杀[5]。希崇既袭位,亦纵酒荒淫,为政不公,语多矫妄,国人不附[6]

【注文】

[1]请为邻藩:请为相邻藩镇。意指双方互不统属,地位平等。

[2]桂林:即桂州。时人称桂州为桂林。  李观象:桂州临桂(今广西桂林临桂)人,生卒年不详。初为刘言掌书记,后事周行逢,为节度副使。周行逢死后,辅佐其子周保权,劝说保权归降于宋,被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为左补阙。

[3]檄(xí):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此用作动词,指传布檄文。

兼有:并吞而占有。

[4]辰阳:县名。治所在今湖南辰溪西南。  赍(jī):携带,带着。

翊:音yì。

[5]腐败:腐烂。  惶恐:惊恐,害怕。

[6]矫妄:虚妄,虚假。

【译文】

刘言听说马希崇立为武安留后,便派出军队奔赴潭州,声称讨伐他篡权夺位的罪行。广顺元年(951年)九月壬午(二十三日),驻扎在益阳西边。马希崇非常害怕,癸未(二十四日),发兵二千前去抵御。同时又派遣使者前往朗州求和,请求双方成为相邻的藩镇。掌书记桂林人李观象劝说刘言道:“马希萼的旧将佐仍在长沙,这些人肯定不想与您结为友邻。不如先传布檄文,让马希崇取了他们的首级,然后再谋取湖南,这样就能并吞而占有整个湖南了。”刘言听从了他的建议。马希崇惧怕刘言,便立即斩下都军判官杨仲敏、掌书记刘光辅、牙内指挥使魏师进、都押牙黄勍等十几人的首级,派原任辰阳县令李翊带着送往朗州。等到达朗州时,首级已经腐烂,刘言与王逵等人都认为不是杨仲敏等人的首级,便发怒斥责李翊,李翊惊恐不安,自杀而死。马希崇继位之后,也纵情狂饮,荒淫无度,处理政事不公正,口中言语大多虚妄,国内的人都不亲附他。

【原文】

初,马希萼入长沙,彭师暠虽免死,犹杖背黜为民。希崇以为师暠必怨之,使送希萼于衡山,实欲师暠杀之。师暠曰:“欲使我为弑君之人乎[1]!”奉事逾谨[2]。丙戌,至衡山。衡山指挥使廖偃,匡图之子也,与其季父节度巡官匡凝谋曰:“吾家世受马氏恩,今希萼长而被黜,必不免祸,盍相与辅之[3]!”于是帅庄户及乡人悉为兵,与师暠共立希萼为衡山王[4]。以县为行府,断江为栅,编竹为战舰,以师暠为武清节度使,召募徒众,数日,至万余人,州县多应之[5]。遣判官刘虚己求援于唐。

【注文】

[1]弑(shì):古时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

[2]逾谨:更加恭谨。逾,通“愈”,更加。

[3]廖偃(?—952年):一名仁勇,楚天策府学士廖匡图之子。时任衡山指挥使,与彭师暠拥立马希萼为衡山王。不久,南唐将边镐入湖南,使马希萼入朝南唐,他随同前往,被南唐授为左殿直军使、莱州刺史,又改道州刺史。后王逵等攻破长沙,他被部下所杀。  季父:叔父。  巡官:幕职名。唐五代时,节度使、观察使僚属,位居判官、推官之次。  盍(hé):何不。

[4]庄户:唐代以来地主田庄中的佃农和雇农,其家庭称为庄户。

[5]行府:一般指临时设置的不在其原位置的府署。  断江为栅:截断江面,设置栅栏。江,指湘江。  武清节度使:廖匡图等人自行设置之职。

【译文】

当初,马希萼进入长沙时,彭师暠虽然免于一死,仍被处以杖背之刑,贬黜为民。马希崇认为彭师暠必定怨恨马希萼,便派他把马希萼送往衡山县,其实是想让彭师暠杀掉马希萼。彭师暠说:“想让我成为弑君之人吗!”反而事奉马希萼更加恭谨了。广顺元年(951年)九月丙戌(二十七日),到达了衡山县。衡山指挥使廖偃是廖匡图的儿子,与他的叔父、节度巡官廖匡凝商议说:“我们家世代蒙受马氏的恩德,如今马希萼年长却被废黜了王位,他必定不能免于灾祸,我们何不共同辅佐他!”于是率领庄户和乡里百姓全部充作兵士,与彭师暠拥立马希萼为衡山王。随后以县衙作为临时府署,截断湘江江面,设置栅栏,编连竹子造成战舰,委任彭师暠为武清节度使,招募兵众,数日之间,便达到一万多人,各个州县大多响应他们。又派出判官刘虚己向南唐求援。

【原文】

徐威等见希崇所为,知必无成,又畏朗州、衡山之逼,恐一朝丧败俱及祸,欲杀希崇以自解。希崇微觉之,大惧,密遣客将范守牧奉表请兵于唐[1]。唐主命边镐自袁州将兵万人西趣长沙。

【注文】

[1]微觉:暗中察觉。

【译文】

徐威等人眼见马希崇的所作所为,知道必定不能成事,又畏惧朗州、衡山的逼迫,害怕有朝一日马希崇失败,都会遭到灾祸,就打算杀死马希崇来使自己解脱。马希崇暗中察觉这事,大为惊恐,秘密派遣客将范守牧带着表章向南唐请求救兵,南唐中主命令边镐从袁州率兵一万人向西奔赴长沙。

【原文】

冬十月,唐边镐引兵入醴陵。癸巳,楚王希崇遣使犒军。壬寅,遣天策府学士拓跋恒奉笺诣镐请降[1]。恒叹曰:“吾久不死,乃为小儿送降状[2]!”癸卯,希崇帅弟侄迎镐,望尘而拜,镐下马称诏劳之[3]。甲辰,希崇等从镐入城,镐舍于浏阳门楼,湖南将吏毕贺,镐皆厚赐之。时湖南饥馑,镐大发马氏仓粟赈之,楚人大悦。

【注文】

[1]笺:文体名,写给尊贵者的书信。

[2]乃:竟然。  降状:投降书。状为文体的一种,用于下对上陈述事情。

[3]望尘而拜:望见人马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样子。

劳:慰劳。

【译文】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冬季十月,南唐边镐率兵进入醴陵。癸巳(初五日),楚王马希崇派遣使者犒劳南唐军队。壬寅(十四日),派遣天策府学士拓跋恒带着笺书到边镐那里请求投降。拓跋恒叹息说:“我这么久没死,竟然为这小子送投降书!”癸卯(十五日),马希崇带领兄弟侄子迎接边镐,望见人马扬起的尘土就下拜,边镐下马,口称诏书慰劳马希崇。甲辰(十六日),马希崇等人跟随边镐进入长沙城,边镐住在浏阳门楼,湖南将领官吏全来拜贺,边镐都重赏了他们。当时湖南饥荒,边镐大量发放马氏仓库中的粮食救济百姓,楚地人民非常高兴。

