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李唐当局者的接班人问题
李承乾画像
贞观十六年(642年)四月七日是唐太宗深为痛心的日子,皇太子李承乾协同侯君集、杜荷等人因策划谋反被太宗镇压,太子之位被废,贬往黔州。太宗很失望,这个被自己给予厚望的儿子,这个与自己最心爱女子生下的长子,竟犯下如此弥天大罪,竟想要逼宫、谋反。太宗不禁自问:“为何事情竟发展到如此地步?”
据史料记载,李承乾幼时“性聪敏”“特敏惠”“仁孝纯深”,也就是说,李承乾小时候聪慧过人,且仁义孝顺。8岁时,李承乾被立为太子;12岁时,太宗便令李承乾在朝旁听,有意识地锻炼他的能力;15岁时,李承乾便显现出了其过人的经国安邦的才能;17岁时,高祖李渊逝世,居丧期间,李承乾监理国事,颇识大体,能听善断,干得极为出色。
如此优秀的李承乾,到最后却落得造反被废的下场,这是为何?
贞观十三年(639年),李承乾21岁了,这一年他患上了脚疾。行动不便之余,逐渐产生自卑感,随之叛逆起来。太宗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为了调整李承乾的心态、行为,他在朝野间遍寻名师,出任东宫辅臣,如魏征、房玄龄、张玄素、孔颖达、于志宁、李百药等。
问题来了,这些知名人士为何最终没有让李承乾回归原本的样貌呢?
答:教育方式有问题。
通过史料研究,在这几位老师中,有这样几位仁兄,需要被点出名字,分别是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这三位老兄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这样概括,那就是:一个比一个严厉,一个比一个凶狠,芝麻绿豆的小事都能被他们玩出花来。换句话说,就是“喜欢鸡蛋里挑骨头——没事找事”。
怎么会呢?
举例说明。
贞观十四年(640年),李承乾想盖间房子,于志宁批评他生活奢华,不懂节俭。再有,李承乾因无聊同宦官玩耍,被于志宁严厉批评,并被比作秦二世(上纲上线)。
这位仁兄还不是最牛的,在这三人中属于垫底人物,第二名要属孔颖达,这位仁兄比较容易激动,李承乾稍有过错就要面临这位仁兄无数的唾沫星子。李承乾有个乳母,名为遂安夫人,有次她看不过眼了,就对孔颖达说,太子年纪大了,不宜当面指责。孔颖达却表示我这样做是对的,就算死也值得。也就是说,他不怕太子记仇。
在这三人中,最牛的仁兄还要属张玄素。孔颖达厉害吧,但也只是李承乾犯错的时候才批评他,张玄素就不同了,时时刻刻都在对李承乾进行批评教育,言语之犀利、急切,恨不得让李承乾什么都得听他的。
综观这三位老兄的教育方式,大家看结果就明白:根本不可取。
就是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李承乾并未回归原本的道路,而是越走越远,直至走向万丈深渊。
贞观十六年(642年)二月,魏王李泰完成对《括地志》的编篡,太宗非常高兴,如获至宝。高兴之余,就对立下大功的李泰大加赏赐,甚至超出了太子的规格。
李泰是太宗的第四子,是李承乾的亲兄弟,长相英俊潇洒,学问渊博,其住所位于武德殿附近,太宗对其十分喜爱。由此,除太子李承乾之外,李泰的势力也强大起来,二人之间的矛盾也因此加深,凶争恶吵、埋怨不断,最终促使李承乾举兵造反。
如今李承乾已经被废,国本当重新商定。一天散朝之后,太宗命长孙无忌(长孙皇后兄长,凌霄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进宫面圣。进宫之后,太宗便大怒道:“为何会有如此不肖之子。”说完,就想要拔剑自刎。长孙无忌赶紧拦住太宗。
太宗平静后,说道:“承乾已经被废,现在该立谁作太子呢?”当年,玄武门之变的情景仍旧历历在目,稍有不慎,便会重现当年的情景,这绝不是太宗想要的结果。
