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田歌并引
连州城下俯接村墟。偶登郡楼,适有所感,遂书其事为俚歌,以俟釆诗者。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1],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2],农夫绿蓑衣。齐唱田中歌,嘤咛如竹枝[3]。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自言上计吏[4],年初离帝乡[5]。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一来长安罢,眼大不相参[6]。”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省门高轲峨[7],侬入无度数。昨来补卫士[8],唯用筒竹布[9]。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1]田塍:田埂。
[2]白纻裙:苎麻织成的白布裙。
[3]嘤咛:鸟鸣声。竹枝:即《竹枝词》,巴渝间(今重庆市一带)民歌,多述山川风俗及男女情爱。
[4]上计吏:简称上计或计吏,每年由地方官派往京城上报州郡年中户口、垦田、钱谷收入等事务的小吏。
[5]帝乡:指京都长安。
[6]眼大句:谓见过大世面,瞧不起人。
[7]省门:宫禁之门。轲峨:高大的样子。
[8]补卫士:指姓名补进禁军的缺额。
[9]筒竹布:当时一种名贵的细布。《晋书·王戎传》:“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
这首诗作于刘禹锡任连州刺史期间。诗人以花鸟起兴,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色彩绚丽、春意盎然的画面,并逐渐将它由远景推为中景、近景。活动在画面上的是忙于插田的农家夫妇。为了减轻劳动的疲劳,画面上的主人公时而齐声高唱,时而互相嘲嗤。那动听的旋律和爽朗的歌声,犹如画外音一般缭绕在读者耳际。他们这种不畏劳苦的乐观精神,无疑会使诗人受到感染。“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两句暗示天色已晚,插田已毕。于是,全诗过渡到诗人所精心设计的另一场面,引出收工之际农夫与计吏的对话。农夫的话中充满对计吏的鄙薄与揶揄,而愚蠢的计吏却全然不觉,仍旧恬不知耻地吹嘘自己,现出一副令人憎恶的小人得志之态。这就更从反面衬出农夫的淳厚和质朴。俞汝昌评此诗说:“前状插田唱歌,如闻其声;后状计吏问答,如绘其形。”(《唐诗别裁集引典备注》)从结构上看,前后这两个场面是紧相衔连、互为补充的。诗人试图通过这“一斑”来传达连州的风俗人情,突现劳动人民的淳朴品质和乐观精神。因此,他略去了插田劳动的全部细节,而只绘下他们的音容笑貌,再衬以生机勃勃的画面,使全诗更富于诗情画意,并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另外,田夫与计吏的对话,既缓解了紧张的劳动气氛,也给诗人精心绘就的插田图增添了诙谐、幽默之趣,这些都是此诗的“灵光独运”之处。
另外,诗中写长安归来之计吏所炫耀的出入省门、行贿补卫士等一套钻营伎俩,说明当时朝政腐败,计司(度支司)也不例外。在“永贞革新”中,王叔文曾亲自任计相(度支副使),刘禹锡、韩晔、凌准等人都在计司任职,一度使“奸吏衰止”(柳宗元《故连州员外司马凌君权厝志》)。但革新失败后,奸吏复起,刘禹锡亲眼看到连州计吏的丑恶表现,深有感慨。据诗引“适有所感”、“以俟采诗者”云,则他写作此诗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对现实加以匡正,以引起执政者的注意。这正是他心系朝廷、关心治道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