【原文】

癸丑,唐武昌节度使刘仁赡帅战舰二百取岳州,抚纳降附,人忘其亡[1]。仁赡,金之子也[2]

【注文】

[1]刘仁赡(900—957年):字守惠,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曾任吴右监门卫将军,黄、袁二州刺史。仕南唐,累官武昌节度使,徙清淮节度使,镇寿州。后周军入淮,刘仁赡坚守州城不下。显德四年(957年)三月二十四日,刘仁赡病重,其监军使周廷构、副使孙羽以城降。后周世宗赐其玉带御马,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节度使。当日去世。

[2]金:即刘仁赡之父刘金。仕吴杨行密,曾任濠、滁二州刺史,以骁勇闻名。

【译文】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十月癸丑(二十五日),南唐武昌节度使刘仁赡率领战舰二百艘攻取岳州,安抚接纳投降归附的人,使楚人都忘记了自己的国家已经灭亡。刘仁赡是刘金的儿子。

【原文】

唐百官共贺湖南平,起居郎高远曰:“我乘楚乱,取之甚易[1]。观诸将之才,但恐守之甚难耳。”远,幽州人也[2]。司徒致仕李建勋曰:“祸其始于此乎[3]?”

【注文】

[1]起居郎:官名。隋始置起居舍人二人。唐时于门下省置起居郎二人,于中书省置起居舍人二人,皆掌记录皇帝言行以备修史。

[2]幽州: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隋涿(zhuō)郡置,治蓟(jì)县(今北京西南)。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称范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称幽州。领蓟县、广平、潞县、永清、安次、武清、良乡、昌平、固安、归义等县,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大部和天津武清及河北永清、廊坊安次等地。

[3]司徒:官名。隋唐五代时,与太尉、司空合称三公,皆正一品。多为亲王或大臣加官,并无实职。  致仕:古时谓辞官退休为致仕。  李建勋(约872—952年):字致尧,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一说陇西(今甘肃陇西)人。少好学,工诗能文。李昪(biàn)镇金陵,用为副使,参预李昪代吴称帝之谋,后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南唐中主李璟时,任昭武节度使,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著有《钟山集》二十卷。

【译文】

南唐百官共同庆贺平定湖南,起居郎高远说:“我们乘着楚国内乱,夺取它很容易。观察众将的才能,只怕守住它就很难了。”高远是幽州人。以司徒身份退休的李建勋说:“灾祸恐怕就从这里开始了吧?”

【原文】

唐主自即位以来,未尝亲祠郊庙,礼官以为请,唐主曰:“俟天下一家,然后告谢[1]。”及一举取楚,谓诸国指麾可定[2]。魏岑侍宴,言“臣少游元城,乐其风土,俟陛下定中原,乞魏博节度使[3]”。唐主许之,岑趋下拜谢。其主骄臣佞如此[4]

【注文】

[1]未尝:不曾。尝,曾经。  祠郊庙:祭祀上天与宗庙。古代帝王于冬至日在南郊举行的祭天仪式称“郊”。庙指供奉祭祀祖先的宗庙。

[2]指麾(huī)可定:挥旗一指,便可平定。麾,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

[3]魏岑(cén):字景山,郓(yùn)州须城(今山东东平西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避乱于淮南,署为郡从事,后授校书郎。善于谄媚奉迎,揣摩人意。南唐中主李璟即位后,官至谏议大夫。与陈觉、查文徽、冯延巳、冯延鲁等结党弄权,侵损时政,被人称为“五鬼”。曾因伐闽兵败,被贬为太子洗马,不久恢复原职。后官至兵部侍郎、枢密副使。  元城:县名。隋时治所在今山东莘(shēn)县朝城东北,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并入贵乡县,武周圣历二年(699年)复置,移治今河北大名东北。开元十三年(725年)又移治今大名东。后唐时改为兴唐县。  魏博:方镇名。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置,治魏州(治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辖境屡变,久领魏、博(治聊城,今山东聊城东北)、贝(治清河,今河北清河)、卫(治汲县,今河南汲县)、澶(chán)(治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相(治安阳,今河南安阳)六州,为唐五代时河北重镇。

[4]佞(nìng):巧言谄媚。

【译文】

南唐中主李璟自从即位以来,未曾亲自祭祀过上天与宗庙,掌管礼仪的官员以此事请求,南唐中主说:“等到天下成为一家,然后再向天地祖宗告谢。”等到一举夺取了楚地,认为各国也可挥旗一指,就能平定。魏岑陪侍南唐中主宴饮,说:“臣下年轻时曾游历过元城,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等到陛下平定中原,请求让我做魏博节度使。”南唐中主答应了他,魏岑快步下席拜谢。南唐的君主骄傲、臣下谄媚就如同这般。

【原文】

马希萼望唐人立己为潭帅,而潭人恶希萼,共请边镐为帅,唐主乃以镐为武安节度使。

【译文】

马希萼希望南唐人立自己为潭州主帅,但潭州人憎恨马希萼,共同请求边镐为主帅,南唐中主于是任命边镐为武安节度使。

【原文】

唐边镐趣马希崇帅其族入朝,马氏聚族相泣,欲重赂镐,奏乞留居长沙[1]。镐微哂曰:“国家与公家世为仇敌,殆六十年,然未尝敢有意窥公之国[2]。今公兄弟斗阋,困穷自归,若复二三,恐有不测之忧[3]。”希崇无以应,十一月辛酉,与宗族及将佐千余人号恸登舟,送者皆哭,响振川谷[4]

【注文】

[1]趣(cù):通“促”。催促。

[2]微哂(shěn):微笑。  国家:指南唐。  殆六十年:殆,将近。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马殷从孙儒攻杨行密,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得湖南,从此与江淮为敌国,至此已五十六年,故云殆六十年。  窥:从小孔或缝隙中偷看。此言伺机夺取。

[3]阋(xì):争吵,争斗。  二三:谓反复无定。

[4]号恸:呼号痛哭。

【译文】

南唐边镐催促马希崇带领他的家族入京朝见,马氏族人聚集在一起相对哭泣,打算用丰厚的财物贿赂边镐,让他上奏请求留住在长沙。边镐微笑着说:“我们国家与您马家世代为仇敌,已近六十年了,然而未曾敢有意夺取您的国家。如今您兄弟自相争斗,困顿穷迫,自动归降,如若再反复无定,恐怕会有不可预料的忧患。”马希崇无言以对,广顺元年(951年)十一月辛酉(初三日),与宗族及将佐一千余人呼号痛哭登上船只,送行的人也都大哭,哭声震动河流山谷。

