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经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经济要素

一、经济效益的内容和特点

1.经济效果的基本概念

1)经济效果

经济效果是指生产过程中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值。它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劳动耗费转化为劳动成果的程度。劳动耗费指劳动消耗量或劳动占用量,把“成果与消耗之比”“产出与投入之比”称为经济效果,而将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称为经济效益。

经济效果概念及表达式的理解:

①成果和劳动消耗相比较是理解经济效果的本质所在。在现实生活中,较常见的大致有三种对经济效果的误解:

第一类,属于传统观念较深的人,他们将数量(产量、产值)的多少视作经济效果,产量大、产值高就说经济效果好。

第二类,把“快”和“速度”视作经济效果。

第三类,认为企业利润就是经济效果,“钱”赚得多,就是经济效果好。

为了防止出现对经济效果概念的误解,必须强调将成果和劳动消耗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的原则,而不能仅使用单独的成果或消耗指标。不将成果与消耗、投入与产出相联系,我们就无法判断其优劣、好坏。当然在投入一定时,也可以单独用产出衡量经济效果,产出越多效果越好;在产出一定时,投入越少越好。

②技术方案实施后的效果有好坏之分,比如环境污染就是生产活动的坏的效果,或者叫负效果。经济效益概念中的产出是指有效产出,是指对社会有用的劳动成果,即对社会有益的产品或服务。不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生产越多,浪费就越大,经济效益就越差。反映产出的指标包括如下三方面:

数量指标,如产量、销量、销售收入、总产值、净产值等;

质量指标,如产品寿命、可靠性、精度、合格率、品种、优等品率等;

时间指标,如产品设计和制造周期、工程项目建设期、工程项目达产期等。

③经济效果概念中的劳动消耗,包括技术方案消耗的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即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劳动的消耗、劳动占用、间接劳动消耗三部分。直接劳动的消耗指技术方案在生产运行中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设备等物化劳动消耗以及劳动力等活劳动消耗。这些单项消耗指标都是产品制造成本的构成部分,因而产品制造成本是衡量劳动消耗的综合性价值指标。劳动占用通常指技术方案为正常进行生产而长期占用的用货币表现的厂房、设备、资金等,通常分为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两部分。投资是衡量劳动占用的综合性价值指标。间接劳动的消耗是指在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社会发生的消耗。

2)技术经济效果

技术经济效果一般是指在物质资料(如建筑)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消耗与所取得的劳动结果进行比较。经济效益是指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和收益。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任何技术的实施都可取得经济效果,即技术经济效果。

技术经济效果的大小、变化和发展遵循以下七条原理。

(1)技术经济矛盾统一原理

第一,技术和经济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第二,技术和经济两者相互矛盾,技术先进,经济效果不一定好,经济效果好,技术不一定很先进;第三,技术和经济相互发展变化,原来先进的技术可以转化为落后的,原来不经济的技术可以转化为经济的,原来矛盾的关系可转化为促进的关系。

(2)经济效果指标原理

经济效果是产出和投入的比较,有除法和减法两种比较形式。除法比较形式是技术方案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又叫经济效率指标,如劳动生产率、资金报酬率;减法比较形式是技术方案的产出与投入之差,又叫经济效益指标,如利润、税收、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由此可见,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是同一指标,这两个指标有本质的区别。目前把这两个指标统称为经济效益指标,对研究分析问题十分不利。工农业产值既不是经济效率指标,也不是经济效益指标,是毛产出指标。

(3)经济增量原理

在经济活动中,与自然界能量守恒定律不同,技术经济效果总是有增量的,产出必须大于投入。增量效果与投入的多少有三种关系:一是投入增加,效果递增;二是投入增加,效果递减;三是投入增加,效果先递增,后递减。因此,任何技术的投入都要求适度,不是越多越好。

(4)时间效应原理

第一,技术经济效果的大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第二,相同数量的技术经济效果,近期的总比远期的大得多,因为有时间价值。

