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积极主动:随时随地,你都可以变成一个自律的人
曾经,我有一个现在看起来特别幼稚的口头禅,那就是:“我也不想啊!”“我也没办法啊!”
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在面对一些问题和困境时,会下意识地蹦出来的话:“我也不想这样,可我也是被逼无奈啊,我也没办法啊!”
这个口头禅暴露了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
当理想和现实出现差距时,会用“爱莫能助”的借口来帮我们撇清责任。
但其实,这种思维方式的本质是在逃避责任。事情发生了,危机出现了,去追究这是不是你的初衷、你的本意,其实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任何益处,这句口头禅不会帮助你,只会显示出你的消极被动。
而当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一个认知习惯之后,这些口头禅也随之消失了,这个认知习惯就是:
积极主动。
一、积极主动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
相信大家对“积极主动”这个词应该很熟悉,它来自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一个习惯。
这真的是一本非常伟大的书。
作者史蒂芬·柯维曾经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25位最有影响力的美国人之一”,他的咨询公司与《财富》500强中80%以上的公司以及政府职能部门都有合作关系,而他咨询的核心就是这本书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也是我们108的必读书目之一。
大多数人看“积极主动”四个字,会觉得更像是一种动作,但其实,积极主动最本质的在于我们的内心。
所谓内心的积极主动,就是要让自己时刻意识到一点:
面对世间的任何事情,我们都是可以自主做出选择的。
可能你听起来会有疑惑,甚至会跟我抬杠:
如果我生在一个穷人家庭,这苦出身就没得选啊?
如果我嫁了人,发现老公是个家暴狂,我也没得选啊?
如果我生了孩子,以前的娱乐时间都被孩子占用了,这我也没得选啊?
……
很遗憾,以上的这些让人心灰意冷的“现实”确实没得选。但是,我们可以这样去思考:
尽管我们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件、所遇到的挫折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无法选择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是:
自己在面对这些事情时,表达的态度、观点以及应对方式,这才是我们拥有主动权的地方,可以做出自己选择的地方。
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被称为20世纪的一个奇迹,他在其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记录了自己当时在纳粹集中营时期经历的残酷经历,以及从这些经历中悟出的生命意义。
弗兰克尔生于1905年,逝于1997年,活了92岁之多。而正是这样一位长寿的老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集中营中经历了最惨烈的人生痛苦。
他是一个犹太人,全家人都被纳粹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在集中营里,他发现一个现象:
那些对生命失去了希望、对未来失去了信心的人,更容易在绝望中死去,而那些相信自己可以活着出去、相信未来会变更好的人,则更大概率地挺了过来。
而他正是在这种炼狱般的痛苦中,将自己的经验与心理学结合,开创了“意义治疗法”,帮助人们找到绝处逢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闪耀的光彩。
他不仅学术成就显著,而且是一个生活的超级大玩家,他一生都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甚至在67岁时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且顺利拿到了驾照,在80岁时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他最为著名的一句话是:
人类最后的自由,是在已给定的环境下选择态度的自由。
环境可能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唯有改变自己的态度。
而当年他就是在集中营的困境中领悟到了:即使身处囹圄,即便身心备受折磨,一个人依然有主动选择的自由,只不过有的人选择了自怨自艾,有的人选择了坚韧不拔,而正是面对同一种困境时出现的差异化选择,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或者说差距。
其实,这种深陷囚笼般的感觉我也曾经体会过。
2012年,我刚毕业就娶妻生子,当时工资微薄、压力巨大,在北京的生活无比拮据,“长安米贵,居大不易”,逃离北上广的口号年年在上演,我和怀孕的妻子也在很多个夜晚,坐在出租屋里的那张小破床上,思考着这个问题:
“我们要不要也离开北京?”
那种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的生活,就如被囚禁一般,而每到这个时候,我跟妻子都会一起听一首老歌,来自法兰克·阿尔伯特·辛纳屈(Francis Albert Sinatra)的《纽约,纽约》(New York New York),有一段歌词是这样的:
如果我在这里做得到,我会在任何地方都能做到;
我要成为它的一部分,就是纽约!
