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沿边口岸城镇化的推进
明确口岸城镇化的推进方向,一方面需要对现阶段口岸城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加以分析、定位,另一方面需要明确推进口岸城镇化的有效手段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沿边口岸城镇化的动力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得出推进沿边口岸城镇化的主要方法。
沿边口岸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口岸城镇的经济增长,及其特有的口岸经济的推动。当前口岸城镇化动力不足在于口岸经济的产业外延范围狭窄,因此需要进行产业的拓展;沿边口岸城镇之间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沿边口岸城镇与其他城镇存在发展差异,因此需要城镇关系的统筹,以政策推进口岸城镇化,保证沿边口岸城镇化的尽快完善;沿边口岸城镇之间存在城乡发展的差异,部分城镇发展的成果并未完全外化为城镇化,因此需要城乡关系的统筹,保证城镇发展成果外化过程的顺利实现。
一、沿边口岸城镇化的阶段定位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当前沿边口岸城镇总体处于货物流转和服务中心向区域贸易流转和货物制造中心演进的阶段。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以边境贸易、第三产业为核心的口岸城镇经济发展内核。以口岸为动力之基、口岸经济为动力之锚的发展模式,表明当前沿边口岸城镇的功能不仅限于维护口岸运行,而且开始发挥口岸的腹地功能。口岸城镇发展已经初步具备城镇经济发展的内核,即为口岸运行衍生的口岸经济。但当前口岸城镇发展动力较为单一,尚未形成各产业、各部门完整、互动的城镇经济,特别是在第二产业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口岸城镇尚未形成自我发展的充足动力。
第二,城镇化与城镇经济发展的不统一。当前沿边口岸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人口聚集程度的不一致表明口岸城镇经济实力与城镇化率较低相关,城镇化—人口聚集—总体上并非口岸城镇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果,口岸城镇经济水平主要体现于口岸职能的保障和口岸服务行业的发展,对劳动力吸纳能力不足,城乡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口岸经济服务于边境贸易但对城镇化贡献不足,表明沿边口岸城镇主要是货物流转和服务中心,城镇自我发展的推力不足。
第三,口岸经济内涵有所充实。货物流转和服务主要依靠第三产业,但当前口岸城镇第二产业已经普遍有所发展,口岸经济已经不单是货物流转和服务,工业内涵开始融入口岸经济。工业的发展表明口岸城镇向区域贸易流转和货物制造中心的发展趋势,但工业尚未成为口岸经济的主导。
综上所述,沿边口岸城镇总体处于货物流转和服务中心向区域贸易流转和货物制造中心演进的阶段。
二、沿边口岸城镇化的动力基础和环境要求
沿边口岸城镇化以口岸城镇发展为内生基础,口岸城镇发展需要保持口岸城镇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以口岸城镇发展动力的继承与补充作为主要依托。
(一)动力基础
根据对沿边口岸城镇结构的分析,口岸城镇发展以经济增长为支撑、地方政府的财政作为保障、居民消费能力作为基础,是经济增长及与之相伴而生的政府财政能力的增强与居民生活的改善。因此,口岸城镇化作为城镇经济发展的外化,主要依托于口岸城镇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增长。
但口岸城镇化作为特殊类型的城镇化,具有独有的动力系统。
首先是对口岸的利用。口岸作为口岸城镇发展的动力之源和其城镇化顺利实现的保障。因此,口岸功能的发挥程度与效率是口岸城镇化的核心动力。
其次是对口岸经济的促进与扩容。口岸经济作为口岸城镇的发展之锚、口岸城镇经济的稳定器,是保障口岸城镇化进程稳定的基石。口岸经济为口岸城镇提供发展动力,口岸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由此吸引的非口岸产业对口岸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持、要素吸引、人口吸纳等方面的支持,是口岸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动力。
最后是后续动力。通过对沿边口岸城镇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出,口岸城镇化的动力缺陷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的带动不足、环境因素的制约,以及口岸经济发展与城乡发展的不一致,为此需要强化工业动力、应对环境制约、促进城乡关系统筹。