【原文】

楚静江节度副度、知桂州马希隐,武穆王殷之少子也[1]。楚王希广、希萼兄弟争国,南汉主以内侍使“内侍使”,《资治通鉴》作“内侍”,《九国志》《十国春秋》并作“内常侍”,当以“内常侍”为是。吴怀恩为西北招讨使,将兵屯境上,伺间密谋进取[2]。希广遣指挥使彭彦晖将兵屯龙峒以备之[3]。希萼自衡山遣使以彦晖为桂州都监、在城外内巡检使、判军府事,希隐恶之,潜遣人告蒙州刺史许可琼[4]。可琼方畏南汉之逼,即弃蒙州,引兵趣桂州,与彦晖战于城中。彦晖败,奔衡山,可琼留屯桂州。吴怀恩据蒙州,进兵侵掠,桂管大扰,希隐、可琼不知所为,但相与饮酒对泣[5]

【注文】

[1]马希隐:马殷的小儿子,生卒年不详。马希范在位时,被任命为静江节度副使。马希广、马希萼兄弟争斗,南汉乘机占领蒙州,攻至桂州,他率众逃奔全州。后归南唐,不久又归后周,授为节度行军司马。

[2]南汉主:即南汉中宗刘晟(shèng)(920—958年)。南汉高祖刘(yǎn)第四子,初封晋王,乾和元年(943年),杀兄刘玢(bīn),夺取君位。公元943年至958年在位。  内侍使:应为“内常侍”。官名。隋初置内侍省,后称长秋监,掌宫廷内部事务,参用宦官和士人,其中设内常侍二名。唐时复称内侍省,并用宦官,内常侍增至六人,掌通判本省及诸局日常事务。  吴怀恩:番禺(今广东广州)人,生卒年不详。南汉高祖刘时,任内府局丞,典宿卫二十余年。南汉殇(shāng)帝刘玢时,迁内常侍。南汉中宗刘晟时,加开府仪同三司,西北招讨使,率兵击楚,夺取马楚岭南十余州之地。南汉后主刘(chǎng)大宝年间,因督造战舰,榜掠役者,被工匠所杀。  伺间:等候机会。

[3]龙峒(dòng):地名。在今广西桂林西南。

[4]都监:官名。中唐后命将出征,以宦官为监军,称都监或都都监。宋代设有路“都监”,掌管本路禁军的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务;有州府“都监”,掌管本城厢军的屯驻、训练、军器和差役等事务。本文都监殆类似宋之都监,掌一州兵马。  在城外内巡检使:官名。五代时始置巡检使之职,掌维持治安。在城外内巡检使掌维护城内外治安。

[5]桂管:指静江节度使的辖区。唐高宗时置桂州管内经略使,唐昭宗时升为静江节度使,治桂州(治今广西桂林)。其辖区称桂管。

【译文】

楚国静江节度副使、主持桂州事务的马希隐,是楚武穆王马殷的小儿子。楚王马希广、马希萼兄弟争夺国君之位时,南汉中宗任命内常侍吴怀恩为西北招讨使,率兵驻扎在边境上,等候机会,密谋进军夺取楚地。马希广派遣指挥使彭彦晖率兵驻扎在龙峒防备汉军。马希萼从衡山派遣使者任命彭彦晖为桂州都监、在城外内巡检使、判军府事,马希隐厌恶他,暗中派人告知蒙州刺史许可琼。许可琼正畏惧南汉的威逼,便立即放弃了蒙州,率兵奔赴桂州,与彭彦晖的军队在城中交战。彭彦晖兵败,逃奔衡山,许可琼留下来驻守桂州。吴怀恩占据蒙州,进军侵犯抢掠,桂管之内大为惊乱,马希隐、许可琼不知该怎么办,只是一起饮酒相对哭泣。

【原文】

南汉主遗希隐书,言:“武穆王奄有全楚,富强安靖五十余年[1]。正由三十五舅、三十舅兄弟寻戈,自相鱼肉,举先人基业,北面仇雠[2]。今闻唐兵已据长沙,窃计桂林继为所取。当朝世为与国,重以婚姻,睹兹倾危,忍不赴救[3]!已发大军水陆俱进,当令相公舅永拥节旄,常居方面[4]。”希隐得书,与僚佐议降之,支使潘玄珪以为不可[5]。丙寅,吴怀恩引兵奄至城下,希隐、可琼帅其众夜斩关奔全州,桂州遂溃[6]。怀恩因以兵略定宜、连、梧、严、富、昭、柳、象、龚等州,南汉始尽有岭南之地[7]

【注文】

[1]奄有:全部占有。奄,覆盖。

[2]三十五舅、三十舅:指马希广、马希萼。南汉高祖刘娶马殷女为皇后,故南汉中宗刘晟称马希广兄弟为舅。  寻戈:指动用刀兵。出自《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è)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杜预注:“寻,用也。”  自相鱼肉:鱼肉,当作鱼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北面仇雠:向仇敌称臣。指称臣于南唐。

[3]与国:同盟国,友好国家。

[4]相公舅:指马希隐。相公为旧时对上层社会年轻人的称呼。  节旄(máo):即旄节。此指节度使之职。  方面:指一方的军政事务。

[5]支使:官名。唐时观察使、节度使属官,掌表笺书翰,犹书记。

[6]斩关:砍断城门门闩,泛指攻破城门。  全州:州名。五代天福四年(939年)分永州置,治清湘(今广西全州西)。领清湘、灌阳二县,辖境约当今广西全州、灌阳两县。

[7]略定:攻取平定。  严:严州。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年)置,治来宾(今广西来宾东南)。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修德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称严州。领来宾、归化、修德三县,辖境约当今广西来宾及以南地区。

【译文】

南汉中宗刘晟送给马希隐书信,说:“武穆王占有整个楚地,富强安宁五十多年。正是由于三十五舅、三十舅兄弟大动干戈,自相残杀,才拿先人的基业,向仇敌称臣。如今听说唐国的军队已经占据长沙,我私下估计桂林将接着被唐军夺取。我朝世代与楚为友好邻邦,又加上通婚联姻,看到这倾覆危亡的局面,怎能忍心不前往救援!现已经调发大军水陆并进,一定让相公舅您永远拥有节度使的职位,长久掌管一方军政。”马希隐得到书信,与僚佐商议归降南汉,支使潘玄珪认为不可。广顺元年(951年)十一月丙寅(初八日),吴怀恩率兵突然到达城下,马希隐、许可琼率领部众,星夜破开城门逃奔全州,桂州随即溃败。吴怀恩乘机用兵攻取平定了宜、连、梧、严、富、昭、柳、象、龚等州,南汉才完全占有岭南之地。

【原文】

辛未,唐边镐遣先锋指挥使李承戬将兵如衡山,趣马希萼入朝。庚辰,希萼与将佐士卒万余人自潭州东下[1]

