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选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故乡之词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故称柳七。福建崇安县人。约生于北宋雍熙四年(987)。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家乡度过的。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远离中原王朝,直到唐五代时期,那里的文化与经济才渐渐发展起来;到了宋代,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而兴盛。北宋统一全国时,福建未受战争的影响,社会比较安定,在国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地位大大提高,再也不被认为是瘴疠之地与蛮夷之邦了。司马光《送人为闽宰》诗云:“万里东瓯外,溪山秀出群。乡人皆嗜学,太守复工文。”因文教的涵养,福建人才蔚起,自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至南宋淳熙八年(1181)这二百零二年间,科举考试被录取者1339人。闽籍诗人八百余家,词人百余家。北宋初年,仅建州(福建建瓯)即出现了章得象、章楶、章授、叶焕、杨亿、杨仪之、祖秀实、叶齐、徐奭、吴育、吴充等政治家和文学家。这在全国中都显示出它较为重要的文化地位。在此新兴的文化环境之中,孕育出了宋代第一位著名的词人——柳永。

唐代中期以后,柳永的祖先因宦游自河东(今属山西)徙居建州(福建建瓯)。五代战乱时,祖父柳崇遂隐居于福建崇安县五夫里金鹅峰下。金鹅峰风景美丽,“绝顶有仙坛及仙井,棋盘、插剑迹,又有石室,深广中有仙蜕。其地绝险,人迹罕到”(《嘉靖建宁府志》卷三)。柳崇字子高,生于后梁贞明四年(918),十岁而孤,由母亲丁氏抚育成人,受到良好教育,以儒学知名。王延政割据福建称王,曾召请柳崇为沙县丞。他以母老无人奉养而谢绝,并从此发誓,终身布衣,隐居不仕。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柳崇病逝前夕说:“吾读圣人书,朝闻道夕,死可矣。勿得以浮屠(佛教)法,灭吾之身。”他是一位纯粹的儒者。柳崇的前妻丁氏生柳宜和柳宣,继室虞氏生柳寘、柳宏、柳寀、柳察,共六子,他们都在宋初任职。

柳永像

柳宜,字无疑,南唐时以布衣上疏言时政得失,累迁监察御史。北宋开宝八年(975),宋军平吴后,入宋为沂州费县令,迁国子博士。雍熙二年(985)登进士第,通判全州,官至工部侍郎。

柳宣,仕南唐为大理评事,入宋后为济州团练推官,大理司直、天平军节度判官。

柳寘,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

柳宏,宋咸平元年(998)进士,历知江州德化县,累迁都官员外郎,终光禄寺卿。

柳寀,官礼部侍郎。

柳察,年十七举贤良,仕至水部员外郎。

柳永,原名三变,是柳宜的小儿子。其长兄柳三复于北宋天禧三年(1019)登进士第;次兄柳三接与柳永均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登进士第。柳氏三兄弟“皆工文艺,号柳氏三绝”(《嘉靖建宁府志》卷十五)。

北宋雍熙二年(985)柳宜考中进士后出任州县职官。柳永出生时,其父正宦游州县,详细地点无考,但绝非出生于京都。这时柳宜四十八岁。淳化元年(990),柳宜从任城到京都,携文三十卷,上书朝廷,请以文笔自试。宋太宗召试,“以为识理体而合经义”,遂得通判全州(今属广西)。柳宜出任全州通判后,行迹无考。因其是南唐旧臣,虽获进士出身,然而始终不为宋王朝所信任,以致仕途很不得意,很可能通判全州后两三任便回故乡颐养天年了。这样,柳永遂在少年时代随父回到崇安五夫里故居。

从柳永的家世来看,这是一个重视儒学传统的仕宦之家。柳崇因六子皆入仕,倡导儒家礼法,甚为乡里推重。“公以行义著于乡里,以兢严治于阃门。乡人小有忿争,不诣官府,决其曲直,取公一言。诸子诸妇,勤修礼法,虽从宦千里,若在公旁。其修身训子有如此者”(王禹偁《建溪处士赠大理评事柳府君墓碣铭并序》,《小畜集》卷三十)。在这样的家庭里,子弟必须接受传统儒家教育,必须学习举业以准备通过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柳永在家乡正是接受了这种教育。今《嘉靖建宁府志》卷三十三保存了柳永青少年时代的一篇《劝学文》:

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这显然是在其父亲训诫下有所感悟而做的课业。他认识到父母的严教是合理的,自己必须严格要求,勤奋学习,以期有所成就。宋代士子的出路远比唐代广阔,社会待遇亦远比唐代丰厚,因此他们都努力走上科举入仕的唯一的进取之路。他们的学习是以策论、诗赋、经义等科举考试内容为主的举子业。科举考试的成功,庶民的子弟可以为朝廷官员,否则权贵之子亦会沦为庶民的地位。这真正贯彻了儒家圣人“学而优则仕”的主张,体现了士子在科举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劝学文》很能反映柳永在青少年时期的人生价值取向。为此,他在家乡曾勤勉于举业,每晚秉烛攻读,直到深夜。五夫里的民众将柳永读书的地方称为蜡烛山和笔架山,至今犹有民间传说。

崇安位于闽西北,县境之东南邻近的松溪县有著名的中峰山,山上有中峰寺。《嘉靖建宁府志》卷三:“中峰山,一峰奇秀,特出众山之表。……唐景福中(892)有高僧行儒建庵其上,傍有伏虎坛。”崇安和松溪都属建州。《建宁府志》卷十九存有柳永《题建宁中峰寺》诗:

