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两口大缸,声震军区
胡志群被26团党委记三等功一次。
“两口大缸闹革命”,是军人治厂时期,上级党委对药厂艰苦创业精神的形象概括。
电线架起之后,药厂需要钢材。
其时,钢材也是战略物资,如果没有特殊关系,一般单位根本无法买到。
1970年年底,褚福德、胡志群带着颜贻意,一行三人到安徽马鞍山买钢材。通过部队文书徐先荣的关系,三人找到了徐的舅舅——马鞍山钢铁厂的党委书记,批了条子后,才买到所需的钢材。
“那次出差,颜贻意给我父亲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离开洞头后,他还多次提及,小颜很能吃苦、很能干,确实是个人才。”褚兆洪告诉如意君。
很能干的褚福德、胡志群、颜贻意经常去温州出差。更多的时候是胡志群带着小颜,走南闯北,去采购各种物资,选购大药厂退下来的设备,而得到锻炼最多的,当然就是这个小颜。
1970年11月15日,为了奖励胡志群同志四年如一日,“带领革命家属战天斗地,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创造了7万元财富”的“革命精神”,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守备26团党委为胡志群记三等功一次,并给予胡志群一个高尚的称呼——“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1971年春节过后,胡志群代表浙江省军区,准备登上南京军区先进事迹汇报会,做典型汇报。
五年,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他的喜怒哀乐都与制药厂休戚相关。没有他和同志们的创造性工作,就没有铜山制药厂的点点滴滴的进步。他的先进事迹从26团一路上报到浙江省军区,最后直达南京军区,在南京军区举办庆祝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5周年纪念大会上,胡志群是当之无愧的典型人物。
现在,26团奉命要将自己的英雄从驻地热热闹闹地送到码头,然后,乘坐温州军分区船艇大队派来的船只,渡海去温州,前往南京。
6415部队的每次热热闹闹的举动,都会引来铜山岛上的干部群众的热烈响应和倾心的议论。
一大群孩子们就这样跟在卡车的后面,从北岙镇一路追星到了码头。孩子们实实在在是要“追星”,当然,还有着极大的好奇心——更多的孩子希望看到部队的登陆舰究竟是怎样“登陆”的。
汇报会上,胡志群在主席台就座,并做了热情洋溢的典型发言。胡志群在发言中回顾了铜山制药厂的创办经过和它的深刻意义,但却很少提到自己个人付出的艰辛努力。
胡志群的这次发言之后,军报做了报道:铜山制药厂是凭借“两口大缸”,闹出一番“革命事业” 的!
“两口大缸”指的是氢氧化铝反应缸和配料缸,在这两口大缸里,孕育了药厂的所有产品,孕育了人民解放军“敢想敢干”的创造光辉,还孕育了军民携手建设海疆、保卫海疆的光荣实践。
延伸阅读1:小朴,不小
一道山梁,两棵朴树。一大一小,大的朴树所在的村子叫大朴,小的朴树所在的村子叫小朴。清光绪六年编撰的«玉环厅志»“三盘图”(即洞头行政区域图)上,载有小朴村名。小朴就这样得到官方的承认。
小朴村有两大姓氏——一是颜姓,二是林姓。据考证,公元18世纪初,清乾隆年间,林姓先祖林政斌、林政发和颜姓先祖颜祖语、颜祖认从福建永春迁至玉环,后又来到小朴定居,再有追随者陆续登岛,从而形成如今以林姓和颜姓为主,同时包括陈、李、黄、王、郭等多姓集居的村庄形态。
我们书中的两位主人公——颜贻意和林阿花,就是颜、林两大族氏的代表。
翻开颜氏家谱,不乏耀眼光芒。
颜氏的始祖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颜回的后裔。颜氏一脉沿袭下来,还有中国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颜真卿。颜真卿不仅是中国汉字书法的集大成者,更是带领唐军抗击安禄山叛军的大英雄。
颜贻意在小朴村的旧居
几十年来,小朴村的村干部,颜氏和林氏交替担任,相安无事。据颜氏族谱记载,村里颜氏的先祖迁居到福建永春之前,其实是住在距离洞头一千公里之外的山东。这就与中国人的传统道德典范颜回,有了关联。
