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白居易诗选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秋风引[1]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秋风引:属乐府琴曲歌辞。“引”是引唱或序奏之意,后为乐府体裁之一。


这首诗作于贬官朗州期间。诗写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孤客之心,无限情怀溢于言表,虽感慨而无衰飒之意,别有一种感人意味。

刘禹锡在朗州时作《董氏武陵集纪》,提出诗歌语言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境生于象外”。要求以少总多,即小见大;能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既体味到形象本身的美感,又能触摸到诗人潜伏于其中的感情脉络,借助于自己的想象和再创造,进入另一隐秘的境界。他把精炼、含蓄看作诗歌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这首《秋风引》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特点。全诗的结穴在“孤客最先闻”一句,而神光所聚又在“最先”二字。钟惺《唐诗归》指出:“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便深厚。”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亦云:“若说‘不堪闻’,便浅。”大雁南飞、木叶摇落,如说“不堪闻”,则纯粹是感时序而悲秋,言止意尽,转无余味。刘禹锡曾描述自己处于困境中的心情是“暮夜之后,并来愁肠”、“悲愁惴栗,常集方寸”(《上杜司徒书》),在无辜被贬的怨愤中,又糅合着理想受挫、事业夭折、同志被黜的忧伤,可以说诗人心境是自然物候未摇落时已先秋,“妙在‘最先’二字为孤客写神”(李瑛《诗法简易录》),叹时序之意又仅为诗人无限婉曲情怀之一绪而已。

在秋风萧瑟、秋气肃杀之际,刘禹锡更多地是像《学阮公体三首》其二那样抒写自己的情怀: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诗人借“老骥”和“鸷禽”的形象自况,尽管朔风凛冽、阴云密布、道路遥艰,“老骥”和“鸷禽”却一无所畏。它们或踏上“远道”,扬蹄疾驰;或冲破“层阴”,展翅迅飞。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正与诗人不屈的情怀相仿佛。“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这一“显志”之笔,既深蕴骨力,又饱含哲理:草木衰败的季节诚然会给人某种压抑之感,然而,若非“衰节”见迫,又怎能激发人们加倍奋励呢?这真是惊世骇俗、振聋发聩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