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人背后的女强人:“断腕太后”述律平
在带领契丹民族崛起的强人耶律阿保机(872—926年)身后,有一位伟大的女强人见诸史册,她就是死后被谥为贞烈皇后的太祖之妻、太宗之母——述律平。
我们知道,作为在公元前就已发展到封建社会的中原汉族,随着西汉等朝代对孔、孟、儒家学说的深化和发展,男权主义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旋律。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长期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徘徊的契丹民族,与其先世鲜卑魏及后世的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一样,即使建立了奴隶制甚至封建制的国家,但由于不同体制间转换过快,因而还是保留了不少原始社会的痕迹,突出表现在母系氏族残余,放在今天讲,可以说是女权主义。
终辽一朝,帝后(包括母后甚至皇妹)执掌国政大权、临朝称制的情形屡见不鲜。
述律平本出自北狄丁零系的漠北回纥民族,名平,小名月里朵。回纥汗国在强盛时期,契丹曾经归附其多年,两族人民颇有交往,述律氏的先祖后来加入了契丹部落联盟。耶律阿保机的成功,有一半功劳应该记在述律氏的功劳簿上。
述律平可不是平凡的女流之辈,她并非以美貌见长,而是以强烈的权力欲、强有力的控制能力闻名。她十四岁时嫁给耶律阿保机,在耶律阿保机尚未完全平复东北各少数民族、契丹八部也未统一的艰难岁月中,她不仅承担着为耶律皇族繁衍子孙的使命,而且亲自披挂上阵,配合丈夫北征东讨。
她与丈夫真的是玉璧天成、天下无双,夸张一点讲,述律平的政治、军事才能不亚于耶律阿保机。在日常攻伐战争中,每当丈夫出征在外,她就稳坐中军帐、负责看护大本营。
述律平勇敢果断,也多权变,全然是巾帼不让须眉。有一次,耶律阿保机西逾大漠,进击不肯降服的党项诸部。结果,已经被征服的室韦等部族趁契丹大营空虚,于是星夜来袭。述律平亲自带兵杀出帐外,与室韦军队大战,看到敌人来势甚猛,情急之下,她张弓搭箭,三箭射死室韦头领,敌军大溃而去。这一战不仅令已经降服的各族再也不敢擅越雷池,使得契丹的号令彻底畅通于东北地区,而且让述律平从耶律阿保机身后一位普通契丹女性,一举成为草原上声名鹊起的风云人物。916年,阿保机建国时自号“天皇帝”,述律平成为“帝皇后”。
述律平襟怀宽广,她不仅惜才用才,而且极富政治远见。五代十国初年,幽州节度使刘守光为与李克用等中原军阀混战的需要,委派韩延徽为使,向契丹求援。韩延徽在觐见阿保机时只肯做拱手礼(即长揖)而不肯跪拜,遭到呵斥和威胁后,韩延徽面无惧色,答道:“只拜天、拜地、拜祖宗、拜父母。”
耶律阿保机勃然大怒,甚至想立刻斩杀来使,于是先惩罚韩延徽去放羊。皇后述律平劝道,韩延徽守节不屈,是个真正的君子,留着此人会对契丹有大用。阿保机召来韩延徽,任命其为参谋,以后成为左膀右臂。韩延徽看到大量被契丹掳掠或者躲避战乱来到契丹的汉人,不习惯草原游牧生活,并且被契丹奴隶主折磨,民不聊生,于是建议阿保机划地为城,在契丹民族松漠核心地带建立了诸多汉式州县,吸引契丹人也逐渐开始了全面的定居生活。不仅如此,韩延徽家族世世代代为契丹开发农业生产、建立中央政权和巩固皇权出谋献策,忠诚有加,其后人被辽朝赐国姓耶律。
义武节度使王处直通过贿赂,要求阿保机出兵攻打晋王李克用,述律皇后又力劝不可,这回太祖没有听她的,举兵南下,结果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述律后和阿保机共生养了三个儿子,即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三子耶律李胡。阿保机于916年称帝时就按照中原封建王朝的嫡长制度,册封长子耶律倍为太子,称“人皇王”。三子中,长子从小深受儒家和道家文化熏陶,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汉人”了。他早年在上京修建孔庙,擅长山水画,研习《黄帝内经》,对中医颇有心得。特别是在被父皇册封到渤海国以后,他更加崇尚汉文化,而对征伐军事没有丝毫兴趣。次子耶律德光从小随父亲阿保机征战,20岁时就当上了“天下兵马大元帅”,其政治理念、军事手段等是三兄弟中最接近阿保机的,在阿保机离世后深得母亲青睐。三子耶律李胡是三人中最不成器的,他有一身蛮力,酷爱杀戮。史书记载他一天不杀人就会觉得没有意思,但“天下老,都向小”,述律后最宠爱这个怨声载道的混账儿子。