如今,洞头区最有文化的景观叫“望海楼”,望海楼里塑有颜延之的石像。颜延之也是颜氏一脉。公元426年,担任温州最高行政长官的颜延之(时任永嘉太守),在青岙山(今洞头大门岛)上建有“望海楼”,以观洞头海景。
颜延之的“海洋观”,值得一代又一代的统治者效仿。
所以,小朴的颜氏后人普遍喜好书法,并以“颜回—颜延之—颜真卿”的道德传承为美。
从山东到福建到洞头的小朴人,普遍具有一种开放的视野,一种迎风斗浪的胸怀,一种诚实守信、爱家护国的传统美德。
小朴村与洞头岛上很多渔村一样,百姓普遍居住在石头房屋里。有的石头房已有百年的历史。石头房有两大特征:一是冬暖夏凉,二是能够抵御海岛上每年夏季都会肆虐的台风。
200年过去了。
这些石头房依然岿然不动,面对游客、来者和后人,默然而立,似有万语千言,就要述说。
我们这本书,与石头房有关,与颜氏、林氏等有道德传承的普通人有关,与那个叫做小朴的村子有关。
1952年1月,解放军登上洞头岛,解放了这里的民众。
1954年7月,解放军105师秘密的在小朴王山头修建了军用码头。那是那个时期温州沿海最高等级的码头。
1956年,解放军105师开始修建师部小三盘到小朴的战备公路,这段长仅3.8公里的公路是那个时期的中国,最高等级的公路。
1952年起,解放军将师医院、旅医院、团部卫生队都相继建在了小朴。
小朴这个小渔村,由此就要翻开一段军史、一段艰苦创业办药厂的光辉史。
延伸阅读2:«人民前线»报正式停刊
2016年1月15日出版的第11555期南京军区党委机关报«人民前线»报是其正式停刊前的最后一期。
该期头版刊发了“本报编辑部”撰写的休刊词«永远的号角»,回顾了«人民前线»报68年历程,称“改革强军的时代大潮滚滚向前,一切都在重塑。同其他许多军队机构一样,«人民前线»报光荣地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坚决服从改革大局,定格华丽的背影。”(资料来源:«南京军区机关报‹人民前线›正式停刊,完成68年历史使命»,载澎湃新闻,2016年1月17日)
注解1:洞头:读书升学有多难
1956年8月,洞头县创办了第一所初级中学,当时名为“洞头县初级中学”,有4个班级,218名学生。蒙昧无知的海岛,有了破天荒的“初中学堂”。
1959年4月,“洞头县初级中学”改名为“温州市洞头中学”。名字改来改去,“高中”仍然没有能力举办。
1961年,“温州市洞头中学”创办了两个高中班。质量显然不行。次年,高中班又停办了。
1966年,“温州市洞头中学”与全国各地一样,“停课闹革命”最为时髦。当年秋天,一年一度秋风劲,万千学子只好望校垂泪,“全国各地的学校基本都不招新生了”。教学秩序一片混乱——这种“混乱”,你怎么想象都不过分。本书的主人公颜贻意十分不幸地在这一年初中毕业,当然无法继续升学。幸运的是,温州少了一个读书人,多了一个企业家。
1968年,“温州市洞头中学”改名为“洞头县第一中学”。这名字一直用到2015年12月。
1972年9月,为满足海岛初中毕业生继续升学的要求,“洞头县第一中学”开始招收8个班400名的高中学生。
至此,洞头县才有了自己的“完全中学”。
(资料来源:«洞头县志»)
注解2:“清理阶级队伍”基本上是被否定的
“清理阶级队伍”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一次政治运动。始于1968年5月。
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各地采用“军管会”和进驻“工宣队”的方式,对在“文化大革命”进程中,以各种名义、各种方式将揪出来的地、富、反、坏、右、特务、叛徒、走资派、漏网右派、国民党“残渣余孽”,进行了一次大清查。
尽管在运动开始,中共中央已强调“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区别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尽管在运动中仍不断指示注意政策,打击面要少,但这场运动仍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
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中,“清理阶级队伍”运动基本上是被否定的。
(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注解3:“南塘公社”是什么“社”?
