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股市究竟是不是经济的晴雨表
巴菲特在2015年股东大会曾有一句发人深思的名言,如果一家企业雇用一位经济学家,那么意味着公司费钱多雇了一个人手。
用经济学家的理论去炒股,即使在西方股市,也会一败涂地,更何况在中国股市。
股市只是经济的预期,而非经济的镜子。但股市所呈现的社会与人的变迁,却是真实可信的。
个股的大起大落固然不能说明经济有任何问题,但股市整体的运行态势,真实反映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思路。
1.1.1 GDP量变到质变,股市涅槃重生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股市名言,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说得简单一点,股市就如同一面镜子,往往折射出经济的繁荣与萧条。但是,GDP与股市并不是机械地一一对应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拿GDP说股市,以为经济糟糕股市就应该一熊到底。
GDP即为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它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通过中美两个超级大国的GDP走势,你就可以知道中国股市未来何去何从。
以图1.1与图1.2为例,近百年来,美国GDP增速的高峰期出现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其中1941~1943年为最高。
图1.1 1929~2013年美国名义GDP增长率
图1.2 中国2006年以来的GDP
从近三十年的GDP增速来看,1984年为最高点,当时,GDP保持两位数增长,从此,一位数增长已成常态。
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GDP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然而,这并没有改变股市长期走牛的逻辑。从图1.3所示中可以发现,1984年道琼斯工业指数收盘价为1211.600点,三十年后的2014年,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收盘价为17823.070点,三十年时间,道指涨幅为13.71倍。
图1.3 道琼斯工业指数年K线
美国GDP从高速增长到低速度增长,再到平稳增长,美国经济百年运行态势,并没有改变美股长期走高的趋势,即使美国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创,但美股依然走出了独立的牛市格局,并创下有史以来的高点。
自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GDP增速的高点出现在1992年与2007年。2008年金融危机,GDP增速逐渐走低,2008年全年GDP首度跌破10%,经过2009年四万亿政策的大刺激,中国经济开始复苏。2010年,GDP重回两位数增长,但是季度增速逐渐下降。自2011年以来,GDP从两位数增长再度跌至一位数增长。两位数增长从此或将成为历史。虽告别高速增长,但中国经济转型更有助于中国经济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
GDP增速有时很难解释股市的涨跌与牛熊轮回,而GDP总值与股市总市值有不解之缘。
股神巴菲特用股市总市值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来衡量股市的泡沫程度,当然,现在市场普遍用GDP取代GNP。
当这一比率超过100%,即股市总市值超过GDP总值,股市就呈泡沫化趋势,比率越高,越要引起市场重视,股市由牛转熊的概率越大。此时,我们应抛弃手中的股票,空仓以待。
当这一比率低于80%,甚至股市总市值远低于GDP总值,股市的估值可能被严重低估,比率越低,股市的投资价值越大。此时,我们应该积极买入股票。
从美股的历史经验来看,这一指标在过去近100年中屡试不爽。2000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时,美国这一比率接近200%。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美股大跌,股市总市值占GDP的比率在2009年下降到73%。
再来看看中国股市情况,上一轮大牛市的高峰期在2007年年底,当时,A股总市值占GDP比重达到127%。
2008年中国股市暴跌,A股总市值占GDP的比率下降到43%,远低于70%~80%的合理区间。
1.1.2 传统行业,还有投资价值吗
当中国股市纷纷讲转型故事之时,“互联网+”成为风口,这其实是投资最危险的时候。
2015年的创业板股票,对于中国股市应该具有里程碑意义。市盈率超100倍,牛股市盈率甚至上万倍,着实让人有点看不懂。
问题也随之而来,传统行业,还有投资价值吗?我们通过一系列数据就可以得出答案。
如表1.1所示,先来看看在美国上市的企业,通过分析总市值排名靠前的企业,就知道传统行业的未来。
表1.1 美国上市公司市值前二十名
注:数据截至2015年5月8日
总市值排名前二十名的美股上市公司,代表互联网与科技的苹果公司荣登冠军。
强周期行业包括埃克森美孚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中国石油、富国银行、摩根大通、雪佛龙6家。
进入前二十强的还有大消费领域的医药、零售、日用品、饮料,包括强生、宝洁、沃尔玛、辉瑞、可口可乐5家。
剩下9家多属于新兴产业领域,主要以互联网与科技为主。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可谓平分秋色,传统行业仍有投资价值,价值低估的金融行业仍然值得关注,特别是保险行业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通过表1.2可知,尽管中国上市公司总市值排名前二十强中,金融占比过大,但是,这不能否定金融的投资价值,强者恒强的格局反而会愈演愈烈。比如,中国人寿作为第一市值保险股,与股神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仍有相当差距。
表1.2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前二十名
注:数据截至2015年5月12日
美国前二十强也汇聚了医药、零售、日用品、饮料等非金融的传统行业,而中国总市值前二十强没有它们的影子,这些行业在中国发展才刚刚起步,未来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医药行业,将会产生国际医药巨头,随着老龄化时代的提前来临,这个领域的机会更多。
当然,有一些传统行业也将面临巨大风险,未来或难显投资机会,这些行业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的制造业,以及那些高污染的行业,它们将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传统行业,还有投资价值吗?远离科技股的股神巴菲特,他的成功本身就说明了传统行业的价值所在。
1.1.3 新兴产业,泡沫还是成长
随着2015年创业板的疯狂上涨,泡沫开始大面积出现,其平均市盈率超过100倍。有人说,中国创业板创人类泡沫之最,有人说,中国创业板代表中国经济的转型方向。
那么,以互联网股与科技股为代表的股票未来将何去何从呢?
资本市场普遍比较迷茫,一方面有大泡沫,另一方面又必须追逐泡沫。
这一轮资金牛市,创业板个股市值迅速膨胀,总市值上千亿的股票频频出现,比如东方财富、乐视网这些优秀的互联网企业。
从短期来看,创业板估值偏高,如果用十年时间来看,它们中的个股未来仍然值得期待。
如表1.2所示,中国沪深两市总市值排名前二十名中,银行占据十个席位,撑起了半壁江山。如果加上3家保险与1家券商,大金融占比高达70%。而美国前二十强,大金融仅3家,占比15%。
中国股市总市值前二十强没有一家互联网与科技公司,美国新兴行业占据6家席位,占比30%,更为重要的是总市值前三强中,有3家属于互联网企业,苹果高居榜首,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微软。
即使创业板崩盘,未来十年,大牛股仍在创业板,其中,互联网与科技又是牛股集中营。中国股市产生上万亿的大盘互联网蓝筹股,并不是异想天开的事。
截至2015年5月15日,沪深两市百元股共53家,创业板占据33家,占比高达62%。如果从行业属性来看,传统行业就更少,排除传统医药与转型的企业,不足5家可以归为传统行业,随着泡沫破灭,传统行业中或许就贵州茅台能保住百元的宝座。
尽管2015年以来创业板炒作过热,呈现大面积泡沫现象,但是,这并不会改变创业板成为牛股集中营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