【注文】

[1]戬:音jiǎn。

【译文】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十一月辛未(十三日),南唐边镐派遣先锋指挥使李承戬率兵前往衡山,催促马希萼入京朝见。庚辰(二十二日),马希萼与将佐士卒一万多人从潭州东下。

【原文】

十二月,唐主以镇南节度使兼中书令宋齐丘为太傅;以马希萼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守中书令,镇洪州,仍赐爵楚王;以马希崇为永泰节度使兼侍中,镇舒州[1]。湖南将吏,位高者拜刺史、将军、卿监,卑者以次拜官[2]。唐主嘉廖偃、彭师暠之忠,以偃为左殿直军使、莱州刺史,师暠为殿直都虞候,赐予甚厚[3]。湖南刺史皆入朝于唐,永州刺史王赟独后至,唐主毒杀之。

【注文】

[1]宋齐丘(887—959年):豫章(治今江西南昌)人,祖籍庐陵(治今江西吉安)。初字昭回,后改字嵩(sōng)。初仕李昪(biàn),为其出谋划策,制定招贤七礼、减轻赋税、严明赏罚等大计。李昪代吴称帝后,任左丞相、同平章事。曾一度被罢除政事。后复任中书侍郎,再罢为镇南节度使。南唐中主时诏拜中书令。终因弄权结党被放逐,自缢而死。  太傅:官名。隋唐五代时,与太师、太保合称三师,皆正一品。名为训导之官,为天子所师法,实无具体职掌。多赠与德高望重的元老大臣为荣誉衔。  江南西道:唐、五代地理区划名。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江南道置,治洪州(治今江西南昌)。统领州十九,县九十八。辖境约当今湖南、江西大部,安徽长江以南,九华山、黄山以北,湖北、广东一部分。  永泰节度使:方镇名。治舒州。始置时间与辖地不详。  舒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同安郡置,治怀宁(今安徽潜山)。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同安郡,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改为盛唐郡,次年又改为舒州。领怀宁、宿松、望江、太湖、同安五县,辖境约当今安徽太湖、宿松、桐城、岳西、枞(zōng)阳、怀宁、望江、潜山、安庆等地。

[2]卿监:九寺五监的长官。唐、五代置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寺,国子、将作、少府、都水、军器五监,为中央事务机关。各寺长官称卿,次官称少卿;各监长官称监(国子监称祭酒),次官称少监。

[3]殿直:军号,为南唐禁军之一,分左右两支。  莱州: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隋东莱郡置,治掖县(今山东莱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东莱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称莱州。领掖县、昌阳、胶水、即墨等县,辖境约当今山东平度、青岛以东,招远、海阳以西地区。时莱州属后周,廖偃只是遥领而已。

【译文】

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十二月,南唐中主李璟任命镇南节度使兼中书令宋齐丘为太傅;任命马希萼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守中令,镇守洪州,仍赐予爵位为楚王;任命马希崇为永泰节度使兼侍中,镇守舒州。湖南的将领官吏,职位高的授予刺史、将军、卿监,地位低的按照次第授予官职。南唐中主嘉奖廖偃、彭师暠的忠诚,任命廖偃为左殿直军使、莱州刺史,彭师暠为殿直都虞候,赏赐非常丰厚。原湖南各州刺史都到南唐入京朝见,唯有永州刺史王赟一人后到,南唐中主用毒药杀害了他。

【原文】

南汉主遣内侍省丞潘崇彻、将军谢贯将兵攻郴州,唐边镐发兵救之[1]。崇彻败唐兵于义章,遂取郴州[2]。边镐请除全、道二州刺史以备南汉[3]。丙辰,唐主以廖偃为道州刺史,以黑云指挥使张峦知全州。

【注文】

[1]内侍省丞:官名。内侍省长官。唐时内侍省长官称内侍,又曾改内侍省为内侍监,长官为监。丞为南汉创置。  潘崇彻:南海(治今广东广州)人,生卒年不详。南汉高祖刘时,任内侍省丞。南汉中宗刘晟时,率兵攻取郴(chēn)州。南汉后主刘时,加西北面都统。因遭怀疑,被剥夺兵权。宋军攻打南汉时,又受命率军抵御,不久降宋,官授汝州别驾。  谢贯:籍贯及生卒年不详。积功为将军,素有胆勇,喜鏖(áo)战。

[2]义章:县名。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梁王萧铣(xiǎn)分郴县南部置,治所在今湖南宜章北三十五里。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废,次年又置,属郴州。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移治今宜章县。北宋时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为宜章县。

[3]除:任命,授职。

【译文】

南汉中宗刘晟派遣内侍省丞潘崇彻、将军谢贯率兵攻打郴州,南唐边镐发兵救援郴州。潘崇彻在义章打败南唐军队,于是夺取了郴州。边镐请求任命全、道二州刺史来防备南汉。广顺元年(951年)十二月丙辰(二十九日),南唐中主任命廖偃为道州刺史,任命黑云指挥使张峦主持全州事务。

【原文】

初,蒙城镇将咸师朗将部兵降唐,唐主以其兵为奉节都,从边镐平湖南[1]。唐悉收湖南金帛、珍玩、仓粟,乃至舟舰、亭馆、花果之美者,皆徙于金陵,遣都官郎中杨继勋等收湖南租赋以赡戍兵[2]。继勋等务为苛刻,湖南人失望。行营粮料使王绍颜减士卒粮赐,奉节指挥使孙朗、曹进怒曰:“昔吾从咸公降唐,唐待我岂如今日湖南将士之厚哉[3]?今有功不增禄赐,又减之,不如杀绍颜及镐,据湖南,归中原,富贵可图也[4]。”

【注文】

[1]蒙城:县名。隋称山桑县,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称蒙城县,治所在今安徽蒙城。  镇将:官名。隋唐五代于边缘或内地置镇为军事据点,镇将为其长官。  咸师朗:籍贯及生卒年不详。原为后汉蒙城镇将,后汉隐帝乾祐二年(949年),率兵归降南唐。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年),后周军进攻淮南,他兵败被俘。  奉节都:南唐侍卫亲军军号之一。

[2]金陵:府名。五代吴武义二年(920年)升昇州置。治上元、江宁两县(今江苏南京),辖境相当于今江苏南京市区及句容、溧(lì)水、溧阳、高淳等地。南唐昇元二年(937年)改名江宁府。为南唐国都。  都官郎中:官名。唐五代尚书省刑部都官司长官,掌配没徒隶,簿录俘囚等。

