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庭教育回归生活
杨雄(代序)
家庭教育要回归生活、回归常识,我非常认同这一个理念。作为一名社会学研究专业工作者,我做青少年研究30多年,我个人觉得,现在家庭教育不仅仅是family education,我愿将之译成parenting education。当然,“家庭教育回归生活”这个主题我觉得非常恰当,在我们这里讲家庭教育,而在美国一般是指“家庭生活教育”。2017年我们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课题组做了一项调查,主要通过对上海6 000个家庭问卷调查,分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如何影响到家庭教育及学校的差异。我把这项研究的一些主要结论与读者一起分享。
首先介绍一下该研究之理论背景,我们的理论假设是,教育期望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家庭,影响到我们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态度行为。教育期望的第一个假设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期望可以说是家长对子女未来教育程度和学业程度一种理想的愿景。若拿上海的教育和北京教育做比较,与湖南比较,上海教育受到海派文化影响较大。上海教育特点是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理念较为发达,上海教育经常是对标国际。我们的研究仅限对上海6 000个家庭观察,主要假设就是教育程度越高的父母,对孩子的投入也越大。
我2018年到英国,这次去发现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即在英国大学里面,发现有很多中国老师,英国引进了不少中国教师,又引进了大量中国留学生,结果在英国大学城里出现中国老师在教中国学生。大概由于经济原因,英国现在越来越多青年人不愿意去读学位,学位对英国家庭来说,并不像我们中国家长教育期望那么高,我们大多希望孩子能够达到研究生学历,研究发现,越是学历高的家长,越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到研究生,比例差不多一半以上。中国基础教育比美国、英国更好,英国进口了上海教材。说明中国基础教育训练远比西方国家扎实。
我越来越觉得,中国的教育是有希望的,因为有那么多家长,特别是70、80后的家长开始关注家庭教育。现在的孩子起点很高,越来越聪明。所以我们中国是大有希望,每个家庭,家长们教育期望越高,对孩子培养投入精力、时间、金钱越多的话,那么这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就越大。但是我们的家庭、家长期望不能太狭窄,不能仅仅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升学考试。更要关注孩子的生活能力、身心健康。
再回到我们讨论的议题,基于我们传统儒家文化系统里对子女教育一贯是重视的,导致我们研究的第二个假设,就是“影子教育”对社会、家庭影响很大。什么是“影子教育”?通俗地讲,在家庭教育的具体体现,就是家庭补课行为。这个在日本、东亚文化圈里同样如此。东亚文化圈家庭中,“影子教育”都是非常厉害的,并不是中国的家庭有补课,在越南和韩国、日本的补课现象,甚至还超过中国。
“影子教育”越发达,家长投入就越多,家庭教育期待也越大。我们必须深入研究:是什么影响我们的教育期望?是什么因素影响“影子教育”?是什么关联到了我们家庭教育的质量。我们的调查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教育希望的现状,教育补习的现状以及学校选择的类型等。
2018年上海实行了公民同招。幼升小阶段均开始实行高位均衡,势必会导致以下结果:比如一所民办学校招50个人,有500个人报名,那剩下未录取的450个学生如何选择呢?进入摇奖摇号就近入学?还是采取其他办法?有家长认为你既然选择了民办学校,已经做了第一次选择,那你第二次选择就得排到后面。这样才能体现公平。现在有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选择,为此十分焦虑。但是我们的主导理念就要打破以往的“择校”现象。教育公平政策第二步改革,则是在小升初阶段。即将全市示范性高中名额50%—60%下沉到“家门口”公立初中。假如你选择初中上民办学校,那么初中择校这部分学生,你将来得参加“裸考”。这样一来,大部分家长困惑了,我到底读民办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因为将来大部分名额将直接下沉到普通公办学校。这其实也是从政策导向上,体现我们的教育公平。
