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帕蒂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帕蒂塔》(Partita,共六套,BWV 825~830)是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 S. Bach,1685~1750)于1725~1732年间在德国莱比锡创作并单独发表的。1731年,他将这六套《帕蒂塔》汇集成册,连同另一套被称为《b小调法国序曲》的组曲一起,收入《键盘练习曲集》的第一集出版。这是巴赫首次个人出版的专集。

“帕蒂塔”在意大利语中是“组曲”的意思。巴赫的六套《帕蒂塔》正如其名,有明显的意大利风格倾向。为了有别于巴赫在此之前写的《法国组曲》和《英国组曲》,18世纪的德国人曾建议用《德国组曲》来称呼这六套组曲,但实际上,这名称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没有任何标志性的意义。

巴赫《帕蒂塔》受意大利风格的影响,形式较为自由,风格轻松明快。如果说,《英国组曲》更多地继承了结构严谨的传统组曲样式,那么《帕蒂塔》在结构上则更大胆地突破了传统。巴赫在创作手法上减少了复杂的声部交叉,运用较为透明的二声部织体;但又往往使单旋律线条内含二至三个声部。他把复杂的对位织体蕴藏在音阶和琶音的走句中,同时也明显增强主调织体的和声因素。他在节奏上既保留了巴洛克时代整段音乐脉络统一的特点,又在节奏统一脉动的内部创造了变化多端的独立节奏单元。六套组曲虽然仍旧采用前奏曲—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任选舞曲—吉格的形式,但每一套的排列顺序都不一样,而且每一乐章的性质都有了较大变化,例如“前奏曲”在各套就分别以托卡塔、幻想曲、法国序曲、意大利序曲等面貌出现。每一套组曲在插入“任选舞曲”之外,还加入了旋律(Air)、回旋曲(Rondo)、随想曲(Capriccio)等非舞蹈性乐曲。即便原来是舞蹈性的乐曲也愈来愈成为抽象的纯器乐曲,舞蹈节奏特点日益减少,而只保留舞曲的速度。

六套《帕蒂塔》是巴赫最成熟的作品之一。可以说,德国的古钢琴组曲自约翰·雅各布·弗罗贝格尔(Johann Jakob Froberger,1616~1667)奠定形式以来,经由迪特里希·布克斯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1637~1707)和约翰·库瑙(Johann Kunau,1660~1722)等作曲先辈的发展,至巴赫的《帕蒂塔》达到了最高峰。这六套组曲的成就比巴赫的六套《法国组曲》和六套《英国组曲》更高。《帕蒂塔》是巴赫在组曲体裁中留下的最后言语,既体现了巴赫对组曲传统形式的尊重,又显示出他对陈旧形式的大胆创新。

本人在编注过程中,参阅了巴赫《帕蒂塔》第一至第六组曲亨勒版本(G. Henle Verlag,1979)、英国皇家音乐学校联合会版本(The Associated Board of The Royal Schools of Music,1981)、费·瓦兰蒂(Fernando Valenti)的《巴赫帕蒂塔的演奏指南》(“A Performer's Guide to The Keyboard Partitas of J. S. Bach”,1989,Yale University Press)和雷克拉姆斯《钢琴音乐指南》(Reclams Klaviermusikfüehrer,1993,Philipp Reclam jun. Stuttgart)。

周薇

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