[3]行营粮料使:官名。掌军中粮草供给之事。  粮赐:口粮及赏赐。

[4]中原:指位于中原的后周政权。

【译文】

起初,蒙城镇将咸师朗率领所部兵众归降南唐,南唐中主将他的部队改编为奉节都,随从边镐平定湖南。南唐收取湖南全部的金银绢帛、珍玩之物、仓库里的粮食,乃至精美的舟船战舰、亭台馆阁和花果树木,都迁往金陵,派遣都官郎中杨继勋等人征收湖南的租税来供给戍守的军队。杨继勋等人一味横征暴敛,湖南百姓大失所望。行营粮料使王绍颜削减士兵的口粮与赏赐,奉节指挥使孙朗、曹进发怒说:“从前我们跟随咸公归降唐国,唐朝对待我们哪里像今日对待湖南将士那样优厚呢?现在有功劳不增加俸禄赏赐,却又减少,不如杀掉王绍颜和边镐,占据湖南,归附中原,荣华富贵可谋取到。”

【原文】

二年春正月庚申夜,孙朗、曹进帅其徒作乱,束藁潜烧府门,火不然[1]。边镐觉之,出兵格斗,且命鸣鼓角,朗、进等以为将晓,斩关奔朗州。王逵问朗曰:“吾昔从武穆王与淮南战屡捷,淮南兵易与耳[2]。今欲以朗州之众复取湖南,可乎?”朗曰:“朗在金陵数年,备见其政事,朝无贤臣,军无良将,忠佞无别,赏罚不当,如此,得国存幸矣,何暇兼人[3]!朗请为公前驱,取湖南如拾芥耳[4]。”逵悦,厚遇之。

【注文】

[1]束藁(gǎo):把干草捆起来。束,捆;藁,干草。  然:“燃”的本字。

[2]易与:容易对付。

[3]得国存幸矣,何暇兼人:意谓能使国家保存就是幸事,哪里有空闲去兼并他人。

[4]拾芥:拾取地上的小草。比喻取得极为容易。芥,小草。

【译文】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春季正月庚申(初三日)夜里,孙朗、曹进率领自己的徒众叛乱,把干草捆起来偷偷地焚烧节度使府的大门,火没有点着。边镐发觉了,派出兵士进行格斗,并且下令击鼓吹号,孙朗、曹进等人以为天将要亮了,便破开城门逃奔朗州。王逵问孙朗说:“我从前跟随楚武穆王与淮南作战,屡次获胜,淮南军队容易对付。如今打算用朗州的兵众再攻取湖南,能行吗?”孙朗说:“我在金陵好多年,他们的政事全看到了,朝中没有贤臣,军中没有良将,忠臣奸佞没有分别,奖赏惩罚不能得当,像这种状况,能使国家保存下来就是幸事了,哪里还有空闲去兼并他人!我请求做您的先锋,攻取湖南就如同拾取地上的小草一样。”王逵听了很高兴,待他很优厚。

【原文】

唐主既克湖南,遣其将李建期屯益阳以图朗州,以知全州张峦兼桂州招讨使以图桂州,久之,未有功。唐主谓冯延己、孙晟曰:“楚人求息肩于我,我未有以抚其疮痍而虐用其力,非所以副来苏之望[1]。吾欲罢桂林之役,敛益阳之戍,以旌节授刘言,何如[2]?”晟以为宜然[3]。延己曰:“吾出偏将举湖南,远近震惊,一旦三分丧二,人将轻我[4]。请委边将察其形势。”唐主乃遣统军使侯训将兵五千自吉州路趣全州,与张峦合兵攻桂州[5]。南汉伏兵于山谷,峦等始至城下,罢乏,伏兵四起,城中出兵夹击之,唐兵大败,训死,峦收散卒数百奔归全州[6]

【注文】

[1]冯延己(903—960年):或作冯延巳。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初仕南唐烈祖李昪为秘书郎。中主李璟时,累迁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户部侍郎、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因其弟延鲁攻闽兵败,坐罢相,出为昭武节度使。后复相位,及后周攻南唐,再罢相,改任太子太傅。冯延己在词作上颇有成就,对后世词人颇有影响。有《阳春集》传世。  孙晟:即孙忌。  息肩:让肩头得到休息。用来比喻卸去负担。此指卸去赋税徭役等负担。  疮痍(yí):又作“创痍”。创伤。比喻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  虐用其力:残暴地使用民力,即滥用民力。  副:符合。  来苏:苏,苏息。来苏,谓因其来而获得休养生息。《尚书·仲虺(huǐ)之诰》:“徯(xī)予后,后来其苏!”孔安国传:“汤所往之民,皆喜曰:‘待我君来,其可苏息。’”

[2]敛:撤回。

[3]宜然:应当这样。

[4]偏将:偏师之将,以别于全军统帅。  三分丧二:指失去朗、桂二州,仅占有潭州。

[5]统军使:官名。南唐侍卫诸军(如左右神武卫)大将军下设统军,殆即此职。

[6]罢(pí):通“疲”。

【译文】

南唐中主攻克湖南以后,派遣其部将李建期屯驻在益阳,以图谋夺取朗州,任命主持全州事务的张峦兼任桂州招讨使,以图谋夺取桂州,过了很久时间,都没有成效。南唐中主对冯延己、孙晟说:“楚人求我们卸除他们的负担,而我没有抚慰战争给他们造成的创伤,却滥用民力,这种做法不符合楚人获得休养生息的愿望。我想停止攻打桂林的战役,撤回在益阳屯驻的军队,把节度使的职位授予刘言,怎么样?”孙晟认为应该这样。冯延己说:“我们派出偏将便夺取湖南,使远近震惊,一旦丧失湖南的三分之二,别人将会轻视我们。请委派守边将领观察朗州、桂州的形势。”南唐中主于是派遣统军使侯训率兵五千从吉州路奔赴全州,与张峦合兵攻打桂州。南汉在山谷中埋伏下军队,张峦等人刚到桂州城下,十分疲乏,南汉伏兵从四面杀出,城中也派出军队,前后夹击,南唐军队大败,侯训战死,张峦收拾散兵数百逃归全州。

【原文】

唐武安节度使边镐,昏懦无断,在湖南,政出多门,不合众心[1]。吉水人欧阳广上书,言“镐非将帅才,必丧湖南,宜别择良帅,益兵以救其败[2]”。不报[3]

【注文】

[1]昏懦无断:昏庸懦弱而不能决断。

[2]吉水:县名。南唐中主保大八年(950年)析庐陵县置,属吉州。不久即废,北宋时复置。治所在今江西吉水。  欧阳广:吉州吉水人,生卒年不详。游湖南时,见边镐并非将才,措置不当,知其必败。上书请撤换边镐,未被采纳。后授吉水县令之职。  益兵:增加军队。

[3]不报:不答复。

【译文】

南唐武安节度使边镐,昏庸懦弱,不能决断,在湖南,政令出自多门,不能符合众人的心意。吉水人欧阳广向朝廷上书,说:“边镐不是将帅之才,必定会丧失湖南,应当另选良帅,增派军队来挽救湖南的败亡。”朝廷没有答复。

