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英美文学的课堂教学
浅谈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英美文学作为一门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在现阶段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形势的需要,亟须从教老师转变思想,进行改革的尝试。笔者针对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学生为中心、“大文学”、多学科结合以及贯彻“比较”思想等新举措,通过新的探索让文学课堂活起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作为“地球村”村民的我们,学习文学到底还有没有现实的意义?网络时代崇尚“眼球经济”,我们现在已经处在名副其实的“读图时代”,网络文学真的能够代替传统的文学教科书吗?这些问题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高校文学教师所关注的范围,然而我们的教学对象——21世纪的大学生——确实在经历着高科技发展带来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英语学习方式的变化。过去是学生坐在教室里读书,现在是他们拥进了机房浏览电子书;教室里的朗朗读书声变成了多媒体里传出的电影里的真情对白;本来交上来的应该是书写工整的作业本,现在却是打印机不辞劳苦的结果,当然也就增加了学生偷工减料的可能性。笔者在此并不是反对生活的现代化,只是从文学教师的视角对课程教学进行的重新审视。
毋庸讳言,当前的文化生态令人担忧,传统的纯文学或者称为严肃文学受到了各方面的挑战,所以才有西方后现代主义作家扯起求奇的大旗,重新审视文学的这种困境并探索新的出路。科技(尤其是网络技术)和通俗文学的兴起,让很多人笼罩在一种超前浮躁的氛围中,他们“重应用,轻意识;重技术,轻艺术,……表现在高校外语教学上,便是‘重语轻文’现象——因为语言与应用相关,而文学则有点不着边际。”[1]鉴于此,高校文学教师应该正视现实,强化文学的教育意识,让学生们深切体会到“学习外国文学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重要且有效的一环”[2]。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随着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学习英美文学显得更加必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英美文学作品,作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英美文学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广大英美文学教师也认识到了肩负的责任,都在为这门课的学科建设做着贡献。英美文学课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3]为了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贯彻大纲要求,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我们文学教师应该相应地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做出新的尝试,大胆进行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取得了可喜成绩,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文学研究栋梁之材,同时对于非文学专业的英语学习者和研究者也是受益匪浅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门课的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大部分英美文学教师反映比较突出的课时偏少的问题,“文学课从教学计划来讲偏少,它占英语专业课程的2000学时的7%”[4],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畏首畏尾,讲得太细了只能是厚古薄今,等课程结束时讲授到19世纪便草草了事;如果走马观花、只求速度地去讲授,那么即使讲授到20世纪战后文学,但因学生没有扎实的古代以及近现代文学基础便无从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当代文学作品。这个问题真是压在文学教师心头的无法承受之痛。其次,教材编写相对滞后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可能是限于篇幅,国内文学教材大多止步于二战,根本不涉及后现代主义和当今风起云涌的文化研究大潮,大多数教材也没有提及对于分析文学文本比较实用的西方各派文学理论,这样便无法让学生接触到当代最新的文学作品,对于部分致力于研究文学的学生而言不无遗憾。这一弊端在某些高校的研究生复试和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恐怕是对学生而言,他们大学学习生活中一个不小的缺憾。再者,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盛行于文学课堂,那种“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一是让文学教师疲惫不堪,再者学生有苦难言,他们中普遍存在着“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5]的问题。这样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只能是一种疲劳战术,把本来有心认真学习文学的学生拒之于兴趣的大门之外,因为它根本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这恐怕是现在学生头脑比较现实,甚至是视文学课为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看来,为了解决这些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优化学科建设,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考虑到当今社会的诸多因素,笔者对此有如下不成熟的看法,恳请各位专家指正:
首先,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一改往日文学课堂上教师“独白”的场面。西方的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前提。他们认为,对于读者而言,作品是开放性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存在,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阅读中发掘出来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读者的体验。这虽然带有典型的个人主义色彩,但这完全可以让文学教师从一贯说教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不用教师去告诉学生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作品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作,只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的开篇便略知一二了;同样,学生通过阅读《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便可以体验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式的硬汉形象和作者独有特色的简明风格。当然,学生阅读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难度必须掌握在“i+1”[6]层次上。如果第一堂文学课就让学生硬啃语言晦涩的《失乐园》(Paradise Lost),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国内学者钱谷融曾经说过,文学是人学。所以,文学课堂应该是弘扬人文主义的殿堂,英美文学教师应当贯彻“教书育人”原则,注重讲授文学作品过程中的德育教育。以人为中心,以育人为准则,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他们思维的空间,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著名翻译家余光中就曾经指出,文学教师就应该像巫师一样,口中念念有词,“在神人之间沟通两个世界”,一堂课后应该让学生有种“参加了招魂会”的感觉。[7]文学课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加深学生对社会与人本身的认识。
