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自择
如果能够预见结局,是不是能够在尘埃落定前奋起一搏?是不是这个世界上就有了后悔药的存在?
二次元的还是二次元的;小说的还是小说的;现实还是现实的。
对于那些好逸恶劳的人,只要给自己最不希望的结局,会有改变的。
有时反面的结局更有可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你要想的,不是未来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你不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人生你规划得再好,也未必能如你所愿。毕竟我们只是普通人。
*
有一天晚上,在某公开课APP上刷到了某哥的发的一系列电影视频解说介绍,每个视频附上的文字描述和图片也太诡异了,不小心点开一个,没听完完整的一句话,就快点按退出键。
要不然,一整个晚上都不能睡了。
人会害怕。害怕很多东西。比如毛毛虫,比如蛇,比如不存在的非人。
不过同样是非人,为什么人们会害怕恶魔,而不害怕天使?害怕妖魔鬼怪而不害怕神仙?
比如,同样是狗,一个高大而凶神恶煞,另一个弱小毛绒可爱,前者让人害怕,后者却让人喜爱不已。
大概是我们觉得任何能给我们带来负面伤害的我们都会存在害怕的心理。
*
背古诗的时候,明明刚刚念完的,还重复读了背了好几遍一句话,结果一转眼就给忘了,想不起来了,明明过了还没有一分钟。
怎么回事?想着想着,有一种难过想哭的感觉,难道记忆力衰退了,还衰退得这么明显这么快。
听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这比小蓝鱼多莉还要惨,所以上过钩的鱼还是会上钩。
七秒的记忆让人可以让别人羡慕,也可以让自己痛苦。
内心承载太多东西的人,羡慕七秒记忆的鱼,羡慕无忧无虑的人过得没心没肺。
“你只想到了减轻你身上的担子,忘记了记不起任何事情的人的痛苦。”
*
否定一样事情一句话,也只需要一句话的事。
*
花落辗转,萧声呜呜,无奈秋雨。
“生活是怎样的呢?永远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我是否真正能懂得?也许是能吃饱饭,也许是和自己的爱人一起,也许是是跟别人讨论两棵小茶树的留存问题,也或许是现实与幻想的交界处。”
“假装无所谓,假装听不到,假装不伤心。你又懂什么?当时太累了。”
*
鲁迅曾经说过,人感到寂寞时,会创作;一感到干净时,却无创作,他已经一无所爱。创作总根于爱。
以前看到这个句子,写了下来,无法理解。
再翻看自己当年所有的稿纸,笔下的幼稚,笔下的爱情,笔下的友情,笔下的亲情,笔下的校园,终于理解前一句和后一句话了:那时候要的,只是别人的爱和爱别人。
说着外星语,只是为了不让人察觉自己的忧伤。
记得只有在感到寂寞时,灯火阑珊处时,才觉得自己真的在思考,只有躲在暗处的人,才能观察到细致入微的东西。
不过,那中间的一句“一感到干净时,却与创作,他已经一无所爱。”还是不能理解。
只知道,随着学段的提高,生活开始变得充斥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接触各种杂七杂八的人,每天都是在工作、学习和考证,创作变成了接受知识。
不能说你没有思考,你有满足的,工作、学习和考证所带来的成功和满足感。
思考只变成了一种表象。想要写下什么,只写下了寥寥无的几句话和某个考点。
*
“当雨天还不是雨天的时候,我一直害怕着雨季。当雨天成为雨季的时候,我们一起收集雨水,等待另一个夏天。”
*
真正的吃货是在和对方冷战后,一见到美食就跟对方无话不谈,扑在吃的上面。
其实又不是老死不相往来了,脾气什么的做做样子啦,让你知道你面前的人还是有脾气的。
*
我们否定所做的事情给我们带来的结果,不管这个结果是好的还是坏的,我们都不愿意相信。比如不断学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脚步不停就能登到顶峰等等。虽然有无数例子可以证明,但是我们仍然不愿意相信。
不是所怀抱的动机和愿望强烈,就能让我们像主人公一样完美进化和蜕变。更多时候我们还是要现实一点做好自己要做的事。结果什么的,你没做,它就不存在;你做了,它便存在了,你也证实了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所以生活还是要作,不断作……
*
让一首原本特别喜欢且百听不厌的歌变得厌恶起来的方法,非常绝的一招就是把它设为你的闹铃声。
*
从小时候起我就思考着,谁是万能的?什么是万能的?
幼儿园时,那些老师是万能的,在小小的世界里,父母不在身边,找她们就好了。吃喝拉撒睡,跟老师说一生;不会写字,老师手把手教;打架了,老师来评理。
小学到初中,一度觉得父母是万能的。早餐太贵了,吃不起,他们煮;家里修电路换灯泡补墙铺砖,他们一手包办,从来不多靠别人。
大学,班主任和辅导员是万能。“辅导员,水管滴水我应该找谁?”“辅导员,这个表是怎么填啊?”“辅导员,我请假,给我签名吧。”群里左一个辅导员右一个辅导员,辅导员真的很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