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保护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大黄

Dahuang

RHEI RADIX ET RHIZOMA

大黄Rheum spp.为蓼科多年生草木植物。以根、根茎部分入药,味苦、性寒。有利尿、清热、行瘀解毒的功效。大黄包括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n.et Balf.和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大黄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大黄病害主要有叶黑粉病、斑枯病、锈病、轮纹病、霜霉病、根腐病等。

一、大黄叶黑粉病

(一)症状

大黄叶黑粉病主要发生在2年生以上大田栽培大黄上。植株发病后,全株均可表现症状。以叶、叶柄受害为重。初期叶背的叶脉变褐、变粗,隆起呈网状,山脊状,有些呈束状结节,表面粉红色、紫红色或玫瑰色。叶正面略现红粉状,淡黄色网状。严重时病部组织呈灰白色、红褐色、紫黑色坏死,有时也产生瘤状物,后期病斑破裂,病组织内散出黑粉,即病菌冬孢子。叶柄上病斑呈大小不等的瘤状,成行排列,初为紫红色后变黄褐色。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叶片皱缩,生长停滞,提前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什瓦茨曼楔孢黑粉菌Thecaphora schwarzmaniana Byzova,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黑粉菌目、楔孢黑粉菌属真菌。孢子团褐色至肉桂色、粉状。孢子球淡褐色、褐色、黑褐色、由2~14孢子组成,大小14.1~44.7μm×11.8~41.2μm,黑粉孢子半球形、楔形、多角形、黄褐色,直径9~16μm,表面粗糙,有小刺。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孢子团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条件适宜萌发侵染,为系统性病害。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实行3年以上轮作,收获后认真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不从病株上采种。

(2)建立无病苗圃 按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拌种;土壤用多菌灵药剂处理。

二、大黄斑枯病

(一)症状

叶片受害,初期产生褪绿小点,后扩大为多角形、近圆形病斑,直径为0.8~1.2cm。有些病斑边缘褐色、红褐色,较宽,中部灰白色,其上生有很多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有些病斑中部淡褐色、淡黄褐色,上生粉红色、白色霉粉,粉层下有黑色小颗粒。病斑边缘很窄、隆起、褐色,略现油渍状。病斑外围有褪绿区,有些病斑之外有很宽的紫黑圈。症状变化较大。

(二)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真菌Septoria sp.。该菌的分生孢子器球形、近球形,黑褐色,大小188.1~349.4μm×174.9~277.7μm。分生孢子,粗绳状,线虫状,无色、直或弯曲,顶端较细,具2~5个隔膜,多为2~3个,大小61.2~134.1μm×3.53~5.3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有再侵染。

(四)防治措施

(1)栽培措施 收获后认真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和沤肥,沤肥时一定要充分腐熟,以杀死组织中的病菌。

(2)药剂防治 发病初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及10%恶醚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

三、大黄根腐病

(一)症状

根茎部产生不规则形淡褐色病斑,后不断上下扩展,主根、细根上产生不规则形黑色病斑、并腐烂。基茎下部的叶柄基部亦发病变黑,病株枯黄。

(二)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多种真菌,主要有:①镰孢菌Fusarium sp. 该菌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3~5隔,无色、小型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单瓶梗。②柱孢霉Cylindrocarpon sp. 该菌分生孢子无色,柱状1~3隔,多为2~3隔,大小24.7~54.1μm×5.3~7.1μm,分生孢子梗无色,长短不等,大小17.6~60.0μm×1.8~2.9μm。

(三)发病规律

镰孢菌以分生孢子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田间积水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与禾本科、豆科实行5年以上轮作;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销毁,收获后认真清除田间病残组织,以减少菌源。

(2)药剂防治 发病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恶霉·甲霜水剂750倍液灌根,每株300mL。

四、大黄轮纹病

(一)症状

自幼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叶面初生褐色、紫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直径为1.0~1.8cm的圆形、近圆形、椭圆形病斑,病斑边缘墨绿色、灰黑色,中部灰绿色、灰褐色、红褐色,有同心轮纹,后期生有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叶片枯黄而死(图7-20、图7-21、图7-22)。

(二)病原

病原为大黄壳二孢Ascochyta rhei Ell.et Ev.,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壳二孢属真菌。该菌分生孢子器灰黑色、近球形、扁球形,孔口明显。孢子器,大小103.0~147.8μm×94.1~134.4μm。分生孢子,圆柱状、花生状,无色,双胞,隔膜处隘缩、两端钝圆,大小9.4~20.0μm×4.7~5.9μm。内有1~2个油珠,该菌与文献记载略有不同,即此菌分生孢子隔膜处隘缩、有油珠,较宽,但长度相近。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及子芽内越冬。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借风雨传播。潮湿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7~9月为发病盛期,在根组织分离中经常出现该菌。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与禾本科、豆科实行4年以上轮作;收获后认真清除病残组织,集中沤肥或烧毁,沤肥时应充分腐熟。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及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等药剂。

五、大黄霜霉病

(一)症状

大黄霜霉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叶面产生多角形、不规则形病斑,黄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潮湿时,叶背产生灰紫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发病严重时,病叶变黄干枯。

(二)病原

病原为酸模霜霉Peronospora rumicis Corda,为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属真菌。该菌孢囊梗自气孔伸出,单枝或多枝,上部二叉锐角分枝3~6次。孢子囊,椭圆形、卵形、近球形,淡褐色,大小16~32μm×14~22μm。萌发时释放游动孢子。卵孢子球形。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释放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自气孔侵入。再侵染频繁。低温、高湿条件病害发生重。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始发病,5~6月为发病高峰。

(四)防治措施

(1)耕作栽培措施 与禾本科、豆科实行4年以上轮作;及时拔除病株,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或沤肥,减少病源。

(2)药剂防治 发病初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2次。

六、大黄锈病

(一)症状

在叶片两面产生鲜黄色夏孢子堆,初埋生后突破表皮,隆起呈半球形,多单生,也可聚生。孢子堆周围组织褪绿呈灰色、灰绿色,多角形、不规则形枯死病斑,大小2~4mm。冬孢子堆主要生于叶背、散生,有少量聚生,隆起呈小疱、黑色,结构紧密,不易飞散,冬孢子堆周围有绿岛现象。可生于夏孢子堆周围,也可单独生于另外的叶片上,发病严重时,孢子堆相互融合,叶片发黄、提早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掌叶大黄柄锈菌Puccinia rhei-palmati B.Li.,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柄锈菌属真菌。该菌夏孢子椭圆形、近圆形,初无色后变淡黄色,壁上有小刺,大小21.2~27.0μm×16.5~24.7μm。冬孢子,黄褐色、褐色,双胞,多数为上部细胞大,下部细胞小,棒状,顶部圆或尖、较厚,有柄。个别为3胞,冬孢子,大小34.2~44.7μm×14.1~22.3μm,隔膜处隘缩或不隘缩,顶部厚度4.7~8.1μm;柄无色,大小18.8~24.7μm×3.5~7.1μm。

(三)发病规律

越冬后冬孢子萌发,在大黄叶面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借风、雨传播为害健叶。阴雨多,湿度大的地块发病重;阴坡比阳坡发病重;生长茂密通风透光差的地块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栽培措施 收获后认真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或沤肥,沤肥时要充分腐熟,以杀死病菌。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福星乳油7000倍液和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1500倍液,视病情喷施2~3次。

(丁万隆 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