南塘公社是洞头县的一个行政区域的名称。辖有小三盘、小朴、大朴、九仙、山头顶、埭口、隔头、小长坑、大长坑等13个大队。
1958年之前,不叫“公社”,叫“乡”,即为南塘乡。比如,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很多南塘青年,就毕业于这里的一所初级中学——南塘中学。
1958年8月29日,中央发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全国各地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原来的乡建制被抛弃,建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即把基层政权机构和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机构合为一体,统一管理全乡、全社的各种事务。南塘乡与全国数百万“乡”一样,就变成了洞头县“南塘公社”,行政村也改为“大队”。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公社”被撤销,设立“乡”,南塘公社因有大朴和小朴两个大队,遂被命名为“双朴乡”;大队演变为“村”。
这个«通知»所反映的实质性改革主要有三点:一是实行政社分开;二是乡以下实行村民自治;三是要求建立乡一级财政和相应的预决算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乡级政府财政。
2001年11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将双朴乡与洞头县北沙乡、三盘乡同时撤销,并入北岙镇。仍保留小朴村等行政村建制。
(资料来源:«洞头县志»«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
注解4:“革委会”来头不小:厂长、校长的称呼,恢复于1978年9月
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会,”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各级政权的组织形式。
1967年,上海首先发起“一月风暴”夺权运动,由群众组织夺取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各级政府的权力,组织一个效法巴黎公社的大民主政权机构,由张春桥命名为上海人民公社,纷纷夺权。毛泽东认为上海公社的名称不好,发出了“最高指示”:“还是叫革命委员会好”,“革命委员会”作为全国各级政权的组织机构,很快就覆盖到了全国。
“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革命委员会当然也在清算之列。
1978年9月20日,根据中央指示,温州地委决定,撤销直属单位及下属各级革委会,厂矿、学校、公社、车间等单位的革委会正副主任,分别更名或者恢复为厂长、校长、经理等。
“厂长”“校长”“经理”这些称呼,至今仍不褪色。
(资料来源:«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
注解5:“蜡烛电厂”:一半是屈辱,一半是无奈
1953年12月,洞头人叶晗真等私人投股集资,创办了洞头县第一家私人发电作坊,主要设备为英国制造的蒸汽发电机组30匹15千瓦。洞头海岛第一次迎来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电灯。
1955年5月,洞头县建立小型发电站,供电量为0.96万千瓦,仅供应县城北岙镇机关单位及部分驻军的办公用电。每到夜幕降临,洞头列岛还是漆黑一片。
大陆上的人们给洞头县送来了一幅看不见的牌匾,名为“蜡烛电厂”。洞头人十分屈辱地收下了这份“礼物”。
1982年7月,洞头县在燕子山建立了1500千瓦的火力发电厂,洞头县本岛部分地区才实现24小时供电。深夜的灯光照射着一处处海景。忽然之间,大陆上的人们有了新发现:洞头岛原来是温州沿海一串串光华靓丽的明珠。洞头的海岛旅游事业,也开始起步。
到1986年,燕子山发电厂共发电600万千瓦。此时,洞头的电力供应仍然十分不稳定。急剧膨胀的海岛经济与日益繁荣的百姓生活,对电力供应十分不满,“蜡烛电厂”的雅号,仍然笼罩在洞头县供电企业的头上。
1981年7月1日,浙江省重点工程——温州至洞头海底电缆工程竣工,总长度达107.33公里的海底电缆从乐清出发,为洞头主岛嫁接起一条24小时不间断的电力大通道。
洞头人苦苦等了六年,海底电缆的作用才彻底显现:1987年7月,35千伏温州至洞头海底电缆输变电工程竣工,洞头县才开始接上华东大电网。
至此,“蜡烛电厂”这顶帽子,才被扔进东海之中。
(资料来源:«温州电力志»«洞头电力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