攀萝蹑石落崔嵬,

千万峰中梵室开。

僧向半空为世界,

眼看平地起风雷。

猿偷晓果升松去,

竹逗清流入鉴来。

旬月经游殊不厌,

欲归回首更迟回。

柳永是常常旬月到中峰寺游玩的,而且留连不忍归家。此诗为七律,声韵完全合律,对偶工稳,但意境甚为平常,当是学习声律时的练习之作,表现作者已掌握了古典格律诗的艺术形式。这有力地证实了柳永曾在故乡的邻县留下行迹。他自离乡到京都之后,再也未回到故乡,此诗当是他青少年时期在故乡所作。

关于柳永学习歌词的经过,相传他少年时代读书时,曾得到一首流行的歌词《眉峰碧》: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便忍使鸳鸯只。薄暮投孤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这首小词抓住一点羁旅离情,表达到充分完满。它以自我抒情方式倾诉真挚强烈的内心情感,按照情感发展的顺序一气写下,善于层层发掘,直至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处。作者能切实把握富于特征的细节,整个表现手法朴素而简洁。柳永很喜爱此词,将它题写在墙壁上,反复琢磨,“后悟作词章法”。他在成为著名词人后,一位歌妓还谈到此事,但他解释说:“某于此亦颇变化多方也。”(沈雄《古今词话·词辨》卷上)柳永是受到民间流行的通俗歌词的启发,对歌词发生了兴趣,并悟到了词的章法结构,促使其成长为一位词人。北宋后期此词尚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宋徽宗皇帝得到它的谱,亲书其后云:“此词甚佳,不知何人作,奏来!”(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二)词臣曹组寻访而无结果,因为它的作者姓名早已失传,柳永见到时它已是无名氏的作品了。

中国道教名胜武夷山在崇安县境。《嘉靖建宁府志》卷三记载:

武夷山在县治南三十里,其峰峦大者三十有六,此外以名著者复数十余。本志云:山周回一百二十里,岩岫联居,形状不一,有镇润如玉削者,有森锐如笋立者,有端严拱揖如神人异僧者,有峭秀娟丽如美姝静女者,又有如楼台之突兀,如城垒之周遭,如钟鼓之陈设,如之峻峙;其骧如龙,其踞如虎,其蹲如猊,其骤如马。神剜鬼刻,奇奇怪怪。每天气积阴,不复见顶;朝阳初照,则异峰幽岩层见叠出,骇目惊心。飞瀑落崖,一泻万仞;溪流九曲,缭绕其间。屐登棹游,仰瞻孱颜,俯弄清泚,应接不暇,真一方之胜概也。其山大,丰上敛下,而色皆红润。世言建(州)为丹山碧水,盖指此也。道家谓十六洞天,相传有神奇降此,自称武夷君。

南宋时著名理学大师朱熹亦居崇安五夫里,筑武夷精舍于五曲大隐屏之南,在此讲学。其《武夷精舍杂咏序》中描述武夷山九曲溪云:

武夷之溪东流,凡九曲,而第五曲为最深。盖其山自北而南者,至此而尽。耸全石为一峰,拔地千尺。上小平处,微载土生林木,极苍翠可玩。而四隤稍下,则反削而入,如方屋帽者,旧经所谓大隐屏也。屏下两麓,坡坨旁引,还复相抱。抱中地平广数亩,抱外溪水随山势从西北来,四曲折始过其南,乃复绕山东北流,亦四曲折而出。溪流两旁,丹崖翠壁,林立环拥,神剜鬼刻,不可名状。(《朱文公集》卷九)

这风景奇丽的道家胜地亦留下了柳永的行迹。今《乐章集》存《巫山一段云》联章五首词,以游仙为题,它即是柳永青年时代在故乡游览武夷山时,想象神仙武夷君于仙境游乐的情形。这应是《乐章集》保存的柳永的最早的作品,而且表明作者已经较熟练地掌握了新体音乐文学——词的艺术技巧。

《巫山一段云》组词的第二首是咏武夷山冲佑观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真宗皇帝诏令扩建冲佑观,柳永作词歌颂道观新建成的辉煌宏丽。组词作于此年,时柳永二十二岁。他此时已在家乡成婚。《乐章集》内的《斗百花》(满搦宫腰纤细)是记述他在新婚的感受,已表现出长于铺叙的艺术特色。

北宋初年特别重视科举考试,革除了唐代考试制度的多种弊端,使之更为完善和严密,成为封建中央集权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实行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解试又称乡贡,由地方官府考试举人,然后将合格举人贡送朝廷。解试包括州试(乡试)、转运司试(漕试)、国子监试(太学试)等几种方式;每逢科场年在八月十五日开考,连考三日,逐场淘汰。举人解试合格,由州或转运司、国子监等按照解额——国家规定各州举人指数,解送京都礼部参加省试。柳永是在建州参加乡试的,可能考试并不顺利,约于大中祥符九年(1016),柳永二十九岁,通过了乡试,离开崇安故家,前往京都应试。他作有《鹊桥仙》词,叙述携带书剑,驱马踏上征途,与妻子离别的场面,深感有负于年轻贤淑的妻子。《鹊桥仙》词调在北宋流行的为五十六字体的小令,柳词却是八十八字体,故清代词学家以为:“此词句韵与《鹊桥仙令》不同,盖慢词体也。”(《词谱》卷十二)如果我们将此柳词视为慢词,那么柳永离乡时已征服了慢词长调的艺术形式。故当他到了京都,在北宋文化中心的良好环境里,即迅速成长为一位杰出的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