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电控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项目实施

步骤一 自动变速器分解和组装

一、分解自动变速器机油冷却器和加油管

拆装自动变速器机油冷却器和加油管,如图1-47所示。零部件名称如下

1——空心螺栓,35N·m。

2——圆形密封圈,必须更换。

3——自动变速器机油冷却器。

4——圆形密封圈,必须更换。

5——变速器壳体。

6——圆形密封圈,必须更换。

7——圆形密封圈,必须更换。

8——油塞。

9——端盖。检查自动变速器油面高度后,用于紧固油塞,必须更换。

10——自动变速器机油加油管。

11——圆形密封圈,必须更换。

图1-47 自动变速器机油冷却器和加油管分解图

二、分解和组装行星齿轮系统

分解和组装行星轮系统示意图,如图1-48所示。

I—拆装自动变速器油泵到隔离管;II—拆装倒挡离合器C2到大太阳轮

Ⅲ—拆装单向离合器和倒挡制动器B1;Ⅳ—拆装行星齿轮架

图1-48 行星齿轮系示意图

(一)拆装自动变速器油泵到隔离管

拆装自动变速器油泵到隔离管,如图1-49所示。零部件名称如下:

1——螺栓,7个。用8N·m力矩拧紧后再转90°,再拧90°时可分几次进行。

2——带自动变速器油泵。

3——圆形密封圈,必须更换。装到自动变速器油泵上。

4——密封垫,必须更换。

5——弹簧盖,6个。装上第一个外片后,插入3个弹簧盖。装上最后一个外片前,先安上3个弹簧盖。

6——弹簧,3个。

7——波形弹簧垫圈。

8——外片,确定外片厚度。

9——内片,新内片在安装前应在自动变速器油内浸15min。

10——外片,必须用2mm厚的外片。

11——外片,装到隔离管上,厚度3mm。

12——制动毂;用于制动器B2的片组,长度为:5个内片,68.6mm;6个内片,64.9mm。安装时应使槽进入单向离合器的楔内。

13——装有离合器的变速器壳体。

图1-49 自动变速器油泵到隔离管

(二)拆装倒挡离合器C2到大太阳轮

拆装倒挡离合器C2到大太阳轮,如图1-50所示。零部件名称如下:

1——倒挡离合器C2

2——调整垫圈。确定厚度,调整离合器C1和C2之间间隙。可装1个或2个调整垫圈。

3——1-3挡离合器C1

4——圆形密封圈,必须更换。

5——带蜗轮轴的4挡离合器K3。

6——带垫圈的推力滚针轴承,推力滚针轴承连接小输入轴。

7——输入轴(小)。

8——滚针轴承。

9——推力滚针轴承。

10——小输入轴(大)。

11——推力滚针轴承。

12——推力滚针轴承垫圈,带台肩。

13——太阳轮(大)。

14——推力滚针轴承。

15——推力滚针轴承垫圈。

16——变速器壳体;带有已装好的单向离合器和弹性挡圈。

图1-50 倒挡离合器C2到大太阳轮

(三)拆装单向离合器和倒挡制动器B1

拆装单向离合器和倒挡制动器B1,如图1-51所示。零部件名称如下:

图1-51 单向离合器和倒挡制动器B1

1——弹性挡圈,用于隔离管。

2——弹性挡圈,用于单向离合器。

3——单向离合器,拆卸单向离合器前,应先拆下滑阀箱和密封塞。

4——碟形弹簧,凸起面朝向单向离合器。

5——压盘,扁平面朝向制动片。按所装内片数量不同,厚度也不同。4个内片,13.5mm;5个内片,10.5mm。

6——内片。安装前应浸入自动变速器油15min。

7——外片。

8——调整垫圈。确定厚度勿调整倒挡制动器B1

9——变速器壳体;装有行星齿轮支架。

(四)拆装行星齿轮支架及带主动齿轮和端盖的变速器壳体

拆装行星齿轮支架及带主动齿轮和端盖的变速器壳体,如图1-52所示。零部件名称如下:

1——行星齿轮支架。

2——圆形密封圈,必须更换,装在行星齿轮支架内。

3——推力滚针轴承垫圈。

4——推力滚针轴承。

5——推力滚针轴承垫圈;光滑面装入主动齿轮。

6——变速器壳体;带主动齿轮。

7——主动齿轮;分解行星齿轮系时不拆下。

8——行星齿轮支架调整垫片。

9——垫圈。

10——螺栓,30N·m,用于小输入轴。

11——隔套,7个,牢固装到密封垫内。

12——密封垫,必须更换。

13——端盖。

14——螺栓,8N·m。

图1-52 行星齿轮支架及带主动齿轮和端盖的变速器壳体

三、自动变速器实物分解

(1)拆下变速器壳体上带密封垫的端盖,如图1-53所示。

图1-53 拆变速器壳体上带密封垫的端盖

(2)拆下油底壳防护板,如图1-54所示。

图1-54 拆油底壳防护板

(3)拆下油底壳,如图1-55所示。

图1-55 拆油底壳

(4)拆下自动变速器油滤网,如图1-56所示。

图1-56 拆自动变速器油滤网

(5)拆下带传输线的滑阀箱,如图1-57所示。

图1-57 拆带传输线的滑阀箱

(6)拆下自动变速器油泵螺栓,如图1-58所示。

图1-58 拆自动变速器油泵螺栓

(7)将螺栓A(M8)拧入自动变速器油泵螺栓孔内,均匀拧入螺栓,可将自动变速器油泵从变速器壳体中压出,如图1-59所示。

图1-59 将螺栓拧入自动变速器油泵螺栓孔

(8)将带有隔离管、B2制动片、弹簧和弹簧盖的所有离合器拔出,如图1-60所示。

图1-60 拔出离合器

(9)将螺丝刀插入大太阳轮的孔内,以松开和紧固小输入轴螺栓,如图1-61所示。

图1-61 螺丝刀插入大太阳轮孔内

(10)松开小输入轴螺栓,如图1-62所示。

(11)拆下小输入轴上的螺栓并调整垫圈(行星齿轮支架的推力滚针轴承留在变速器/主动齿轮内,如图1-63所示。

图1-62 松开小输入轴螺栓

图1-63 拆下小输入轴上的螺栓并调整垫圈

(12)拔下小输入轴,如图1-64所示。

(13)拔出大输入轴,如图1-65所示。

图1-64 拆小输入轴

图1-65 拔出大输入轴

(14)拔出大太阳轮,如见图1-66所示。

(15)拆卸单向离合器前,应先拆下自动变速器转速传感器,拆下隔离管弹性挡圈a和单向离合器弹性挡圈b,如图1-67所示。

图1-66 拔出大太阳轮

图1-67 拆隔离管弹性挡圈a和单向离合器弹性挡圈b

(16)从自动变速器壳体上拔下在定位楔上的单向离合器。拔下带碟形弹簧的行星齿轮支架,如图1-68所示。

图1-68 拨下单向离合器及行星齿轮支架

(17)拆下倒挡制动器B1的摩擦片,如图1-69所示。

图1-69 拆摩擦片

说明:分解行星齿轮系统不需要拆下主动齿轮,齿圈也不需要拆下,至此分解工作结束,如图1-70所示。

图1-70 行星齿轮系统分解结束图

四、自动变速器实物组装

用自动变速器油清洗自动变速器壳体内部及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不能戴手套,不能用棉布丝擦拭零部件,安装步骤与拆卸时相反。

