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识产权资源配置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国内研究现状

1. 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资源的稀缺和利益主体对资源的分享要求使得教育资源配置成为可能。有学者认为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理论影响最大的是来自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的稀缺资源概念、公共资源的配置理论(王善迈,2002)[24]。理论界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讨论集中在对教育资源属性的划分及其相应的配置方式(市场机制或计划机制)的选择以及资源配置主体的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教育经济学理论和人力资本假说的影响下,学者们对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的研究、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研究、高等教育拨款方式等进行了开创式研究。厉以宁的“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理论”,闵维方、丁小浩的“规模效益理论”,王善迈的“公共产品管理模式”等,他们用教育经济学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进行实证研究。

2. 知识与知识产权研究

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研究在1980年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以后才开始出现。较早的著作有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的由阂锋和吴汉东编写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法律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的刘春田的专著《知识产权》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的郑成思的专著《信息、新型技术与知识产权》。其中刘春田的《知识产权》一书较为系统和全面,对知识产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阐述。刘茂林1996年出版的《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较早运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知识产权制度。

近年来,研究知识产权的著作和论文逐渐增多,代表性的有吕薇2004年出版的《知识产权制度挑战与对策》;冯晓青2004年出版的《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原理》;刘华2004年出版的《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与绩效分析》,综合运用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并结合模型分析和实证分析,全面考察了知识产权制度协调运行的理论和实践。2006年叶京生在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知识产权制度与战略——他山之石》,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韩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给我们提供了广泛的参考。2007年,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了《知识产权前沿报告(第一卷)》,比较全面地将我国目前知识产权制度下出现的问题和建议通过报告的形式展现出来。另外,北京大学出版社在2007年出版的《知识产权年刊》(2006年号),将2006年国内相关研究文献一一罗列,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了参考。

在知识产权资源配置研究方面,国内资深知识产权研究专家陈昌柏教授1999年出版的《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优化配置》和2003年出版的《知识产权经济学》对此有较深入的分析。前者论述了知识产权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优化配置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中的知识产权战略、《TRIP'S协议》比较分析、WTO与WIPO的协调、海关知识产权监管、商标出口战略等问题,同时对高新技术产业中有关生物技术、因特网等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后者对专利权、著作权和商标权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论述了知识产权归属和分享政策、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开发政策和国家宏观知识产权经济政策,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及诉讼程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从2000年到今,关于高校知识产权的研究论文达377篇,研究主要集中在与高校图书馆、档案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关于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问题,高校的技术转移、高校的专利管理、产学研、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及策略等问题的论述。具体有:

嵇忆虹、倪锋、王宏(1998)[25],周二华、陈荣秋(1999)等论述了产学研合作必要性、可行性及合作的具体形式;石火学(2000)、张经强(2006)[26]述评了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模式,张经强认为目前大多数高校选择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技术攻关合作模式;技术转让合作模式;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合作模式;全面合作模式;建立高技术企业合作模式。陈章波、万文君、王增民(1999)[27]认为产学合作模式还处于低级阶段,还偏重于短期合作,尚未进入共担风险的产业化阶段;嵇忆虹、倪锋、王宏(1998),谢志宇、吴惠芳(2003)[28]对大学与研究机构合作各方的收益分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刘德智(2001)、余培果等(2001)、胡恩华和郭秀丽(2001,2002)等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分析了“产学研”中所存在的技术需求、技术供给、利益分配、风险投资、信息沟通和外部环境等。大学与企业合作条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的分析,苏敬勤(1999)[29]从交易成本等角度对产学研进行了理论探讨;李廉水(1997、1998)[30][31][32]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途径、组织方式及利益分配机制等进行了探讨;杨健安(2000),郑永平、唐晓梅、吴荫芳(2004)[33]介绍了美、英、德等发达国家大学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张永兵(2005)[34]、毕会英(2006)[35]强调了大学、企业、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的互动作用及政府在大学技术转移中的职能定位。

在高校专利管理方面,江旭、高山行(2002)[36],朱彦龙(2005)[37],周静、金涛、王锡麟(2003),刘伟、郑永平(2002)[38],孙丽芳(2007)[39],郭秋梅(2005)[40]等对高校专利战略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国内对品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企业领域,且成果较多。关于学校品牌的研究零星分散。系统研究很少,而关于高校品牌的尤其少。主要有:杨桥(2001)[41],王策、王玉芹、胡爱荣(2001)[42],宁永红、马爱林、刘军利(2002)[43],李晓波、陈彬(2003)[44],黄海、熊威(2006)[45]等分析了高等教育品牌的现状及高校品牌的塑造问题。

