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物体的受力及其力学分析

1.1 力的基本概念

1.1.1 力的概念

1.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应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引起物体变形。例如,推车、抛物,由于力的作用,车、物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锻锤冲击锻件使锻件改变了形状等。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效应称为力的外效应;力使物体发生了变形的效应称为力的内效应

2.力的三要素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决定于三要素,即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会使力的作用效果改变。

力是一个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所以力是矢量。这个矢量用一个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按一定的比例,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A或终点B表示力的作用点,如图1.1所示。

图1.1 力

3.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N(牛)或kN(千牛)表示。

4.平衡

所谓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是相对的,又是有条件的。

力系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该力系称为平衡力系。力系平衡所满足的条件称为力系的平衡条件。

5.刚体的概念

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实际上,任何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都将发生变形,但微小变形对研究结果不产生显著影响,可以略去不计,静力学中研究的物体均视为刚体

1.1.2 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经长期经验积累与总结,又经大量实践验证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普遍静力学规律,称为静力学的基本公理。这些公理是研究力系简化和平衡的主要依据。

1.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一个作用于该点的合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以这两个力为邻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如图1.2(a)所示,的合力,则有

图1.2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即合力等于两分力的矢量和。

为了简便,在运用作图法求合力时,只需画出力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即可,这称为力的三角形法则,如图1.2(b)、(c)所示

2.公理2 二力平衡公理

刚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如图1.3所示的拉杆(或压杆)同时受到等值、反向、共线的两个力FAFB作用,显然,该刚体是平衡的。

图1.3 二力平衡

必须指出,本公理只适用于刚体。对于变形体,这个条件是不充分的。例如,一根绳索的两端受到等值、反向、共线的两拉力作用能平衡,若是压力则不能平衡。

在结构中凡只受二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

3.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已知刚体上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根据上述三个公理,可以推导出下面两个推论。

推论1 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效应。

如图1.4所示,在A点的作用力F和在B点的作用力F对小车的效果相同。

图1.4 力的可传性

推论2 三力平衡定理

刚体在共面而又互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下若平衡,则此三个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如图1.5所示。

图1.5 三力平衡

4.公理4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而且同时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

公理4概括了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间的关系,指出力是成对出现的,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例如,图1.6中,如物体B对物体A施作用力F,则物体B也受到物体A对它的反作用力,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作用。

图1.6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