(1)安装前后行星排组件,如图1-71所示。

(2)安装倒挡制动器(B1)并安装卡簧,如图1-72所示。

图1-71 安装前后行星排组件

图1-72 安装倒挡制动器(B1

(3)安装后太阳轮组件,如图1-73所示。

(4)安装2挡制动器摩擦片及钢片(B2),并安装卡簧,如图1-74所示。

图1-73 安装后太阳轮组件

图1-74 安装2挡制动器摩擦片及钢片(B2

(5)安装B2制动器活塞组件、碟形弹簧,并安装卡簧,如图1-75所示。

(6)安装超速挡及倒挡离合器组件,如图1-76所示。

图1-75 安装制动器活塞组件、碟形弹簧及卡簧

图1-76 超速挡及倒挡离合器组件

(7)安装后端盖,涂抹适量密封胶。

(8)安装输入轴和减速离合器组件。

(9)其余零部件的安装与拆卸时顺序相反。

步骤二 自动变速器的检查与试验

一、基本检查

在诊断自动变速器之前,应首先执行以下过程:检查变速器油高度和油质;检查和调整节气门拉索(线);检查和调整选挡杆位置;检查和调整挡位开关;发动机怠速检查和变速器漏油检查等。

(一)变速器油的油面高度检查和油质检查

1.油面高度检查方法

(1)行驶被检车辆,使发动机和变速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50~80℃)。

(2)将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并拉紧驻车制动杆。将选挡杆拨至P挡位置后起动发动机。

(3)使发动机保持怠速运转。踩住制动踏板,将选挡杆拨至倒挡(R)、前进挡(D)、前进低挡(S、L或2、1)等位置,并在每个挡位上停留几秒,使液力变矩器和所有换挡执行元件中都充满液压油。

(4)将选挡杆拨至P位置。

(5)从加油管内拔出自动变速器油尺,将擦干的油尺全部插入加油管后再拔出,检查油尺上的油面高度应在HOT范围内,如图1-77所示。

若油位高度不满足要求,应及时加油或放油。对没有放油螺塞的进口自动变速器来讲,少量放油时,可从加油管处向外吸。

图1-77 自动变速器油尺

2.油质检查方法

检查油位的同时要注意检查油液品质。判断油液品质可以从颜色、气味和是否含有杂质等方面入手。

检查方法:将油尺上的液压油滴在干净的白纸上,检查液压油颜色、气味和杂质情况。正常变速器油的颜色应当是鲜红色,但是某些DexronⅡ型变速器油在使用初期颜色会变暗,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呈棕色或黑色,说明油液中含有烧蚀的摩擦材料等大量杂质。若油液呈粉红色或白色,表明发动机散热器的油冷却器出现泄漏冷却液的故障。

合格的变速器油应该有类似新的机油的气味。烧焦的味道意味着执行元件打滑或自动变速器过热。如果有清漆味,则说明油液氧化或变质。若油液带有泡沫,可能是由于油泵进油道渗入空气而造成的。一旦变速器油液出现上述现象中的任何一种,就应该立即更换。

(二)节气门拉索和节气门阀的检查与调整

1.节气门拉索的检查和调整

检查拉索连接是否正常,有无损坏,固定是否可靠,与车体上的固定部分是否弯曲,拉锁金属丝是否有折断等现象。检查固定在节气门体支架上的节气门拉索端头的拉索套和拉索上的限位块之间的距离A,其标准距离为0~1mm。如果距离不符合标准,应根据厂家提供的调整方法进行调整。即使是同年生产的同型号自动变速器,如果与不同缸数的发动机配合使用,其节气门拉索的调整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一般节气门拉索是通过调整螺母对其拉线长度进行调节(见图1-78):

(1)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检查节气门是否处于全开位置。如果不是,应利用调整螺母调整拉线长度,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2)在节气门全开的情况下松开调整螺母,调整拉索套端部的位置,使其与限位标记之间存在1mm的标准距离,然后拧紧调整螺母。

2.真空控制式节气门阀的调整

在奔驰和马自达等车型上自动变速器节气门阀采用真空控制式,如图1-79所示。它装有一个真空膜盒,膜盒通过一个真空管与进气管相连。当进气管真空度随节气门开度变化而发生变化时,膜盒的膜片伸缩,膜片通过拉杆拉动节气门阀移动,以使油压随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而变化。对这种装置应着重检查真空管和膜盒是否有泄漏。

