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督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屠苏饮尽 除夜白头

徐广陵摺好信笺,压在枕下,走向屋外。

临出门时,他犹豫片刻,从架子上取下「鸿鹄血」挂在腰间。

读完了裴元吉的来信,天色已晚。黛紫色的除夕夜空中,已经有无数璀璨烟花轰然绽裂,如陨星,如火雨,琳琅炫目。

徐广陵仰着头,负手望着夜空中凭空多出的点点繁星,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

他想起了前世北地领军时的一次次新年。

他想起死守雁门关弹尽粮绝时,一头珍贵羔羊怎样被切成小得可怜的肉块,然后分给足足八百将士享用;那些粗壮的关东汉子,手里捏着完全不成比例的小肉块,笑得却比任何人都爽朗;

他想起突袭辽东郡千里疾行时,那个后来死在女真人刀下的斥候队长,怎样浑身浴血地闯入自己帐中,将一颗女真将校人头双手献上,说是给大督军的新年礼物;

他想起那场惊天动地的蟠龙江大战,想起新年之日,分别扎营于大江两岸的汉军女真军,不约而同地偃旗息鼓,隔着冰水横流的浩荡大江各自唱起家乡小曲,最后大江两岸唱成了同一个腔调。

一时间,徐广陵突然觉得生死也没什么了。

就像那些在天上绽放的烟花,终究是死了,可死得绚烂。

呼延轮台死在十九岁,死于唯一的朋友徐广陵手中;可他从南渡中原的六岁,直到死时的十九岁,十三年间给女真王庭传递了七千二百一十三条密报,更是在父亲呼延毅撒手人寰后,把本来不成气候的女真天机,经营为渗透了大汉每一个角落的谍报天网。

呼延轮台终究是死了,可死得绚烂。

秦朝皇帝求长生,向东海外虚无缥缈的蓬莱山派遣出无数方士;大汉皇帝求长生,在皇宫内院筑起紫铜鼎炉,指望炼出一颗益寿延年的人间仙药。徐广陵突然觉得,那个苦等着徐福消息的秦朝皇帝很傻,那个苦候着丹药出炉的大汉皇帝很可怜;他们不懂,其实人的一生有时候没必要那么长。

只需要找准时间,然后绚烂地炸开。

宛若烟花。

根据裴元吉送来的消息,呼延轮台留下的天机,已经打定主意要杀他徐广陵,这件事没什么好疑惑的——为他们的大首领报仇,本就是这帮谍子死士的使命;倒不如说,他们如果不张牙舞爪地朝徐广陵扑过来,简直是愧对了呼延轮台的知遇之恩。

徐广陵望着除夕的夜空,静静地想着:

这帮女真的谍子刺客敢来,那我徐广陵就敢杀,也不知最后是天机的谍子先死完,还是我徐广陵先在刺杀下力竭而亡;但不管哪种结果,徐广陵和天机,赢家继续活下去,输家死掉,但是死得绚烂。

宛若烟花。

于是当初的幽州道大督军徐广陵,彻底觉得生死也没什么了。

徐广陵还在望着天空出神,却觉有人扯了扯自己袖子,便回过头。

是碧桃。小丫鬟穿着圆滚滚的冬衣,双手捧着一只白瓷酒壶。

“少爷。”小丫鬟皱了皱鼻子,“刚热的屠苏酒,快喝点吧。”

徐广陵笑骂道:“傻丫头,屠苏酒是大年初一喝的,现在还是除夕呢。”

碧桃固执地晃晃脑袋,将手里的酒壶举到徐广陵面前:“外面天气冷,少爷喝了好暖暖身子!”

徐广陵拗不过这个比老妈子还操心的小丫鬟,苦着脸接过一壶屠苏酒。碧桃正要给少爷找酒杯,却见徐广陵毫无礼仪可言地拧开酒壶往嘴里倒去,温热的淋漓酒液顿时洒满了棉衣前襟。

小丫鬟黑着脸掏出手帕,用力帮少爷擦拭着衣襟。

手劲用得似乎比寻常大一些。

“少爷,您起码也是探花郎、大才子,”碧桃嗔道,“怎么做派没有一点儒雅样子,反倒像是个土匪流寇?”

