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神剑 收获和平 努力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组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技术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从此,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序幕。这一天,也被永远铭刻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上。
60年披荆斩棘,60年春华秋实。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力协同和各族人民的鼎力支持下,中国航天事业在国家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导弹武器、运载火箭、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及军民融合发展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
作为高科技产业,中国航天60年来创造的丰功伟绩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自力更生、创新发展的典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防实力最具威慑力的象征。回顾中国航天事业6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对于新时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灵魂,继续沿着有中国特色的航天事业发展之路扬帆远行,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同步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更好地探索浩瀚宇宙奥秘、发展人类航天文明十分必要、十分重要。
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综合实力实现大幅提升。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艰苦创业、动荡时期的砥砺磨炼、改革开放以来的跨越发展等各个阶段,经过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党领导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中国航天经历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国家航天局)等体制变革。特别是1999年7月,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2001年7月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成立,真正实现了政企分开和管理模式转变,揭开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航天科工组建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航天科工积极投身中国改革开放的宏伟实践,全面融入市场经济运行体系,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不仅率先在十大军工集团中实现整体扭亏为盈,而且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截至2015年年底,与1999年相比,航天科工营业收入增长21倍,利润总额增长118倍,综合业绩考核连续8年位居中央企业A级行列,连续两个任期获得“业绩优秀企业奖”,连续三个任期获得“科技创新企业奖”,在“2013年中国制造业自主品牌价值评价”中获机械制造行业第一名,为全面提升中国航天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力和社会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航天防务产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创新既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又是一个企业蓬勃发展、保持旺盛活力的力量源泉。一直以来,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灵魂,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掌握了一大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运载火箭和卫星研制取得重大突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取得重大进展,极大地提升了中国航天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导弹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单位,航天科工牢牢抓住难得的重点工程发展机遇,努力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求,坚持自主创新和大力协同理念,不断铸牢国家安全基石,逐步形成了防空、飞航、地地、潜地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的核心能力,先后为中国军队提供了几十种性能先进的导弹武器装备,创造了中国国防武器装备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第一”,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庆祝建国35周年、50周年、60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航天科工研制的导弹武器装备均以前所未有的阵容悉数亮相,振我国威、扬我军威。“东风”劲吹、“红旗”招展、“长剑”啸天、“鹰击”长空,一枚又一枚神圣之剑、神奇之剑、神勇之剑、神威之剑,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与此同时,航天科工积极发展新一代航天发射及应用技术,采用世界首创星箭一体化技术成功发射快舟一号、快舟二号,中国急需的空间快速响应能力初步形成。航天科工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4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7项,获省部级和军队科学技术奖逾千项,被国家认定为创新型企业。
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军民融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纵观全球军工经济发展态势,军民融合是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是牵引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航天在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的同时,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军民结合十六字方针、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航天科技工业逐步实现了由单一军品型向军民结合型的转变,航天系统各单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支柱民品,特别是近几年来,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融合式发展格局,开辟了一批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应用重点领域,带动了中国民用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绩效的提升。
航天科工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并大力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在大力发展航天防务产业的同时,致力于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在国内首次提出“大防务、大安全”发展理念,充分利用自身科技实力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凭借专业领域的技术优势,在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军民结合高技术产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航天信息技术研制的防伪税控系统被中央领导誉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发明”;安保科技系统、电子票证系统、奥运火炬等在奥运会上首次成功使用,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重型特种车、电力装备等产品不仅实现进口替代,而且部分远销海外。在抗击南方冰冻雨雪灾害、汶川特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过程中,向灾区提供一系列自主研发的应急救援与保障装备,发挥了中央企业“共和国长子”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航天科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落实国家“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依托线下雄厚的科研与制造能力,创建了世界首批、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航天云网,初步构建起“资源共享、能力协同、互利共赢”的生态环境,正在引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发展活力得到充分释放。改革调整是破解发展难题和矛盾的有力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1964年—1980年进行“三线”建设,国家对航天科技工业加大投资,建设了一批科研生产基地。通过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战略后方基地。数以万计的“三线”建设者,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航天基本建立起小核心、大协作的军品科研生产新体系,航天企业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体制机制逐步转变,解放和发展了军工生产力,极大增强了企业活力。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航天科工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改革调整,着力推动战略性结构调整,精干军工主业,不断推动企业体制机制的转换和创新。自1999年以来,圆满完成了国务院赋予的改革脱困“攻坚战”任务,对数十家辅业企业进行了改制,同时依据国家政策,逐步将学校、公安机构、“三供一业”等企业办社会职能机构分离到社会,有效释放了企业发展潜力,激发了职工群众的创造力,企业改革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特别是“十二五”期间,航天科工着眼于到2020年初步建成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战略目标,研究提出并大力实施“1+2+3+4+5+N”转型升级战略[1]和“五四三二一”重大战略举措[2],以此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二次创业不断取得新成效。