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松山大血战
大战序幕
崇祯十四年(清崇德六年,1641年)初,明军与清军在辽西的争夺趋于白热化。明清史上一场关乎双方存亡的大战—松山大战,终于爆发。
镜头沿时间轴往前移。天启初年,袁崇焕积极构筑宁锦防线,以锦州、宁远、松山、杏山及大小凌河各城为依托,大量修筑堡台,加高加厚城墙;屯驻重兵,筑成了一条防御清军的“边防长城”。
正是这条“边防长城”,使得清军在随后十多年间,只能在大、小凌河之间徘徊,无法前进半步。正是这条“边防长城”,使得锦州、宁远等沿线城市,就如坚不可摧的堡垒,梗在了清军通向明朝重要关隘—山海关的咽喉上。
这十多年时间里,清军也并没有歇着。向南,征服了朝鲜;向北,征服了强大的蒙古察哈尔部。
清军南征北战,不单单扩大了清朝版图,增加了清政府财富,更使得清军历经无数战火考验,战斗力越来越强。
如果大明朝廷看不清清军这位老对手的新变化,还在紧紧扼守宁锦防线,还在袁崇焕往日打造的成绩上过小日子,那么明朝灭亡的风险就必定要翻着倍往上涨。
但现在必须挪开军事变化的视角,因为有比军事更大的灾祸正在祸害明朝的肌体。此时的明朝北部正在遭受开朝以来从未有过的大旱灾和由此引发的大饥荒。
多年连续性干旱,大片地区粮食连年歉收,严重的地方出现“父子相食”的惨状。大批大批的人,失去基本生存条件,成为流民。数十万流民,如李自成、张献忠等,蜂拥而聚,揭竿而起。
这些人既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也没有收税机关没有军费作保障。理论上讲,不是明政府军的对手。但事实上,他们这些人也的确只是想搞饭吃,并不想真的跟明朝的政府军过不去。而且对于皇帝屁股下面的那把龙椅没有任何的想法;然而,让人看不懂的是,明朝政府军却被流民起义军打得焦头烂额。
主流史学家分析,这是因为明朝历经两百多年的成长,就像是一位两百多岁的老人。这样的人,机体上的零部件处处有毛病,军队就是毛病最多的地方。明军的腐败问题、纪律败坏问题、军队作风问题,此时已经不是小问题。在与流民起义军一场接一场的战斗中,这些毛病,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展示在明朝皇帝的眼前。
内外交困,明朝压力山大。
看着明朝的悲惨景象,清朝政府高层的谋臣们,个个欢呼雀跃。“今四方咸归,后患已绝,无内顾之忧……而南朝(指明)君臣将相,又有谁是敌手?”
一边是两百多岁的“老人”,一边是发展几十年血气方刚、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个是面积广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大象”,一个是斗性十足、因面积狭小正在谋求更大发展空间、更大生存空间的“饥狼”。
清太宗皇太极每天都在看着明朝的变化。越往深层看,思路越清晰:出击明军的条件已经成熟,选择一个正确的时机、正确的地点,对明军发起一场正确的进攻,一举打破与明军长期以来的僵持状态。
皇太极很快选定出第一个军事目标——锦州。他觉定从锦州下手,在明军坚固的防线中,猛烈撕开一道血淋淋的大缺口。
不过,瘦死骆驼比马大,明朝这只“大象”虽然瘦弱,但或许只需要轻轻地踹一脚,就能将清朝这只小小的饥狼踩成一堆碎骨烂肉。
到底鹿死谁手?全看接下来的战场血拼。
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的春天,大雁北回,轻风和煦,皇太极派出的大军在温暖的阳光下整装出发。
各路大军陆续开到义州,丢下箭戟刀枪,当起了“工程兵”,纷纷搞起了工程建设。接着,大批军用马匹从各地集结过来,大批军粮被调运过来。城里很多人在做木工活计,修造用于攻城的冲车、云梯等器械。更多的人在这里大搞军事训练,练习攻打汉人的新战法——攻城战法、山地战法、围歼战法。
整整花费了一年的时间,皇太极仔细地做着大战前各项准备工作,强化训练各参战部队。
成功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功属于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这话看来是有道理的。
第二年(清崇德六年)三月,春光明媚,冰雪消融。经过一年的军事训练,攻打锦州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在这暖和迷人、万物复生的天气里,皇太极命令清兵从义州城拔营而出,向锦州进发。
大批清军携带着充足的攻城器械,将锦州城严严实实包围起来。
清军在锦州城四周“填壕毁堑,(城内明军)声援断绝”。
锦州突然围,得到消息,明朝政府最高层迅速做出反应,紧急命令蓟辽总督洪承畴赶紧策划方案,尽快解除锦州之围。
五月上旬,洪承畴快速北上,前进到军事要地松山,到达锦州外围,实地察看清军态势。
“清军人数众多,组织严密,训练有素,武器装备精良,准备充分,特别是士气高昂。这样的强军劲旅,非常难以对付。我还从来没有同清军交过手,这陌生的对手一上来就如此狠辣!”洪承畴倒吸了一口凉气。
侦察部队送来各种消息,一一摆到桌面上。智囊参谋反复研究,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解锦州之围,最少要十五万人马;少了,就办不了事。看着这个结果,连洪承畴自己都大为吃惊。
这份载着重大结论的军情报告,于当年十二月,被摆到明朝最高级别的阁臣会议上。
我们简单算下,从五月到十二月,报告直达内廷花去了整整七个月的时间,效率真是让人无语。
经过大臣们激烈讨论以及兵部论证,最终,崇祯皇帝做出决定:从全国各地地方驻军中,抽调精干人马,救援锦州。
之后,一批接一批的明军,向宁远集结。崇祯十四年初,部队集结完毕,总计十三万人。如果加上锦州城内的守军,则达到了预设的十五万人的目标。
假如有人问,军队数量储备上,明朝政府为什么如此捉襟见肘?
答复必定是,流民起义军已经让明朝政府军疲于应对。
明军中力量最为强劲的八大镇将,如白广恩、马科、吴三桂等人,全部聚集洪承畴帐下。摆在宁远城中的军队,是明军中最精锐、最强悍、最能打仗的部分。
吴三桂精挑细选,带来了两万人马,也同时带来了独创的吴氏战法。
统帅洪承畴熟悉手下各支队伍的作战能力,为此他做出特别规定:吴三桂、白广恩、马科三员勇将,各自带领队伍,独当一面。其余五位将领,只得合力,不可单独行动。
知己,洪承畴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