(5)供求效应原理

供求关系对技术经济效果所产生的作用有三种:一是供不应求,产生短线效应;二是供过于求,产生长线效应;三是供求平衡,产生机会效应。短线效应影响最大,机会效应影响其次,长线效应影响第三。

(6)系统相关原理

技术经济效果的大小,与产出部门相关,与投入部门相关。有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两种。根据系统相关原理,用户是最重要的产出相关部门,原材料能源是最重要的投入相关部门,与基建相关的部门是次重要的投入相关部门。

(7)六力替代原理

第一,任何技术方案都是由六力组成,六力是指人力(劳动人员)、物力(能源、原材料)、财力(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运力(运输量、运输周转量)、自然力(水、土地、矿产、生物资源)和时力(时间)。第二,不同技术方案归根到底是由六力数量、质量和结构不同所造成。第三,技术经济效果大小随六力变化而变化。第四,六力可以相互替代,以达到优化组合的目的,这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2.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的含义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果和能力。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活劳动消耗的减少、人力资源的节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此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必须减少物化劳动的消耗,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2)经济效益与经济效果的区别

经济效果是从生产建设的技术活动角度来考虑,把经济渗透到生产建设活动的技术中去。

经济效益是从生产建设角度来考察,把经济分析渗入经济管理体制中去。因此研究经济效益的意义更加广泛。

3.经济效果的分类和评价指标

1)经济效果的分类

(1)企业经济效果和国民经济效果

这是根据受益分析对象不同所作的分类。人们站在企业立场上,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分析得出的技术方案为企业带来的效果称企业经济效果。而技术方案对整个国民经济以至整个社会产生的效果称为国民经济效果。

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对同一技术方案的企业经济效果评价结果与国民经济效果评价结果可能会不一致,这就要求不仅要作企业经济效果评价,而且要分析国民经济效果。对技术方案的取舍应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评价的结果。

(2)直接经济效果和间接经济效果

一个技术方案的采用,除了给实施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果外,还会对社会其他部门产生间接经济效果。如一个水电站建设,不仅会给建设单位带来发电收益、旅游收益,而且会给下游带来防洪收益。一般来说,直接经济效果容易看得见,不易被忽略,但从全社会角度,则更应强调后者。

(3)有形经济效果和无形经济效果

有形经济效果是指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效果,比如利润;无形经济效果是指难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效果,例如技术方案采用后对改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提高劳动力素质、填补国内空白等方面产生的效益。在技术方案评价中,不仅要重视有形经济效果的评价,还要重视无形效果的评价。

2)评价指标

根据考察经济效果的要求和评价经济效果标准的选择不同,投入方面可以选择不同的指标,例如,活劳动消耗、各种生产资料的消耗、成本占用的资金(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为预付资本)。而活劳动消耗又可以是劳动时间、直接生产者人数或企业全部人数;各种生产资料的消耗则可以是直接消耗或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的完全消耗;占用的资金则可以是全部占用资金、固定资金(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为固定资本)、流动资金(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为流动资本)、各项机器设备或生产能力(如装机容量)等等。产出方面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指标,例如,社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最终产品、总产值、净产值、利润、各种产品、各种劳务、新增生产能力、各种效用等等。把这种种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进行不同的比较,就可以确定各种评价经济效果的标准,考察各种经济效果。例如,把固定资产同总产值进行比较,这一比率可以衡量一个企业或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在西方国家,类似的指标是厂房和设备的账面价值(除去折旧)与产出之间的比率,称为资本-产出比率,或资本系数。又如,把新增国民收入同投资进行比较,这一比率,可以从一个方面衡量一国的投资利用效果,在西方国家称为资本生产率。除此以外,经济效果还有其他衡量指标,如一年内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等。