在当前口岸城镇体系的产业结构当中,第二产业比重偏低,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第二产业作为城镇化的传统推力,在口岸城镇化的进程中同样可以有所作为。第二产业的发展缺失,造成当前口岸城镇体系中第三产业比重过高,城镇发展过分依赖于商品流通,可能形成口岸城镇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口岸城镇化要对第二产业进行吸纳、补充,强化工业动力。
环境因素可以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外部因素因其可控性较弱不纳入分析。内部环境的动力缺失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区域发展状况不一、自然禀赋的条件不足等。
口岸经济发展与城乡关系发展的不一致,主要源于口岸经济相关产业的吸纳能力不足,即城镇发展与城乡关系统筹的非同步。为此,口岸城镇化需要解决城镇发展与城乡关系的统筹协调。
(二)沿边口岸城镇化的环境要求
沿边口岸城镇化以口岸为核心,需要对外交往、贸易往来的稳定性,以保障口岸运行的稳定和口岸经济的稳定、繁荣。第一,需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国内市场的供需旺盛是边境贸易开展的重要内部条件。第二,需要外部环境的良好态势,国外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是边境贸易开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是口岸城镇化顺利推进的基础条件之一。
沿边口岸城镇化因其区位特质,需要稳定的政策供给和保障要素地不断注入。第一,需要沿边开放的政策供给,沿边开放的政策扶持在过去是口岸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仍需要继续强化。第二,需要城镇建设的政策供给,口岸城镇财力有限,需要更多外部资金参与城镇建设。第三,需要产业政策支持,口岸城镇化以产业扩展为重要内容,产业结构调整是沿边口岸城镇发展的重要契机,产业政策的稳定是口岸城镇化的重要保障。第四,宏观层面的行政协调是口岸城镇化的必要条件。
三、产业拓展与吸收视域下的沿边口岸城镇化
解决当前口岸城镇化的动力缺失问题,发挥口岸优势,关键在于促进产业聚集,以口岸经济的集聚效应拉动城镇化进程。针对当前沿边口岸城镇的动力缺失,口岸城镇的产业发展需要围绕当前的产业结构和国内区域分工,通过产业的拓展和完善来促进口岸城镇化的顺利发展。
产业可以由当地企业的整合转化而形成。沿边口岸城镇已经有边贸企业及相关企业,产业的拓展可以是原有产业的扩张、强化,由口岸经济不断延伸。乡镇企业既是小城镇的主要发展动力,也是中国城镇化的重要推力,但布局分散是制约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36)利用口岸优势对乡镇企业的整合,可以促使原有的外向型企业及相关企业在城镇聚集,对其原有的生产能力加以转化和转移,使其在口岸城镇发挥职能。
产业同样可以异地转移而形成。中国当前的产业集群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以跨区域群体投资、产业链转移的方式转移到其他地区(37),承接产业转移是口岸城镇化补充产业动力重要方向之一。《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已经明确了当前东部地区若干产业跨区域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主要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加工贸易等产业的调整,这类产业是沿边地区口岸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甚至支柱产业,是口岸城镇化的重要支持。产业的转移,可以为口岸城镇引入资金、技术、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资源,对补充城镇化动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资金、技术和企业管理等资源的引入对于带动更广泛的经济活动将会产生乘数效应,有助于完善城镇经济体系,扩大劳动力需求,完善城镇化的要素体系。
(一)产业拓展与吸收的原则
沿边口岸城镇的发展以口岸为动力之基,口岸城镇经济以口岸经济为核心动力,口岸城镇化的产业拓展与吸收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简而言之,就是要把握口岸,围绕口岸经济,渐进式地补充城镇化的产业动力。
城镇化作为渐进式的动态过程,建立在区位、禀赋等既有条件的基础之上。产业的拓展与吸收,是市场主体的理性选择,是建立在对成本、收益等因素衡量基础之上的理性判断。口岸城镇的核心禀赋在于口岸,口岸经济主体的理性判断形成了口岸城镇的发展之锚。新的市场主体注入口岸城镇,是基于对口岸、口岸经济的理性判断。因此,口岸城镇化的产业动力补充必然是渐进式的过程,沿着口岸经济的扩容而进行。