航天科工牢牢把握国有企业改革机遇,通过股权划转、兼并重组、压缩管理层级等方式,先后完成专用车、建筑业等6项资源重组,清理公司190家,管理层级压缩到四级以内,完成了所有三级及以下企业改制任务,资源布局不断优化,产业及产品结构更趋合理。2014年,航天科工董事会正式成立,在建设规范董事会运行体制机制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对航天科工的发展壮大、乃至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将政治优势成功转化为发展优势。中国航天始终坚持党指引的正确方向,注重把党建工作融入科研生产经营中心任务,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断增强党对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夯实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把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培养造就了钱学森、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孙家栋等为代表的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科学家队伍,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文化,中国航天培育形成的以“两弹一星”精神、航天传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为主体的航天先进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砥砺奋进、开创辉煌。
作为中国航天的核心组成部分,航天科工牢牢把握发展方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积极广泛开展党内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党的组织管理体系、思想文化体系、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具有航天科工特色的党建工作机制,成功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各级党员干部的党规党纪意识和干事创业激情明显提高。坚持从严治企、从严管理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实现制度化、体系化运行,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制度保证。在航天科工的总指挥、总设计师中,一批三四十岁的年轻人挑起了大梁。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凝炼形成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企业使命和“求实、创新、协同、奉献”的企业精神,大大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和荣誉感。
中国航天事业60年的丰富实践,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归纳起来,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铸牢国家安全基石,把航天防务产业始终放在首位,走军民融合式道路,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基本方略;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持之以恒抓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简称“三创新”),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企,建设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素质优良的干部职工队伍,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坚持文化引领,传承和发扬航天精神,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这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实现航天梦需要一代代人为之不懈奋斗!”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虽然仍是时代主题,但并不太平,局部冲突此起彼伏。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加速演进和以绿色、智能、可持续为特征的产业革命持续发酵,一些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将对传统的作战样式和产业组织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既迎来了发展的重大利好,同时又面临着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立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锐意变革、勇于创新,持续提升战略地位、科技含量、绩效水平和职工收入,推动航天科工继续沿着“创新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经济效益好、职工收入高、内外声誉优”的良性发展道路前进。
我们将坚持把圆满完成航天防务装备建设任务作为企业追求的最优先目标。先进的航天防务体系是体现航天科工乃至中国航天战略地位的关键所在。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紧贴军队使命任务,紧贴军事斗争需求,紧贴装备发展要求,深入研究联合作战、体系对抗模式,吃透技术、吃透状态、吃透规律,全面提高武器装备体系化、信息化、自主化、实战化水平,研制生产更多机动灵活、操作简便、免维护、体系贡献度高的新一代武器装备,努力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力量。与此同时,积极参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力发展以新一代航天发射及应用为主的商业航天产业,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商业特色和较强盈利能力的示范项目,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我们将坚定不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秉持“大防务、大安全”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航天技术优势,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进一步做强做优信息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新一代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及应用、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及应用、新一代材料与工艺技术及应用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融入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深化战略合作,充分利用和发挥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为国民经济稳增长、提质效作出应有贡献。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持续推动国际航天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们将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成效加快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狠抓技术创新,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运用航天科工专有云网平台、航天云网平台和智慧企业运行平台对技术创新的诸多要素进行软整合,系统设计,总体规划,优化配置,动态调整,促进航天科工的科研和制造资源向社会开放,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狠抓商业模式创新,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进行融合创新,大力推广基于航天云网的“资源共享、能力协同、互利共赢”新型运行模式,积极构建“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的新业态体系,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有力支撑。狠抓管理创新,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引入信息化、智能化、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大力推广智慧企业运行平台,以满足各类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中国航天事业是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和全国人民的事业,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传承中国航天“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和伟大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团结奋进、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加快“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为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 一个总体思路,即“一主两翼三创新”,其中“一主”产业:航天防务产业;“两翼”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三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两工程”,航天防务成本工程、民用产业价值工程。“三挂钩”,工资总额增速与利润总额增速挂钩,投资与EVA挂钩,新建劳动关系人数与全员劳动生产率挂钩。“四方案”,航天防务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民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拓宽员工成长通道与挖掘各类人才潜能方案、保障监督体系建设方案。五重大、N重点,五个战略性和若干重点项目。
[2] “五个新一代”(新一代武器装备技术及应用、新一代航天发射技术及应用、新一代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及应用、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及应用、新一代材料与工艺技术及应用)发展,“四项基础技术”(微系统、自主可控信息安全、智能制造、智慧产业)攻关,“三大平台”(专有云网平台、航天云网平台、智慧企业运行平台)建设与运行,“四个两”(研制生产过程两深入、两充分、两彻底、两简化)要求落实,“一个新业态”(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