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江南地双雄争锋,天堑处两国修好
却说元恭正于城外冬狩,忽有急报传来,忙问细情后,恭方知南京诸事。
而后转谓左右道:“依势来看,只恐天下再无宁日也!”遂调转马头,引军回城,布做后事。
且说所报江南之事,萧明自奉元平为帝后,便与高行明决裂,双方数日交战,难分胜负。
开平元年六月,宇文泰率师北伐后,高行明再无后顾之忧,与南越族密谋,两军合力攻伐萧明。
十月,行明举全国之力,以雷泽等将为先锋,率军十三万自建业出发,挥师西进。
萧明得报大惊,急遣大将景怀忠领军三万往桂林攻伐南越叛乱后,亲率五万人马往庐江迎战。
两军相遇于皖县一带,激战数日,萧明所率梁军虽勇,但不敌吴军人多势众。
潜山之战,梁军将领屠智平于运粮途中被雷泽突袭斩杀,士气为此大乱,数万梁军再无战意,争相逃命。
高行明乘胜追击,攻取庐江郡后,又挥师北上,以十万大军进逼九江合肥。
时合肥仅有五千兵马驻守,众将皆欲撤退,守将窦云济却力排众议,决意亲率八百死士于逍遥津设伏。
吴军因前日得胜,士气正旺,骄纵之气盛行,皆以为梁军无力出战,故行至此处未防。
窦云济见此,披甲持枪,激励众军后,亲率死士突袭,直冲吴军本阵。
吴军不知敌情,受袭大惊,四散逃窜。云济趁势掩杀,直逼高行明阵前,行明护卫不敌其势,纷纷溃败。
乱军之中,吴将步志道引本部杀来,方才拦下云济,护住行明。
二人而后退至土坡,行明登高俯望,见云济所率者不过数百将士,旋即放下心来,持旗号令三军,将云济数层围困。
云济见势不妙,持勇杀出重围,单骑走脱,退入合肥。
行明本欲追击,但因受此阻击,士气大乱,不得已只得整军修整。
数日后,大军行至合肥城下时,窦云济早已坚壁清野,加固城防。
吴军连日猛攻,合肥仍坚挺未克。行明无奈之下,只得围城下寨,与之相持。
谋士阳朔见此,劝行明莫于此地徒劳,另图他城。然行明却以合肥为边防重镇为由,未允其议。
开平二年三月,景怀忠以声东击西之计,强渡耒水后,于耒阳县大破南越主力,攻杀南越王箫获,一举收复荆南二郡。
报至合肥,行明大惊,恐萧明趁势反攻。与左右商议后,欲引军退却,但惧云济追击,遂用阳朔之计。
四月中旬,行明大造声势,声言必取合肥,暗中整军撤退。
云济疑其所谋,谓左右道:“敌久攻不下,今却造势,此必虚招耳,其中定有欺诈,不可不防。”于是派遣斥候,紧密探查。
次日回报者称,吴军营寨之中已无甲兵,高行明也已引军退撤。
云济得报大喜,急率三军追击。
因高行明率亲卫断后,故而刚至巢湖畔时,便被云济率轻骑追上。
时行明周边亲卫分散,临近吴军亦多惊慌,无人可挡云济锋芒。
危难之际,雷泽恰率重甲赶至,见行明身处险境,泽当即大喝一声,飞马持戟拦住。
云济与其拼杀数合,力渐不支,慌乱中虚晃一枪错开身形,而后寻视四周,见早无行明踪影,周边吴军又已渐聚,只得罢兵而还。
萧明闻知高行明败退后,笑谓众臣道:“云济乃孤之擎柱也!”当即遣使慰问。
而后又令景怀忠自桂林东进,攻伐豫章。
然高行明早遣杨明勋于豫章郡险要设防,故而怀忠一路虽强但无建树。
时日一久,梁军粮草不济,怀忠只得引军后撤数里,旁山下寨,与明勋陷入相持。
且说萧明自遣怀忠出师后,便整三军,顺江而下,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安丰、六安、龙舒等地,进逼庐江。
时行明已退至居巢城中,闻萧明举兵进犯,心中大惊,欲与其罢兵言和。
策士阳朔阻道:“我军西进未果,此时休战乃示弱之举,必被萧明所欺。不若整军再战,使其知我军神威仍在,迫其不敢放肆,到时方可议和。”行明闻言称善,遂依阳朔之言,遣军迎战萧明。