即便如此,家庭教育期待在事实上“应试教育”尚未重大突破的背景下,择校依然是很多家长心中的一块很沉重、艰难的选择。从家长期待可以发现,总体上我们的家长尤其是发达城市的一线家长,对孩子读到研究生的比例是伴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逐步的凸显。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家长收入、家长学历与他的教育期待是成正比的。许多家长梦寐以求希望孩子能读到大学、研究生,这就是现实。从经济社会学理论来说,收入越高,家长教育期望也越高,上海不少中产阶层衣食无忧后,现在开始拼孩子教育,即便他自己很成功,也要将精力放在孩子的比拼上。
从大数据来看,家长学历越高,对孩子期待越高。而从职业分层来说,社会地位越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高。因此无论从收入、文化角度、社会地位说,都呈现正反馈的。数据不过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反向显示得到同样结果。除了教育期望,再来看看“影子教育”,尽管教育部、上海教委都明确反对教师在课外补习,一旦发现,一票否决。但补课现象却越来越多。一方面我们把奥数在义务阶段跟入学挂钩“打叉”。但实际上,补奥数家庭依然很多!我们教委一直在说要减负,让孩子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反而是家长反对减负。哪个学校“加负”,就往哪个学校挤。
按照我提倡的“有机教育”理论,我认为学校教育是学校的事,家庭教育应该回归家庭。家庭教育要按照种粮食、种蔬菜遵循的规律,回归自然教育。教育是农业,而不是速成工业。时下我们家长都希望孩子吃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不吃反季节的蔬菜,那么家庭教育也应该按照顺应天时、符合人性的教育方式,来养育孩子。我提倡“有机教育”,不提倡“无机教育”。有机教育是一种慢教育,一种符合儿童天性发展、身心规律的教育。更注重日常的生活教育。在美国,家庭教育也更强调的是生活教育。
研究表明,家长的教育期望往往会转化为对孩子学业行为的干涉。在补课问题上,我们时下情况依然令人担忧。无论从家庭状况、社会地位、户籍来看,“影子教育”依然存在。即便在上海,无论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仍然有七成孩子参加课外补课。当然,补课不光在中国补课,在美国也同样补课。我在英国同样看到我们的中国妈妈,背着小提琴,拿着课本去赶着孩子补课。
我曾在上海做了一个讲坛,有四个嘉宾,都是爸爸。突然发现,爸爸们焦虑反而更少,尽管爸爸们也会有焦虑,但更焦虑的大多是母亲。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往往父亲比母亲更加幸福些。目前中国妈妈太焦虑了,甚至连保姆都焦虑。我有个朋友,是节目主持人,她看了我倡导的有机教育理论后,她决心让儿子从小过一种独立的、自由的生活。结果快到幼升小时,连家里的保姆也忍不住对她说,我们家的瑞瑞是不是也应该去外面补补课。这就是女性的焦虑,母亲的焦虑。在我看来,家庭教育不应该将重心放在督促自己孩子整天做功课、到外面去补课。而应该加强孩子的生活教育,鼓励孩子先“成人”,然后才“成才”。提倡大家静下来、慢下来,做父母的不要太焦虑。
身心健康对孩子是第一位的。现在出台全面两孩政策,上海常住人口出生率也才1.5左右。按照教育人口学观点,一般认为两个孩子比较好。独生子女整天和父母住在一起,从小缺乏同伴,会影响到他个体社会化。现在关键是,我们如何做父母?怎样才是正确的选择。我主张家庭教育应该回归生活,教育应该更加公平,但是,这还有待我们家长支持。专家讲得再好,校长执行再好,家长不支持,终究一事无成。
前不久我在《光明日报》提出应该区别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间的边界和功能。我要再强调一下学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不久我们的高考将打破文理分科,数学难度将可能下降;英语还可以有两次考试,难度也可能会下降。剩下语文重要性就被凸显出来了。因此,回归家庭教育,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回归“母语教育”。以往,过于突出理数外,母语教育缺乏了一点。总之,如何培养孩子?我认为未来家庭教育,无疑应该更加重视阅读、体验,让孩子行万里路,看万卷书。让家庭教育真正回归生活,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快乐、独立地成长。
(本文系作者在2018年湖南家庭教育论坛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