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价值链分解及效应
1. 企业所处环境变化
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前,企业生产所处的环境相对稳定,生产过程只需要延续之前的惯例即可。但是,第三次技术革命为企业生产带来了新技术,也使得企业生产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科技日新月异,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传统企业生产引导消费者需求的模式已经难以维持企业生存,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如何生产。
(1)企业的技术环境变化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假定企业技术条件不变,生产函数的着眼点在于要素的最佳组合,突出的是企业内部组织,即对企业家才能是比较看重的(虽然企业内部如何组织仍是黑箱)。但是,现代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变化,电子技术、空间技术等新技术发展,使得知识技术就成为影响企业效益的重要因素,企业可以单凭知识技术创新来获取收益,这与传统经济学探讨的假设条件截然不同。企业生产就从管理生产要素组合转向对知识技术创新的管理,无形要素的作用日渐被人们重视,知识技术对企业生产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于是,对有形要素的产权不再是剩余索取权的重要依据,达尔·尼夫认为“知识是今天唯一意义深远的资源。传统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没有消失,但是它们已经变成第二位的”(24)。“它创造了新的社会动力,它创造了新的经济动力”(25)。显然,企业专注于创新会带来更大的收益。
(2)企业的竞争合作环境变化
在传统的技术较为稳定发展的时代,企业大力提倡价值链一体化,将很多经济行为纳入企业之内进行层级调控,从而使个体独立性大大加强,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强。并且由于技术发展较为稳定,在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背景下,消费者实现需求的途径也相对稳定,即购买市场现有产品,这时企业追求在既定技术条件下供给更多的物品即可。但是在新技术频繁更迭的时代,消费者实现需求的手段千变万化,产品生产就不在于追求量的供给,而在于如何应对市场随技术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动。
由于新技术的冲击,市场需求的变动,企业规模过大而灵活性不足的缺陷暴露,价值链出现分解,一体化企业综合生产变为多个企业的专业化分工生产,个体生产独立性减弱,需要与其他企业合作生产。同时,企业单凭个体的力量很难在市场中取得影响力,个体不可能游离于整体之外,企业间关系逐渐由传统竞争转向虽有竞争但是重点在于合作的相互关系。并且企业处于全球经济密切联系的时代,生产分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企业的联系也是世界性的,一件最终产品一般是多家企业跨国合作的结果,企业的合作和竞争一样都是在国际市场范围内进行的。
(3)企业的市场需求环境变化
新技术出现,消费者诉求自己需求的途径变得多样化。20世纪90年代后期,托夫勒称第三次浪潮到来的社会为“后工业社会”,他指出消费者是非群体化的,并且认为消费者非群体化的基础是电子通路的发达,这与现代技术条件下的情形一致。现代生产力的发达已经使得大部分人摆脱了生存经济时代,所以机器批量化生产已经难以迎合非群体化消费者追求个性的需求。消费者需求会随着技术、经济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同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开始转向产品个性化定制生产。消费者可以直接参与生产,其需求信息可以通过电子通路直达生产者,生产者依据消费者需求来生产,对追求规模经济低成本的传统生产方式就是一种变革,企业追求灵活的生产行为方式就取代追求规模经济的生产。企业的灵活生产要求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要求价值链分解,分解之后的企业产品可以随消费者需要组合成定制产品。这种生产方式不仅使得相关企业紧密联系成聚合体,还将相关的利益体消费者也囊括到了生产的范畴之中。
传统价值链一体化企业处于一种较少依赖外界环境的状态下生产,所以传统理论探讨更多是将企业看作是一种封闭系统,更看重企业内部环境对生产的影响作用,如内部领导、内部激励机制以及如何控制工人等。而第三次技术革命带来的技术冲击了这种封闭的视角,外部环境也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企业理论就必须采用一种开放的视角,结合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来探讨企业内部生产,探讨企业内部管理。
2. 第三次技术革命与价值链分解
对于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生产,斯密时代已经有所论述,不过斯密着重讨论的是企业内部的专业化生产,没有探讨企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区别。在一体化现象发生之前,已经有很多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但企业价值链分解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不是对传统方式的简单复归,而是建立在现代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生产行为。价值链分解是与价值链一体化相反的一种生产方式,是将价值链生产过程(从广义的生产角度而言,包括从原材料的获得到产品最终销售的完整过程)区分为不同的环节,将不同环节生产放置于不同企业(有时候这些企业可能会隶属于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然后以中间品贸易的方式完成最终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原来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行为变成市场间的交易行为。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掀起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计算机、微电子、电信、生物科技等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面貌,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带来了价值链分解,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需求呈现出较强的个性化特征。并且,电子通路的畅达改善了企业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信息技术同时也降低了规模经济的重要性,使得产品多样化的成本大大降低,因为价值链分解生产可以灵活组合成多样化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与之相对应,出现了很多有关社会、企业、生产的新名词。