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落感业寺,与红尘的藕断丝连
感业寺,武则天出家之地字号
太宗驾崩后第二天,终南山下停有数十辆简陋的光板马车,为的是安置翠微宫中的宫女。翠微宫中的宫女共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未被太宗宠幸过的宫女,其二是被太宗宠幸过但未有子嗣的宫女,前者将被遣送至掖庭宫,后者则会被送往感业寺。
曾几何时,那些被其他宫女羡慕、被太宗搂入怀中的宫女,如今竟落得如此下场。她们哭成一团,但仍旧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就这样了此残生了吗?
有的宫女不甘心,媚娘亲眼看到采女刘氏在走向马车的时候突然大声嘶吼,用力将手中的包裹掷在地上,大步逃向谷中。负责带她们前去感业寺的官吏们,立刻策马追赶,很快就将采女刘氏堵在马匹正中。宫女们站在马车处停驻眺望,媚娘看到有一个官吏轻轻松松便用绳圈套住了采女刘氏的脖颈。刘氏发出了绝望的叫声,我不去,我不要做尼姑,我只是被太宗宠幸过一次,我不甘心,求你们放我回家。媚娘不知道,刘氏是如何将脖颈上的绳圈扯断的,她只看见刘氏在疯狂中在地上爬行,钻出了马匹圈,最终一头撞死在了一块石碑上。石碑上的血迹,如梅花般鲜红。
经此一事后,媚娘的心如同终南山的天空般阴沉,其他宫女也是一样,但除了采女刘氏之外,再也没有出现如同她那般逃跑的宫女了。
感业寺,这个朱雀大街以西约莫三十里的地方,原本只是一座小小的尼姑庵,但在武德九年,太宗的一道命令便让这里成为了前朝宫女的收容之地(牢狱)。寺外的百姓无法观摩旧时帝王妃嫔的风采,只能听到寺内每日敲响的晨钟暮鼓。而寺中的女尼也不会走出那两扇黑色的山门。
六月,媚娘和宫女们终于来到了感业寺。六月已步入夏季,感业寺内的空气稍显沉闷,只有树上知了的聒噪叫声吱吱作响。这就是我以后不知要生活多久的地方吗?残破的佛塔,低矮的房屋,杂草丛生的院子,这就是感业寺吗?肯定还会有人要发疯的。
这一天,新皇李治登基的钟声响彻长安,媚娘和宫女们向皇城的方向望去。皇城中喧闹、奢华,感恩寺中破落、寂寥,种种对比,让宫女们再次啼哭起来。
该来的总会到来。
这天傍晚,伴随着新帝的登基,先帝的这些宫女、妃嫔们也要迎接她们人生的转折点了——剃度。在佛堂前,媚娘和宫女们排着长队,听着寺院住持法明说明感业寺的规章制度以及宫女需要遵循的规矩之后,便开始了剃度环节。
感业寺遗址
剃度仪式并不会给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但对于这些宫女来说,头发代表的是美丽,代表的是曾经的宫廷生活,头发被剪对于她们来说,剪掉的就是美丽,就是曾经的辉煌岁月,代表着她们将在这里了此残生,再没有一丝希望,最终只留下一堆白骨。
基于此,剃度才刚刚开始,宫女们便不可遏制地哭了起来,排在媚娘前面的宫女更是哭得厉害,任凭如何规劝都不肯接受剃度。法明见状,上前二话不说就是两个耳光:“你以为自己还是宫中的受宠之人么?在这里,你什么都不是!”