沿边口岸城镇化的产业拓展与吸收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1.保持口岸城镇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城镇经济的增长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交易机会、改善供求环境,保证关联企业的经营状况,增加产品、资金的流转速度等,因此,城镇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对于入驻企业而言是收益的前提,也是口岸城镇化过程中产业拓展与吸收的首要原则。
2.保持口岸的吸引力
口岸是口岸城镇具有的独特要素,亦是口岸城镇化的产业拓展与吸收的主要因素。口岸功能是口岸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口岸功能的良好发挥亦是口岸城镇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保障口岸城镇的吸引力,需要保持口岸的吸引力。就企业而言,口岸功能的发挥程度是主要参考因素之一。
3.稳定口岸经济的健康运行
口岸经济是口岸城镇发展的主要基础。口岸经济一方面是吸纳直接相关产业和非相关产业的重要动力源,另一方面则是口岸城镇经济状况的直接体现。稳定口岸经济的健康运行,是口岸城镇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吸引企业入驻口岸城镇的保障。
4.适时、适度引导企业进入
城镇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的微观支撑,但企业的数量并非城镇经济健康状况的直接反映。在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历程中,边贸企业数量、边贸交易量的过度扩张曾经导致了产品质量下滑、边贸管理中“灰色清关”问题,曾影响了中国边境贸易的顺利开展。因此,适时引入企业需要基于口岸、口岸城镇管理的完善程度,适度引入企业,需要控制企业的质量和信誉。
(二)产业的拓展
劳动分工、产业集聚与地方优势产业之间联系密切。(38)劳动地域分工外化为区域产业布局,产业集聚依托于劳动地域分工又随分工的变化而变化。地方优势产业的拓展需要把握劳动地域分工以及产业集聚的规律。沿边口岸城镇化的产业拓展依托于要素禀赋,凭借产业联系而逐渐演进。(39)
口岸城镇在中国劳动地域分工中承担着对外交往门户的职能,产业的集聚围绕口岸而进行,形成具有口岸特色的口岸经济产业集群。因此,口岸城镇的产业拓展需要继续把握口岸,把握发展环境,以口岸经济为锚不断进行延伸和扩容。根据当前口岸经济的特征,产业拓展的重要领域有:
1.加工制造业
沿海口岸城镇的成功经验在于利用加工制造业有效地转化了国内外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鉴于此,对于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的接洽、贯通能力的拓展是沿边口岸城镇扩容的关键因素。
加工制造业对于国内外市场、资源的交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内资源供给转化为国外市场需求、国外资源供给转化为国内市场需求的主要产业。沿边口岸城镇的口岸资源具有内、外的通达特征,加工制造业的创造仅需借“势”而为,是补充当前口岸城镇化动力的易行之源。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聚集成本低、劳动力吸纳能力强,适宜于当前工业体系较为薄弱的沿边口岸城镇,在沿边口岸城镇的城乡发展统筹、人口集聚等方面同样具有强大推力。
2.金融业
外汇结算是边境贸易的必经环节,口岸城镇在此环节中具有独特优势。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3年制定的《边境贸易外汇管理办法》,中国当前的边境贸易结算允许使用外币和人民币,外汇指定银行具有兑换、结汇、汇出、结算等多种职能。边民互市、边贸企业以及境外贸易机构的边境贸易运行需要的本币、外币必须经由外汇指定银行结算。同时,金融业对口岸城镇的作用不仅限于外汇服务,口岸经济相关企业运转需要金融业的支持。因此,口岸城镇的发展、口岸经济的繁荣依托于金融业的完善,外化于口岸城镇金融业的发展。口岸城镇化的金融业拓展实现于金融服务领域的扩张、服务对象的多元化、服务效率的提升以及金融业自身的不断强化。
3.跨境产业
跨境产业体现出对内外市场、资源的高度整合,具有保障口岸经济稳定、降低口岸经济风险的作用。跨境产业是整合资源基础上,对外贸易、经济合作、技术流转、劳务交流、跨境旅游等对外经济方式在形式、广度、深度上的拓展。拓展跨境产业是深化国际交往的途径,也是“引进来、走出去”的对外交往方式,还是相关企业整合市场、扩展规模、扩大影响的路径。沿边口岸城镇拓展跨境产业可以发挥当地独特的地缘、人文优势,提升口岸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口岸城镇在资金、技术、劳务等方面的需求,增加口岸城镇的内联外拓能力,对于沿边口岸城镇化现有动力的提升作用不容小觑。
4.“绿色”科技
