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与爱:会自控的孩子走得稳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父母的教育无可替代

实际上,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虽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像在学校那样系统完备,但影响更为深刻和长久。中国有一句古话“有其父必有其子”,虽然事事没有那么绝对,但可以肯定的是,父母的教育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性格,甚至深深影响孩子的未来。

也许你会觉得“父母的教育无可替代”这句话说得很多余。实际上,这也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因为人尽皆知,反而成了被人忽视的“借口”。在学校,老师经过学习、考试、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证才能工作,还得经常“充电”,而父母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典型的“无证上岗”,基本上没有人去刻意把自己“培训”成父母。

现在“80后”,甚至是“90后”,成了年轻父母的主力。他们很多都是第一代独生子女,还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却已经开始为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常常茫然无措或关心不够。

年轻的妈妈一手抱着宝宝哺乳,一手拿着手机全神贯注地玩游戏,已经是司空见惯的问题;或迫于生活压力,很多年轻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老人看管,常年在外工作,造成孩子父母之爱的缺失和教育的缺位。

这正是真正的矛盾所在,都知道“父母的教育无可替代”是无可争议的真理,而事实上父母的教育又显得那样无序和被忽视。

无论是年轻的父母还是关心孩子的每一位长辈,都应该努力去改变这种窘境。

为人父母需要“培训”

严格地说,没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养育孩子,其实也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每个父母也都需要学习和成长。但父母的自我成长和改变在现实中往往异常艰难,因为很少有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有“谦卑态度”,更何况这些还要靠整日忙得不可开交的父母自我监督来实现。

在孩子出生后,父母的身上就会有一种陌生但强大的爱产生,正是这种爱让他们愿意付出一切。为了让爱收获更大,父母需要“培训上岗”。

一涉及教育,很多人都有“唯洋才行”的想法,盲目地奉国外的家庭教育理念为“圣经”也是不对的,父母的“自我培训”也要结合文化因素。无论时代怎样变化,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况且中华的家教文化也颇为精到。

中国有“父严母慈”的教育观点,但同时又有“为人父止于慈”和“慈母败子”的理念,两者结合,就是很高明的教育方法。至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是博大精深了。

时代在变,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现代教育尤其是西方系统的教育理念已经广为流传,父母可以从中汲取营养。面对不同的孩子和环境,也要懂得变通,毕竟“教无定法”也是颠簸不破的道理。归根结底,父母进行自我“培训”就是要学会如何跟孩子交流,如何理解孩子、正确地引导孩子。

父母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在美国,政府和基金会每年都会花费数千亿美元专门用于家庭教育,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可以说是“无以复加”。在20多年前,美国的心理学家对1300多个贫困家庭早期教育的效果做了长达14年的跟踪调查,发现这些家庭如果注重0~3岁的早期教育,孩子的认知发展会大为受益,也正是这次研究成果,促成了美国政府对家庭教育的巨资投入。

我们应该借鉴这些成功经验,虽然当前我国儿童早期教育扶持力度不及美国,但是我们可以从关注自身开始,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从生理学上讲,孩子最基本又最活跃的能力是模仿和学习,正是儿童阶段的模仿和学习构成了他们行为的基础。要知道,孩子的成长不可逆,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可逆,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心理学家的教子忠告

1.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多汲取他人经验。

2.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要先学做父母,再教育孩子。

3.父母是孩子最信赖的对象,教育也最有效果。

4.父母应该通过不断训练,让自己变得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