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节 黄芪
Huangqi
ASTRAGALI RADIX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var.mongholicus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的干燥根均作为黄芪入药,有补气壮脾胃、固表止汗等功效。蒙古黄芪种植区在内蒙古包头、山西大同、甘肃定西等地;膜荚黄芪主要在河北、山东、东北地区种植。黄芪病害发生普遍、为害较严重的是白粉病、根腐病及根结线虫病。另外,黄芪锈病、立枯病、褐斑病、霜霉病、菟丝子等病害在有些产区会造成严重损失。
一、黄芪白粉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嫩茎和荚果上也可发生。叶面最初产生近圆形白色粉状斑,扩展后连接成片,呈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上面布满白色粉末状霉层,为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叶背及整株被白粉覆盖;后期白粉呈灰白色,霉层中产生无数黑色小颗粒,为病菌闭囊壳(图7-94、图7-95)。
(二)病原
病原为豌豆白粉菌Erysiphe pisi DC.,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真菌。菌丝体可在叶的两面生。大多数情况下存留并形成不定形的白色病斑,常覆满全叶。分生孢子桶形、柱形至近柱形,大小25.4~38.1μm×12.7~17.8μm;子囊果聚生或近散生,暗褐色,扁球形,直径92~120μm,个别达150μm。壁细胞多角形。附属丝12~34根,大多不分枝。子囊5~9个,卵形、近卵形,少数近球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一般有短柄,少数无柄或近无柄。子囊孢子3~5个,卵形、矩圆至卵圆形,带黄色,大小20.3~25.4μm× 12.7~15.2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闭囊壳随病株残体在土表越冬,或以菌丝体在根芽、残茎上越冬。第2年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生长季以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空气相对湿度低到25%时,也能萌发侵入为害。分生孢子主要靠气流传播。田间管理不善、排水不良、植株过密、光照不足等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四)防治措施
(1)宜选新茬地种植,忌连作和迎茬;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加强水肥管理;合理密植,注意田间通风透光。
(2)病害发生期视病情喷药3~4次,可选用25%粉锈宁1000~1200倍液、62.25%仙生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药剂,间隔15~20天。
二、黄芪根腐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根部。根尖或侧根先发病并向内蔓延至主根,植株叶片变黄枯萎。发病后期茎基部及主根均呈红褐色干腐,上有红色条纹或纵裂,侧根已腐烂,病株极易自土中拔起,主根维管束呈褐色。在潮湿环境下根茎部长出粉霉,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二)病原
病原主要是茄腐镰孢Fusarium solani,串珠镰孢F.moniliforme和木贼镰孢F.equiseti也可导致发病,均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镰孢属真菌。茄腐镰孢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在PS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薄绒状,白色,浅灰色,间有土黄色分生孢子座,基物表层肉色,有的菌株淡蓝紫色,培养基不变色。小型分生孢子数量多,卵形、肾形,比较宽,壁较厚,大小8~16μm×2.5~4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大孢子最宽处在中线上部,两端较钝,顶孢稍弯,基孢有足跟,整个孢子形态较短而胖,壁较厚,2~8隔膜,多数3~5隔膜。1~2隔膜的大小10~41.4μm×2.5~4.9μm;3~4隔膜的大小23.1~57.8μm×3~6μm;5~6隔膜的大小31.4~70μm×3.4~6.6μm;7~8隔膜的大小42.9~74.3μm×3.4~7μm。厚垣孢子球形,数量多,在菌丝或孢子顶端或中间单生,对生,直径6~10μm。产孢细胞在气生菌丝上长出长筒形的单瓶梗;在分生孢子座上成簇产生,多分枝,长短不一,但均呈长筒形。
(三)发病规律
