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保护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十节 赤芍、白芍

Chishao、Baishao

PAEONIAE RADIX RUBRA、PAEONIAE RADIX ALBA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之功效。主产于安徽、浙江、四川等省,产于安徽毫州、涡阳一带的称“毫芍”,产于浙江东阳、临安一带的称“杭白芍”,产于四川中江、渠县一带的称“川芍”。生产上常见的芍药病害主要有灰霉病、叶霉病、轮斑病、锈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在芍药种芽和根堆贮加工过程中常发生软腐病。

一、芍药灰霉病

(一)症状

叶、幼茎、花等部位均能受害。叶片上常于叶尖、叶缘处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大斑,病斑具不规则轮纹,褐色、紫褐色至灰色,天气潮湿时常在叶背长出灰色霉层。叶柄、茎上病斑长条形,水渍状,暗绿色,后变为褐色,凹陷软腐,植株折倒。早春花芽、幼茎受害表现为萎蔫和倒伏,危害性大。病菌侵染通常发生在花期,受害花瓣变褐腐烂,上面覆盖灰色霉层,病部向下延伸到花梗,严重时根冠也可发生腐烂。后期在茎基组织内部产生黑色小菌核(图7-70)。

(二)病原

病原菌为牡丹葡萄孢Botrytis paeoniae Oud.,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葡萄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长0.25~1mm,宽14~16μm,淡褐色,具隔膜,顶部往往螺旋状分枝。分生孢子疏松地聚集成头状,卵圆形,或近圆形,无色至淡褐色,单胞,大小9~16μm×6~9μm。菌核小,黑色,直径1~1.5m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菌核和分生孢子在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翌年菌核直接产生分生孢子,靠气流、风雨传播为害。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引起多次再侵染,扩大为害。病菌可通过伤口侵入或在衰老的组织上生长,侵染花器造成花瓣变褐腐烂。病花瓣接触花梗、叶片或叶缘有外伤时,病菌能在上面迅速生长,引起植株顶枝枯萎和叶枯。低温潮湿、连阴雨天气有利于发病,开花后植株间长期潮湿则发生严重。

灰霉病菌为弱寄生病原菌,当寄主植物生长健壮时,植株抗病性较强,不易被侵染,寄主处于生长衰弱的状况下,抗病性较弱,最易感病。低温潮湿、阴雨连绵天气,最有利于灰霉病的发生。连作亦有利于病害发生。除芍药外,病菌还为害牡丹、黄精、玉簪等多种药用植物。

(四)防治措施

灰霉病的防治除要注意田园清洁外、重点是要通过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田间温湿度,培育壮苗,提高寄主抗病能力。并适时喷药保护,防止病害蔓延。

(1)清洁田园 秋季彻底清除落叶,剪除芍药地面残茎,以不损伤幼芽的前提下愈深愈好,残茎败叶应集中烧毁。春季一旦发现病叶、枯芽,立即摘除。

(2)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早春应及时去除防寒覆盖物,栽植密度不宜过大。灌水不超过植株基部,培土不宜堆积于叶基,施有机肥也不宜接触新生的枝和叶。重病地要实行轮作,连作地土壤要充分翻晒处理或土壤消毒后再种植。

(3)药剂防治 芍药嫩芽破土而出时,可喷洒1:1:150波尔多液保护、以后可选50%速克灵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1000倍液、50%万霉灵800倍液等喷雾,连喷2~3次,间隔期为7~10天。

二、芍药叶霉病

(一)症状

叶霉病又称红斑病,是芍药上最常见的叶斑病,导致叶片早枯,为害极其严重。病菌主要为害叶片,也侵染茎及花冠等。叶上病斑圆形,直径6~15mm,紫褐色,逐渐扩大后微具淡褐色轮纹,周围暗紫褐色,常在背面生墨绿色绒霉层。后期病斑相互汇合引起叶枯。茎部受害,病斑长条形,紫褐色,稍隆起或凹陷,发生在叶柄基部分叉处时易在病部折断。萼片、花瓣上的病斑为紫红色小点,严重时边缘枯焦。

