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文选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罪言

国家大事,牧不当官,言之实有罪,故作《罪言》。


生人常病兵,兵祖于山东[1],胤于天下,不得山东,兵不可死。山东之地,禹画九土[2],曰冀州野[3]。舜以其分太大,离为幽州[4],为并州[5],程其水土,与河南等[6],常重十一二。故其人沉鸷多材力,重许可,能辛苦。自魏、晋已下,胤浮羡淫[7],工机纤杂,意态百出,俗益荡弊,人益脆弱。唯山东敦五种[8],本兵矢,他不能荡而自若也。复产健马,下者日驰二百里,所以兵常当天下。冀州,以其恃强不循理,冀其必破弱,虽已破,冀其复强大也。并州,力不足以并吞也。幽州,幽阴惨杀也。故圣人因其风俗,以为之名。

黄帝时[9],蚩尤为兵阶[11],自后帝王,多居其地,岂尚其俗都之邪?自周劣齐霸,不一世,晋大,常佣役诸侯。至秦萃锐三晋[11],经六世乃能得韩[12],遂折天下脊,复得赵,因拾取诸国。秦末韩信联齐有之[13],故蒯通知汉、楚轻重在信[14]。光武始于上谷[15],成于鄗[16]。魏武举官渡[17],三分天下有其二。晋乱胡作,至宋武号为英雄[18],得蜀得关中[19],尽得河南地,十分天下有八,然不能使一人渡河以窥胡。至于高齐荒荡[20],宇文取得[21],隋文因以灭陈[22],五百年间,天下乃一家。隋文非宋武敌也,是宋不得山东,隋得山东,故隋为王,宋为霸。由此言之,山东,王者不得,不可为王;霸者不得,不可为霸;猾贼得之,是以致天下不安。

国家天宝末[23],燕盗徐起[24],出入成皋、函、潼间[25],若涉无人地,郭、李辈常以兵五十万[26],不能过邺[27]。自尔一百余城,天下力尽,不得尺寸,人望之若回鹘、吐蕃[28],义无有敢窥者。国家因之畦河修障戍,塞其街蹊,齐、鲁、梁、蔡[29],被其风流,因亦为寇。以里拓表,以表撑里,混澒回转[30],颠倒横斜,未尝五年间不战,生人日顿委,四夷日猖炽,天子因之幸陕、幸汉中[31],焦焦然七十余年矣。呜呼!运遭孝武[32],浣衣一肉[33],不畋不乐,自卑冗中拔取将相[34],凡十三年,乃能尽得河南、山西地[35],洗削更革,罔不顺适,唯山东不服[36],亦再攻之,皆不利以返。岂天使生人未至于帖泰耶?岂其人谋未至耶?何其艰哉,何其艰哉!

今日天子圣明,超出古昔,志于平理。若欲悉使生人无事,其要在于去兵,不得山东,兵不可去,是兵杀人无有已也。今者上策莫如自治。何者?当贞元时[37],山东有燕、赵、魏叛[38],河南有齐、蔡叛[39],梁、徐、陈、汝、白马津、盟津、襄、邓、安、黄、寿春皆戍厚兵[40],凡此十余所,才足自护治所,实不辍一人以他使,遂使我力解势弛,熟视不轨者,无可奈何。阶此蜀亦叛[41],吴亦叛[42],其他未叛者,皆迎时上下,不可保信。自元和初至今二十九年间[43],得蜀得吴,得蔡得齐,凡收郡县二百余城,所未能得,唯山东百城耳。土地人户,财物甲兵,校之往年,岂不绰绰乎?亦足自以为治也。法令制度,品式条章,果自治乎?贤才奸恶,搜选置舍,果自治乎?障戍镇守,干戈车马,果自治乎?井闾阡陌,仓廪财赋,果自治乎?如不果自治,是助虏为虐,环土三千里,植根七十年,复有天下阴为之助,则安可以取。故曰,上策莫如自治。