刘卫红(2004)[46],刘芳(2005)[47],阮元斌(2005)[48],陈树生(2005)[49],王根顺、郝路军(2006)[50]等就高校品牌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董彦文(2001),尉迟勤(2002)[51],初育国(2003)[52],杨为国、陈立立(2005)[53],郑永平、王玉柱(2008)[54]等人对高校哪些资源进行商标注册进行了探讨,认为高校名称是具有巨大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分析了对高校名称进行商标保护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吴文华、张佳林、曹明(2002)[55],罗涛(2003),李名家、杨俊(2005)[56],金永红、毛丽青(2007)[57],芒刺(2007)[58]等总结了国外高校的知识产权经营经验,并且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国外高校的OTL运营模式;方舟(1996)[59],徐松林(2003),赵莼善、杨振斌、赵帆(2000),刘东民、方曙、马跃(2003)[60],李晓春、林瑞青(2005)[61],李奋生、冯文广[62],赵敏祥、袁木棋、曹耀艳(2005)[63],刘德强(2005)[64],郭军(2006),袁翔珠(2006)[65],甄鹏(2008)[66]等描述了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提出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措施;朱显国、唐代盛(2004)[67]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郭秋梅、李迎波(2007)[68]研究了高校知识产权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冯云翔、白莽(2002)[69],文体健、吴云峰、张良博(2007)对不同类型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黄鹂、曾静、刘福华(2003)[70],焦连志、牛贵宏(2005),刘长威(2006),张杰(2007)等从高校技术转移方面分析了如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潘燕玲、姬郁林、彭晓菊、唐宏力(2002)[71],刘东民、方曙、马跃(2003),杨思军(2005),冯文广、郭军、曾文麒(2006)[72],王丽丽、张亚晶(2008)[73]等对如何完善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政策进行了分析。

从市场角度研究高校知识产权经营方面,国内学者如四川大学的黄鹂和查之玲(2003)[74]、汤腊冬(2007)[75]、刘汉红(2007)[76]将高校知识产权看作是商品,其蕴含巨大的经济价值,将其经营看作是市场化行为,强调了市场化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及竞争机制对高校知识产权经营的影响,并且对于知识产权的经营方式与所需环境进行了详尽阐述,并于2004年对高校知识产权经营中的营销渠道进行了分析;武汉理工大学的沈国金教授(2006)将大学看作是最终用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提出了高校知识产权经营的层次管理模型;梁燕与吴锡尧(2006)则主要对高校知识产权经营障碍问题进行了研究。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现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技术转移、产学研、专利管理等问题。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集中于借鉴国外的经验,完善机构设置和制度设计;技术转移及产学研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外经验介绍、模式探讨及政策建议。把高校知识产权作为资源进行整体研究,探讨如何使其创造及价值最大化的研究很少。本书力争运用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经济学理论,以高校知识产权权属界定为核心论点来确定高校知识产权权利边界。从道德风险防范角度,建立高校发明者和技术受让者之间的博弈模型,优化高校技术转移契约的设计。

[1] Etzkowitz.H.(2002). The second Academic Revolution: MIT and The Rise of Entrepreneurial science [M].New York: Gordon & Breach, 2002).

[2] Gibbons, M., Limoges, C., Nowotny, H., Schwartzman, S., Scott, P. & Trow, M.(1994).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Sage.

[3] Howells, J.& Mckinlay, C. Commercialisati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 in Europe, Ontario, Report Export Panel 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University Research for the Advisory Council on Science of and Technology:99.

[4] Geisler, E & Rubenstein, A.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 a review of major issues, in Link & G.Tassey (eds), Coorpe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Boston: Kluwer Amcademic.

[5] 亨利·埃茨科维兹.三螺旋.[M]周春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6] C.弗里曼.日本:一个新国家新创新系统?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412—414.

[7] Patel, Parimal; Pavitt, Keith.The Nature and Economic Importance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J].OECD, SII, 1994,14.

[8]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1—122.

[9] 冯之浚.国际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7—63.

[10] 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的途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1] 亨利·埃茨科维兹.三螺旋——大学、产业、政府三元一体的创新战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51—52.

[12] 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5—7.

[13] 转引自李扬.知识产权的合理性、危机及其未来模式[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0).

[14] M.Knox. Hegel. Philosophy of Righ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35—236.

[15] Steve L.Bertha.Intellectual Property Activitie in US, Research Universities [J].The Journal of Law and Technology, 1996.

[16] Molly O'Donovan Dix, Thomas R.Culver. Establishing and Restructuring IP Management Processes: Issues and Models[J].IDEA: The Journal of Law and Technology, 2004.

[17] Nelson, Lita. The Ri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J].Science 1998:279.

[18] Shelia Slaughter, Gary Rhoades. Academic Capitalism and the New Economy: Markets, State, and Higher Education [M].2004.

[19] Joseph Straus. Intelletual Property and Science: A Complex Partnership from a European Perspective [A].吴汉东.知识产权年刊(创刊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1.

[20] Naoko Ohashi. The Univerity inventor's obligation to assign: a review of us caselaw on the enforceabiliry of university patent policies [J].indusdry & higher education August 2004:235—241.

