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基本视图
一、机械制图的投影原理
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平行投影法叫做正投影法。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是真实性、积聚性、类似性。
1.真实性
物体上平行于投影面的平面(P),其投影反映实形;平行于投影面的直线(AB)的投影反映实长,如图2-1a所示。
2.积聚性
物体上垂直于投影面的平面(Q),其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垂直于投影面的直线(CD)的投影积聚成一点,如图2-1b所示。
3.类似性
物体上倾斜于投影面的平面(R),其投影是原图形的类似形(类似形是指两图形相应线段间保持定比关系,即边数、平行关系、凹凸关系不变);倾斜于投影面的直线(EF)的投影比实长短,如图2-1c所示。
图2-1 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
二、三个基本视图关系及投影规律
通常用三视图来表达机件的形状,这三个基本视图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而这三个基本视图的关系是: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简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如图2-2所示,这就是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对于机械零件都是如此,这是画图和看图的法则。
图2-2 三视图间的位置和尺寸关系
三、四种基本视图
GB/T17451—1998将视图分为: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四种。
1.基本视图
1)将机件向六个基本投影面(前、后、左、右、上、下)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六个基本视图,如图2-3所示。
2)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分别有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
3)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按国家标准规定的六个基本视图布局如图2-3所示。
图2-3 第一角画法用六个基本视图
说明:采用以毫米(mm)作为线型尺寸的基本尺寸单位,在图样上不标注尺寸单位(mm)的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如微米(μm)。
2.向视图
1)允许自由配置的视图,应在向视图上方用大写拉丁字母标注,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在上方标注同样的字母,如图2-4所示。
2)自由配置向视图并非完全自由,有三个不能:
①不能倾斜地投射,应正射。
②不能仅画一部分的向视图,应画出完整图形。
③不能旋转配置(是移位配置的)。
3.局部视图的配置、画法和标注
1)局部视图的定义: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2)局部视图的配置:画局部视图时一般在局部视图上方用字母标出视图的名称,如图2-5b所示,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在上方标注同样的字母,如图2-5a所示。
3)局部视图的标注:在图2-6中,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
图2-4 向视图及向视配置法
图2-5 局部视图的配置及标注
4)局部视图的画法
①局部视图的断裂处边界线应以波浪线表示,如图2-5b所示。波浪线不能超出物体轮廓线,如图2-5b所示。当所示结构完整时,且外轮廓又为封闭图形时,则波浪线可以省略,应将图形完整画出,如图2-5b所示。
图2-6 局部剖视图的断裂边界
②局部剖视图中的断裂边界线,无论是在视图中画出的局部剖视图,还是单独画出的局部剖视图其边界线既可画成波浪线,也可画成双折线,如图2-6a、b所示,但不得画成细双点画线(见图2-6c)。
③按第三角画法配置的视图,需在表示局部结构的附近,局部视图与相应视图之间必须用细点画线(或细实线)将两者相连,如图2-7、图2-8所示。不对称结构的图例可按第三角画法配置局部视图。
图2-7 局部视图按第三角画法配置(1)
图2-8 局部视图按第三角画法配置(2)
图2-9 对称机件的局部视图
④当图形对称(镜像零件)时,可用局部视图表示;允许只画一半的图形,对称线的两端需各画两条平行的细实线,如图2-9a所示。当图形具有上下左右均匀对称时,可只画完整的1/4,上下、左右两条对称线的两端均需各画两条平行的细实线,如图2-9b所示。
⑤局部放大图(GB/T4458.1―2002)。将机件的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的图形称为局部放大图。
当按一定比例画出机件的视图时,其上的细小结构常常会表达不清,且难以标注尺寸,此时可局部地另行画出这些结构的放大图(在局部放大图表达完整的前提下,允许在原视图中简化被放大的图形),如图2-10所示。局部放大图应尽量配置在被放大部位的附近。应用细实线圈出被放大部位(也可用波浪线或双折线为边界线),如图2-10所示。当同一机件上有几处被放大时,应用罗马数字编号,并在局部放大图上方标注出相应的罗马数字和所采用的比例。
图2-10 局部放大图
4.斜视图的配置、画法和标注
1)斜视图的定义: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影所得的视图即斜视图。
2)画斜视图时,必须用拉丁字母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用字母表示,新标准取消了表示斜视图名称的“X向”中的“向”字),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在上方标注同样的字母。斜视图一般按投影关系配置,当其中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标注时可省略字母,如图2-11所示。
图2-11 局部视图及斜视图的表示法(1)
图2-12 局部视图及斜视图的表示法(2)
3)斜视图一般按投影关系配置,为了合理利用图幅,常将斜视图摆正,必要时可配置在其他适当位置,如图2-12所示。在不引起误解时,允许将图形旋转(角度小于90°),旋转方向用箭头表示,标注形式为“”(现取消了汉字“旋转”二字,采用了旋转符号),如图2-12所示。旋转符号的箭头指向应与旋转方向一致。
4)斜视图的断裂边界可用波浪线绘制,如图2-12所示;也可用双折线绘制,如图2-13所示。
5)2003年4月1日起停止GB/T4458.1—1984《机械制图图样画法》的使用。取消了“旋转视图”,如图2-14所示,增加了“向视图”,如图2-15所示。
四、第一角画法
1)第一角投影(第一角画法,简称E法)如图2-16所示,将机件置于第一分角内,并使其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而得到的多面正投影。即:眼睛→物体→投影面。
图2-13 斜视图表示法
2)第一角画法用E表示,我国采用第一角画法。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等也采用第一角画法。
图2-14 用旋转视图表示机件倾斜结构
图2-15 用斜视图表示机件倾斜结构
图2-16 第一角画法用六个基本视图
说明:采用以毫米(mm)作为线型尺寸的基本尺寸单位时,在图样上不标注尺寸单位(mm)的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如微米(μm)。
五、第三角画法
1)将物体置于第三分角内,并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物体之间而得到的多面正投影。即:投影面→观察者→物体。
2)第三角画法简称A法,如图2-17所示。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用第三角画法。
3)第一角、第三角画法由于投射过程中,观察者、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位置不同,展开到同一图面上后,各视图的配置就不同,而表达功能是相同的。
4)各基本视图名称: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
5)第三角视图中在标题栏的左边或标题栏内有个标记(见图2-17左图)来提醒读图人此图是第三角画法。第一角视图可不用标记。
6)据GB/T17451和GB/T14692的规定,投影体制是:技术图样应采用正投影法,并优先采用第一角画法,必要时才允许使用第三角画法。
图2-17 第三角画法用六个基本视图
说明:1)美国将后视图(F)放在左视图(C)的左侧。
2)日本允许在必要情况下采用第一角投影。
3)采用英寸(in)作为线性尺寸的基本单位:在图样上不标注尺寸单位(in)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