【原文】

唐主使镐经略朗州,有自朗州来者,多言刘言忠顺,镐由是不为备[1]。唐主召刘言入朝,言不行,谓王逵曰:“唐必伐我,奈何?”逵曰:“武陵负江、湖之险,带甲数万,安能拱手受制于人[2]!边镐抚驭无方,士民不附,可一战擒也[3]。”言犹豫未决,周行逢曰:“机事贵速,缓则彼为之备,不可图也[4]。”言乃以逵、行逢及牙将何敬真、张倣、蒲公益、朱全琇、宇文琼、彭万和、潘叔嗣、张文表十人皆为指挥使,部分发兵[5]。叔嗣、文表,皆朗州人也。行逢能谋,文表善战,叔嗣果敢,三人多相须成功,情款甚昵[6]

【注文】

[1]经略:经营治理。

[2]武陵:即朗州。朗州曾为武陵郡。  负:依仗,依靠。  江、湖:指沅江与洞庭湖。  带甲:身披铠甲的将士。  拱手:两手相抱于胸前。此喻轻易。

[3]抚驭:安抚驾驭。

[4]机事贵速:军机大事贵在神速。

[5]牙将:牙军将领。牙军又称牙兵、衙兵,是唐五代时藩镇主帅的亲兵。

蒲公益:籍贯及生卒年不详。原为朗州牙将,被刘言任命为指挥使。王逵等攻取长沙后,他率军夺取岳州,被任命代理主持岳州军政。  朱全琇(?—953年):籍贯不详。原为朗州牙将,被刘言任命为指挥使。在王逵等攻取长沙后,任武安节度副使。因与王逵不和,被王逵诱杀。  宇文琼(?—约956年):籍贯不详。原为朗州牙将,被刘言任命为指挥使。后周显德三年(956年),被任命为武清节度使、知潭州军府事。不久,周行逢疑其谋叛,将其擒杀。  彭万和(?—约956年):籍贯不详。原为朗州牙将,被刘言任命为指挥使。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年),被任命为永州防御使、观察判官事。后与宇文琼一同被周行逢擒杀。  潘叔嗣(?—956年):朗州人。原为朗州牙将,被刘言任命为指挥使。后奉王逵之命杀掉刘言,任岳州团练使。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年),率部攻破朗州,杀王逵,迎请周行逢为帅。随即被周行逢斩杀。  张文表(?—963年):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原为朗州牙将,被刘言任命为指挥使,后官至衡州刺史。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周行逢死,其子周保权接任。张文表不服,袭取长沙,据城叛乱。不久被周保权部将杨师璠平定,他被割成肉块吃掉。  部分:部署。

[6]相须:亦作相需。互相配合。  情款甚昵(nì):交情很亲密。情款,交情,情意;昵,亲近,亲密。

【译文】

南唐中主派边镐经营治理朗州,有从朗州来的人,大多说刘言忠实顺从,边镐因此不做防备。南唐中主召刘言入京朝见,刘言不去,对王逵说:“唐国一定要讨伐我们,怎么办?”王逵说:“武陵依仗沅江、洞庭湖的险要,有身披铠甲的将士数万人,怎能轻易地受人控制!边镐安抚驾驭无方,百姓都不亲附,可以一战就将他擒获。”刘言犹豫不决,周行逢说:“军机大事贵在神速,慢了对方就会做好准备,就不能谋取了。”刘言于是任命王逵、周行逢以及牙将何敬真、张倣、蒲公益、朱全琇、宇文琼、彭万和、潘叔嗣、张文表十人都为指挥使,部署发兵。潘叔嗣、张文表都是朗州人。周行逢长于计谋,张文表善于作战,潘叔嗣果断勇敢,三人经常互相配合获得成功,交情非常亲密。

【原文】

诸将欲召溆州酋长苻彦通为援,行逢曰:“蛮贪而无义,前年从马希萼入潭州,焚掠无遗[1]。吾兵以义举,往无不克,乌用此物,使暴殄百姓哉[2]!”乃止。然亦畏彦通为后患,以蛮酋土团都指挥使刘瑫为群蛮所惮,补西境镇遏使以备之[3]

【注文】

[1]苻(fú)彦通:生卒年不详。溆州(治龙标,今湖南黔阳西南黔城镇)蛮族酋长。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年),助马希萼攻陷长沙,尽得府库财物,由此富强,于溪峒间称王。王逵取得湖南,遣使招抚,他除去王号,归附王逵,被授为黔中节度使。

[2]乌:副词。哪,怎么。  暴殄(tiǎn)百姓:残害百姓。暴殄,灭绝,残害。

[3]土团:由当地人组成的军队。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谓:“团结土人为兵,故谓之土团。”  刘瑫:籍贯及生卒年不详。蛮族首领,由土团都指挥使补为西境镇遏使、锦州刺史。后王逵虑其为边患,表为镇南节度副使,充西界都招讨使。  镇遏使:官名。为镇守藩镇辖区内重要州县及关津、边境等地的将领。

【译文】

众将想召溆州酋长苻彦通作为援军,周行逢说:“蛮人贪婪而没有信义,前年跟随马希萼攻入潭州,烧抢一空。我军凭着道义举事,攻无不克,哪里用得着这个东西,让他残害百姓呢!”于是作罢。但是也害怕苻彦通成为后方的祸患,因蛮人首领土团都指挥使刘瑫被蛮族各部落所惧怕,便补授他为西境镇遏使来防备苻彦通。

【原文】

冬十月,逵等将兵分道趣长沙,以孙朗、曹进为先锋使,边镐遣指挥使郭再诚等将兵屯益阳以拒之。戊子,逵等克沅江,执都监刘承遇,裨将李师德帅众五百降之[1]。壬辰,逵等命军士举小舟自蔽,直造益阳,四面斧寨而入,遂克之,杀戍兵二千人[2]。边镐告急于唐。甲午,逵等克桥口及湘阴,乙未,至潭州,边镐婴城自守,救兵未至,城中兵少,丙申夜,镐弃城走,吏民俱溃[3]。醴陵门桥折,死者万余人,道州刺史廖偃为乱兵所杀[4]。丁酉旦,王逵入城,自称武平节度副使、权知军府事,以何敬真为行军司马。遣敬真等追镐,不及,斩首五百级。蒲公益攻岳州,唐岳州刺史宋德权走,刘言以公益权知岳州。唐将守湖南诸州者闻长沙陷,相继遁去。刘言尽复马氏岭北故地,惟郴、连入于南汉。