图1-78 节气门拉索调整方式

图1-79 真空控制式节气门阀

调整奔驰轿车自动变速器节气门阀真空控制装置时,应将橡胶盖打开,取出孔内一个钥匙状的调整片,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调整膜盒内的调整螺母,通过改变作用在膜盒上真空度的大小,来达到改变油压的目的。

真空膜盒泄漏时,会使变速器内的油液吸入进气管参与混合气的燃烧,造成发动机工作不良的故障。检查时,可用真空枪检查膜片是否泄漏。

(三)选挡连杆位置的检查与调整

当选挡连杆位于不同位置时,手控制阀通过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回路,使自动变速器处于相应的工作状态。如图1-80所示,位于选挡连杆与控制阀体总成之间的这套机械装置就是手控连杆机构。

手控连杆机构传动间隙过大或锁止元件严重磨损,会造成手控制阀与选挡杆工作不协调,引发各种故障。故需加以检查和调整,检查和调整的重点部位是手控连杆机构位于变速器壳体外的部分。

图1-80 手控连杆机构

1.选挡连杆位置的检查

(1)用千斤顶或举升机将汽车顶起。

(2)将选挡连杆推至P挡位置,然后转动驱动轴。如果驱动轴无法转动,说明手控连杆机构工作可靠;如果驱动轴可以转动,表明手控连杆机构需要按以下步骤进行调整。

2.选挡连杆位置的调整

(1)将选挡连杆与自动变速器手动阀之间的连杆处的调整部位放松。将选挡连杆拨至空挡位置,如图1-81所示。

(2)先将手动阀摇臂向后拨至极限位置(P挡位置),然后再回退两格至空挡N位置。

(3)稍稍用力将选挡杆靠向R位方向,然后拧紧连杆上的螺母。

(4)重复“1.选挡连杆位置的检查”中的步骤(2),检查驱动轴是否已可靠锁止。

图1-81 选挡杆位置调整方式

(四)挡位开关的检查与调整

1.挡位开关的检查

(1)采取可靠的行车制动。

(2)选挡连杆拨至各个挡位,检查挡位指示灯与选挡连杆位置是否一致,P挡位和N挡位时发动机能否起动、R挡位时倒挡灯是否亮起。若有不符,应松开挡位开关的固定螺钉进行调整。

2.挡位开关的调整

(1)对在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开关外壳上刻有基准线的,调整时应将基准线和手动阀摇臂轴上的槽口对齐,如图1-82(a)所示。

(2)对在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开关上开有一个定位孔的,调整时应使摇臂上的定位孔和挡位开关上的定位孔对准,如图1-82(b)所示。

图1-82 挡位开关的调整方式

(五)发动机怠速检查

不同型号发动机的怠速转速各不相同。怠速过高会造成换挡冲击,当汽车换至前进挡时,车辆出现“蠕动”现象。如果怠速过低,当选挡变速杆从N挡位换到其他位置时,车身将产生振动,甚至造成发动机熄火,因此必须检查发动机怠速是否正常。

发动机怠速检查一般步骤:安装发动机转速表(无转速仪表时);将自动变速器变速杆置于P或N位置,起动发动机;检查发动机怠速转速应符合厂家要求(通常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发动机怠速为750r/min)。若怠速过高或过低应予以调整。

(六)自动变速器漏油检查

液压控制系统的各连接部位上都有油封和密封垫,这些部位是常见发生漏油的地方。液压系统漏油会引起油路压力下降,油位下降是换挡打滑和延迟的常见原因。

常见的漏油部位:有油封或密封垫圈的部位、有接头的部位、零件损坏的部位等。造成外部泄漏的原因主要是上述部位的密封、连接元件老化、松脱或损坏,也有可能是加油过量。进行漏油检查时,要找出漏油的具体部位,及时更换或加固。

二、手动换挡试验

自动变速器在进行基本检查时无故障,但运行中仍存在故障。为了确定故障存在的部位,区分故障是由机械、液压系统引起,还是由电子控制系统引起的,可以进行手动换挡试验。这是在读取故障码和完成变速器基本检查后进行的试验。