我要在这个不夜城中醒来,然后发现我就是山丘之王,发现我是最顶尖的。
我们把歌词里的纽约换成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或者任何一个让你有被囚禁感觉的城市,甚至延伸到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你的生活,其实都是可以通用的。
为什么我们在年纪轻轻,遇到一些困境时就想着被动地去逃离呢?何况,逃离之后的生活就一定能拥抱自由吗?
真正的自由属于那些积极主动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因为害怕、恐惧而去逃避的人。
退而求其次的自由,或许是更大的牢笼!
当然,这并不代表离开北上广就是一种错误,我们所说的积极主动是一个原则,而非标准答案。无论你是选择留下和选择离开,都有可能是主动的,也都有可能是被动的。
有些人,比如我和爱人,在认真分析之后决定留下来,这个过程是主动选择,我们敢于承担留下之后面对的责任,那么就是自由的。
还有些人,在认真分析之后主动做出了离开一线城市的选择,这本身也是一种自由,因为离开是你自己选择的,而不是拿出那句“我也不想啊”的口头禅,去被动地逃避。
积极主动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甚至和最终的选择和结果都没有关系,唯独相关的是,你不去逃避,主动面对,并且基于自身的现状做出了自己愿意承担后果的选择。
换句话说,积极主动的人从不会说“我没得选”,他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主动选择的结果。
二、如何理解“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我们从小听到大,这似乎是一个极其普通的词,但事实上,能够做到百分百的积极主动,真的太难了。
如何理解“积极主动”?我们可以进一步拆解一下。
积极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二是主动。但在解释这两个关键词之前,还需要重点理解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责任。
1. 如何理解“责任”?
英文中的责任,单词拼写是:“responsibility”,而这个单词其实可以拆分为“response”+“ability”,也就是回应的能力。
所谓责任,就是我们面对事物时做出回应的能力。有的人回应能力强,责任感也强,有的人回应能力弱,则总是偏向于逃避责任。
我抛出一句话,大家一起来思考:“逃避责任,就是在逃避自由”。看起来很绕口,别着急,我们一层层来剖析。
先问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这么一种感觉:我的时间都被别的东西占用了。
在我的微信公众号“Kris在路上”后台,经常会收到读者发来的一些困惑:
比如,我每天都加班加点,本来想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但时间全都被工作占用了……
比如,老板给我临时安排了一项工作,非常复杂,很耗费时间,导致我的常规工作都受到影响了……
再比如,我很希望每天下班后准时回家陪家人,但是同事们不走,我也不好意思走,时间都被无意义的加班占用了……
类似的事情会有很多,而面对这种困惑,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先不着急说答案,我也分享一下自己曾经的困惑吧。
当年我家老二刚出生的时候,正好我的工作有变动,从以前相对轻松的岗位调整到了集团总部业绩考核岗位,需要对接下属十几个二级企业的业绩任务和薪酬兑现工作,几乎每天都是披星戴月,加班加点。
以前我是小区里下班回家最早的爸爸,因为要着急回去照顾老大,结果老二出生之后,我彻底变成了一个隐形爸爸,每天都要加班,很晚才能到家,进屋的时候孩子都已经睡着了。
这种状态让我很抓狂,感觉自己的时间全都被工作占用了,很对不起家人和孩子,这种内疚心理让我对工作的抱怨更加严重了,以至于快要完全失衡了。
但是,后来我接触到一本书,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这也是我们108的必读书。书中,一行禅师提到:对于修行者来说,行走坐卧都要保持全然的觉知,能够保持正念,就能让人的状态平静下来,专注起来,就能从繁杂与焦虑中,找到新的出口。
于是,我也试着开始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心态,试着找到自己的正念。
正念给我带来了三个心态上的巨大变化。
第一个变化:要让自己认知到一点,无论工作、学习、生活,这些时间全都是我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占用的。
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要别人对你的人生负责。
当我开始抱怨工作占用自己时间的时候,看起来好像在承担我作为父亲、丈夫的责任,但事实上,我是在逃避工作责任,这些责任都应该由我来承担,这些花费的都是我自己的时间,没有所谓的“浪费”和“占用”。
第二个变化:你花费的时间都是有价值的。
就算我每天加班很累很烦,但事实上,在工作中花费的时间并不是没有价值的,只是说在这个阶段,工作上需要的精力会更多一些,那么,从结果来看,更多的投入意味着将有更多的成长和回报。
