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与反思:《资本论》若干问题探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结论

马克思提出的两个“总量相等”的等式,主要是基于流通过程“不创造价值”的特征。剩余价值并不是在流通中产生,而所谓的利润只是在流通中由于各个生产部门不同的有机构成下形成的竞争而获得了一种剩余价值总量的分配方案而已。“一方的剩余价值,是另一方的不足价值,一方的增加,是另一方的减少。”基于这两个相等的关系,马克思论证了从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以资本主义的一定发展阶段为历史前提,而从生产价格到价值的剖析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抽象过程。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佐藤金之郎等.《资本论》百题论争(三)[M].刘焱等,译.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 吕昌会.世界著名经济学难题——价值转形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 白暴力.价值转形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 沈民鸣.百年价值转形研究[J].经济学家,2009(06):5-12.

[7] 张理智.广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转形问题)[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8] 张忠仁.百年难题破解: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形问题的历史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 冯金华.价值决定、价值转形和联合生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0] 丁堡骏.转形问题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9(5):21-34.

[11] 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M].陈观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2] 罗纳德·米克.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M].陈彪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13]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