Jaikumar R.(1986)提出了“后工业生产”(Postindustrial Manufacturing),托夫勒提出“后工业社会”,彼得·德鲁克提出“后现代”管理思想,汤姆·彼得斯则被认为是“后现代企业之父”……(26)杰里米·里夫金还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提出能源与信息技术融合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提供基础,认为新型通信技术与能源体系融合是经济革命发生的契机,新能源革命使得商业贸易范围扩大,通信革命为有效管理更加复杂的商业活动提供了工具,两者结合的新经济模式是分散生产的,打破了原来的集中生产方式,并为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企业将价值链分解,有的是将销售部门分解出去,有的是将制造环节分解出去,原来企业一般保留掌控价值链核心环节,如产品的研发和设计等。美国在20世纪70—80年代就出现了混合购并企业的剥离活动,即突出主营业务,剥离非核心业务,大规模生产的多科层组织扁平化。现代技术同时还整合了各个独立企业的生产,形成整体的价值链生产网络——企业网络,基于系统集成的生产正在成为一些产业生产的主要模式。
3. 价值链分解的效应分析
价值链一体化主要是企业内部分工生产的行为方式,通过企业间的兼并或者企业直接投资行为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合作实现价值创造;而价值链分解则是一种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生产方式,通过价值链不同环节分解为独立企业实现,通过企业间的交易行为实现价值创造。从系统论的角度而言,如果把企业看作一个系统,则价值链分解将企业的子系统变为相互独立的系统,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变为市场交易活动,原来企业内部分工合作生产变为社会分工合作生产,这也是对应第三次产业技术革命所选择的一种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灵活生产行为方式。
价值链分解的本质就是专业化生产程度的提高,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分离成独立企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专门机器设备、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只生产价值链中某个环节的产品。生产专业化的优势在于企业可以专注于特定环节的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创新。专业化生产必然要求企业间合作,以完成价值链的整体价值创造和实现。生产专业化分工形成相互独立的企业,最终这些企业会将各自的专业生产链接起来,这也就是我们要探讨的企业网络的构成。
在信息技术较为发达的时代,计算机技术为价值链分解进行专业化生产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技术条件,也为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提供了便利。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改变传统通过规模扩大降低成本的方式。企业总是在追求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在大工业时代,追求规模经济的批量化生产可以不断降低生产设计的成本(在出现规模不经济之前)。计算机出现之后,电脑参与工业设计成为另一种降低企业设计生产成本的方式,制造业电脑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可以为消费者定制各种产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各种管理软件可以更好地降低管理成本,这种方式只需少许附加费就可以将设计成本包括进去,电脑的生产参与使企业不必追求大的规模就可以获得成本上的优势,并且日益突出的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也使得批量化生产产品销路锐减,使小规模生产的企业也可以具有竞争优势,所以企业规模已经不构成竞争优势。电脑可以将不同的部件组合,零部件生产组合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如模块化的生产方式。在这种技术条件下,一体化企业就可以将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分解成各个独立企业,依靠网络进行生产环节之间的设计组合,实现产权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同时也整合了不同企业的创新能力。价值链分解生产方式在计算机业、汽车业、服装业等产业的企业中大量出现,这些产业中的企业在新技术条件下,通过价值链分解然后组合生产的方式,以较低成本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伙伴关系每年以20%的速度增加,而在此之前每年的递增速度仅为5%。据估计,最近美国新成长起来的公司约超过一半加入了三种组织之间的联系。(27)
另一方面,计算机的使用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组织管理效率。价值链分解使企业的管理组织层级减少,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使得管理组织中层的职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组织管理由垂直多级科层形式转向扁平化形式。20世纪90年代初,沃尔玛成功取代美国第一大零售商西尔斯公司的位置,管理大师汤姆·比特斯的预言成为现实,而他之前预言的依据就是两家公司组织管理方面的层级特征,他认为12层级的西尔斯公司是无法与三层级的沃尔玛公司抗争的。
价值链分解行为在一些跨国公司的生产行为中较为突出,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安排生产的一种分工方式。基于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市场交易成本逐渐下降,跨国公司的协调能力加强,通常会将其不具有竞争优势的环节安排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去,自身保留核心生产环节。尽管价值链其他环节已经剥离出去,但实际上保留核心生产环节的跨国企业可以通过核心环节控制其他企业的生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价值链的利润分配格局,所以价值链分解在改变企业间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带来了分配关系的改变。价值链分解之后,市场竞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价值链之间的竞争。由于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地位不同,价值链中企业之间的核心—外围结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