病菌可在土壤中长期营腐生生活,随时引起为害。病菌主要靠水流、土壤耕作传播,通过根部伤口侵入。地下害虫、线虫及被牲畜践踏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通风不良、排水不畅、杂草丛生的潮湿地易发病,常造成根部腐烂。4月中旬开始发生,6~7月连续阴雨后转晴、气温骤升时发病严重,常造成植株成片枯死。连作地及多雨潮湿地块易发生,一般发病率20%~30%。1999年河北行唐种植的膜荚黄芪发病率高达80%,导致大面积毁种。
(四)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实行3年以上轮作;雨后及时排水,地面不积水。
(2)播种时每平方米用木霉制剂10g拌适量细土沟施。
(3)发病初期选用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等喷茎基部,或用100倍石灰水灌根。
三、黄芪根结线虫病
(一)症状
线虫为害根部。线虫侵入后,细胞受刺激而加速分裂,主根和侧根变形成为瘤状物,小的1~2mm,大的可以使整个根系成为一个大瘤,其表面初为光滑,以后变为粗糙且易龟裂。罹病植株枝叶枯黄或落叶。
(二)病原
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根结线虫属。线虫为长洋梨形,头尖腹圆,呈鸭梨形,会阴部分的弓纹较高,横条沟呈波纹状,间距较宽,侧线有时不清楚,在弓纹中心的横沟呈旋涡状不规则。雄成虫蛔虫形,尾端椭圆无色透明。雌虫为0.61~0.75mm×0.4~0.68mm;雄虫体长0.8~1.9mm。
(三)发病规律
土中遗留的虫瘿及带有幼虫和卵的土壤是线虫病的传染源。带有虫瘿的土杂肥、流水和农具等均可传染。6~10月均有发生。透气性较好的砂性土壤对线虫生长发育有利,常发病严重。
(四)防治措施
实行水旱轮作或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选用健康、无病原线虫的种根作种栽。
四、黄芪白绢病
(一)症状
罹病初期,病根周围及附近表土和浅土层内产生棉絮状的白色菌丝体。由于菌丝体密集而成菌核,初为乳白色,后变米黄色,最后呈深褐色或栗褐色。被害黄芪根系腐烂殆尽或残留纤维状的木质部,极易从土中拔起,地上部枝叶发黄,植株枯萎死亡。
(二)病原
病原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小核菌属真菌。营养菌丝洁白、绢丝状,从中心向四周辐射状扩展。菌丝有横隔,分枝常呈直角,分枝基部略缢缩。菌核大多圆形,直径为0.9~1.3mm。2~3个或多个菌核能互相联接在一起。
(三)发病规律
白绢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中过冬。菌核经试验,在10℃开始萌发,20℃萌发受到抑制,50℃以上菌核死亡。翌年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侵害黄芪根部引起发病。此外,土杂肥及黄芪苗带菌感染,也成为初次侵染来源。田间发病期间,菌核可通过水源、杂草及土壤的翻耕等向各处扩散传播为害。
(四)防治措施
(1)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不与易感病的白芍、玄参等药材及花生等作物轮作。
(2)整地时将杀菌剂翻入土中进行土壤消毒。
(3)选用无病种栽作种,并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浸栽后种植。
(4)发现病株带土移出田间烧毁,并在病穴及其周围撒施石灰粉消毒。
五、黄芪紫纹羽病
(一)症状
罹病黄芪由地下部须根首先发生,以后菌丝体不断扩大蔓延至侧根及主根。病根由外向内腐烂,流出褐色、无臭味的浆液。皮层腐烂后,易与木质部剥离。皮层表面有明显的紫色菌丝体或紫色的线状菌索。后期,在皮层上生成突起的深紫色不规则的菌核。有时,在病根附近的浅土中见紫色菌丝块。菌丝体常自根部蔓延到地面上,形成包围茎基的一层紫色线状皮壳,即为病原菌菌膜。
(二)病原
病原为桑卷担菌Helicobasidium mompa Tanaka.,为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木耳目、卷担菌属真菌。担子果不发达,由疏松的菌丝体组成,平铺于基物上。担子顶端弯曲。菌核表层紫色,内层黄褐色,中心呈白色。担子无色,圆筒形,弯曲成弓状,向上侧生圆锥形小梗,顶端生担孢子;担子自菌丝顶端产生。当担孢子散发后,担子便凋萎或消失。担孢子单胞,无色,近圆形或镰刀形,顶端圆,基部略尖,表面光滑,大小16~19μm×6~6.4μm。
(三)发病规律
菌核在土壤内可存活3~4年之久,翌年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菌核萌发侵入黄芪,引起发病。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发病,7~9月受害最重。土壤黏重,重茬地,容易发病。
(四)防治措施
(1)实行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4年后再种。每亩施石灰氮20~25kg作基肥,经两周后再播种。