这个宫女顿时没有了声音,只有眼泪在脸上静静地流淌。
媚娘眼看这种情形,知道现在已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平心静气地接受。她没有啼哭,平静地跪在佛前,一声不吭,将自己头上的发髻拿下,三千青丝瞬间倾泻而下。她深深地凝视自己的头发,片刻后闭上眼睛。后来,她听到剪刀那咔嚓作响的声音,感受到断掉的头发从自己的脸上划过,不知不觉,仍旧有泪水滑落眼角。
当天晚上,这些宫女中就有人出事了。
天堂、地狱般的差距,让一个宫女无法忍受,半夜从寝房中偷偷跑出,在院中的一棵树上上吊自杀,第二天拂晓时才被发现。在当时,按照旧历,前朝宫女出家为尼,一是为先帝守节,二是保守先帝的秘密,这种宫女自杀的现象就被看作不愿追随先帝的忤逆之举。人虽已死,但仍要受鞭打之刑。由于在她们入寺第一天就发生这样的事,法明怒不可揭,便命令手下的尼姑对其尸体鞭答三百下。负责鞭打尸体的尼姑分外卖力,不一会,尸体就变得血肉模糊,血腥之气招来了很多苍蝇。此情此景,又加深了媚娘及宫女们对寺中尼姑的认识。
时间流逝,炎热的夏天很快过去了,感业寺中的桂树开始散发出清新的芳香。已经在寺院中待了数月的宫女已经不复当初的模样,她们如同被寒霜打败的花草,在晨钟暮鼓中逐渐消沉,乃至枯萎。在宫中时,她们每天要做的工作便是浓妆艳抹,但此时,她们不仅不施粉脂,甚至连脸都懒得洗,邋遢已经成为她们的代名词。在这段时期内,隔三差五便会有宫女自缢,她们的尸体也如同当初的宫女一般,先是饱受鞭打,然后就扔在院外晾上好几天。基于寺院中的苦闷生活,她们中有些人已经开始学会通过自慰或同性间的亲昵来获取生理上的快乐。她们已然沉沦。
在这些人中,媚娘算是一个异类,她每天照常梳妆打扮,从不参与那种肮脏之事,每天拂晓之时便起床开始劳动:打扫寺院,去伙房帮忙,料理花草树木。她知道,自己现在处于逆境,需要的是冷静、勇敢、克制,稍有松懈,便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有付出总会有回报,渐渐地,媚娘博得了法明住持及寺内尼姑的好感,但相应的,作为宫女中的异类,招来的便是她们的嘲笑与讽刺。但这又怎样呢?对于媚娘来说,这都是无所谓的事情,她知道,嘲笑她的这些人,都是沉沦中的失败者而已。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劳动的同时,媚娘决定提高精神上的修为,她决定潜心学佛。她认为,在黑暗中,佛法能带给她全新的精神面貌,能带领她找到新的人生感悟。原本,她就有极深的佛学功底,如果将她入寺前的佛学功底比作大学本科,那么她的目标便是考研究生,甚至博士学位。
就这样,当那些宫女在呼呼大睡时,媚娘在劳动;当那些宫女在寻求生理上的安慰时,媚娘在学习佛学经义。这,就是差距!
由于媚娘入寺前就拥有深厚的佛学功底,所以现在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很快就对佛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尤其是对玄奘法师的一系列佛学理论更是融会贯通。随着对佛法认知的提升,媚娘的胸怀也越发开阔,她不再把现在的生活当做痛苦,而是当成一种磨炼,她认为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有高潮,就有低谷,但只要奋斗不息,就必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媚娘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实现理想的地方绝不是在这里,而是宫廷之中。但如何回到宫中却是一个问题,已经入感业寺这么长时间,仍旧没有李治的消息,看来等待是不会得到结果的,所以她决定主动出击,创造机会,让李治将自己带回宫中。
她知道李治是一个感性的人,只有让他知道自己对他的想念和期盼,才能让他想起自己,并动心,然后把自己接回宫中。于是,聪慧的武媚娘挥笔写下了一首情诗——《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在这首诗中,上两句武媚娘将自己描写成因思念过度将红色看成绿色的色盲,也可以被称为情痴,痴得憔悴支离;下两句表达了武媚娘不做作、不掩饰、决然的形象:如果你相信我对你的思念,请打开箱看看我的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
当真令人感动!