其次,贯彻“大文学”观念,一改过去只讲英美的境况。拓宽学生知识面,从文化层面上入手。文学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都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文学课堂也应该是涉猎以上知识的殿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扩大知识面,合理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对于以前学理科的学生更是如此),多读与文学相关学科的书籍,或者选修诸如西方文化史、文学史、美学和哲学等课程。文学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其文化的精髓要义,要学其文学,必先学其文化。文学教师要帮学生树立一个整体观、系统观,不能成为井底之蛙,让他们认识到英美文学的发展变化是与欧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文化发展是分不开的;同时文学思潮与流派的兴起与哲学的发展与沿革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很多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例如美国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和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Jean-Paul Sartre)。正如乐黛云指出的那样,“文学是表现文化现象最敏锐的部分,是研究文化现象最重要的资源;另一方面,只有深入了解一种文化才能对其文学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8]真正的文学课应该是跨学科的,真正的文学教师应该向着季羡林提出的“大师”标准努力,那就是“学贯古今,学贯中西,学贯文理”。
再次,把文学课与写作、阅读和翻译等课程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现在很多高校的写作课在大学二年级开设,时间上与文学课脱钩;任课教师或者直接由外籍教师担纲,或者让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独挑重任,结果他们有的只在语法层次上吹毛求疵,有的片面强调行文的篇章结构,学生的写作水平难有质的飞跃。殊不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何来较高水平的输出(写作)呢?而增加语言输入的一个绝佳途径就是阅读文学作品。随便翻开国外一本写作教材,体例基本都是阅读文学作品然后是对其进行篇章结构的分析以期让学生从中学得写作之道,这足以给我们以启示:文学课完全可以和写作课结合起来,从文学作品中学人之长。另外,阅读课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学生对文学文本的鉴赏能力是建立在阅读理解能力之上的,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阅读功底,文学课几乎无法正常进行;同样,对文学文本的广泛涉猎会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学生能力提高的另一个关键环节是语言学和文体学等课程的学习,这些课程强化学生对人类语言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特别是对文学语言在独特视角上的独到分析,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分析文学作品大有裨益。翻译是两种语言产生联系的桥梁,好的翻译作品不少来自于文学文本,学生在阅读这些文本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在头脑中进行翻译的实践,可以这样说,翻译与文学课程的同时进行是双赢的结局。文学课就是要集百家之言,成一家之说。
然后,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推行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传统的文学考试就是一张试卷,选择、填空、简答、鉴赏等题型不尽相同,但都不会脱离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考查。这大大禁锢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备考负担,同时教师阅卷也会耗去大量时间与精力。因而,我们提倡考核模式的多样化,可以采取写学期论文、话剧演出、诗歌朗诵、精彩段落翻译甚至是小组合作完成的科研小课题,等等。考核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觉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因此只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更好更认真地学习文学,任何适合的考核形式都可以采纳。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了,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也大了,最终语言能力也会有质的飞跃。
最后,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的同时,一定不能把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文学丢弃一边。一定不忘我们自己的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从通识角度分析,“文学涉及人类的感情和心灵,较少功利打算,而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较多的共同层面,最容易相互沟通和理解”[9],这些共性之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作品。文学教师应该强化学生比较意识,于比较之中觅得不同文学作品的共通之处,尽管东西方文学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加深对外来文学文本的理解,同时又可以强化学生原有的文化积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坚决杜绝学生遇到Confucius(孔子)和Mencius(孟子)时就生硬地直译为“孔弗修斯”和“孟修斯”,否则我们就会成为西方人口中的笑柄,忘掉自身历史的人最终也只能被历史所抛弃。
另外,电影是学习英语的好工具,对于已经改编并被拍成电影的英美文学名著,学生们可以通过看电影的方式更好的理解。但这应该辩证地去看。看电影代替不了学生自己对文学文本的阅读,因为电影剧本经过编导人员的加工后不能完全体现文学作品的原貌,电影也大大缩小了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与阅读文本相比,看电影时很少有人会停下来做笔记。总之,电影观赏可能是语言学习的良方,但对于文学学习而言并不是一剂猛药,我们提倡电影与文本相结合,通过电影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程,就应该这样进行,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又可以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艺术修养,真可谓一石多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10]大学英美文学教师理应占领这样的领地,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实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要求、一专多能的优秀人才!既然有了客观的必需和主观的意愿,那么高校里的英美文学课堂重新焕发青春的日子还会远吗?
[1] 虞建华:《编后记》,《英美文学论丛》第三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04页。
[2] 同上书,第405页。
[3]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4] 蒋洪新:《大学的理想与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第106页。
[5] 王学文:《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刍议》,《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122页。
[6] i是克拉申(Krashen)确定的第二语言习得者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的难度。
[7] 余光中:《外文系这一行》,《余光中谈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第45页。
[8] 乐黛云:《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9] 乐黛云:《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9页。
[10] 蒋洪新:《大学的理想与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第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