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女人真的能看懂地图吗?
男性似乎存在一种认知上的可靠优势,即心理旋转的空间技能。标准的测试方法是给被试展示一系列三维物体的图片,给定一张原图,再要求被试从几张图中选出唯一一张跟原图内容一样但视角不同的匹配图片。干扰选项看起来也都差不多,例如,有可能是原图中物体的镜像。(图4提供了一些心理旋转任务的例子)
图4 心理旋转任务
大量的研究发现,男性在这项测试中确实胜过了女性。为了确切地了解差异大小,我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来对研究中不同性别的分数进行标准化。要做到这一点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所以我们不再赘述,直接跳过那些步骤。简单来讲,从科学家的标准来看,男女之间确实存在“中度到大”的差异。
如果你真的想知道,我们也可以简述一下。表达性别差异的其中一种可行方式是,先算出每个研究中全部人群的分数变异程度,再计算两性分数与方差的关系差异。关于心理旋转的一项研究是在一个工作场所进行的,被试主要是二十多岁的软件开发人员。另一项研究则在大街上进行,请经过的每第三个人停下来,参与调查。你也许会预设第一个研究的分数比第二个研究更集中,因为他们是一个更同质的群体,而街道上的研究对象则囊括了更广泛的年龄和能力范围。但没关系,只要分别对性别差异与样本总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对比,这两种研究方法都可以用来解读性别差异。我们对源自不同研究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形成“效应量”(effect size),就可以用来表达性别差异了。
在关于心理旋转性别差异的许多不同研究中,分数平均差的效应量大约为0.6至0.7。这意味着什么?在科学术语中,0.5被定义为效应量“中”,0.8则被定义为“大”。最早研究这一问题的是美国统计学家和心理学家雅各伯·科恩(Jacob Cohen),他认为,效应量达到0.5就足以让肉眼看见差异,例如14岁和18岁女孩的身高差。效应量达到0.8,差异会更显著,如13岁和18岁女孩的身高差。若有读者希望我们用数字说话,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效应量为0.65意味着随机选择一个男人进行心理旋转任务,有68%的概率比随机选择的女性做得更好,但男女之间得分会有75%的重叠。
这在表现层面来看是一个相当大的差异。这是由脑中的性别差异引起的吗?一些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3至5个月左右的男婴似乎已经可以对视觉对象进行一定的3D旋转,而同年龄的女婴则往往做不到。除了惊人的饮食、睡眠和排便能力之外,要在3个月大小的孩子身上进行别的测试都非常棘手,所以对他们进行认知测试需要一定的心理学策略。这种策略就是利用婴儿的注视规律——面对越不熟悉的事物,他们注视的时间就越长。因此,测试婴儿的心理旋转能力,首先要让婴儿观察某个3D对象(或者选一张图、一段影片),直到他们感到非常熟悉,换句话说,对于注视它感到无聊。再将这个对象旋转后重新呈现,如果婴儿注视的时间比观察全新事物短,就可以认为孩子发现了这是同一个物体,尽管它已经旋转了。这些研究令人兴奋,但很难操作,所以往往相对规模较小,缺乏解释力。
男婴和女婴之间是否存在早期资质上的差异,还有一种十分有趣的解释。这种观点认为男孩比女孩更频繁地练习了心理旋转技能,比如说,在体育运动和视频游戏上花了更多时间。人们认为,这些活动可以训练相关空间技能,而主流的学校教育科目则较为缺乏类似训练。一项研究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玩动作视频游戏,另一组玩解谜游戏。玩了10个小时后,动作游戏组的学生心理旋转分数显著提高了,这一组中的女生也赶上了解谜游戏组的男生。如果这么简单的训练就可以让女人“追上”男人,那么,就很难得出“成就上的性别差异源自能力上的天生差距”的结论,更可能的是,这种差距反映出了现代社会休闲娱乐方式选择偏好上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