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意味:后物质时代的意义消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 引言

网络蛮喷是一种较新的社会现象,学者对它所做的研究通常基于接受者视角,他们是受害者或“网络证人”(internet witness)邦德(Bond)自1999年就开始了关于网络蛮喷的法律影响问题的早期研究。2000年,雷维拉德(Revillard)从互动社会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2010年哈达克(Hardaker)引用“无礼的研究”一词,实际上也是在寻求网络蛮喷的另一种定义,以研究网络蛮喷与暴力之间的关系。参见沙哈夫(Shachaf)、诺瑞科(Noriko)2010年的研究;沃尔特(Walter)、霍里奇(Hourizi)、蒙库尔(Moncur)以及皮西利兹(Pitsillides)于2011年分析死亡和网络蛮喷之间的病态关系的研究。赫林(Herring)、乔布-斯德(Job-Sluder)、斯克勒(Scheckler)以及巴拉布(Barab)在2012年对网络蛮喷与女性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2012年,赫拉皮茨(Krappitz)从心理学角度发表了一篇关于网络蛮喷文化的论文,参见巴克尔斯(Buckels)、特拉普内尔(Trapnell)以及保卢斯(Paulhus)于2014年发表的研究。斯普努兹(Spruds)和罗泽卡纳(Rožukalne)在2016年曾以网络论战中蛮喷的新动向作为研究对象;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中,有很多关于网络蛮喷的“灰色文献”,这些文献没有足够的学术价值。迄今为止,关于网络蛮喷最全面(或者说令人感到兴奋)的是菲利普斯(Phillips)在2015年的研究。论网络蛮喷的视觉符号学,可参见特顿-特纳(Turton-Turner)于2013年的研究。蒂博(Thibault)在2016年从符号学角度分析了网络蛮喷与阴谋论之间的关系。马克·雷曼(Mark Lehman)在第18届米切卡哥语言人类学研究生会议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在塑造文化话语和身份的过程中网络蛮喷的角色:一个匿名网络留言板的案例研究》(2016年5月6-7日)。。符号学特有的研究路径则是相反的分析方法,即思考网络蛮喷现象是如何生成的。网络蛮喷的生成离不开话语因素和上下文语境,这一点已被社会所公认。修辞史学,被视为符号学和哲学史的学术先祖,尤其是像叔本华(Schopenhauer)这样的作家,他们的作品被贴上“……的艺术”的标签,这旨在传递实用的、关于各种交往实践的风格学的知识,以逃避那些更令人信服的程式化的语法规则。为了延续这个传统,当前的文化符号学也许应该增加一门“网络蛮喷的艺术”,以便做进一步的研究。那么,这门艺术的主要原理是什么?想要揭示这一点,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便是对网络蛮喷与类似的话语类型及实践展开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