中策莫如取魏[44]。魏于山东最重,于河南亦最重。何者?魏在山东,以其能遮赵也,既不可越魏以取赵,固不可越赵以取燕,是燕、赵常取重于魏,魏常操燕、赵之性命也。故魏在山东最重。黎阳距白马津三十里[45],新乡距盟津一百五十里[46],陴垒相望,朝驾暮战,是二津虏能溃一,则驰入成皋不数日间,故魏于河南间亦最重。今者愿以近事明之。元和中,纂天下兵,诛蔡诛齐,顿之五年,无山东忧者,以能得魏也[47]。昨日诛沧[48],顿之三年,无山东忧者,亦以能得魏也[49]。长庆初诛赵[50],一日五诸侯兵四出溃解[51],以失魏也[52]。昨日诛赵,罢如长庆时,亦以失魏也[53]。故河南、山东之轻重,常悬在魏,明白可知也。非魏强大能致如此,地形使然也。故曰取魏为中策。

最下策为浪战,不计地势,不审攻守是也。兵多粟多,驱人使战者,便于守;兵少粟少,人不驱自战者,便于战。故我常失于战,虏常困于守。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沉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指示顺向,诋侵族脔,语曰叛去,酋酋起矣[54]。至于有围急食尽,尸以战,以此为俗,岂可与决一胜一负哉。自十余年来,凡三收赵[55],食尽且下。尧山败[56],赵复振;下博败[57],赵复振;馆陶败[58],赵复振。故曰,不计地势,不审攻守,为浪战,最下策也。


[1]山东:指崤山和函谷关以东地区。

[2]禹画九土:夏禹治洪水时,将天下分为九州。九土,指九州,即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九州。

[3]冀州:古代九州之一。包括今山西全省,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辽宁西部。汉以后其地日小,一般包括今河北、河南北部。

[4]幽州:古州名。地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一带。

[5]并州:古州名。其地包括今河北保定、正定、山西太原、大同等地。

[6]河南:山东、河南两省的黄河以南地区。

[7]胤:嗣,后代。此处作承继解。

[8]五种:五种谷物,即黍、稷、菽、麦、稻。

[9]黄帝:我国远古中原各族的祖先,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又居姬水,因改姓姬。国于有熊,故亦称有熊氏。

[11]蚩尤句:此句下原注:“阪泉在今妫川县。”《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蚩尤,远古时九黎的君主。

[11]三晋:春秋末晋为魏、赵、韩三家卿大夫所分,故称三晋。

[12]六世:指秦之孝公、惠文王、武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韩:春秋时韩国,在今山西东南角和河南中部。

[13]韩信:汉初助刘邦取得天下的大将,后因谋反被杀。

[14]蒯通句:《史记·淮阴侯列传》:“齐人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以相人说韩信曰:‘……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莫若两利而倶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蒯通,汉初著名谋士。信,韩信。

[15]光武:指东汉光武帝刘秀。上谷:郡名。汉时郡治在沮阳,即今河北怀来东南。

[16]鄗:古县名,在今河北柏乡北。《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谷太守耿况遣其将寇恂将突骑来助击王朗……诸将议上尊号,行至鄗,群臣因得奏。……六月己未,即皇帝位,建元为建武,改鄗为高邑。”此即以上二句所谓。

[17]魏武:即曹操,汉献帝时封魏王,后其子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官渡:地名。在今河南中牟东北,以临古官渡水而得名。东汉末建安五年(200),曹操破袁绍军于此。

[18]宋武:南朝宋武帝刘裕。

[19]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相当今陕西一带。

[20]高齐:指北朝高洋所建之齐国。北齐诸帝皆淫乱残暴。

[21]宇文句:指北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

[22]隋文:指隋文帝杨坚。杨坚于公元五八九年灭陈。

[23]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

[24]燕盗:谓安禄山、史思明。安禄山于天宝十四载(755)叛乱,自称大燕皇帝。

[25]成皋: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春秋郑时名虎牢,后改名。函:函谷关。潼: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

[26]郭、李:指唐玄宗时著名将领郭子仪和李光弼,曾平定安史叛乱。

[27]邺:在今河南安阳,乃安史乱军的重要据点。

[28]回鹘:即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吐蕃:唐时藏族的地方政权,在今西藏,系出西羌。

[29]齐、鲁、梁、蔡:齐鲁,指淄青镇,治所青州(今山东益都)。梁,指宣武镇,治所汴州(今河南开封)。蔡,指淮西镇,治所蔡州(今河南汝南)。

[30]混澒回转:连续不断、回环往复的样子。

[31]幸陕:指唐代宗于广德元年(763)避吐蕃之乱逃至陕州(治所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幸汉中:指唐德宗于兴元元年(784),因避李怀光叛乱而逃至汉中(今属陕西)。

