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白头翁
Baitouweng
PULSATILLAE RADIX
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散瘀之功效。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白头翁病害主要有霜霉病、锈病、黑粉病、根腐病、叶斑病等。
一、白头翁霜霉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幼嫩组织也可发生。叶片初生黄色至黄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后期汇合成片。湿度大时在叶片黄化部位产生白色霉层(孢囊梗和孢子囊),以叶背居多。发病严重时叶片黄化或卷曲,甚至焦枯脱落,植株长势衰弱,严重影响白头翁产量和质量。
(二)病原
病菌为矮小轴霜霉Plasmopara pygmaea (Unger) Schroet.,属于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科、单轴霉属。孢子囊梗自叶背气孔伸出,丛生,无色或淡色,孢囊梗基部不膨大,孢子囊梗粗壮而短小,全长102.1~156.4μm,平均125.0μm,主轴长71.4~136μm,平均98.6μm;顶部略膨大;上部单轴分枝2~3次,分枝短,末枝3~4丛生,顶端平截或圆锥形,个别顶端稍凹陷,长6.8~13.6μm;孢子囊卵圆形、椭圆形,无色或淡色。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株残叶内或以菌丝在被害寄主和种子上越冬。翌年春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成熟后借气流、雨水或田间操作传播,萌发时产生芽管或游动孢子,从寄主叶片的气孔或表皮细胞间隙侵入。发病后期,在组织内产生卵孢子,随同病残体越冬,成为下一个生长季的初侵染源。孢子囊的萌发适温为7℃~18℃,高湿对病菌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侵入更为重要。在发病温度范围内,多雨多雾,空气潮湿或田间湿度高,种植过密,均易诱发霜霉病。一般重茬地块、浇水量过大的地块,该病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 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合理密植,科学浇水,防止大水漫灌,以防病害随水流传播。加强放风,注意排水,降低小气候湿度。实行2~3年轮作。
(2)注意田园卫生 发现被霜霉病菌侵染的病株,要及时拔除,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同时撒施生石灰处理定植穴,防止病源扩散。秋季及时彻底清除残株落叶,并将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3)发病初期药剂防治 药剂可选用30%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发病较重时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7天喷1次,连喷2~3次。结合喷洒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防治,效果更佳。
二、白头翁锈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近轴表面散生无明显边缘淡黄色、圆形小点,随后扩大、合并,随后在远轴面形成大量黄色夏孢子堆,初埋生后突破表皮,隆起呈半球形,多单生,也可聚生。孢子堆周围组织褪绿呈灰色、灰绿色,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枯死病斑。叶背形成冬孢子堆,圆形、垫状、栗褐色,结构紧密,不易飞散。发病严重时,孢子堆相互融合,叶片发黄、提早枯死。
(二)病原
病菌为白头翁鞘锈菌Coleosporium pulsatillae (Strauss) Lév.,属于担子菌门、锈菌纲、锈菌目、鞘锈菌属。夏孢子,球形或椭球形,淡黄色,大小22.6~39.4μm×15.2~23.9μm。冬孢子堆主要生在叶背,直径0.3~1.1mm。冬孢子棍棒状、椭圆形或凝胶状,大小60.2~120.8μm×12.1~24.4μm,含4个细胞,相接处缢缩明显,易分离,密生粗瘤,褐色。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始发期一般在7月中旬,病害零星发生,病株率仅3%~5%,8月进入病害盛发期,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有利于锈菌夏孢子的萌发和侵染,田间白头翁锈病迅速蔓延,严重时病株率高达90%以上,此后病害进入衰退期,病斑处可见大量橘色冬孢子堆。夜间有重雾的天气发病重。老龄株尤易发病。
(四)防治措施
(1)保持田园卫生 秋季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及病残体,并集中烧掉。春季及时摘除病叶,喷洒石硫合剂或粉锈宁等药剂。
(2)加强田间管理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向阳坡的地块种植,合理排灌,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3)及时药剂防治 可采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药剂。
三、白头翁黑粉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一二年生叶片、叶柄和茎秆。发病初期在叶片形成不规则形瘤状隆起,孢子堆被寄主组织所包被,后期隆起成紫灰色,随即破裂露出大量黑粉状冬孢子。茎秆起初膨大并扭曲畸形,发病初期为浅褐色,后期呈梭形开裂,露出大量冬孢子粉。发病严重时植株长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最终导致整株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白头翁条黑粉菌Urocystis pulsatillae (F.Bubák) G.Moesz,属于担子菌门、冬孢菌纲、黑粉菌目、条黑粉菌属真菌。冬孢子球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0~40μm,长达150μm,由1~6个孢子组成,外围大部分被颜色较浅的不育细胞所包围。冬孢子近圆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或栗褐色,直径13~18μm,表面光滑。冬孢子萌发以直接产生芽管为主,芽管简单,偶有分枝。
(三)发病规律
病菌孢子能耐受不良环境,在干燥的土壤中能存活3~5年,冬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在辽宁省发病的始发期为6月中旬,7~9月为盛发期。此外,不同种白头翁发病有一定差异,中国白头翁较抗病,朝鲜白头翁较感病。发病严重地块,病田率高达100%,病株率达5%。