[21] Nelson, Lita. The Ri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J].Science 1998:279.

[22] Robert M.Sherwood. Global Prospects for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echnogy transfer. http://www.idea.Piercelaw.edu/articles/42/42—1/2.Sherwood.pdf, .

[23] Mark L. Gordon. UNIVERSITY CONTROLLED OR OWNED TECHNOLOGY: The State of Commercializ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2004, http://www.Imakenzws.com/ggalertle-article 000232875.cfm.

[24] 王善迈.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5] 嵇忆虹,倪锋,王宏.产学研合作中利益分配方式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8(1)

[26] 张经强.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若干问题及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1):92—94.

[27] 陈章波,万文君,王增民.引导产学研合作向深度发展的新探索[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6):38—41.

[28] 郭斌,谢志宇,吴惠芳.产学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12):.

[29] 苏敬勤.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交易成本及内外部化条件[J].科研管理,1997(9).

[30] 李廉水.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J].软科学,1997(2).

[31] 李廉水.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途径[J].科学学研究,1997(9).

[32] 李廉水.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组织方式[J].科研管理,1998(1).

[33] 郑永平,唐晓梅,吴荫芳.美国高校技术转移的成果经验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7):109.

[34] 张永兵.大学、企业、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的互动作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

[35] 毕会英.政府在大学技术转移中的职能定位[J].科技管理研究,2006(1).

[36] 江旭,高山行.中国高校专利战略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13—16.

[37] 朱彦龙.高校专利战略与技术转移联动模式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5(3).

[38] 刘伟,郑永平.高等学校重大高新技术的专利战略与实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7):6—8

[39] 孙丽芳.基于SWOT框架的我国高校专利战略分析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6):123—126.

[40] 郭秋梅.高校专利战略模式构建探讨[J].知识产权保护,2005(1):112—114.

[41] 杨桥.论高等学校形象设计[J].高教探索,2001(1):61—64.

[42] 王策,王玉芹,胡爱荣.高等教育品牌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2)209—210.

[43] 宁永红,马爱林,刘军利.论高校品牌的塑造[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02(3):82—86.

[44] 李晓波,陈彬.论学校形象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03(5):24—27.

[45] 黄海,熊威.试论高校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1)43—46.

[46] 刘卫红.论高等院校的品牌战略[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3):53—54.

[47] 刘芳.浅议高校品牌战略的实施[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207—209.

[48] 阮元斌.CIS战略打造高校品牌[J].引进与咨询,2005(1):40—41.

[49] 陈树生.论高等教育品牌价值提升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5—17.

[50] 王根顺,郝路军.高校品牌发展战略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6(1):12—13.

[51] 尉迟勤.论高校名称权的法律保护[J].华东经济管理,2002(6).

[52] 初育国,罗志良,姜晓刚.对高校名称进行商标注册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7.

[53] 杨为国,陈立立.高校名称的商标保护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

[54] 郑永平,王玉柱.驰名商标与高校知识产权保护[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5).

[55] 吴文华,张佳林,曹明.知识产权与大学技术转移——美国和日本比较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2.10.

[56] 李名家,杨俊.美国和日本高校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

[57] 金永红,毛丽青.美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及其启示[J].电子知识产权,2007(2).

[58] 芒刺.大学知识产权如何经营——看斯坦福生财有道[J].教育与职业,2007(3).

[59] 方舟.高校中知识产权的侵权和被侵权[J].交通高教研究.1996(3):87—88.

[60] 刘东民,方曙,马跃.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思考[J].软科学,2003(2):55—58.

[61] 李晓春,林瑞青.试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05(1):17—21.

[62] 李奋生,冯文广,郭军.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认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6(12):132—134.

[63] 赵敏祥,袁木棋,曹耀艳.盘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J].决策管理,2005(13):54—56.

[64] 刘德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D].2005:140—147.

[65] 袁翔珠.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的不均衡发展及对策[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6(3):61—64.

[66] 甄鹏.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实践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08(21):517.

[67] 朱显国,唐代盛.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初探[J].江苏高教,2004(5):111—114.

[68] 郭秋梅,李迎波.高校知识产权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5):126—132.

[69] 冯云翔,白莽.科研型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问题[J].科技与管理,2002(2):88—90.

[70] 黄鹂,曾静,刘福华.对技术转移及知识产权权益明晰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2).

[71] 潘燕玲,姬郁林,彭晓菊,唐宏力.论高校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J].软科学,2002(3):58.

[72] 冯文广,郭军,曾文麒.为“天才之火”添加利益之油”——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1—5.

[73] 王丽丽,张亚晶.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政策的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8(1).

[74] 黄鹂,查之玲.高校知识产权经营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5).

[75] 汤腊冬.浅谈高校知识产权经营[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9).

[76] 刘汉红,付艳锋.“普通高校知识产权经济价值及实现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