所谓手动换挡试验就是将电控自动变速器所有换挡电磁阀的线束插接器全部脱开,此时自动变速器ECU不能通过换挡电磁阀来控制换挡,自动变速器的挡位只取决于选挡杆的位置。通过手动换挡试验可以确定故障发生在控制电路还是变速器内部机械或液压系统故障。不同车型的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在脱开换挡电磁阀线束插接器后的挡位和选挡杆的关系不完全相同。例如,丰田轿车的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在手动换挡试验时,选挡杆位置和挡位的关系如表1-6所示。

表1-6 丰田自动变速器手动换挡试验时选挡杆位置和挡位的关系

手动换挡试验步骤如下:

(1)脱开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所有换挡电磁阀线束插头。

(2)起动发动机,将选挡杆拨至不同位置,然后做道路试验(也可以将驱动轮悬空,进行台架试验)。

(3)观察发动机转速和车速的对应关系,以判断自动变速器所处的挡位。

(4)若选挡杆位于不同位置时自动变速器所处的挡位与表1-6相同,说明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阀体及换挡执行零件基本上工作正常。否则,说明自动变速器的阀体或换挡执行元件有故障。

(5)试验结束后,接上电磁阀线束插头。

(6)清除计算机中的故障码,防止因脱开电磁线束插头而产生的故障码保存在计算机中,影响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自诊断工作。

三、自动变速器试验

(一)失速试验

换挡杆置于D或R位置时,踩下制动踏板不动并完全踩下加速踏板时,发动机处于最大转矩工况,而此时自动变速器的输出轴及输入轴均静止不动,即液力变矩器的涡轮不动,只有液力变矩器壳及泵轮随发动机一同转动。此工况称为发动机失速工况,此时发动机的转速称为失速转速,此种试验称为失速试验。

1.试验目的

通过测试发动机在失速状态下能达到的最高转速,检查发动机的总体性能和变速器执行元件的工作性能。做失速试验之前,要先找到执行元件在不同挡位下的工作情况表,用以分析试验结果。

2.准备工作

(1)让汽车行驶至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均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2)检查汽车的脚制动和手制动,确认其性能良好。

(3)检查自动变速器液压油高度,应正常。

3.失速试验步骤(见图1-83)

(1)将汽车停放在宽阔的水平地面上,前后车轮用三角木块塞住。

(2)拉紧驻车制动杆,左脚用力踩住制动踏板。

(3)起动发动机,将换挡杆拨入D位。

(4)在左脚踩紧制动踏板的同时,用右脚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在发动机转速不再升高时,迅速读取此时的发动机转速。读取发动机转速后,立即松开加速踏板。注意时间一般不能超过5s。

(5)将换挡杆拨入P位或N位,让发动机怠速运转1 min,以防止液压油因温度过高而变质。

(6)将换挡杆拨入其他挡位(R、S、L或2、1),做同样的试验。

(7)对照厂家提供的标准失速范围分析试验结果。

图1-83 失速试验步骤

(二)时滞试验

在怠速状态将换挡杆从N位置换入D位或R位瞬间,液压控制系统发生作用,动力经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到达驱动轮时,存在一定的时差,称为时滞。时差大小取决于自动变速器油路油压高低、油路密封情况、离合器和制动器磨损情况。测量自动变速器时差大小的试验称为时滞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出自动变速器换挡的时滞时间,根据时滞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主油路油压及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

2.时滞试验方法(见图1-84)

