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经济学:流行短语有何特别之处?
“叙事经济学”这个短语以前就曾被人使用过,不过并不多见。《帕尔格雷夫政治经济学辞典》(1894)简单提及了叙事经济学,但这个术语指的是一种用自己的叙述介绍历史事件的研究方法。我关注的不是提出新的叙事,而是研究其他人对重大经济事件的讲述,即像病毒般传播的流行叙事。在使用“叙事经济学”这个术语时,我的侧重点有两个:(1)以故事为载体的观点被人口口相传;(2)人们努力生成新的可传播故事或是让故事更具传播力。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我想研究一下叙事传播如何影响经济事件。
“叙事”这个词很多时候与“故事”是同义词。但是我在使用这个术语时,表达的是《牛津英语词典》中一个特定的现代定义:“解释性或说明性地描述一个社会、一个时期的故事或表现。”具体到这一定义,我想补充说明的是,故事并不仅限于简单的人类事件年表。故事也可能是一首歌、一则笑话、一个理论、一条注解或一项计划,它们能够激起情感共鸣,而且可以很轻松地在日常谈话中得到传播。我们可以将历史视为一连串相继发生的罕见重大事件,在每起事件中都有一个故事像病毒般传播,这种传播通常(但并非总是如此)都会借助某个名人效应(有时只是一个略有名气的人物或虚构的固定人物形象),这个名人会让叙事更有人情味。
举例来说,20世纪下半叶的叙事声称自由市场“足够有效率”,不会因为政府干预而进一步改善。这些叙事随之引发了公众对政府监管的反对之声。当然,有些针对当时监管措施的批评是合理的,但这些批评通常都不具备强大的病毒式传播力。能像病毒一样传播的叙事需要一些个性和一些故事。其中一则叙事与电影明星罗纳德·里根有关,里根于1953年至1962年在美国超火爆电视秀《通用电气剧场》(General Electric Theater)中担任诙谐而迷人的解说员,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1962年后,他进入政界并支持自由市场。里根于198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在1984年竞选连任时,他赢得了竞选对手的家乡州之外所有州的支持。里根利用他的名人效应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自由市场革命,这场革命造成的影响好坏参半,且至今余波犹存。
当人们感觉自己与故事中的人物——无论是固定人物形象还是真正的名人——存在关联时,故事的传播力会达到最强水平。比如,特朗普在2016年出人意料地当选为美国总统,而将特朗普描述成强硬聪明的交易商和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的叙事是导致这一结果的经济叙事的核心所在。名人有时会杜撰自己的叙事,就像特朗普那样,但在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将名人的名字加入之前传播力较弱的某则叙事中,从而加强其传播力,就像无数个白手起家的故事一样,每次出场的都是一个不同的名人。(我在本书中介绍了很多有关名人的叙事。)
叙事经济学向我们展示了流行故事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从而对经济结果产生影响,这其中不仅包括衰退和萧条,还包括其他重要的经济现象。房价只会上涨的观点与电视上看到的炒房致富的故事大有关联。黄金投资最安全的观点又与战争和萧条叙事大有关联。即便这些叙事与某个名人之间的关联微不足道,它们依然具有传播力。
归根结底,叙事是文化、时代思潮和经济行为发生快速变化的主要载体。有时,叙事会与一时的风尚和短暂的狂热融合在一起。精明的营销员和推销员会对这些叙事加以发挥,以图获利。
除了流行叙事外,还有学者圈共享的专业叙事,这些叙事包含复杂的观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更广泛的社会行为。其中有一则专业叙事就是投机价格的随机游走理论,该理论认为,股票市场的价格包含了所有信息,这就意味着,任何想要战胜市场的尝试都是徒劳。这一叙事有一定的可信之处(专业叙事通常都是这样),但是,现在已经有专业文献发现该理论没有预测到的信息不完全。
这些专业叙事偶尔会转变为流行叙事,但大众常常会歪曲这些叙事。比如,一则扭曲失真的叙事声称,在国内股票市场买入并持有是最好的投资决策。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买入并持有的策略来自学术研究,但实际上大众的叙事与专业准则是冲突的。就像大众对随机游走理论的解释那样,一些扭曲失真的叙事对几代人都产生了经济影响。
就像所有的历史重构一样,我们无法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并使用录音机捕捉那些创建和传播叙事的对话,因此我们只能依赖间接来源。但是,现如今我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Google Ngrams等其他工具捕捉当代叙事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