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武术的技击功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不断完善
武术产生于原始人群的狩猎活动。那时人们依靠拳打、脚踢、躲闪等徒手动作,或利用木棍、石斧等做出劈、刺、砍的简单动作和野兽斗,保护自己并获得生活来源。
进入氏族社会,部落之间经常为掠夺财富而发生战争。武器随作战需要而不断改进,而战场上的搏斗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人们把战争中比较成功的动作如一击一刺、一拳一脚进行回忆或表演一番,频繁的战争使经验越积越多,人们有意识的攻防格斗技能开始形成。
后来人们把攻防格斗动作串起来进行表演,庆贺胜利,这样套路也就产生了。人们认识到武术不仅能满足生存的需要,还能满足享受的需要。武术开始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这也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武术家及武术理论。《吴越春秋》里的“越女”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女子剑术家,她的剑术理论是:“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突)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理法极为深奥。越女论剑中用形、气、神来造就武术攻防中一个人的动作“态势”,并使这种“态势”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对方。庄元臣在《叔苴子》里论剑:“教剑者有法,及其能剑,忘其法并忘其剑矣。……末忘法而用剑者,临战斗而死于剑。”在这里告诉我们,如果在临场决斗时去考虑用什么招数,必死于对方剑下。它是靠平时训练形成临场实战应变时的动作条件反射的。三国时魏国曹丕“好击剑,善以短乘长”,和将军邓展比剑,三中其臂。蜀国的刘备,善使双剑,其剑术“顾应法”有名。
汉武帝为抵抗匈奴入侵,发展骑兵,使马上刀术得到发展提高。
北宋和南宋时要抗辽抗金,出现了“锦标社”“英略社”“角抵社”等练武组织,促使了武术的发展。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结了抗倭经验并写出《纪效新书》,总结明代各家六合枪法为二十四势及其他兵器要说,吸取民间许多拳术之粹,编成长拳三十二势,指出套路动作的死招活用,指出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后来的陈式太极拳和翻子拳中的许多动作多由三十二势长拳演化而成。《纪效新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在《剑经》中载:“顺人之势,借人之力。”“旧力略过,新力未生为最好进攻时机。”“刚在他力前,柔在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柏任君斗。”
明代武术家程宗猷从浙江人刘云峰中学得双手刀法编成套路,写入《单刀法选》并和他的其他专著《蹶张心法》《长枪法选》《少林棍法禅宗》等合并发行,名《耕余剩技》。
明清时已把套路作为存放武术技击的载体,并出现了许多拳种:如少林拳、形意拳、太极拳、查拳、华拳、炮拳、洪拳、翻子拳、劈挂拳、通臂拳、戳脚拳、罗汉拳、五祖拳、佛汉拳等许多拳种。任何拳种里面都包含着踢、打、摔、拿。每个拳种都有与其相配套的兵器,如赵堡架太极拳中有刀、剑、棍、春秋大刀等器械,查拳中有钩、刀、剑、枪等。
近代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武术家,如形意门的韩慕侠、查拳门的王子平、灵令门的刘百川,他们都以精湛的武技击败外国力士,为国争光。
由于近代热兵器的出现,武术技击由军事范围退出,除在军、警、特和民间自卫防身中还保留部分外,其活动天地进入了体育范围,在散打、摔跤,推手中保留部分。近来在各地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武术对抗赛,随着其不断地成熟完善,倒不失为一个保留发掘传统武术技击功能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