“跟你说过了,探花郎大才子啥的,我早就不是啦。”徐广陵无奈道,“不过土匪流寇嘛……倒是真有人一直这么骂我。”

其实,神武年间的庙堂上,大汉文官们骂起那个幽州大督军,用词还要难听得多。

小丫鬟白他一眼,收起手帕。

见碧桃接过酒壶要走,徐广陵突然嘿嘿一笑,拉住小丫鬟手臂道:

“小娘子,给我这个土匪流寇掳上山去,当个压寨夫人,你可乐意?”

被自家少爷调戏惯了的碧桃只是脸上一红,随即鼓着腮帮子反击道:

“奴婢可当不起少爷的压寨夫人——叶家的二小姐都没这福气,奴婢一介丫鬟身子,就更别想啦!”

徐广陵眼神蓦然一黯。

碧桃自知失言,提了个不该提的人物。她红着脸抱着酒壶,一溜烟似的跑开了。

直到转过墙角,小丫鬟才靠在墙边,用一手捂着滚烫的脸颊,又有些愤恨地跺了跺脚。

小丫鬟咬着嘴唇,不由自主地想:

那个抛弃了少爷的叶家二小姐,到底有什么好的……

……

金陵城另一个不起眼的院落,毫无新年夜的喜庆气息。

气息虚弱的老人躺在床上,身边坐着多年来相濡以沫的妻子。

老妇人紧紧攥着丈夫的手,宛如在攥着丈夫的一条命。

两人年轻时经人作媒定亲结婚,相互扶持着一路走来,到如今都已到耳顺之年,却从来没预料到会有离别的一天。

更何况是除夕。

老夫妇一共养育了三个儿子,却都不成器,每日里热衷些蹴鞠博戏、斗鸡纵马的纨绔勾当,将本来还算殷实的家底败了个精光;这天除夕夜,三个儿子更是呼朋唤友地出去闲逛,将两位老人抛在家中。

老人躺在病床上,发出一声若有若无的呻吟。

老妇人的身躯微微颤抖,一颗泪珠掉在床单上。

一直以来,她才是久病缠身的那个人,才是躺在病榻上、既幸福又惭愧地享受丈夫服侍的那个人;可最后没想到夫妻一场,先要离开的竟然是他。

那七场西域行商,早已耗尽了老人体内的一切生机,而最后一次回金陵时染上的风寒,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自入秋以来,老人病情愈加恶化,在郎中的治疗下吊着一条命,跌跌撞撞撑到除夕夜,终究是撑不住了。

“别哭……别哭……”老行商艰难地伸出枯瘦手掌,为妻子抹去眼泪,“最后一次赚的钱,我藏在厨房的瓦罐里了,将来日子长,你留着自己花,别给孩子们看见……”

老妇人呜咽着点点头,说不出话。

榻上的老行商缩回手,怔怔地望着房梁,本已浑浊的眼珠中,突然出现一丝清明,病弱身躯里也仿佛爆发出一股豪气。他颤抖着笑道:

“我陈大诚,一辈子里走了七趟西域。见过山,见过水,见过黄沙,也见过白骨。我陈大诚走的路,比书庐里的书生多;我陈大诚去过的地方,比朝廷里的宰相远;我陈大诚娶的媳妇儿,比皇帝老儿的妃子还漂亮……”

已经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又哭又笑。老行商拍拍她手背,喃喃道:

“这次回来的路上啊,我见了一个白衣公子,你这辈子怕是看不见这么俊俏风流的人儿啦。公子跟我说,以后咱们大汉都会是个太平世道,说通向西域的官道会日夜畅通,说还会有无数像我陈大诚这样的行商走上那条商路……他还说,大汉要谢谢像咱们这样的百姓,是咱们撑起了大汉的社稷……那公子说得真好啊,他临走前唱的曲儿也好听……是怎么唱的来着?嗯……”

老行商用枯枝般的手指在床上打着拍子,给老妻轻声唱道: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老行商的声音越唱越低,最终止于一声呜咽。

屋外夜空中,太平十三年的最后一颗烟花轰然绽放。

千门万户,辞旧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