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低碳经济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障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发展。“绿色”观念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原则,边境贸易亦遵守这一普遍原则(40),沿边口岸城镇化也应遵循“绿色”的发展原则,将绿色科技作为产业拓展的方向。口岸的经济发展,无论是在生产环节通过环保技术的应用减少生态破坏,还是在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利用环保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都需要“绿色”科技的支撑。在产业拓展过程中,其他产业与“绿色”科技产业的协同集聚,可以减少边境贸易阻力、实现口岸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补充口岸城镇化动力系统。
(三)产业的吸收
沿边口岸城镇化产业动力的补充途径有三种,即原有企业的扩张、当地生产能力的转化以及其他地域的产业转移。但上述三种情况并非完全在口岸城镇实现,即存在企业向其他地域扩张、生产能力在其他城镇转化、产业转移的地域选择多样化的可能性。因此,沿边口岸城镇化的产业吸收存在推力和阻力。
1.吸纳推力
除了口岸城镇自身发展之外,当前沿边口岸城镇化产业吸收最主要的推力在于沿海外向型产业的内迁趋势,包括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布局,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等。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在于改变过去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41)外向型产业的调整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表现为增加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在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以及发达国家战略调整和技术更新的情况下,相关下游产业存在再次转移的趋势。加工制造业劳务的成本上升,一方面造成了国外合作企业的转移,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产品价格竞争力。在此趋势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将原有生产能力转移。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沿边地区因贸易对象需求结构特征具有承接条件,对于相关企业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目标市场等方面具有吸引力,而沿边地区劳动力成本的相对低廉同样起到推动作用,是企业生产能力转移的合理选择。因此,当前形势对于沿边地区吸收产业转移具有推动作用。
2.吸纳阻力
边境贸易的发展源于沿边开放政策,口岸经济、口岸城镇的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边贸优惠政策的要旨之一在于优惠政策的范围,主要体现在边民互市的范围、边贸企业的界定、边贸优惠的落实区域等方面。(42)财政部2010年发布的《关于边境地区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准予退(免)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0〕26号)规定:“凡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新疆、西藏、云南省(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出口企业,以一般贸易或边境小额贸易方式从陆地指定口岸出口到接壤毗邻国家的货物,并采取银行转账人民币结算方式的,可享受应退税额全额出口退税政策。”(43)
该通知将边贸政策的优惠扩展至省域范围,对于产业吸收而言,形成省域范围内的城镇间竞争。口岸经济相关企业的发展依托于政策优惠,边境贸易优惠政策范围的扩展有利于沿边开发开放,但对于口岸城镇的产业吸收形成了阻力。这一阻力主要来自于交通、信息通达性的提高,货物进出口程序的简化。在上述情况下,口岸城镇的地理区位稀缺性被弱化,基础设施和过境服务的改善使企业在选址时对距离因素的考虑减少。口岸城镇发展相对落后于内陆地区的态势进一步增加了产业吸收的难度。
四、城镇关系统筹视域下的沿边口岸城镇化
城镇的体系化建设、城镇布局的优化,依托于城镇的职能分工。口岸城镇化是适应开放型经济的要求而出现的口岸经济的集聚,由于在区位、禀赋等方面存在差异,口岸城镇之间、口岸城镇与其他城镇之间的分工与统筹是全面发挥口岸经济效用的要求,也是口岸城镇化的推进方向。