[32]孝武:指唐宪宗,其谥号为“圣神章武孝皇帝”。

[33]浣衣:洗衣。此指宪宗生活俭朴,衣不厌旧。

[34]自卑冗句:指元和元年(806)正月,宪宗因宰相杜黄裳之荐,提拔高崇文为左神策行营节度使,率军讨伐反叛的西川节度使刘辟。“时宿将名位素重者甚众,皆自谓当征蜀之选;及诏用崇文,皆大惊”(《资治通鉴》卷237)。

[35]山西:太行山以西地区。

[36]唯山东不服:唐宪宗曾于元和十一年(816)和十二年(817)两次讨伐成德镇王承宗,均无功而返,只好下诏恢复王承宗官爵。

[37]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

[38]燕、赵、魏叛:指幽州卢龙节度使朱滔、成德观察使王武俊、魏博节度使田悦反叛事。

[39]齐、蔡叛:指淄青镇的李正己、淮宁(即淮西,治所蔡州)节度使李希烈反叛事。

[40]梁:梁州,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徐:徐州,治所在今江苏徐州。陈:陈州,治所在今河南淮阳。汝: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白马津:古津渡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北。盟津:古地名,即孟津。旧址在河南孟津县东。襄:襄州,治所在今湖北襄阳。邓: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安:安州,治所在今湖北安陆。黄: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寿春: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县。

[41]蜀亦叛:指西川节度使刘辟之叛。

[42]吴亦叛:指镇海节度使李锜之叛。

[43]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

[44]魏:魏博镇,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

[45]黎阳:在今河南浚县。

[46]新乡:县名,今属河南。此句下原注:“黎阳、新乡并属卫州。”

[47]得魏:原注:“田弘正来降。”

[48]诛沧:指横海节度副使李同捷之叛被平定。

[49]得魏:原注:“史宪诚来降。”

[50]诛赵:指讨伐作乱的成德都知兵马使王廷凑。

[51]五诸侯兵:指长庆元年(821)讨伐王廷凑的魏博、横海、昭义、河东、义武诸镇军。

[52]失魏:原注:“田布死。”

[53]失魏:原注:“李听败。”

[54]酋酋:急也。

[55]三收赵:赵,指承德军。宪宗元和十一年(816)讨王承宗;穆宗长庆元年(821)和文宗大和三年(829)两次讨伐王廷凑。

[56]尧山败:原注:“郗尚书。”郗尚书即郗士美。据《资治通鉴》卷239载:元和十二年(817)三月,“郗士美败于柏乡,拔营而归,士卒死者千余人”。尧山,县名。在河北邢台东北。汉时曾置为柏人县。

[57]下博:原注:“杜叔良。”杜叔良为横海节度使,长庆元年讨王廷凑,十二月大败于博野,失亡七千余人。

[58]馆陶败:原注:“李听。”据《资治通鉴》卷244载,李听大和三年(829)讨王廷凑,“自贝州还军馆陶,迁延未进……秋七月,(何)进滔出兵击李听;听不为备,大败”。馆陶,县名,今属河北。


本文约大和八年(834)杜牧在淮南节度使幕府为掌书记时,有感于“往年吊伐之道,未甚得所”而作。文章历述自古以来的多次战役,指出山东在用兵上的重要战略地位,又精辟而具体地分析了自治、取魏、浪战的上、中、下三种策略。从中可见诗人确如他在《上李中丞书》中所说的“于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颇有研究,也显示了这一时期诗人关注现实,怀着强烈的报国愿望。其约同时所作的《原十六卫》以及稍前的《战论》、《守论》诸文,亦均纵论历代政治、军事及其制度的得失利弊,颇多精辟见解。清刘熙载《艺概·文概》评此文云:“杜牧之识见自是一时之杰。观所作《罪言》,谓‘上策莫如自治’,‘中策莫如取魏’,‘最下策为浪战’又两进策于李文饶,皆案切时势,见利害于未然。以文论之,亦可谓不浪战者矣。”其文善于议论,条分缕析,指陈时弊,颇有战国策士文风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