4.经济效果评价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经济效果评价示意

二、建筑工程经济分析常用的基本要素

1.项目工程总投资的构成

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是指拟建项目全部建成、投入营运所需的费用总和。项目投入总资金由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铺底流动资金三部分组成。

(1)建设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

建设项目总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获取预期收益,在选定的建设项目上所需投入的全部资金。

建设项目总投资又包括:

①建设工程费,如图1-2所示。

图1-2 建设工程费分类示意

②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如图1-3所示。

图1-3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分类示意

③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如图1-4所示。

图1-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示意

④基本预备费,包括如下几项:

在进行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在批准的初步设计范围内,必须增加的工程和按规定需要增加的费用(含相应增加的价差及税金)。本项费用不含Ⅰ类变更设计增加的费用。

在建设过程中,工程遭受一般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和为预防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措施费用。

在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施工验收时,验收委员会(或小组)为鉴定工程质量,必须开挖和修复隐蔽工程的费用。

由于设计变更所引起的废弃工程,但不包括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而造成的返工费用和废弃工程。

征地、拆迁的价差。

新文件规定的内容为:第一,批准的初步设计范围内,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所增加的工程费用;设计变更、工程变更、材料代用、局部地基处理增加的费用。第二,一般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预防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措施费用,实行工程保险的工程项目,该费用适当降低。第三,竣工验收时为鉴定工程质量对隐蔽工程进行必要的挖掘和修复费用。第四,超规超限设备运输增加的费用。

(2)建设期利息

建设期利息主要是指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内发生并计入固定资产的利息,主要是建设期发生的支付银行贷款、出口信贷、债券等的借款利息和融资费用。

(3)铺底流动资金

铺底流动资金,是指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为保证生产和经营正常进行,按规定应列入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的铺底流动资金,一般按流动资金的30%计算。

2)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的概念

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包括工程造价和流动资金)进行的估计。投资估算总额是指从筹建、施工直至建成投产的全部建设费用,其包括的内容应视项目的性质和范围而定。

(2)投资估算作用

①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中的投资估算是研究、分析、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

②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是多方案比选、优化设计、合理确定项目投资的基础,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的依据之一,并对项目的规划、规模起参考作用,从经济上判断项目是否应列入投资计划。

③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方案选择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是确定项目投资水平的依据,是正确评价建设项目投资合理性的基础。

④项目投资估算对工程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可行性研究报告被批准之后,其投资估算额作为设计任务书中下达的投资限额,即作为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一般不得随意突破,用以对各设计专业实行投资切块分配,作为控制和指导设计的尺度或标准。

⑤项目投资估算是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建设单位可根据批准的项目投资估算额,进行资金筹措和向银行申请贷款。

⑥项目投资估算是核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额和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

(3)投资估算阶段

①投资机会研究或项目建议书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选择有利的投资机会,明确投资方向,提出概略的项目投资建议,并编制项目建议书。该阶段工作比较粗略,投资额的估计一般是通过与已建类似项目的对比得来的,因而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可在30%左右。这一阶段的投资估算是相关管理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初步选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初步可行性研究及投资估算起指导作用,决定一个项目是否真正可行。

②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投资机会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弄清项目的投资规模、原材料来源、工艺技术、厂址、组织机构和建设进度等情况,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判断项目的可行性,作出初步投资评价。该阶段是介于项目建议书和详细可行性研究之间的中间阶段,误差率一般要求控制在20%左右。这一阶段是决定是否进行详细可行性研究的依据之一,同时也是确定某些关键问题需要进行辅助性专题研究的依据之一,这个阶段可对项目是否真正可行作出初步的决定。

③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也称为最终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进行全面、详细、深入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阶段,要评价选择拟建项目的最佳投资方案,对项目的可行性提出结论性意见。该阶段研究内容详尽,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应控制在10%以内。这一阶段的投资估算是进行详尽经济评价、决定项目可行性、选择最佳投资方案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设计文件、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的主要依据。