【注文】

[1]沅江:县名。隋时为安乐,又改为沅江。唐昭宗乾宁年间(894—898年)改为桥江,属岳州。楚复为沅江,属朗州。治所在今湖南沅江。

[2]斧寨:用斧子砍破营寨。

[3]桥口:镇名。在今湖南长沙县西北。  婴城:环绕在城上。

[4]醴陵门:潭州州城东门。

【译文】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冬季十月,王逵等人率兵分路奔向长沙,任命孙朗、曹进为先锋使,边镐派遣指挥使郭再诚等人率兵驻扎在益阳来抵御他们。戊子(初五日),王逵等人攻克沅江,俘获都监刘承遇,副将李师德率领部众五百人投降了王逵。壬辰(初九日),王逵等人命令军士举着小船遮蔽自己,直接来到益阳城下,从四面用斧子砍破寨门杀入,于是攻克益阳,杀死守兵二千人。边镐向南唐告急。甲午(十一日),王逵等人攻下桥口及湘阴,乙未(十二日),到达潭州,边镐环城守卫,救兵没有赶来,城中兵士很少,丙申(十三日)夜里,边镐弃城逃走,官吏百姓也全都溃散。醴陵门前的桥梁折断,死了一万多人,道州刺史廖偃被乱军所杀。丁酉(十四日)早晨,王逵进入潭州城,自称武平节度副使、权知军府事,任命何敬真为行军司马。随即派遣何敬真等追击边镐,没有追上,斩获首级五百颗。蒲公益进攻岳州,南唐岳州刺史宋德权逃走,刘言任命蒲公益暂时代理岳州军政。南唐守卫湖南各州的将领听到长沙陷落,相继逃离。刘言全部收复了马氏岭北故地,只有郴州、连州落入南汉之手。

【原文】

刘言遣使奉表来告,称:“湖南世事朝廷,不幸为邻寇所陷,臣虽不奉诏,辄纠合义兵,削平旧国[1]。”

【注文】

[1]来告:指来后周报告。  邻寇:指南唐。  辄:专擅,擅自。  旧国:指湖南旧楚之地。

【译文】

刘言派遣使者敬奉表章来后周奏告,说:“湖南世代事奉朝廷,不幸被邻近的敌寇攻陷,臣下即使没奉受诏令,也擅自纠合义兵,平定了湖南楚国旧地。”

【原文】

唐主削边镐官爵,流饶州[1]

【注文】

[1]流: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

【译文】

南唐中主削去边镐的官职爵位,把他流放到饶州。

【原文】

十二月,王逵将兵及洞蛮五万攻郴州,南汉将潘崇彻救之,遇于蠔石[1]。崇彻登高望湖南兵,曰:“疲而不整,可破也。”纵击,大破之,伏尸八十里。

【注文】

[1]蠔(háo)石:地名。在今湖南宜章境内。

【译文】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十二月,王逵率领手下兵马以及洞蛮五万人攻打郴州,南汉将领潘崇彻救援郴州,两军在蠔石相遇。潘崇彻登上高处观望湖南的军队,说:“疲惫而不整齐,可以击败。”于是发兵出击,大败湖南军队,倒在地上的尸体长达八十里。

【原文】

刘言表称潭州残破,乞移使府治朗州,且请贡献、卖茶,悉如马氏故事;许之。

【译文】

刘言向后周上表,称潭州已经残破,请求把使府治所迁移到朗州,并请求向朝廷贡献、卖茶,全部依照马氏的旧例;后周同意了他的请求。

【原文】

唐江西观察使楚王马希萼入朝,唐主留之,后数年卒于金陵,谥曰恭孝[1]

【注文】

[1]谥(shì):谥号。为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译文】

南唐江西观察使楚王马希萼入京朝见,南唐中主把他留了下来,数年后死在了金陵,谥号为恭孝。

【原文】

三年春正月丙辰,以武平留后刘言为武平节度使,制置武安静江等军事、同平章事,以王逵为武安节度使,何敬真为静江节度使,周行逢为武安行军司马。

【译文】

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年)春季正月丙辰(初五日),后周任命武平留后刘言为武平节度使,制置武安、静江等军事、同平章事,任命王逵为武安节度使,何敬真为静江节度使,周行逢为武安行军司马。

【原文】

初,王逵既克潭州,以指挥使何敬真为静江节度副使,朱全琇为武安节度副使,张文表为武平节度副使,周行逢为武安行军司马。敬真、全琇各置牙兵,与逵分厅视事,吏民莫知所从。每宴集,诸将使酒,纷拏如市,无复上下之分,唯行逢、文表事逵尽礼,逵亲爱之[1]。敬真与逵不协,辞归朗州,又不能事刘言,与全琇谋作乱。言素忌逵之强,疑逵使敬真伺己,将讨之[2]。逵闻之,甚惧。行逢曰:“刘言素不与吾辈同心,何敬真、朱全琇耻在公下,公宜早图之。”逵喜曰:“与公共除凶党,同治潭、朗,夫复何忧?”会南汉寇全、道、永州,行逢请身至朗州说言遣敬真、全琇南讨,俟至长沙,以计取之,如掌中物耳;逵从之。行逢至朗州,言以敬真为南面行营招讨使,全琇为先锋使,将牙兵百余人会潭州兵以御南汉。二人至长沙,逵出郊迎,相见甚欢,宴饮连日,多以美妓饵之,敬真因淹留不进[3]。朗州指挥使李仲迁部兵三千人久戍潭州,敬真使之先发,趣岭北,都头符会等因士卒思归,劫仲迁擅还朗州[4]。逵乘敬真醉,使人诈为言使者,责敬真以南寇深侵,不亟捍御,而专务荒宴,太师命械公归西府,因收系狱[5]。全琇逃去,遣兵追捕之。二月辛亥朔,斩敬真以徇[6]。未几,获全琇及其党十余人,皆斩之。王逵遣使以斩何敬真告刘言,言不得已,庚申,斩符会等数人。周行逢恶武平节度副使张倣,言于王逵曰:“何敬真,倣之亲戚,临刑以后事属倣,公宜备之[7]。”夏四月庚申,逵召倣饮,醉而杀之。(夏)六月,王逵以周行逢知潭州,自将兵袭朗州,克之,杀指挥使郑珓,执武安“武安”,《资治通鉴》也作“武安”。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刘言为武平节度使,镇朗州,非武安也。‘安’当作‘平’。”据此,“武安”应为“武平”。节度使、同平章事刘言,幽于别馆[8]。秋八月,王逵遣使上表,诬刘言谋以朗州降唐,又欲攻潭州,其众不从,废而囚之,臣已至朗州抚安军府讫,且请复移使府治潭州[9]。甲戌,遣通事舍人翟光裔诣湖南宣抚,从其所请[10]。逵还长沙,以周行逢知朗州事,又遣潘叔嗣杀刘言于朗州。

