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不寒,病不找:一辈子做个暖女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季暖养,这些细节要知道

“春捂”,身体暖乎乎

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幅度大,如果此时迫不及待地脱去保暖衣物,容易让寒气乘虚而入。因此,民间素来讲究“春捂”。那么,“春捂”该怎么捂呢?

把握“春捂”气温

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低于15℃时,就要捂;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时,就可以不捂了。

留意“春捂”温差

初春昼夜温差大,有时白天春风和煦,可一到晚上就寒流涌动。一般来说,昼夜温差大于8℃,可被视为“春捂”的信号。

10~15天较合适

立春之后的10~15天都要注意“春捂”。因为立春虽然代表着春季的到来,但气温却没有立即稳定回升,至少需要10~15天的过渡时间。

暖养小贴士

“春捂”的度要灵活掌握。比如,晴朗天气的中午时分,气温相对较高,可以适当减少衣物;而早晚较冷,要注意添加衣物,可适当多捂一会儿。

夏季,谨防空调危害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许多人喜欢躲在空调房里。殊不知,“清凉无汗”的空调房,再配以薄、少的夏装、凉鞋,是导致体寒的根源,这也正是许多白领女性易体寒的重要原因。那么,该如何预防这种危害呢?

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5℃

忽冷忽热会造成人体不适,因此建议将空调的温度设置为与室外温度相差5℃以内。出空调房前,最好先将空调关掉,然后打开门窗,等身体适应后再走出去。

经常开窗换气

夏季开空调时,要每隔一段时间开窗换气,以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建议每2小时开窗换气一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

活动一下身体

久坐不动不利于气血运行,再加上空调房的低温,更容易造成体寒。因此,女性朋友要学会忙里偷闲地活动一下身体,即使是几个简单的小动作也会对健康有益。

夜间开启睡眠模式

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体温会相应降低,因此建议夏季晚上睡觉时提前将空调调到睡眠模式。另外,若开着空调睡觉,一定要记得盖上被子。

白领女性常备外衣

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女性,一定要给自己准备一件外衣,哪怕是简单的披肩也会对预防体寒有益。另外,在空调房里最好是穿长裤长裙,以此来保护膝盖、脚踝等肌肉薄弱的部位。

暖养小贴士

事实上,对身体造成危害的不仅是低温,房间空气污浊、空调长期不清洗等也易危害健康。因此,建议开空调时将房间的门窗留条小缝,使室内外空气缓慢流通;空调也要定期清洗,以杜绝病菌滋生,最好每2个星期清洗一次过滤网。

“秋冻”,并非适合所有人

俗话说:“春捂秋冻,杂病不生。”不少人认为,在冬季来临前进行“秋冻”,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不过,“秋冻”有限制,且并非适合所有人。

“秋冻”要注意气温

“秋冻”不等于一味地不增加衣物,它是有气温限制的。一般来说,当气温降低到约10℃时,就不适合“秋冻”了,否则不仅起不到锻炼的效果,反而会冻出病来。

“秋冻”因人而异

体寒的女性 如果已经体寒,应该特别注意保暖,若此时再“冻”无疑雪上加霜。

老人和孩子 这两类人群的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差,天气变凉时要及时添加衣物。

关节炎患者 入秋后就应特别注意保暖,防止寒邪入侵导致疾病复发。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这类人群尤其要避免“秋冻”,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会导致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增大,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使病情恶化。

暖养小贴士

科学“秋冻”有益健康,但并非适合所有人。即使是普通人进行“秋冻”,有几个部位也千万不能“冻”,如颈部、肩部、腰腹部和脚部。

冬季,当心“暖气病”

说到冬季与体寒,笔者想起了26岁的张女士。去年冬天,张女士由于体寒怕冷,几乎天天待在暖气房里。她的身体是暖和一些了,可一个月后出现了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胸闷、全身乏力等症状。经过仔细诊查,原来张女士是患上了“暖气病”。简单来说,是由于暖气房里温度高、空气干燥且不流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引起了种种不适。因此,笔者特别提醒:女性朋友冬季御寒保暖,也要当心“暖气病”。

室内温度18~22℃

不要以为“过暖是福”,冬季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8~22℃。另外,在暖气房里要放盆水或开加湿器,以增加室内湿度。

定时通风换气

在空气质量良好时,要每天开窗通风换气2~3次,8~10点、16~17点是不错的开窗时间,每次半小时。

及时补充水分

冬季气候干燥,再加上取暖导致室内干热,人体会有津液亏损。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补水。

暖养小贴士

许多人一到冬季,体寒表现就更为明显,即使整天都在暖气房里,也始终手脚冰凉。因此,女性朋友在冬季更应注意御寒保暖,尤其要护好头部、颈部、腰腹部和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