长孙无忌完全明白太宗现在的处境,他知道,在太宗的子嗣中,除太子之外,太宗尤为喜欢魏王李泰以及三子吴王李恪。其中,李泰是万万不能立为太子的,因为如果立李泰为太子,当太宗驾崩,李泰登基之后,肯定会对自己的哥哥,昔日的太子李承乾下手。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是太宗不想看到的,这也是长孙无忌不想看到的(李承乾、李泰、李治都是他的亲外甥)。而吴王李恪,是最和太宗相像之人,英武伟岸,其血统更是高贵到无以复加,其母为前朝隋炀帝之女,而其曾祖母及外曾祖母皆为西魏八大柱国之一独孤信之女,如此身兼杨隋、李唐及孤独氏三豪族血脉者,在中华历史中难得一见。长孙无忌知道太宗很喜欢李恪,但是他不想让李恪坐上皇位。
其一,作为长孙皇后的哥哥,一定要让自己的亲外甥荣登大宝。
其二,李恪虽然血统高贵,但毕竟其身上流着三分之一前隋的血,而且其并非嫡系出身,在当时以嫡为尊的年代,如果李恪登基为皇帝,名不正言不顺下,必定会有人牺牲在政治斗争之中。其中,最危险的就是长孙皇后生下的李承乾、李泰、李治。
所以,长孙无忌知道,在排除掉李泰、李恪之后,太子之位只能由这个人担当——晋王李治。
李治,太宗与长孙皇后的第三子,自小聪慧,据说刚学会走路就已经能写下一个“敕”字,想来是太宗批阅奏章时经常抱着他,或是太宗兴致大发教授给他的缘故吧。
“玄武门之变”发生地:玄武门
唐高宗李治画像
太宗十分偏爱李治,至于偏爱程度,史书上是这样评价的:“特深宠异。”长孙皇后去世之后,太宗便亲自抚养他。放眼整个唐朝,被皇帝亲自抚养长大的皇子,只此一人。
后来,易储风波袭来,李治便被卷了进来。
当时,李泰为了尽快得到皇位,曾这样对太宗许诺:“若我为太子,百年后,我愿杀子传弟。”褚遂良揭穿了他的谎言,并对太宗说:“之所以会造成如今的局面,都是因为您太过宠溺儿子造成的。如果您想要立李泰为太子,那就将晋王李治下放到封地去吧,省得到最后,兄弟间自相残杀,前太子、晋王都不能存活于世。”
面对褚遂良所说,太宗却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之外的答案:“我不能。”这三个字道出了太宗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他不愿让自己的小儿子离开自己,不愿意一年和这个自己亲手抚养长大的儿子只见几次面。
为了保住自己这三个儿子的性命,不复当年“玄武门之变”的惨剧,再加上长孙无忌等大臣的支持,唐太宗决定立李治为太子。
史书记载,李治是一个对父母孝敬、对兄弟友爱的人,太宗曾考察他对《孝经》的理解,提问之下,李治对答如流。
太宗了解李治,这个稍显柔弱的孩子,必定不会谋害自己的亲哥哥,为了保全骨肉,立他为太子是对的。
贞观十七年(643年),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在此期间,李治与武媚娘结识,并产生爱慕之心。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弥留之际,召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到榻前。这两人对太宗赤胆忠心,将来太子即位之后,有他们二人的辅佐,大事可成。
在卧室中,太宗握着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的手,将托孤的心愿全盘托出,并让李治以后以叔伯礼待褚遂良(长孙无忌原本就是李治的舅舅)。
遗命写完之后,太宗又对褚遂良说:“自起兵以来,无忌对我竭尽忠诚,我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唐江山,多亏无忌的帮助,我死后,你定要保无忌周全,不可让他受到奸人所害。”褚遂良听后,重重点头,答应必不负太宗所望。
至此,太宗才放心而去。
但谁承想,太宗临死之言,竟一语成戳,长孙无忌,甚至褚遂良,最终都要为一人而改变命运。
这个人正在太宗的屋中——才人武媚。
褚遂良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