图1-84 时滞试验方法

(1)让汽车行驶,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50~80℃)。

(2)将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拉紧驻车制动杆。

(3)起动发动机,检查发动机怠速,使发动机保持怠速运转。

(4)将自动变速器换挡杆从N位拨至D位,用秒表测量从拨动换挡杆开始到感觉振动为止所需的时间,该时间称为N-D时滞时间。标准N-D时滞时间不应超过1.2s。

(5)将换挡杆拨至N位,让发动机怠速运转1min后,再做一次同样的试验。做3次试验,取平均值。

(6)按上述方法,将换挡杆由N位拨至R位,测量N-R时滞时间。标准N-R时滞时间不应超过1.5s。

(7)根据执行元件工作情况表,分析试验结果。

(三)液压系统试验

1.试验目的

油压测试是在自动变速器工作时,通过测量液压控制系统各油路的压力来判断液压控制系统及电子控制系统各零部件的功能是否正常。目的是检查油泵、油压调节阀、节气门阀、油压电磁阀、调速器及变速器油等的工作状况,是变速器性能分析和故障判断的主要依据。

2.油压测试的准备工作

(1)行驶汽车,让发动机及自动变速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2)将车辆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检查发动机怠速和自动变速器液压油的油面高度。若不正常,应予以调整。

(3)准备一个量程为2MPa的压力表,找出自动变速器各个油路测压孔的位置,如图1-85所示。

图1-85 自动变速器各个油路测压孔的位置

3.主油路油压测试方法

(1)检查加速踏板拉线的调整情况,必要时重新调整。

(2)使发动机和变速器处于正常工作温度。

(3)拆下变速器壳体上的油路压力测试螺塞,装上油压表。注意:软管接头螺纹部分的尺寸和类型应与检测接头一致,可以轻松地用手旋入若干圈,再用扳手将它拧紧。安装时要尽量让连接软管远离旋转元件和发动机排气系统。

(4)用三角木塞塞住前、后轮。

(5)将驻车制动杆拉到底(制动)。

(6)起动发动机,并检查发动机怠速。

(7)使发动机保持怠速运转,将制动踏板踩到底。

(8)将选挡杆推至D位,读取压力值。

(9)将加速踏板踩到底,测量在发动机失速情况下的油压。

(10)用同样的方法测量R位的工作压力。如果测量值低于规定范围,应检查并调整节气门连杆机构,然后将上述试验重做一遍。

4.速控油压测试方法

(1)拆下自动变速器壳体上的调速器测压孔螺塞,接上油压表。

(2)用举升机将汽车举升起来,使驱动轮悬空。

(3)起动发动机。

(4)将选挡杆拨至前进挡D位。

(5)松开驻车制动杆,缓慢地踩下加速踏板,让驱动轮转动。

(6)读取不同车速下的调速器油压。

(7)将测试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

(四)道路试验

1.道路试验的目的

对自动变速器各项性能的综合性测试,以确定自动变速器工作是否正常及其故障部位。自动变速器内部的各离合器、制动器是否打滑;换挡手柄在各位置时换挡点的速度是否正确;换挡时车辆的平顺性,行驶时自动变速器内有无异常响声;各种行驶模式时车辆的行驶性能;液力变矩器的锁止离合器工作状况和发动机制动作用等。

2.试验前的准备

(1)发动机、底盘等各总成或系统的技术状态完好,自动变速器已通过基本检查,车辆以中低速行驶约10min,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都达到正常工作温度(50~80℃)。

(2)将超速挡开关置于ON位置(O/D OFF指示灯熄灭),并将模式开关置于常规模式。

3.道路试验的方法

(1)升挡检查。将变速杆拨至前进挡D位,踩下加速踏板,节气门保持在1/2开度左右,让汽车起步加速,检查自动变速器的升挡况。升挡时,发动机转速瞬时下降,同时车身有轻微的撞动感。正常情况下,起步后随着车速的升高,试验者应能感觉到自动变速器顺利地逐级由一挡升二挡、二挡升三挡、三挡升四挡(超速挡)。如果自动变速器不能升入高速挡,表明控制系统或换挡执行元件有故障。