首先,需要口岸关系的统筹。中国当前的口岸布局不合理,口岸的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口岸经济依赖于外部环境,然而当前中国的周边邻国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外部需求尚处于扩展时期。同时,当前中国大量口岸布局存在多个口岸面向同一陆路邻国,对应的陆路邻国口岸建设状况参差不齐的状况。在这样的状况下,口岸的区位差异和口岸之间的竞争降低了口岸经济的整体效益。因此,口岸功能的发挥需要口岸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需要口岸的统筹。口岸合力的形成要求突破地域束缚,在一定范围内(44)实现地方政府间、各地企业间的协作。在把握国内外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我国应当有步骤地开发口岸资源,通过口岸之间的分工合作和协调配合形成共同市场(45)、共同策略和共同议价能力,即通过统筹强化整体功能。
其次,需要区域内城镇关系的统筹。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区域范围之内聚集相当数量性质、类型、等级规模有所不同的城市,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作为中心,依托自然环境和交通基础,促使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渐加强,从而构成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46)口岸城镇化是沿边城镇与口岸之间的协调发展,也是内陆城市群与沿边城市群的点轴式发展。口岸城镇化,需要沿边口岸城镇的协作,促使产业在口岸城镇协调布局,也需要依托内陆城镇与沿边口岸城镇的协作。
内陆较之沿边发展较早、实力较强,是当前边境贸易的主要货源地和目的地;沿边较之内陆,边境优势明显,但无论自然条件还是人文条件均处于相对劣势。内陆与沿边的发展互相依存,二者协调发展的动力及外在表现体现于口岸城镇化的区域间城镇关系协调。内陆城镇的外向型发展与沿边口岸城镇的发展因“边”的因素而联结。在中国开发开放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内陆的发展需要沿边更好的支撑。(47)因此,实现口岸城镇化的城镇协调需要建立内陆、沿边城镇发展的关联,需要全国范围内的战略支持与地方层面的行政协调,弱化内陆与沿边的竞争,实现内陆城镇发展带动沿边城镇发展、沿边口岸城镇化推动内陆城镇发展外向化、内陆与沿边在微观层面(48)合作共赢,以此构建内陆、沿边开发开放的分工、协作体系。
(一)口岸城镇关系统筹
1.口岸同质性与异质性
口岸的同质性源于口岸的禀赋特征,即沟通内外。口岸对内面对共同的国内环境,外部市场环境虽然复杂,但向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开放的两大类型的口岸面临类似的外部条件。环境的同质性体现为:国内环境方面,中国当前处于转轨时期,主要在出口与内需、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生产性投资与社会性投资四个维度展开。(49)口岸要素在国内环境变化过程中共同承担商品流通职能,促进或吸纳转轨带来的商品结构、生产者和消费者结构的变化。从外部环境角度来看,沿边地区的外部环境相对复杂,特别是东北亚地区(50)。但中亚五国供需结构具有相似性(51),东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则不断加深(52),面向西北、西南开放的口岸的外部环境同质性较强。
口岸的异质性由区位条件差异而形成,主要源自沿边口岸及对应邻国口岸的腹地差异。一方面,沿边口岸与腹地之间一般通过陆路交通链接,点—轴结构中点的强度和轴的长度、质量决定口岸腹地对口岸辐射的程度。口岸的直接腹地(口岸城镇)以及口岸的间接腹地(内陆城镇)的差异较大,辐射程度因距离因素引致的交通成本和营运成本而异,而交通运输方式和效率(53)的不同形成点—轴系统的乘数效应,使口岸条件发展差异成倍扩大。另一方面,邻国口岸腹地的差异表现为口岸、口岸城镇的规模差异,沿边口岸的异质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相邻口岸的吞吐能力。
2.口岸的经济联系与行政协调
口岸关系统筹关键在于口岸间的经济联系,方式在于行政协调。同质性口岸具有相似的内外环境,并且其经济联系是建立于地理距离关系之上的共同市场带来的竞争和博弈关系。同质性口岸在国内、外市场中存在合作与竞争的博弈关系,而其面临的同质性市场是博弈的关键。
口岸与边境贸易企业紧密联系,因此口岸的合作与边境贸易的效率息息相关。达成口岸合作的关键在于行政协调。口岸管辖地政府之间相互协调,合理分配口岸过货分布,有利于边贸企业之间的关联。口岸管辖地上级政府的统筹规划则更为重要。信息是边境贸易竞争中的关键因素,上级政府作为同质性口岸的主要规划者,掌握口岸信息和邻国不同口岸的信息,在利用信息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口岸过货分布加以规划,促成不同口岸、不同口岸的边贸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是口岸关系统筹的主要方向。