(四)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与选留无菌种株 重病田与其他作物实行3~5年轮作,能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在无病田留种,坚持选用健壮不带菌的优良种育苗栽种。
(2)减少菌源基数 秋季早期彻底消除田间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结合中耕追肥等农事操作,及时摘除下部病叶,并携出田外销毁,以增强通透性。同时注意及时除草、排水、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降低病原菌侵染的可能性。
(3)药剂防治 该病害重在预防,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早喷药,可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天喷雾1次,连续防治3~4次。
四、白头翁叶斑病
(一)症状
在东北白头翁产区均有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可达90%以上。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秆和叶柄,是白头翁生产中重要病害之一。发病初期叶片上形成浅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褐色或黑褐色,中央较边缘浅,有时可出现不规则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着生小黑点,多个病斑汇合成片,导致叶片大量脱落,植株长势衰弱。叶柄上病斑初为褪绿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长条形、褐色至黑褐色病斑。茎部的病斑初为暗绿色小点,后沿茎的纵轴逐渐扩大为棱形或长条形、黑褐色病斑,病部明显凹陷,后期病斑环绕茎部,导致病部以上枝蔓枯死。
(二)病原
病原为银莲花壳二胞Ascochyta anemones Kabát et Bubák,属于子囊菌无性型、壳二胞属。分生孢子圆柱形或椭圆形,两端钝圆,未成熟的分生孢子单胞,中央无隔膜,成熟的分生孢子双胞,中央生一隔膜,分隔处缢缩,大小11.5~15.9μm×2.7~4.1μm。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直径90~185μm,具明显孔口。分生孢子器外围被大量菌丝包围,使孢子器与寄主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左右,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生长季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进行再次侵染,扩大危害。在东北6月开始发生,7~8月温度适宜,降雨量大时为盛发期。植株生长衰弱,连续阴雨有利于发病和流行。田间通风透光差时发病较重。
(四)防治措施
(1)保持田园卫生 秋季及早清除田间落叶等病残组织,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翌年初次侵染菌源。
(2)加强田间管理 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施肥与排灌,增强植株抗病力。
(3)发病初期药剂防治 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10天1次,连喷2~3次。
五、白头翁根腐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根部。发病初期,病根初呈黄褐色,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后期根茎部皱缩变软,横剖病根,维管束变为褐色,病害扩展到主根以后,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因养分供不应求,萎蔫干枯,严重时病株叶片发黄、枯萎,最终枯死,根部腐烂,病株易从土中拔出。
(二)病原
病菌为镰刀菌Fusarium spp.,属于子囊菌无性型、镰孢菌属。主要包括以下2个种:①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在PDA平板上培养,菌落突起絮状,高3~5mm,菌丝白色质密。菌落粉白色,浅粉色至肉色,略带有紫色,由于大量孢子生成而呈粉质。小型分生孢子着生于单生瓶梗上,常在瓶梗顶端聚成球团,单胞,卵形,大小5~12μm×2~3.5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两端细胞稍尖,少许弯曲,多数为3隔,大小19.6~39.4μm×3.5~5.0μm。②腐皮镰孢菌F.solani,PDA平板上培养,菌落略发青灰色,菌丝较稀疏,并且菌落后期变为深蓝色,有2圈轮纹。菌落背面通常为淡黄色。分生孢子梗较长,大于50µm,单生,分枝较少。产孢梗顶端领口明显。小型分生孢子较大,大小10~18µm×3.5~5µm,两端钝圆,0~1隔,通常为不对称的椭圆形、梭形或肾形,着生于单生瓶梗上,与产孢梗方向呈一定角度。大型分生孢子3~5隔,多为3~4隔,大小30~51.5µm×4.6~6.8µm,孢子较宽,背腹两侧平行,两端略向内弯曲,钝圆,顶细胞圆锥形,基细胞钝圆或具不明显的足跟。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菌从根茎部或根部伤口侵入,通过雨水或灌溉水进行传播和蔓延。东北地区一般5月下旬开始发病,6~8月气温20℃~25℃,雨水多发病重,为盛发期。气温高、田间湿度大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积水、连作、地下害虫或农事操作引起根部受伤的田块发病严重。高坡地发病轻。
(四)防治措施
(1)合理选地与轮作 严格选地,尤其是移栽地应选排水好、腐殖质含量较高、含砂量略多的缓坡地。栽培地忌连作,宜与毛茛科以外的作物轮作。
(2)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壮苗,移植时尽量不伤根、不积水沤根。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施足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雨季注意田间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合理密植,保障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的危害。
(3)保持田园卫生 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和残体,生长期间发现病株后应立即拔出深埋或烧掉,病穴消毒。秋季将全田地上茎叶及其他杂物全部清理干净,集中烧毁,保持田间清洁。
(4)发病初期及时防治 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或喷雾。间隔7~10天,连续使用2~3次。
(傅俊范 丁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