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沿着西安城内有名的仿古一条街,走向碑林,一路上遇到的店铺几乎都在兜售笔墨纸砚、古书字画和碑林碑刻的拓本,仿若走进一间长长的大书房。空气中墨香缕缕,身旁移步换景,这书房太美妙了!
逛完书房,碑林博物馆就出现在眼前。
进入碑林,首先到达的是孔庙。这里的孔庙和我们所见的文庙规格存在很大的差异,没有孔子塑像,亦无大殿,只是一条通向碑林的仪式走道。穿过斑驳的棂星门,走过长长的绿树成荫的走道,尽头是朱红的戟门。跨过戟门,又是长长的绿荫道通碑林,两旁有对称分布的六座存放功德碑的碑亭。里面所存放的御碑很高大,要高抬头才能看到顶,非常宏伟壮观。
“碑林”二字由林则徐所题。“书,心画也。”这两个字方正、浑厚,正如林则徐留给世人的印象,真是字如其人,见字如见人。题字人特别,所题之字也特别。“碑”字的右半部分起笔没有那一撇。这是因为古人造字时,“碑”字并没有那么一撇,也许是由于某一粗心的石匠在凿刻时给它添了那一撇,后来才有了而今的“碑”字。没有一撇的“碑”字,让“碑林”二字的排布更加整齐划一、美观非常。
走进碑林,首先看到的是碑林的镇馆之宝之一的《石台孝经》,高近六米,碑身巨大,由四块巨石合成,是碑林里最宏伟的石碑。它就这样巍然高耸在进门处。“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进门看到的就是石刻《孝经》,这是对世人无言的说教。
《石台孝经》是唐玄宗的御笔,采用的字体是隶书。“画如铁石,字若飞动”,每一笔都具有曲线美,不仅符合了一个音乐家的气质,也再现了一位帝王锐利笔锋的气势。唐帝的风采、盛唐的气象,就以这样的方式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第一展览室展出的是刻于唐文宗年间,以其年号命名的《开成石经》,所刻内容为儒家的十二部经书。说到儒家,我们都会说是孔孟之道。但这里的十二部经书并没有《孟子》,因为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不为唐文宗所推崇。想当年,唐太宗认识到:“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推崇民本思想,而其后代子孙却不这么认为,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君王一颗心。“贞观之治”只有一个,盛世难再,千古帝王令人仰止。
这十二部经书,号称世界上最庞大的“石刻教科书”。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明朝关中大地震的破坏,有不少石碑的中间出现了断裂,也有不少被磨损。若不是后世人不断修补,而今我们看到的《开成石经》会更加残缺。
儒家经典中,我最喜欢的是《诗经》,于是开始在石碑上耐心地寻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轻轻地用手指隔着玻璃抚摸“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我觉得它们是何其之幸,战火烧不坏,强盗悍匪不会抢,改朝换代的剧变也难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所以,它们才会走到今天,享受岁月的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