这种心态的调整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对工作的抱怨,从而使自己在工作时产生的价值最大化。
第三个变化:可以对时间做出更加优化的配置。
与其憋在心里抱怨,不如积极主动寻找方法。看起来时间不够用,但仔细去记录和分析一天的时间,我发现存在很多“时间黑洞”,看起来很忙碌,但其实有很多时间并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
而我在调整心态之后,也开始付诸行动:
第一,重新思考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尤其是工作时的效率。
我发现,尽管自己经常加班,但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上班的时候不够高效,才导致了加班的发生。
第二,重新规划自己的时间安排。
一方面是让自己效率更高更专注地工作;另一方面,尽量早睡早起调整作息。以前回到家,孩子虽然睡了,其实也就晚上10点钟左右,但是我自己总要磨磨蹭蹭到半夜12点钟,第二天早上老大都起床看书了,我还起不来,看似是加班让我跟孩子的接触少了,但其实还是自己没有规划好时间。
第三,把我的时间进行分类利用。
即使经常加班,也不是没日没夜,也有周末时间,也有正常下班的时候,那么我就把这些时间做一个新的规划,全身心投入家庭之中。这样,其实从时间总量上来看,陪孩子的总时间并没有减少太多。
做出这些调整之后我发现,自己之前的那种特别纠结与焦虑的心态已经彻底消失了。
我开始意识到,以前的自己其实一直在逃避责任,时间规划不好,其实是我自己的问题,但我却归因于工作。
我们一旦开始抱怨外部环境,就是在逃避责任。
而一旦逃避责任,就会出现一种让人很沮丧的情况:失去了自由。
想想看,如果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但是你没做,选择了逃避,那么,你内心会为没做这件事而开心吗?
多半不会。
反而你会辗转反侧地忧虑这件事,纠结这件事,这种状态会让我们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束缚。
逃避责任,就是在逃避自由。
2. 如何理解“积极”?
责任,就是积极主动背后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支撑,接下来对“积极”和“主动”两个关键词的解释,都可以从“责任”的角度来理解。
首先看积极。
史蒂芬·柯维提出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叫作:
关注圈和影响圈。
这两个概念很好地解释了积极这件事。可以边看图边理解:
第一,什么是关注圈?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需要关注的事情,比如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你的朋友,还有你的爱好,这些事情都可以看作是你的关注圈。而那些你不感兴趣的,或者不愿意接触的东西,则是关注圈以外的东西,是和你没有交集的。
第二,什么是影响圈?
在我们的关注圈里,可以分成两类事务:
一类是你可以掌控、可以改变的东西;另一类则是你无论做什么都不会产生变化的东西。
影响圈,就是指那些你可以掌控的东西,你对于这些事情是拥有影响力的,是可以去改变它们的。
举个例子:
很多人喜欢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觉得自己现在的悲凉处境全都是因为命苦,生在了一个这样的家庭下,会潜意识把一切负面的东西都归因于自己无法改变的家庭环境中。
这里所说的家庭环境,其实就是你影响圈之外的东西,你不可能自主选择如何投胎,成为谁的子女,这是我们改变不了的。
那么,相对应的影响圈是什么呢?是你自己对于这件事的心态和处理方式。
面对恶劣的原生家庭,有些人选择逃离自己的家庭,有些人选择和家庭决裂,有些人选择包容和理解……而这些选择,才是你的影响圈。
有一部英国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讲的是一对亲兄弟,拥有同样的家庭,接受同样的教育,但最终却过着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哥哥积极主动,为人勤奋善良,生活富足幸福,而弟弟消极被动,想法怪异,生活窘迫无助。
而这种人生的差距归根到底和家庭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真正改变自己命运的唯有自己的选择。主动的人生和被动的人生,天差地别!
因此,与其不断地抱怨原生家庭,不如去思考怎么去改变自己,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圈,而不是总在关注别人,关注那些无法改变的东西。
回到“积极”二字,所谓积极,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去看待自己的关注圈,然后将着眼点放在影响圈,即那些自己可以改变的东西,通过积极的行动来扩大自己的能力边界,而不是一味地消极抱怨。
积极的人会主动地扩充自己的影响圈,当你能力越强的时候,影响圈就越大,你对于这个世界的主动权也会越大。
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不就是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圈吗?