【注文】

[1]宴集:宴饮集会。  使酒:因酒使性。  纷拏(ná)如市:如同闹市一样混乱。纷拏,同“纷挐(ná)”,混乱的样子。

[2]忌:顾忌,畏惧。

[3]饵:引鱼上钩的食物,引申为引诱。  淹留:亦作“奄留”。停留,久留。

[4]都头:军职名。唐中期以诸军总帅为都头。其后一部之军谓之一都,其部帅称为都头。宋代的都编制缩小,都头、副都头降为指挥使之下的下级军官。本文“都头”当为下级军官。

[5]荒宴:荒淫宴饮。  太师:官名。隋唐五代时,与太傅、太保合称三师。皆正一品。名为训导之官,为天子所师法,实无具体职掌。多赠予德高望重的元老大臣为荣誉衔。后周太祖郭威授予刘言检校太师之衔,此指刘言。

械:桎梏,脚镣手铐。此用作动词,戴上脚镣手铐。  西府:指朗州。朗州在潭州之西,故谓之西府。  收系:拘禁,逮捕监禁。

[6]朔:阴历的每月初一。  徇(xùn):示众。

[7]属(zhǔ):同“嘱”,嘱托,托付。

[8]珓:音jiào。  别馆:其他馆舍。

[9]讫:完毕。

[10]通事舍人:官名。唐五代时为中书省属官,掌朝见引纳、殿庭通奏、承旨宣劳等事。

【译文】

当初,王逵攻克潭州之后,任命指挥使何敬真为静江节度副使,朱全琇为武安节度副使,张文表为武平节度副使,周行逢为武安行军司马。何敬真、朱全琇各自设置侍卫牙兵,与王逵分厅治理事务,官吏百姓不知道该听从谁的。每次宴饮聚会,众将便借酒使性,混乱得如同闹市一般,不再有上下尊卑的区别,唯有周行逢、张文表事奉王逵能尽属下之礼,因此王逵亲近喜欢这二人。何敬真因与王逵不和,告辞返回了朗州,又不能事奉刘言,便与朱全琇谋划叛乱。刘言一向顾忌王逵势力强大,怀疑王逵派何敬真来侦伺自己,便准备讨伐王逵。王逵得知消息,非常害怕。周行逢说:“刘言向来不与我们同心,何敬真、朱全琇耻于地位在您之下,您应当及早考虑对付他们。”王逵高兴地说:“我和您一起铲除凶徒乱党,共同治理潭州、朗州,还有什么忧虑呢?”此时适逢南汉入侵全、道、永三州,周行逢请求亲自前往朗州,劝说刘言派遣何敬真、朱全琇率军南讨,等他们到达长沙时,再设计将他俩拿获,这样他俩就如同手中之物一样了;王逵同意了他的计策。周行逢到了朗州,刘言便任命何敬真为南面行营招讨使,朱全琇为先锋使,率领牙兵一百多人会同潭州的军队去抵御南汉。何敬真、朱全琇二人抵达长沙时,王逵亲自出城到郊外迎接,相见之后十分欢快,连续几天设宴饮酒,并用很多漂亮的妓女引诱他们,何敬真因而滞留在潭州,不再进军。朗州指挥使李仲迁手下兵士三千人长期戍守潭州,何敬真让他们先出发,奔赴岭北,都头符会等人趁着士卒思归故乡,劫持李仲迁擅自返回了朗州。王逵乘着何敬真喝醉酒时,派人诈称是刘言的使者,责备何敬真在南汉敌寇深入侵犯之时,不赶紧防卫抵御,而专门荒淫宴饮,说太师命令给你戴上镣铐,押送回西府朗州。于是将何敬真逮捕,监禁在狱中。朱全琇脱身逃走,王逵派兵追捕。广顺三年(953年)二月辛亥朔(初一日),何敬真被斩杀示众。不久,抓获了朱全琇及其党羽十几个人,全部斩杀。王逵派遣使者将斩杀何敬真的事情告知刘言,刘言不得已,在庚申(初十日)这天,斩杀了符会等几个人。周行逢厌恶武平节度副使张倣,便对王逵说:“何敬真是张倣的亲戚,他在临刑时把后事托付给了张倣,您应当防备他。”夏季四月庚申(十一日),王逵召张倣饮酒,在灌醉之后杀了他。六月,王逵委派周行逢主持潭州事务,自己率兵袭击朗州,攻克州城,杀死指挥使郑珓,并俘获武平节度使、同平章事刘言,将他囚禁在其他馆舍。秋季八月,王逵派遣使者向后周上表,诬陷刘言阴谋带领朗州归降唐国,还准备攻打潭州,他的部众都不顺从,因而废除其位并把他囚禁起来,说他自己已经到达朗州安抚军府完毕,并且请求将节度使府治所再迁到潭州。甲戌(二十七日),后周太祖派遣通事舍人翟光裔到湖南宣旨安抚,同意王逵的请求。王逵返回长沙,委任周行逢主持朗州事务,又派遣潘叔嗣在朗州杀死了刘言。

【原文】

显德元年夏四月,王逵表请复徙使府治朗州[1]。五月甲戌朔,王逵自潭州迁于朗州,以周行逢知潭州事,以潘叔嗣为岳州团练使。

【注文】

[1]显德:后周太祖郭威开始使用的年号。公元954年,郭威改元显德,不久病逝,后周世宗柴荣即位,继续使用至959年。后周恭帝柴宗训即位后沿用至960年。

【译文】

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夏季四月,王逵向后周上表,请求再把节度使府治所迁到朗州。五月甲戌朔(初一日),王逵从潭州迁到朗州,任命周行逢主持潭州事务,任命潘叔嗣为岳州团练使。

【原文】

是岁,湖南大饥,民食草木实,武清节度使、知潭州事周行逢开仓以赈之,全活甚众[1]。行逢起于微贱,知民间疾苦,励精为治,严而无私,辟署僚属,皆取廉介之士,约束简要,吏民便之[2]。其自奉甚薄,或讥其太俭,行逢曰:“马氏父子穷奢极靡,不恤百姓,今子孙乞食于人,又足效乎[3]!”

【注文】

[1]赈:救济。

[2]辟署:征聘委任。  廉介之士:清廉耿介之士。  约束简要:法令规章简单扼要。

[3]自奉:自身日常生活的供养。  恤:体恤,怜悯。

【译文】

这年,湖南发生大饥荒,百姓吃草木的果实。武清节度使、主持潭州事务的周行逢打开粮仓救济灾民,保全存活了许多人。周行逢出身微贱,知道民间疾苦,励精图治,严正无私,征聘委任下属官吏,都选取清廉耿介之士,法令规章简明扼要,官吏百姓都感到方便易行。他对自身的生活供养十分淡薄,有人讥讽他太节俭,周行逢说:“马氏父子极度奢侈挥霍,不体恤百姓,如今他的子孙向人讨饭,又值得效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