3.口岸城镇空间结构统筹
以口岸为中心,以口岸的辐射范围为半径划定腹地范围,同一区域(54)的不同口岸间必然存在腹地的重叠。口岸要素的外化受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难易程度、交通运输的通达程度、国家政策导向、经济发展能力、城镇建设潜力等方面的制约,因此,口岸在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口岸城镇的发展差异。
对于同一区域的口岸城镇而言,城镇关系并非绝对的均衡化或差异化,适度的差异有利于口岸城镇群的良性发展。“差距过小,容易导致结构趋同与区域分工效率低下,并引发各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难以通过区域的结构关联效应确立起协同的区域关系,从而影响区域整体的创新功能与竞争能力;差距过大,必然诱发各种结构性矛盾,当矛盾未能有效控制并终于激化时,便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经济社会问题”(55),保持适度差距的关键在于城镇间“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统筹。
当前,同一区域的沿边口岸城镇之间的空间结构呈如下分布:面向东北亚和东盟的口岸城镇空间布局紧凑,面向中亚、蒙古国的口岸城镇空间分布较为分散。
就产业结构分布而言,除吉林省沿边口岸城镇以第二产业为主,其他口岸城镇均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布局以口岸的禀赋为核心,产业结构趋同但规模差异较大。
保持沿边口岸城镇间适度的差距,需要在空间结构基础上进行产业布局调整。空间结构紧凑的口岸城镇具有建立互补产业的地理区位,可基于城镇核心要素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城镇产业布局,实现互通互惠;空间结构松散的口岸城镇则需要发挥各自禀赋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来弥补自身产业结构的不足。
(二)口岸城镇与其他城镇关系统筹
沿边口岸城镇与其他城镇在开发开放过程中需要统筹的关键问题在于“辐射”还是“转移”。辐射的动力在于其他城镇已具备先行的基础、具有规模效应,沿边口岸城镇在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产业体系的完善度、相关服务的健全程度处于相对劣势,辐射是市场主体规避在沿边地区发展先行成本(56)的最佳途径。转移的动力在于区域间的比较优势,沿边地区在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政策优惠、市场前景等方面存在比较优势,转移亦是获取收益的良方。在口岸城镇化过程中,“辐射”和“转移”的协调是口岸城镇与其他城镇关系统筹的关键。
1.要素统筹
口岸城镇发展过程中,口岸城镇与其他城镇的要素关系始终围绕辐射或是转移的主题展开,口岸经济要素的转移、其他要素的辐射是当前的主要态势;而进一步促进口岸城镇化的立体结构,需要促进更多要素的区域间、城镇间转移。
区域间要素流动一般以货币要素流动为先导,非货币要素随之集聚,但要素的流动存在黏性,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相应的制度。(57)边疆地区沿边口岸城镇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国家的制度供给,并很大程度地受其影响,即一系列沿边开放给予的优惠政策,通过外部推力建立城镇发展的雏形。此时,其他城镇与口岸城镇的要素关系处于辐射强于转移的态势。在沿边口岸城镇基础设施不完善、边疆地区总体落后的情况下,实现要素向口岸城镇转移需要克服要素转移的流动黏性,口岸城镇通过制度供给克服要素流动障碍。在当前国家沿边开放政策优惠范围扩大的趋势下,口岸城镇需要协调国家制度供给与地方政府制度供给、口岸城镇制度供给与其他城镇制度供给的关系,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口岸城镇的制度供给,克服制度供给的区域不平衡和要素流动黏性障碍。
2.产业统筹
要素与产业之间存在内生与外化的关系,要素辐射外化为产品流转,要素转移外化为产业转移。沿边口岸城镇发展过程的产业转移,实现了资金、人口、劳动力等方面要素集聚,推动了口岸城镇发展的进程。产业辐射方面,口岸城镇与其他城镇的产业关系具有明显的劳动地域分工,口岸城镇以边贸、内贸及其相关产业为主,其他城镇以产业辐射、产品流转为主。
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产业关系同样具有黏性,受要素规模经济、投资环境、就业机会等因素的制约。新一轮的沿边开发开放过程中,口岸城镇需要更多的产业转移,以此完备城镇经济体系,口岸城镇亟须与其他城镇间统筹产业关系:一方面,对于诸多已经具备转移动力的产业,推进产业地域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构建上下游的产业联系,其他城镇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技术等无形资本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口岸城镇则具备口岸资源及口岸经济的先发优势,上下游的产业关联可以促进区域优势的互补、城镇发展的联动。