最开始,我们都是依靠父母的学生,但是因为持续学习,能力提升,找到了工作,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更多的收入,于是便有更大的能力来创造更多的价值,而我们的影响圈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逐渐扩大。
影响圈扩大的前提,就是你足够积极地去做,而不是消极地在等。
以上就是积极的含义。
3. 如何理解“主动”?
接着,我们来看主动。
之前提到,责任的英文单词背后的含义是,我们做出反应的能力,而这些反应也有两种:一种是主动反应模式;一种是被动反应模式。
怎么理解呢?
苏联心理学家巴普洛夫发现的条件反射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来梳理。他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找一只小狗,小狗看到骨头就会不自觉地流口水,而每次给它喂骨头的时候,都会在旁边摇一摇铃铛。结果,时间长了发现,即使不给骨头,只是摇铃铛,小狗也会流口水。
条件反射定律就是说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在接收到特定条件刺激之后,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这也是所有生物最自然的一种反应模式,我们称其为“被动反应模式”。
接收刺激——→做出反应
就像我们受到惊吓之后肾上腺素会很自然地上升,被激怒之后很自然地就会产生立刻反驳的情绪,等。
但是,对于人类来说,我们与动物最根本的一个区别是:
我们在受到刺激和做出反应之间,还存在着一个步骤,那就是我们的主动选择。
接收刺激——→主动选择——→做出反应
而主动选择就是我们所说的反应能力。
就像之前提到的弗兰克尔,同样是面对集中营的困境刺激,有些人会被动地做出自怨自艾的反应,这是人性,遇到不好的事情当然不开心。但是对于弗兰克尔来说,他不允许自己做出这种直接的被动反应模式,那岂不是和动物没有区别了吗?
相反,他做出了主动选择,通过逆境,以全新的观点和态度来看待生命,从而获得了完全不同的体验,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以上就是关于积极主动的理解。
接着,我们来探讨,积极主动与我们的主题——自律,有什么关系呢?
三、积极主动与自律的关系
回到我们自己,关于自律的困惑,经常会有这样的状态或者抱怨:
“我工作太忙了,没时间运动。”
“我加班太多了,那么饿,怎么节食呢?”
“我晚上要带孩子,根本没时间复习功课!”
……
我们发现,这些关于无法自律的抱怨,几乎针对的全部是外部环境,都只是你的关注圈中无法由自己掌控的东西。比如工作忙,比如加班多,比如带孩子,这些都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无法改变。
而我们要实现自律,就应该把眼光集中在那些我们可以改变的地方,集中在我们的影响圈当中,从而做出自己的主动回应,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抱怨环境。
之前提到,自律,意味着你需要以极度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痛苦、承担责任、解决问题。
其中,积极主动的态度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极其巨大的正面影响,相信我,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一旦反应态度发生转变,整个事情甚至我们的人生状态就会彻底发生扭转。
而自律也是一样,当我们积极主动时,你会开始积极地承担责任,开始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抱着积极主动的态度来面对世界,会让我们迅速开启自律的按钮。
那么,积极主动和自律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应该如何通过积极主动来开启我们的自律呢?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承担责任,才能实现自律得自由
我们之前说,逃避责任就是在逃避自由。而我们也说,自律得自由。这两句话并不矛盾,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要承担起责任,首先就要律己。因为责任通常意味着麻烦、失败,甚至是痛苦,一想到这些负面的东西我们就会天然地选择逃避。而如果你选择逃避,麻烦就会越积越多,反而让自己的痛苦也越来越多。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提醒大家,就是“虚假型自律”。什么意思呢?