(4)估算原则

①实事求是的原则。

②从实际出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不能弄虚作假的原则。

③合理利用资源,效益最高的原则。

④尽量做到快、准的原则。

⑤适应高科技发展的原则。

(5)估算依据

①项目建议书(或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方案设计(包括设计招标或城市建筑方案设计竞选中的方案设计,其中包括文字说明和图纸)。

②投资估算指标,概算指标,技术经济指标。

③造价指标(包括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造价指标)。

④类似工程造价。

⑤设计参数,包括各种建筑面积指标、能源消耗指标等。

⑥相关定额及其定额单价。

⑦当地材料,设备预算价格及市场价格(包括设备、材料价格,专业分包报价等)。

⑧当地建筑工程取费标准,如措施费、企业管理费、规费、利润、税金以及与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标准等。

⑨当地历年、历季调价系数及材料差价计算办法等。

⑩现场情况,如地理位置、地质条件、交通、供水、供电条件等。

⑪其他经验参考数据,如材料,设备运杂费率,设备安装费率,零星工程及辅材的比率等。

(6)估算程序

①熟悉工程项目的特点、组成、内容和规模等;

②收集有关资料、数据和估算指标等;

③选择相应的投资估算方法;

④估算工程项目各单位工程的建筑面积及工程量;

⑤进行单项工程的投资估算;

⑥进行附属工程的投资估算;

⑦进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估算;

⑧进行预备费用的估算;

⑨计算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⑩计算贷款利息;

⑪汇总工程项目投资估算总额;

⑫检查、调整不适当的费用,确定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总额;

⑬估算工程项目主要材料、设备及需用量。

(7)估算方法

估算方法如图1-5所示。

图1-5 估算方法的分类

3)建设项目资金筹措与来源

建设项目资金筹措与来源如图1-6所示。

图1-6 建设项目资金筹措与来源示意

2.成本

1)成本的概念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

在建筑工程经济中施工成本占主要部分。

施工成本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包括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等费用,周转材料的摊消费或租赁费,施工机械的使用费或租赁费,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工资性质的津贴等,以及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

2)成本的分类

(1)成本的基本分类

成本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要求,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根据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可划分为直接计入成本和间接计入成本。

②根据成本与产品生产工艺的关系可划分为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

③根据成本与决策的关系可划分为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

④根据成本是否可以控制可划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

⑤根据决策方案变动时成本是否可避免可划分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

⑥根据费用的发生是否需支付现金等流动资产可划分为付现成本和沉没成本等。

⑦按性态可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⑧按产生依据可分为实际成本和估计成本。

⑨按应用情况可分为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⑩按生产经营范围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成本分类,如按与收益的关系可分为已耗成本和未耗成本;按与决策的关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等。

(2)建设施工成本分类

建设施工成本分类如图1-7所示。

图1-7 建设施工成本分类

3)总成本费用的构成

总成本费用的构成如图1-8所示。

图1-8 总成本费用的构成

3.折旧

1)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2)折旧范围

(1)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①房屋建筑物;

②在用的机器设备、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

③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

④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2)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①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②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

③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④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3)折旧方法

(1)直线折旧法

①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00%

月折旧率=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②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2)加速折旧法

①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

月折旧率=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②双倍余额递减法。设备入账账面价值为X,预计使用NN足够大)年,残值为Y

则第一年折旧

C<1>=×X

第二年折旧

C<2>=

第三年折旧

C<3>=

……

最后两年需要改为直线折旧法。

4.收入、税金和利润

1)收入

指向社会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货币收入。

企业的销售收入与总产值是有区别的。总产值是企业生产的成品、半成品和处于加工过程中的在产品的产值总和,可按当前市场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

2)税金

(1)税金概念

税金,企业所得税法术语,指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企业缴纳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2)几大税类

①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②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③资源税。

④财产税:车船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

⑤行为目的税:城乡维护建设税等。

3)利润

项目投产后所得的纯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