(二)病原

病原菌为牡丹枝孢霉Cladosporium paeoniae Pass.,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枝孢霉属真菌。分生孢子梗3~7根簇生,黄褐色,线形,有3~7个隔膜,大小27~73μm×4~5μm。分生孢子纺锤形或卵形,1至多个细胞,黄褐色,大小10~13μm×4~4.5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留地面越冬,病菌还能在上年分株后遗留在种植圃旁的芍药肉质根上腐生。翌年春气候适宜的情况下病组织上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气流传播,分生孢子在寄主表面萌发后,可直接侵入,但经风雨泥浆反溅或叶片嫩茎自然生长中细毛脱落所造成的细微伤口,则更有利于侵入。田间叶茎上病斑于3月出现,至5~6月梅雨季或秋末潮湿时才形成子实体,时间长达二个月以上,再侵染过程中病斑扩展也很慢,要到8月中旬病斑才形成墨绿色霉层。夏季高温少雨对病菌子实体的形成、孢子萌发及菌丝的生长都不利。因此,病菌很可能只有一次再侵染。病害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病菌越冬后初次侵染的数量。植株生长郁闭,田间高湿,能促进发病。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秋季和早春彻底清除地面病残落叶,剪除茎基残余部分,并加垫肥土(厚约15cm)作屏障;对分株后残留的芍药肉质根也要清除干净;严格控制栽种密度,增强田间通风透光强度;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2)药剂防治 早春植株萌发前,地面喷洒1次波美3~5度石硫合剂。根据病害发生规律,在3月初进行第1次喷药,以后隔半月喷药1次,连续喷洒3次。7月中旬喷洒1次1:1:150波尔多液保护植株;发病期选用5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0%万霉灵600倍液喷雾2次。

三、芍药白粉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产生近圆形的白粉状霉斑,并向四周蔓延,连接成边缘不整齐的大片白粉斑,其上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粉状物,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全叶布满白粉,叶片枯干,秋季霉层上密布小黑点,为病原菌的闭囊壳(图7-71、图7-72、图7-73)。

(二)病原

病原为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i DC.,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真菌,无性阶段为Oidlum erysiphides Fr.。闭囊壳球形或扁球形,黑褐色,直径90~146μm,内含3~10子囊,每个子囊包含3~6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透明,大小14~24μm×9~16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闭囊壳和菌丝体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释放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生长季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不断引起再侵染。空气相对湿度低、植物表面无水膜时,分生孢子仍能萌发侵入,造成为害;温暖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蔓延。土壤缺水或灌水过量、氮肥施用过多、枝叶生长过密、通风不良和光照不足等均容易发病。

(四)防治措施

(1)秋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掉,以减少越冬菌源基数;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

(2)发病期喷洒25%粉锈宁800~1000倍液、62.25%仙生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等药剂,视病情共喷1~3次。

四、芍药轮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叶上产生圆形或半圆形病斑,褐色至黄褐色,直径2~10mm,同心轮纹明显,边缘有时不明显,病斑上生淡黑色霉层;发病后期病斑上生淡黑色霉层,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整个叶面布满病斑而枯死(图7-74、图7-75)。

(二)病原

病原为牡丹尾孢菌Cercospora paeoniae Tehon et Daniels,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尾孢属真菌。子座有或无。分生孢子梗2~15根成束,疏松至密集,褐色,隔膜多,有膝状屈曲0~3处,分枝,顶端有中等大小的孢子痕,大小30~130μm×3~4.5μm。分生孢子无色,针形至倒棍棒形或圆筒形,直或弯,隔膜多而不明显,基部大多平切,大小45~75μm×2~3.5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上越冬,翌年在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以后病斑又不断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引起多次再侵染,扩大蔓延为害。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气流传播。病菌喜高温,所以病害发生期较叶霉病为晚。多雨和露重的秋季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清洁田园 采收后彻底清除病残株及落叶,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或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五、芍药锈病

(一)症状

叶片被害初无明显病斑,后呈褐绿色斑块,背面产生黄褐色粉堆(夏孢子堆),后期在灰褐色斑中丛生暗褐色毛状物(冬孢子堆)。严重时叶片提前早枯。在松属植被物上引起枝干肿瘤和皮下产生桔黄色疱囊(松疱锈病)。锈病在各芍药产区均有发生,在浙江4~5月多雨季节为害严重,导致叶片大量枯死。四川则发生在8月茎叶将枯的后期,为害不大。

