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邻近性与产业集群创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日益凸显其作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以及产业集群作为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被日益认同的背景下,力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主要国家政府的公共政策导向。然而,我国产业集群普遍面临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缺乏的瓶颈制约,究其原因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从多维邻近视角看,单一的地理上邻近(扎堆)而组织与认知不邻近的问题是集群内企业缺乏创新驱动机制进而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集群技术创新过程是以集群相关主体间的交互学习为关键机制,而交互学习机制的实现有赖于相关主体间的多维邻近关系的形成以及基于多维邻近关系的协调、控制和促进效应的产生。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集群始于政府优惠政策的引导而扎堆于开发区或高新区,在成长过程中政府更多的是关注于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优惠等“硬”条件的改善,而忽略了区内主体间互动交流机制构建等“软”条件的建设,故“陌生的邻居”现象在集聚区内普遍存在,集群创新所依赖的主体间交互学习机制严重缺失。基于此,如何引导我国集群从过去依赖于单一地理邻近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变为有赖于地理、组织与认知多维邻近关系的内生式发展模式,构建有利于集群主体交互学习的创新促进机制,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学术界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这正是本书的研究目的所在。

本书尝试着从多维邻近性这个全新视角出发,围绕“多维邻近性与产业集群创新”论题展开探索性研究。试图通过深入探析并回答以下问题来构建一个较完善的多维邻近性对集群创新影响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单一的地理邻近分析视角为什么不能充分解析产业集群的创新机理;地理邻近与组织邻近的组合以及地理邻近与认知邻近的组合如何交互影响集群创新;地理邻近与组织邻近的组合以及地理邻近与认知邻近的组合对集群创新的交互影响效应是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地理、组织、认知三种邻近如何随集群生命周期阶段演化而与集群创新能力动态耦合。在此基础上,以我国软件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探索性地采用SEM-PLS方法[即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估计和检验模型参数]对地理邻近与组织邻近的组合以及地理邻近与认知邻近的组合对集群创新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重要结论,进而创造性地提出政策建议。这为促进我国各级政府制定重视集群内相关主体间多维邻近关系的建立与邻近效应的利用,进而有效提升集群创新能力与整体竞争力的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多维邻近性与产业集群创新”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在国际学术界已引起多学科的热切关注,但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尽管本书竭力围绕多维邻近性与产业集群创新论题在理论机制和实证分析层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但囿于本人的能力和精力,研究中有许多不成熟之处尚待今后进一步深入探讨。在恳求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的同时,更是企盼本书的出版在推动国内学术界对“多维邻近性与创新”论题的关注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李琳
2014年5月于麓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