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信息时代,网络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传媒格局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变,各种以个人传播为主体的新兴网络传播应用不断涌现,标志着一个全新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并正在或即将深刻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
与此同时,自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首次提出风险社会理论以来,风险已俨然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并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之一。当代中国无论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形态还是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而显著的变化。特别是自媒体出现以后,这种变化更加快速而复杂。中国高校作为典型的社会组织群体,已不再是传统中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而是被打破藩篱,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与社会渐趋融合。在网络传播的助推下,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与中国高校本身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互相交织,使得中国高校从社会舆论的边缘逐渐走向中心,近年来中国高校网络舆论事件的频发就是其有力佐证。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自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网络自媒体已成为普通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表达意见、交流沟通最活跃的平台,并逐渐成为重要的“舆论场”之一,与传统媒体原有的舆论场分庭抗礼、相互影响。2010年以来,微博出现并呈现爆炸式发展,使得其成为引爆网络舆论事件的最新信道,并在2012年取代论坛成为网络舆情的第一信源。2011年出现的微信,其用户数量也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根据腾讯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9月,微信月活跃账户数已超过10.82亿,成为大学生交流沟通的首选平台。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多元性和突发性的特征愈发突出。大学生群体对网络具有极高的依赖程度,对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并且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关心时事且乐于表达,对各类热点问题更为敏感,也因而成为“网络舆论场”的中坚力量之一。特别是在中国高校网络舆论事件中,大学生群体由于其与自身利益的关系密切,参与的热情格外高涨,而社会和媒体往往也对发生在高校的事件格外关注。很多时候,高校事件在网络舆论的助推下,迅速扩散、广泛蔓延并升级恶化,给高校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探索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事件的发生流程,寻找各类自媒体平台的舆论传播规律,研究大学生群体网络媒介使用特点和媒介素养现状,可以为中国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和引导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有益的启示。
本书绪论部分简要阐释了研究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论事件的重要意义,并对自媒体、高校网络舆论和高校事件等主要概念和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同时对本书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
本书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对自媒体的概念、特点及其对传播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微博和微信两种高校使用度最高的自媒体平台运用现状进行了网络实证调研,采集了大量一手数据资料,并对其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归纳分析;第二章对高校网络舆论的现状及特征进行了考察分析,高校网络舆论既具有网络舆论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舆论主体习惯网络式表达、圈子化趋势凸显,舆论客体利益相关性突出、极端化情绪明显,舆论载体自媒体应用广泛、观点表达多元化和二级传播特征明显、舆论领袖作用突出四个典型特征;第三章对2003—2018年间中国发生的社会影响较大的高校典型网络舆论事件进行了详细汇总分析;第四章选取了四起典型高校网络舆论事件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对比报纸、论坛和微博三种典型媒介载体的信息内容,分析不同媒介载体对事件报道的差异;第五章则通过两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状况的调查问卷及其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群体存在网络媒介依赖与“意义空心化”较为严重、信息甄别能力有限、不当言论部分存在、相关法律认知和道德素养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并对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