(2)升挡车速检查。将变速杆拨至前进挡D位,踩下加速踏板,并使节气门保持在某一固定开度,让汽车起步并加速,当察觉到自动变速器升挡时,记下升挡车速。一般四挡自动变速器由一挡升二挡的升挡车速为25~35km/h,二挡升至三挡的升挡车速为55~70km/h.三挡升至四挡的升挡车速为90~120km/h。只要升挡车速基本保持在上述范围内,而且试车行驶中加速良好,无明显的换挡冲击,就可认为其升挡车速正常。若升挡车速过低(即升挡过早)或升挡车速过高(即升挡过迟),可能是控制系统或换挡执行机构的故障所致,则应重点检查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车速传感器、主油路调压阀、节气门阀拉索和控制阀中的节气门调压阀或速控阀。

(3)升挡时发动机转速的检查。将变速杆拨至前进挡D位置。踩下加速踏板,使节气门保持某一固定开度(如50%),让汽车起步并加速,当观察到自动变速器升挡时,记下发动机转速表值。通常汽车由起步加速直至升入高速挡的整个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转速将低于3000r/min。通常在加速至即将升挡时,发动机转速可达到2500~3000r/min。在刚升挡后的短时间内发动机转速将下降至2000r/min左右。

如果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转速始终过低,加速至升挡时仍低于2000r/min,说明升挡时间过早或发动机动力不足;如果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转速始终偏高,升挡前后的转速2500~3000r/min之间,而且换挡冲击明显,说明换挡时间过迟;如果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转速过高,经常高于3000r/min,在加速时达至4000~5000r/min,甚至更高,则说明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执行元件(离合器或制动器)严重打滑,应拆检自动变速器。

(4)换挡质量检查。将变速杆拨至前进挡D位,踩下加速踏板,使节气门保持某一固定开度(如50%),让汽车起步并加速,当观察到自动变速器升挡时,感觉换挡时有无冲击感。正常换挡时,自动变速器有微弱的冲击感。如果感觉换挡冲动过大.表明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或换挡执行机构有故障,其原因可能是主油路油压过高或换挡执行机构打滑。

(5)锁止离合器工作状态的检查。将变速杆拨至前进挡D位置,踩下加速踏板,保持节气门开度低于1/2的位置,让汽车起步并加速到超速挡,以高于80km/h的车速行驶,使变矩器进入锁止状态,快速将加速踏板踩下至2/3开度,同时检查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情况。如果发动机转速没有太大变化,表明锁止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若发动机转速升高很多,则表明锁止离合器没有接合,其原因是锁止控制系统有故障。

(6)发动机制动检查。将变速杆拨至前进挡(S、L或2、1)位置,在汽车以S(或2)挡或L(或1)挡行驶时,突然松开加速踏板。如果车速立即随之下降,表明有发动机制动作用,否则表明控制系统或前进强制离合器有故障。

(7)强制降挡功能的检查。将变速杆拨至前进挡D位置,保持节气门开度为l/3左右,以二挡、三挡或超速挡行驶,突然将加速踏板完全踩到底,检查自动变速器是否被强制降低一个挡位。在强制降挡时,发动机转速会突然升高至4000r/min左右,并随着加速升挡,转速逐渐下降。如果没有出现强制降挡,表明强制降挡功能失效;如果强制降挡时发动机转速过高,并在升挡时出现换挡冲击,表明换挡执行机构打滑,应分解维修自动变速器。

四、故障诊断表

许多安装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在出厂时带有故障诊断表,可利用该表进行故障分析。故障诊断表列出了最常见的自动变速器故障,并给出有可能造成故障的每个原因及相应检修程序,有助于迅速检查和排除。但是一般情况下,不能仅以此为根据盲目拆解变速器,还要通过正确检修程序进行验证,以免判断错误,引发新的故障。在对电控自动变速器进行检修时,可能出现诊断代码正常,故障仍然存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若故障诊断表给出了详细检查内容,可以按给定程序进行检查。

(一)故障现象描述

请描述该车的故障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故障原因

你认为该车出现此故障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确定诊断流程

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诊断流程。

制定的诊断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检测过程

按照制定的诊断流程逐项进行检测,记录各步骤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故障原因,进行修复或更换。

检测过程记录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诊断结果描述

诊断结果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