有不少人看起来很自律,比如早睡早起,比如每天跑步,但这只是浅层次的自律,你如果去观察他的生活,可能会发现,他明明还有好多工作要处理,但却视而不见,逃避责任,反而把跑步当成了自己的核心要务。
看上去,他是很自律,但其实,他在很多领域一直在逃避,自律地去跑步只不过是他逃避责任的幌子而已。这就是虚假型自律。
我们不要做这样的人。
2. 聚焦你的影响圈,你的自律由你自己掌控
另外,就是聚焦你的影响圈,因为影响圈才是你可以掌控的东西。
有一种误区叫作环境决定论,似乎所有的结果都是外部环境引起的,而跟自身没有关系,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就是一直沉浸在那些自己无法改变和掌控的关注圈里,反而对自己可以改变的影响圈,却总是不愿意去触碰。
最常见的几种环境决定论,我们可以列举一下。
比如,基因决定论,很多人觉得自己的人生是由基因决定的,天生聪明的人成绩更好,成就也更高,我爸妈智商不行,我肯定也很笨,所以,基因决定了我现在的状态。
再比如,阶层固化论。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被拿出来热搜一下。很多人看了那部《人生七年》的纪录片后就感慨,穷人的孩子要实现改变太难了,于是开始抱怨自己怎么没生在富裕家庭里。但事实上,纪录片里同样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穷孩子,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就是那些大多数人。
这种环境决定论,最诛心的观点就是:
“你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改变,也追不上含着金钥匙的人。”
这种想法真的太幼稚了,全世界的人千千万万,你为什么非要去和某个人相比较呢?你不应该聚焦于自己吗?或许在财富上你可能永远追不上巴菲特,但哪怕你能追一点点也好啊!
你从小住在小房子里,别人住在大豪宅,但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小房子到了大房子,这对于你来说就是幸福啊!
总比你自怨自艾,放弃自己,永远待在小房子里好太多了吧!
我依然坚信一句话:你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
这种掌控,不是说你想要什么都能够得到,而是说,你可以通过改变,通过自律,让自己发生变化,让你的影响圈不断扩大,让你的能力边界和社会价值不断变大。
哪怕这个变化非常微小,但却可以让自己的命运变得好一点,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3. 不放弃主动选择的权利,才能真正开启你的自律
我们可以试着回想一件你一直想做,但一直都懒得开始去做的事情。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去理解,我再来剖析一下自己。
当年自己很幸运,靠着两个月的下班后时间,顺利考上了国内某所顶尖财经院校的博士,看上去最后的结果很完美,我考上了。但其实在考博之前,我经历很漫长的消极被动状态。
差不多持续有两三年的时间,每年招生简章放出来,我就纠结一番,信誓旦旦要备考,但准备着准备着就没有下文了。因为那时给自己预设了太多的负面信息,比如“太难了,我做不到”“时间太紧张了,我没有时间”……
当时,正好我一个同事在复习英语准备出国,我就跟他讲了自己的纠结,他说了一句话,把我一下子点醒了,他说:
“如果你一直在纠结一件事,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解决它!”
当时这句话真的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既然我都已经心心念念这么久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消极被动地去拖延呢?
接着,我正式开启了自己的两个月高强度的复习计划。
首先,对自己的时间作全面分析,把几乎所有的碎片化时间都进行优化配置,那一整套考博英文单词,就是利用两个月的上下班地铁时间来背过的。
但是执行了几天后我发现,白天工作,晚上带孩子,孩子睡后再复习,只靠着一些零散的碎片化时间来复习,进度真的太慢了。
放在以前,我可能又要开始抱怨“没办法”,时间不够,我又不愿意牺牲工作和家庭时间……但这一次,我积极主动去调整,既然时间不够,那就想办法创造时间!
我鼓起勇气跟爱人沟通,看她能不能带着孩子回老家住一阵子,让我全身心投入备考,还拍着胸脯下了军令状:
“考不上博士,提头来见!”
爱人非常支持我,让我安心复习,带着孩子们回老家住了两个月。
而这积极争取来的两个月时间,应该说是宝贵的两个月下班后时间,成了我最终顺利考过的最重要因素。
回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一次积极主动的调整,我的考博计划大概率又会以失败告终。
这可能就是主动选择的力量。我们在遇到困境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往后退,但是当你变得主动起来,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到”、问问自己“我还能做些什么”,这种正向的主动态度,会让我们真正地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直面问题,才可能解决问题,只有直面我们懒惰的一面,勇于承担起责任,积极主动地扩展自己的影响圈,扩大自己的能力边界,才能真正地开启我们的自律。
本节知识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