五、城乡关系统筹视域下的沿边口岸城镇化
口岸城镇化是口岸的扩展、口岸经济的集聚、城镇景观的形成,同时也是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播的过程。这一过程以城乡统筹为基础,涉及城乡关系、产业关系、居民关系等多个方面,城镇辐射乡村和城镇扩张是口岸经济的外在表现,城乡产业分工与协作是城乡统筹的实现途径,居民关系的转化则是城镇化的最终结果。(58)
在口岸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发展的统筹主要体现为城镇作为口岸经济极化的中心对乡村产生辐射。第一,在经济方面,口岸城镇聚集资金、技术以及各类企业,乡村则主要作为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的来源地,城镇与乡村之间通过劳动分工与劳动力转移实现交流。口岸城镇化的程度提升带来集聚效应的扩大,城镇对乡村在产品和劳动力方面的辐射作用也随之加强。第二,在文化方面,口岸经济活动在城镇的辐射下渗入乡村居民的生活。口岸经济是一种外向型、开放式的经济,是当前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乡村居民,特别是沿边居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而数量众多的小城镇(59)在距离上更接近乡村,当近距离接触口岸经济时,市场观念和城镇生活方式会影响乡村居民对生产生活的认知,市场的方式对于其文化惯性是一种外在辐射。(60)第三,在形态方面,城镇在形态上扩张时,城镇景观顺势吸纳农村景观、农村人口顺势转化为城镇人口,乡村在形态、形式和观念上融入城镇体系。
口岸城镇在经济和文化上吸纳乡村主要依靠城乡之间的劳动分工,具体表现为城乡间的产业统筹。依照城镇化动力的一般规律,农业是初始动力,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劳动力;工业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则是后续动力。(61)而对于口岸城镇而言,沿边地区的口岸经济需要农产品作为加工原料,加工业以初级加工为主,以边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则是产品最终实现价值的途径。因此,城乡之间的劳动分工以产业为基础,通过产品和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统筹而实现,产业统筹同时促成乡村居民获得在城镇生活的能力。
城乡关系统筹既是农村户籍向城镇户籍的转变,也是乡村观念向城镇观念的转变。城镇化在形态上是城镇吸纳乡村的过程,在形式上是户籍的转变以及与户籍相关的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的转变,因而城镇化过程是城乡居民生活与生活能力的转化。城镇在形态上的扩展起始于城乡接合部,这类区域的居民受城镇影响较大,对于户籍转化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对于其他乡村地区,虽然城镇在形态上的扩展是渐进式的、有约束的,但口岸城镇化可以同时实现观念的城镇化,促使乡村人口具备在城镇生活的能力。口岸经济可以充分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及劳动力转移,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行为方式的变化会推动思维模式的转变。口岸经济影响居民城镇生活能力及保障体系的转变,对于乡村居民融入城镇生产生活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
(一)城乡发展关系统筹
沿边口岸城镇的城乡发展关系,从总体而言是城镇发展对乡村的辐射,以及乡村向城镇的转化。这个过程需要政府的统筹。
1.城—乡辐射
沿边口岸城镇与其管辖乡村(62)之间存在劳动地域分工,城镇与乡村在发展中的关系主要是城镇经济发展对乡村的辐射。
口岸城镇对乡村最直接的辐射是边民互市的发展。《边境贸易外汇管理暂行办法》中将边民互市定位为“边境地区边民在边境线20公里以内、经政府批准的开放点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者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63)边民互市中,乡村人口为主要参与者,沿边开发开放的扩大、边境贸易的繁荣、口岸城镇的发展为边民互市开拓了空间,乡村人口随之受惠。口岸城镇与乡村之间的互动发展还基于二者的互补关系,主要是城镇的生活需求和乡村的生产供给的匹配。口岸城镇的发展带来人口的聚集,生活物资需求增加,扩大对农村、农业产品的需要,口岸城镇的发展过程是对农业需求的提升过程,同时带动了农业和农民的发展。
