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家级精品课程“机械分析应用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机械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也是机械行业技术基础平台课程。本教材的编写力求符合高职教学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尤其在专业基础知识如何实现向职业能力转化、专业基础课程如何体现“工学结合”等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改革与创新。本教材无论是在内容体系结构上或是在内容组织编排上都不同于同类教材的一般模式,书中融入了全新的高职课程教学理念。与现行同类教材比较,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构建全新的教材体系。针对现行“机械设计基础”教材仍以“机械设计”为主线,存在不符合高职教学特点以及不适应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需要的状况,本教材以“机械分析”为主线,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典型机械设备为对象,按其运动分析、结构分析、工作能力分析、精度分析的要求,整合“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及“工程力学”等传统学科的相关内容(其中包含使用与维护等方面的工程常识),并融入创新思维与方法编写而成。
2)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本教材虽涉及多门传统学科,但在教材内容的组织编排上,紧紧围绕所研究的对象,沿着“机械分析”这一主线,并以解决机械行业职业岗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筛选、整合、处理教材内容。因此,全书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学科界限以及系统化知识体系的束缚,力求写成一本符合毕业生职业岗位需求,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机械行业技术基础教材。
3)图文并茂,简明实用。本教材大量采用实物简图帮助读者理解所述内容,并有大量动图和视频以二维码链接形式体现;语言叙述和理论分析简明扼要;尽可能采用图表对照法处理一些相关内容,通过对照、比较,使其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一目了然;淡化抽象而复杂的理论分析,简化公式的演绎推导,重结论、重应用,力求计算方法简明实用,有效地避免了烦琐、累赘的知识罗列和长篇叙述等弊端。
4)选用丰富的工程案例。本教材以工程案例为载体进行分析讲解,使得许多力学问题不再模型化、抽象化、复杂化。增强了教材内容的工程背景及针对性、实用性,并使其直观、具体、浅显易懂,有利于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5)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教材内容编排中具有一定的柔性,无论是教材的知识结构,还是教材的章节或是题例、思考与习题,均给教师以灵活取舍的空间。因此学时适应范围较大。
6)本教材贯彻最新国家标准,并融入机械行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
7)教材中对应的教学资源丰富,适于读者移动学习、时时学习。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程时甘(第1、9章)、皮云云(第2、6章)、黄劲枝(第3、11章)、冯光林(第4、8章)、李会文(第5、7、10章)。本书的再版得到黄劲枝、程时甘教授的倾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且高职高专教材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