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求增速代价大[1]
——2011年G20戛纳峰会系列评论之三
强劲增长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并舒缓债务负担,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最迫切需要的。G20提出的“强劲、可持续与平衡增长”目标的表述也可谓完美。不过如果客观条件不具备,执意寻求强劲增长,则不仅欲速不达,而且代价不菲。
对此可分别从发达国家和中国两方面加以观察。
对美、欧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过分强调经济强劲增长,可能助长在政策面上忽视和回避调整的现实,转而“病急乱投医”,延误实施治本措施的最佳时期,甚至加剧病情的复杂度和治理难度。
美国货币当局在金融危机急救期过后,再次实施量化宽松应对经济低迷,可谓强求高增长心态导致政策走样的一个典型。按照这个政策倡导者的设计,量化宽松能通过压低长期收益率助推美国经济增长,以实现舒缓、降低失业率压力的目标。
然而我们知道,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保持币值稳定支持经济稳健增长,长期收益率本身是调整货币政策的参照。现在反而要用本质上短期性的货币政策手段来调节长期收益率,就如同试图拉长身影来拔高身高一样本末倒置。
殊不知美国金融危机源头的房地产泡沫,相当程度上正是危机前过度宽松货币政策诱致的结果。美联储QE2不仅没能实质性地培育促进美国经济,反倒可能因为政策急功近利而对企业投资信心产生负面影响。美国作为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这项不负责任的政策招致国际社会的质疑和批评,也在情理之中。
欧盟财政收支占GDP的比重高达45%左右,财政自稳定机制作用更为彰显。在欧元区经济2008年几乎零增长和2009年下降4.3%的背景下,自稳定机制已“自动”给经济系统提供大量刺激“弹药”。2009年年初欧盟额外推出2000亿欧元刺激经济计划,各主要成员国也推出规模不等的刺激经济项目。
例如,德国联邦议院2008年11月批准了第一个刺激经济计划,为310亿欧元;2009年1月政府又通过第二个刺激经济计划,为500亿欧元。英国2008年11月下旬通过预算报告,宣布将出台200亿英镑的刺激经济措施。法国推出总额为260亿欧元的刺激经济计划。这些刺激预算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投资,补贴汽车业,推进国家产业政策,减税或直接发“消费券”等。
刺激政策虽对欧元区2010年经济温和复苏做出了贡献,但也付出了使本已不堪的各国资产负债表加剧恶化的代价。欧元区整体债务率从危机前的66.2%激增至2010年的85.1%,为欧债危机爆发做了铺垫。回头看得更加清楚,危机前的严重失衡,经过政府的大手笔刺激,只是将经济体内的“病灶”转移了位置,不仅没有根治疾病,反可能使后期治理更为棘手和被动。
美国和欧盟是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其应对方针的误判会给全球经济引入更大的不确定性,也不利于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稳定增长。从直接关系看,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国际流动性泛滥并加剧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对我国及相关国家经济增长尤其具有负面影响。
再看中国。首先,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推进时期,在生产力和总需求两方面都有较好条件保持较快增长。但是从近年刺激经济以及21世纪景气增长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看,增长过快得不偿失,需注意防范拼增长速度带来的过高代价。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经历空前景气增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但是由于深层改革滞后,高增长伴随经济增长速度偏快,非农就业扩张偏急,外部顺差失衡加大,通胀压力挥之不去,再加上资产价格间歇性飙升等难以持续问题,累积起具有阶段性特征的系统性矛盾。
通过人为政策手段拼经济增速,难免要大尺度地放货币、松信贷,或需政府大手笔过快投资。这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不利于治理通胀、负利率和资产价格高企等顽症,也不利于调节收入分配和社会稳定。中国目前最需加快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而不是刺激经济和强求经济增速最大化。
其次,经验证据显示,我国经济过快增长会加剧贸易条件恶化,使得国内产出增长转换为用实际购买力衡量收入增长时减少一块,从福利损益角度看不合算。如2009年刺激经济措施的力度最大,2010年贸易条件损失占当年GDP的比例超过2个百分点。
货币与总需求扩张派生实体经济扩张并导致进口数量上升,又通过大国效应推动进口价格上涨和贸易条件恶化,构成我国经济运行特有的“回旋镖”效应。
导致贸易条件产生不利变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在目前发展阶段还难以完全消除。不过,避免经济扩张过快的推波助澜作用,则是宏观政策应当并可能达成的目标。
作为最大增量贡献国,中国对全球大宗商品、投资和宏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我国对增长目标做稳健适度调整,抑制大宗商品价格过度波动,有助于缓解与资源出口国之间的经贸和投资争议。资源出口国虽短期贸易收入增长慢一点,但是其增长平稳度提升,以便于更好应对“荷兰病效应”,谋求自身长期发展。
最后,通货膨胀对债权方不利而对负债方有利。我国拥有3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应是最大外部债权国。各国追求不可持续的强劲增长目标,会显著抬高全球通胀水平,使中国作为外部债权国的利益受到损失。
我国目前空前规模的外部债权,绝大部分是在过去十来年的不长时期内,主要通过官方储备形态积累而来的,投资对象难免较为集中在所谓“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综合水平较高的证券资产方面。这类投资收益对未来的预期通胀高度敏感。比如全球通胀上升3—4个百分点,我国外部债权实际损失会超过千亿美元。
反过来看,发达国家的国外投资中较大比例是直接投资,对通胀伤害天然具有较强抵御能力;即便是证券投资,由于主要是私营机构所为,在应对通胀方面自我调节性和灵活性较强。考虑潜在通胀对债权方和负债方的上述不对称影响,中国应鼓励G20制定稳健增长而不是过于强劲增长的目标。
客观认识人为追求强劲增长的负面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今全球经济大调整时代的客观现实与规律,并通过实施务实合理的应对措施,在保持经济稳健增长的同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为未来新一轮全球经济繁荣的到来创造必要条件。
[1] 原文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