带有浓厚民族意识和传统守旧契丹观念的述律后,在926年阿保机驾崩后,居然希望由耶律李胡即位。由于三子年幼,并且乱杀无辜的名声的确太坏,述律后只得作罢。
长子耶律倍继承皇位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述律后偏偏不同意。她看到自己强行推出的三子无法继承大统,于是建议贵族和百官同意由她临朝称制,结果遭到了强烈反对。
述律后长期直接指挥“摘蕃汉精锐”的亲军。一天,她召集100多名契丹贵族进宫会商,问道:“汝思先帝(太祖耶律阿保机)乎?”大家想都没想,说想(先帝)。述律后说,既然想念先帝,那大家就追随先帝到地下吧。语罢,埋伏在宫殿两侧的刀斧手立刻冲进来,将这些人悉数杀死。契丹国虽然建立了,但是依然残余着原始社会的一些制度,比如“殉葬制”。所以,尽管述律后是因为这些贵族与自己政见不一才动的手,但是她以殉葬的说法合理地“说服”了族民,这下契丹贵族“老实”了。
实力不可小觑的汉人也让述律后不踏实。她召见汉人降将赵思温,想用同样的说法和方式将其除之,没想到赵思温却说,与先帝最亲近的人莫过于述律后,若太后(去地下)侍奉先帝,则自己也去。当着贵族、百官的面,果敢的述律氏在发愣片刻后缓过神儿来,毅然拔出佩刀,一刀将自己的右手砍断(后放入太祖棺椁中,以示殉葬侍奉先帝之意),并说,我应该去(侍奉先帝),但现在孩子们尚幼,如自己去,则对先帝打下的社稷江山不负责,待孩子能独立处理朝政,自己自然会去的。
断腕之举惊诧了众人,从此述律氏以“断腕太后”闻名,皇室、贵族及朝廷上下莫不骇服。国不可一日无主,看到自己难以临朝称制,长子耶律倍不称自己心意,而幼子耶律李胡难成大事,于是在太祖辞世一年后(927年),述律后立次子耶律德光为帝,是为辽太宗,时年25岁,年号沿用太祖之“天显”。
顺服耶律倍放弃权力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毕竟他是太祖在世时公开确认的皇储,而且作为已经汉化的耶律皇族,嫡长传承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实力的对比明显不利于耶律倍,尽管他一直经营东丹国,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和数百万人口,还有相对独立的政权机构和年号,独立行使民政、财税权力,但是耶律倍已经是一位比汉儒还要儒化的国王,他更喜欢琴棋书画、音乐、占卜。这些对于以述律平为代表的依然保留游牧民族部分习俗和心理的契丹贵族而言,是很难接受的,这样的舆论氛围对他不利。
耶律德光长年随父征战,在征服漠北诸部、河西走廊、阴山地区各民族战争中屡立功勋。在建国初期以武力论英雄的契丹国中,耶律德光自然拥有耶律倍无可企及的声望和威权。
耶律倍决定放弃自己的皇储地位,将权力让渡给二弟。由于述律平一直希望自己亲临大位、临朝称制,但遭到众人的反对,因而耽搁了一段时间。后来,耶律倍主动与母后和二弟接洽,据《辽史》记载,他当着百官的面说:“大元帅功德可与天神比肩,国内外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应该主持国家社稷。”然后耶律倍与群臣奏请述律皇后,让出皇帝宝座,德光遂登基。
母仪天下的述律氏有着太强的权力欲,并不满足“母以子贵”,而是将朝政大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担任了实际的“摄政”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