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学家对话全球经济:CCER-NBER十五次经济学年会实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

郑京平

国家统计局郑京平介绍了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情况。他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利用外资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郑京平首先介绍了中国利用外资的现状。截止到1996年年底,中国实际利用外资2839亿美元,其中对外借款占36.7%,外商直接投资占61.6%,其他投资占1.7%。1992年以前,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是对外借款;1992年以后,外商直接投资在外资利用形式中上升到主导地位。从外资来源看,港澳台投资处于绝对优势,1984—1996年,在实际利用外资中,香港资本占39.5%,台湾资本占5.5%。从行业分布看,工业部门是利用外资的主要行业。从总体上看,中国目前利用外资的规模仍处于比较安全的范围,可以继续放手利用外资。中国对外借款的风险很低,尚未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标准。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比较,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仍较低,总量远远低于美国,人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剔除港澳台资本,中国利用外资的水平会更低一些。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中,有20%—25%属于中国资本的回流。

郑京平接着介绍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工业行业中的状况。从总体上看,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整个工业体系中所占的份额仍较低。1995年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中,外资企业占8.4%,港澳台企业占8.6%。在个别行业中,外资企业所占的份额则比较高,如行业大类中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行业中类中的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软饮料制造业等。外资企业的内销比重尚不高,1995年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的“三资”工业企业在中国国内的销售收入仅占中国工业国内销售收入的13.8%。

郑京平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弥补了国内资本不足,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第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缓解了就业压力,训练了一支职业大军;第四,发挥了比较优势,增强了对外贸易的竞争力;第五,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郑京平最后对中国利用外资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从中国的需求角度看,利用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尽管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庞大的剩余劳动力、相对落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都需要继续利用外资。中国政府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从外资供给角度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势头强劲,跨国公司正在成为各国主要公司的经营模式。中国市场总量大,发展水平低,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多。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也为外商投资建立了信心、创造了机会。综合以上两个方向的作用,郑京平认为在今后5—15年内,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会保持在450—650亿美元的水平。在这段时间内,外商直接投资仍将是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