(二)病原

病原为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ium (Albertini et Schwein.) Wint.,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柱锈菌属真菌。夏孢子堆生于叶背,黄褐色,直径170~250μm,包被细胞25μm×15μm。夏孢子椭圆形,无色或淡黄色,有刺,大小20~30μm×15~21μm,壁厚1.5~2.5μm。冬孢子堆混生于夏孢子堆中,圆柱形,弯曲,长1~1.5mm,直径50~20μm,红褐色。冬孢子椭圆形,平滑,黄色至淡黄褐色,大小20~60μm×10~17μm,壁厚1~1.5μm。

(三)发病规律

松芍柱锈菌为转主寄生菌。病菌以菌丝体在松属植物(云南松、黑松、红松)等上越冬。春天湿度大时,郁闭的松树茎干肿大溃疡处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靠气流传播到芍药上,侵染后在芍药上形成病斑产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夏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引起再侵染。后期在芍药上形成冬孢子堆。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又侵染松树。芍药锈病在温暖、多风雨的天气,及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

(四)防治措施

(1)控制芍药锈病的根本办法是清除芍药园附近栽种的松树,以切断其病害循环。

(2)于5月上旬发病初期,喷洒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或20%粉锈宁1000倍液等药剂保护,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2~3次。

六、芍药炭疽病

(一)症状

炭疽病可为害芍药的茎、叶、叶柄、芽鳞和花瓣等部位。对幼嫩的组织为害最大。茎部被侵染后,初期出现浅红褐色、长圆形、略下陷的小斑,后扩大呈不规则形大斑,中央略呈浅灰色,边缘为浅红褐色,病茎歪扭弯曲,严重时会引起折伏。幼茎被侵染后能快速枯萎死亡。叶片受侵染时,沿叶脉和脉间产生小而圆的小斑,颜色与茎上病斑相同,数日后扩大成不规则形黑褐色大病斑,后期病斑可形成穿孔。幼叶受害后皱缩卷曲。芽鳞和花瓣受害常发生芽枯和畸形花。遇潮湿天气,病部表面便出现粉红色略带粘性的分生孢子堆,为病菌分生孢子和胶质的混合物。

(二)病原

芍药炭疽病由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炭疽菌属一种真菌Colletotrichum sp.侵染引起。病菌分生孢子盘圆盘形,生于寄主角质层或表皮下,其上通常有刚毛,刚毛褐色至暗褐色,光滑,由基部向顶端渐尖,具分隔。分生孢子生于线形的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梭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略弯曲,单胞,透明,无色。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株和病残体上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昆虫或人为活动等传播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不断反复侵染传播,扩大危害。分生孢子多从伤口侵入,也可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潜育期一般7天左右。此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一般在高温多雨的8~9月病害发生较严重。种植过密,浇水不当,如晚间浇水,水分容易在叶面滞留,有利病菌分生孢子萌发侵入,发病也较重。

(四)防治措施

(1)清除病源 病害流行期及时摘除病叶,防止再次侵染为害。秋冬彻底清除地面病残体连同遗留枝叶,集中高温腐沤,减少翌年初侵染源。

(2)加强栽培管理 严格控制栽种密度,增强田间通风透光强度;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5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8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等药剂,每7~8天喷1次,连喷2~3次,喷药遇雨后补喷。

七、芍药软腐病

(一)症状

种芍切口处或根部出现水渍状黄褐色至褐色斑,迅速扩大变软腐烂,发出强烈的酸霉味,病部密生灰白色长霉层,顶部有黑色小颗粒。后期整个病根失水干缩呈褐色僵块。

(二)病原

病原为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a (Ehrenb.ex Fr.) Vuill,属于接合菌亚门、毛霉目、根霉属真菌。病菌以营养菌丝伸入基物内,匍匐菌丝接触处生假根,假根相对的菌丝上长出2~4根孢囊梗,顶端形成孢子囊,内有大量孢囊孢子。有性态产生接合孢子。

(三)发病规律

病菌腐生和产孢能力极强,自然界有足够的菌源,种芽和根堆藏时病菌由伤口侵入。分泌酶破坏中胶质使细胞离析,侵入细胞而使组织腐烂。病菌产生的孢子囊通过气流传播,病健部接触也可引起蔓延。管理不善时种芽和根条易发生腐烂。

(四)防治措施

(1)收获时剪下的种芽,待切口干燥后贮放在通风干燥处。加工芍根要勤翻、薄摊。

(2)贮放场所用1%福尔马林液或波美5度石硫合剂喷洒消毒。

(李勇 丁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