(2)清除田间病残组织,集中烧毁或沤肥。发现中心病株及时连根带土移出田间,防止菌核、菌索散落土中。
六、黄芪霜霉病
(一)症状
该病有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特征。在1~2年生黄芪植株上表现为局部侵染,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边缘生模糊的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淡褐色至褐色,叶背相应部位生有白色至浅灰白色霉层,即病原菌孢囊梗和孢子囊;发病后期霉层呈深灰色,严重时植株叶片发黄、干枯、卷曲、中下部叶片脱落,仅剩上部叶片。在三年生以上植株上多表现为系统侵染,即全株矮缩,仅有正常植株的1/3高、叶片黄花变小,其他症状与上述局部侵染症状相同。在甘肃省黄芪各主产区普遍发生,且发生较重,病株率普遍达43%~100%。
(二)病原
病菌为黄芪霜霉菌Peronospora astragalina Syd.,属于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霜霉属真菌。该菌孢囊梗自气孔伸出,多为单枝,偶有多枝,无色,全长224.0~357.4μm×6.1~8.2μm,主轴长占全长2/3,上部二叉状分枝4~6次,末端直或略弯,呈锐角或直角张开,大小7.7~15.9μm×1.5~2.5μm。孢子囊卵圆形,一端具突,无色,大小18.0~28.3μm×14.1~20.6μm。藏卵器近球形,淡黄褐色,大小43.7~61.7μm×43.7~61.7μm。雄器棒状,侧生,单生,大小30.8~39.8μm×9.0μm。卵孢子球形,淡黄褐色,直径23.1~36.0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随病残体在地表及土壤中越冬或在多年生植株体内越冬。翌年,环境适宜时,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病菌侵染寄主,引起初侵染。在甘肃省陇西县5月上中旬当多年生黄芪植株返青后不久,即出现系统侵染的症状,成为田间发病中心,可引起局部侵染并扩大蔓延。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借气流风雨传播,引起多次再侵染。一般在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通常中、上部叶片发病重,下部叶片发生较轻。发病后期病残组织内形成大量的卵孢子,卵孢子随病叶等病残组织落入土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降雨多、露时长、湿度大,特别是在7~8月连续的阴雨天气病害蔓延迅速。在甘肃省岷县、漳县等高海拔地区发生较重。
(四)防治措施
(1)栽培措施 增施磷、钾肥,提高寄主抗病性;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减轻病害蔓延;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兑水喷施,每8~10天喷施1次,连续喷药2~3次。
七、黄芪菟丝子
(一)症状
菟丝子生活力强,蔓延迅速,无根藤以吸盘缠绕植株,并产生吸根伸入其体内,依靠吸收寄主体内的营养物质生存。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布满成片,严重影响植株生长,使根部减产。被害植株生长衰弱,甚至大量死亡(图7-96)。
(二)病原
病原为中国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b.,为旋花科、菟丝子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蔓茎丝状,黄色至枯黄色,叶片退化成鳞片状。花小、黄白色,簇生松散,无柄,成伞形花序;花冠钟形,5裂,呈杯状;苞叶2片;共萼长卵形,5裂;雄蕊5枚,花药长卵形,与花丝等长;雌蕊长约超过子房之半。子房2室,每室2胚珠,构成含4粒种子的蒴果;蒴果黄褐色,扁球形,表面粗糙;种子少,淡褐色,表面粗糙,只有胚而无子叶和胚根。
(三)发病规律
菟丝子种子是主要传播来源。落在田间或混杂在种子内的菟丝子种子是病害的初次侵染源。翌年菟丝子种子随寄主的生长而萌发,种胚一端形成细丝状幼芽,并以粗根棒状部分固定在土壤上;另一端脱离种壳形成丝状菟丝,在空中旋转,遇适当寄主缠绕其上,在接触处形成吸根,伸入害主后分化为导管和筛管,分别和寄主的导管和筛管连接,吸取寄主的养分和水分。菟丝子种子边成熟边脱落,在田间不断形成侵染源。再生力极强,寄主范围广,可为害多种大田作物和药用植物,还是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
(四)防治措施
(1)结合深翻土地,将菟丝子种子深埋,或实行水旱轮作;发现菟丝子为害及早清除,防止扩展和产生种子。
(2)施用经过高温腐熟的厩肥或粪肥,避免将菟丝子种子带入田间;菟丝子开花结实前结合除草割除其植株,集中烧毁或深埋。
(丁万隆 刘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