数日后,行明前军与萧明于庐江郊外相遇。因兵少势弱,半日拼杀过后,吴军渐不能敌,溃逃至庐江城中。
萧明乘胜追击,率师攻城,但因庐江城防坚厚,数日未克,只得引军下寨,将城围困。
月余时日,高行明率大军自居巢而来,驻军舒县,与庐江成掎角之势,进逼萧明。
此后连日叫阵,梁军均未回应,行明心中生疑,恐强攻死伤惨重,遂问计众将如何应对。
行军司马陈晏道:“久守不战,必有图谋,当速攻之。”
然行明却不以为意,觉其数万大军,必能得胜,遂不纳陈晏之计,仍是终日叫阵,未做他备。
未几日,襄安忽有急报传来,称萧明亲率精锐突袭,襄安粮仓尽被付之一炬。
行明得报大惊,忙问细情,知是营中细作将军机告之。
见行明震怒不已,陈晏建言道:“粮草被焚军心大乱,主公当速退兵为上。”
阳朔却不以为意,拱手行礼,谓行明道:“萧明率军亲出,其主营必定空虚,当趁此机全力攻之,必获全胜。”行明闻言称善,欲用其计。
陈晏见此,急跪拜阻道:“此谬计也!出师日久未有建树,士气早已低落不堪。今又见粮仓被焚,补给难续,军中必是人心惶惶,几近溃乱,焉有余力再攻贼寇?”
行明大恼,喝道:“汝此言乱我军心,足当斩首。”言罢,唤来亲卫欲将陈晏推出行刑。
众将见之,皆跪地相劝,行明方才作罢,道:“念汝事孤多年,权且留汝一命,再无下例。”言罢,令亲卫将其架出。
陈晏无奈,见苦劝无果,只得退回本帐,予左右道:“此战无用,奈何奈何!”言罢,主仆相拥而泣。
高行明则依阳朔之议,亲提大军杀往梁军主营桐城。
大军行至白马岭时,忽闻周边喊杀震天,伏军尽出,为首之人正是萧明麾下骁将连志成。
吴军早已士气低迷,疲惫不堪,见山间有伏,当下争相逃命,溃乱奔走。
行明抽剑连杀数名逃兵后,见仍难阻颓势,只得随军撤逃。
志成立山间见敌军溃败,心中大喜,恐走脱高行明,赶忙持枪上马,率军追击。
将近之时,忽见有一雄伟猛将领一彪人马自侧塬袭来,志成自持骁勇未放心上。
与之厮杀片刻,梁军竟不能敌,纷纷溃走。
志成见此,恐敌势复起反攻,只得率军回撤,放敌生还。
行明逃回营中,喘息之时问左右道:“梁贼进逼甚急,不知是何人救孤?”
有知者告道:“枞阳守将单恭也。”行明抚须称善,道:“此吴之良将也。”乃授单恭章亭侯,奋威将军之职。
事毕后,行明恐敌追击,遂率兵马退至江边枞阳城,暂做休整后,于厅前召来左右计议。
见众人齐聚,行明道:“久战不利,军马疲惫,孤欲与之议和,何如?”
众人闻知,多附其言,唯陈晏闭口不谈。行明见状,问其何意。
陈晏道:“数日激战,我军虽有所失然余力尚存。若此时卑屈求和,必被萧明轻视,为其所欺。”
行明道:“若不如此,汝可有他法乎?”
陈晏道:“背水造势,使敌莫敢造次,方可谈和。”言罢,见高行明尚有疑虑,陈晏急拜道:“望主公依臣之计,莫蹈前番覆辙。”
行明听罢,正色道:“卿言有理,孤当纳之。”方用陈晏之计,于军中鼓舞士气后,使人凿坏行舟战船,断绝退路,临江布阵待敌。
且说萧明于庐江一战大破吴军后,军威大振,欲引兵马一战平之。
大军追至枞阳城时,见高行明背水设阵,声势滔天。萧明心中生疑,恐敌不过,于是引军后撤数里下寨,与之相持。
未几日,行明军心不稳,与左右计议后,遣使往萧明营中议和。萧明粮草亦渐不济,自觉难以力胜,思虑再三后,应允行明之议。
开平三年四月,行明与萧明遣使通好,萧明自行撤去元平梁帝称号,改奉元义为正朔,高行明则授其楚公之爵,归还已得领土,两方罢兵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