后来,媚娘便托人将这首诗和那条石榴裙带到了宫中,秘密送给了李治。
李治作为性情中人,看到这首诗,再看到这条石榴裙,必定是感动至极的。如何感动,史书中没有说,但接下来他的举动,便可以证明。
客观地说,李治是一个好皇帝,自登基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地展开工作,不敢有一丝的怠慢。也正因为此,他忽略了武则天。可是,当他看到这首诗以及这条石榴裙后,他就决定一定要将她带回宫中。
但是,李治想要接回武媚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摆在你面前的就有三大问题:
其一,武媚娘乃是先帝的女人,你要正式将其纳为己有,便是乱伦(虽说身体上已经纳为己有了)。
其二,根据唐朝制度规定,父亲去世,作为儿子必须守孝三年,在这三年中,只有父亲忌日当天,才可入寺上香。也就是说,只有在太宗忌日当天,李治才可能见到武媚娘。
其三,太宗忌日时李治不能去感业寺上香。须知,长安城中,皇家寺院有很多,而感业寺并非是太宗的陵墓和宗庙,而是前朝旧妃嫔居住之所。这就得拿出一个像样的理由了。
尽管有这么多的困难,但李治终究还是来到了感业寺。一年未见,李治看到自己心爱女人,虽失去了那一头青丝,虽面有憔悴之色,但相比从前更加妩媚动人。欣喜之下,二人皆流下了滚烫的眼泪,随后便是尽吐相思之苦了。夜色降临,虽二人已互诉情谊很久,但仍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李治还是要离开了,当马车声在夜色中响起时,媚娘终究还是泪流满面。虽如此,但这眼泪更多的是喜悦的眼泪,因为媚娘知道,李治并非薄情寡义之人,他的到来说明自己在此处的日子即将结束,而那个阔别已久的皇宫,也在向她招手。
果然,媚娘的心愿很快就达成了。当时,深宫之中,王皇后与萧淑妃正互相争宠,很长时间内,李治都沦陷在后宫女人争宠的氛围中,烦不胜烦。正是这样的环境,让李治更加想念身在感业寺内的武媚娘,所以偷偷和媚娘约会的次数越来越多。后来,王皇后知道了李治经常微服出宫的事,百般打听下,才从太监的口中得知李治外出是为了私会武媚娘。
刚刚得知这个消息时,王皇后的心中着实可气:李治,你在宫中不爱大老婆爱小老婆,现在还到宫外偷香窃玉?
但是,转念一想,王皇后仿佛又看到了一条战胜萧淑妃的方法,那就是以毒攻毒:把武媚娘接到宫中,借武媚娘之手使李治冷落萧淑妃。于是,她便派人告知武媚娘让其蓄发,以后找机会让其再次入宫。
可能看官们要问了,难道王皇后不怕武则天入宫之后成为第二个萧淑妃吗?
问得好。
其实,有三个原因。
其一,病急乱投医。对于王皇后来说,当时对她最有威胁的便属萧淑妃,为了消除来自萧淑妃的威胁,什么都顾不上了。
其二,王皇后出身贵族,自小便被教授礼仪、伦理,是典型的封建士族女子。她认为,萧淑妃与她门第相当,也是皇上明媒正娶的妃子,所以对她的皇后之位有很深的威胁。而武媚娘则不同,她出身武家,虽其母为贵族之后,但其父却是商人出身,古代时看出身主要看父辈家族,所以媚娘出身并不高。再加上媚娘曾服侍先帝,是先帝的才人,所以李治可能是暂时被其迷惑,但就算李治一直宠幸于她,也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皇后之位,因为她认为作为先皇的才人,如何有资格成为一国之母?这必定为大臣们所不容。
其三,人情。王皇后认为,是她想方设法将武媚娘从感业寺中救了出来。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将她从水深火热中救出来的恩人,武媚娘必定会对其感恩戴德。
无论如何,等待太久,媚娘终于看到了回宫的曙光!
知识链接
感业寺位于陕西西安未央区六村堡乡后所寨西南30米处,在丰产路北侧,现感业寺小学即建于寺内(也有其他说法)。清嘉庆《长安县志》载:“感业寺是唐代禁苑内的皇家寺庙,唐高宗时,武则天曾在此为尼数载,因之驰名。”《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遗诏,命武才人出家于感业寺,“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三月奉诏回宫”。武则天在感业寺度过二载晨钟暮鼓、青灯古佛、远离尘世、面壁修佛的比丘尼生活。感业寺现存有石栏和武则天汲水井一口。《咸宁长安两县续志·祠祀考》载:“感皿寺,同治兵燹后殿宇尽毁,仅存明万历年一碑,乡人掘土所得一碣上书:‘唐武后焚香院’六小字,下书‘大唐感业禅院’六大字,今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