沿边口岸城镇与乡村在发展中存在城镇对乡村的文化辐射。文化辐射既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的耳濡目染,同时也包括参与城镇经济的意识转化。对边境贸易的切身参与,产生了对口岸城镇的乡村居民较强的文化辐射效应,开放意识、市场经济行为逐渐改造着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思维习惯;而口岸经济相关产业与农业经济的关联、对乡村居民的吸纳则是更为直接的文化辐射。
2.乡—城转化
口岸城镇发展成果外化的形式,抑或口岸城镇化的表现,是城镇景观的扩张,是乡村与城镇之间的转化。这一转化过程中主要是基础设施的完善、土地的流转以及制度的转化。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向城镇转化的前提条件。当前口岸城镇的产业拓展主要依托产业园区、特殊监管区的建设,是口岸城镇向乡村景观扩张的形式之一,以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必要条件。而在人口规模扩张基础上的居住用地扩展是乡城转化的另一形式,以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先行条件。
口岸城镇景观扩张的过程是集体土地向城镇用地的流转。这一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于解决集体土地转化之后原有土地劳动者的就业转化问题。口岸城镇需要强化产业的吸纳作用,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化;需要实现乡村居民生产能力的城镇化和乡城就业方式的转化。
在口岸城镇扩张中,乡—城之间的转化涉及城乡制度的转化,包括土地管理制度、居民管理制度等方面。口岸城镇化中城乡发展的统筹需要相关制度作为保障。
(二)城乡产业关系统筹
产业拓展是推进沿边口岸城镇化的核心,亦是口岸城镇城乡关系统筹的主要媒介。产业拓展在景观和人口方面推动城镇化进程,城乡间的产业关系是城乡关系统筹的关键。口岸城镇化的城乡产业关系统筹,主要通过产业关联的方式进行。
一般而言,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工业反哺农业,服务业促进工业、农业发展。(64)而当前口岸城镇以与口岸经济相关的服务业为主,对农业的促进作用不强;工业实力较为薄弱,反哺农业的能力有限。因此,沿边口岸城镇城乡产业统筹的关键在于,在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口岸城镇工业与农业的产业关联,并通过先行发展的第三产业服务于农业发展。
沿边口岸城镇城乡产业关联的建立一方面以口岸为核心,另一方面需要利用生产能力进行内贸拓展。根据口岸城镇的禀赋,口岸城镇第二、三产业对农业的反哺需要利用口岸资源和现有的产业资源,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满足外部市场的农产品需求。同时,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开拓不仅受限于外部市场,而且需要利用相关生产能力扩大特色农产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三)城乡居民关系统筹
沿边口岸城镇发展创造了城乡居民关系统筹的条件,口岸城镇化也是城乡居民关系统筹的外在表现。
沿边口岸城镇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城镇就业机会,口岸城镇化也是城镇产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城乡居民产业间转移是口岸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统筹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全局视角下,城镇化不仅指劳动力的就地非农化,还包括异地非农化,即当地居民在其他城镇实现非农化、其他城镇居民在口岸城镇实现非农化。
乡村居民向城镇的转移可以分为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口岸城镇发展而引致的就业机会及城镇文化的辐射,会加速居民的产业间转移。当地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不足或是劳动力不满足于此类就业形式,则会引发居民的异地产业间转移。
乡村居民向城镇产业的转移既可能伴随居民身份的转换,也可能仅是工作方式的改变。乡村居民身份是否转换一方面取决于对原有身份的保留意愿,乡土意识、农业户籍的相关制度等方面促使其保留原有户籍状态。另一方面受到城镇容纳能力的限制,城镇能否保障新来人口的生活条件是限制之一;限制之二在于居民身份的转换涉及与身份相关的诸多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转换,需要行政管理的协调以及正在逐步改革的户籍等相关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