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大转折:枭雄吴三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时势造英雄

吴祖联姻

俗话说,父亲铺下的路子,往往是儿子登天的梯子。而谈起吴三桂,必得首先谈起他的父亲—马贩子吴襄。

很多人看不起祖传的技艺,忽视祖宗传承下来的手艺,而吴襄却没有。他正是从祖传的驯马、贩马生意中,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吴家还有个祖传的宝贝—武术。正是运用祖传的马背上的武术功夫,吴襄打开了一片广阔的人生天地。

人生就是这样,有个祖传的手艺能赚钱,有个祖传的爱好会休闲。

吴襄参加了一次殿试,得中武举进士。笔者很佩服这位马贩子,凭着祖传的爱好而考取国家公务员,即使今天也不多见。

凭着武举进士这块敲门砖,吴襄投到辽东名将李成梁的帐下。一个全新的人生—军旅生涯开始了。

人事主管翻了翻吴襄的档案,当即得出结论,这是一个什么背景都没有的人。不用想,这样的人,被直接放到了部队最底层接受锻炼。

兴冲冲举着科举考试的高级文凭进入部队,却当了一名边防骑兵,吴襄挨了人生的当头一棒。

祖传的马上功夫,吴襄已经练到九成功力。在飞驰的马背上,他不但能弯弓搭箭,还能精准射中目标。命中率之高,让人咋舌。这套祖传武艺,跟前人成吉思汗的高级射手哲别有一拼。凭着这套功夫,在一次军队内部武术比赛中,吴襄一举夺魁。

“小伙子箭术技艺超越常人”,一位将官略略地睁了一下眼睛,将吴襄提升到低级军官系列。让我们小小地祝贺下吴襄,他终于由兵变成了官,虽然仅是个军阶垫底的小官。

完全靠真功夫硬本领,走硬拼死搏的路线,这辈子要爬升到高级军官职位,在李成梁这帮子官员的手下,几乎不可能。手中的武举文凭,祖传的马上功夫,难道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依着贩马的经验,吴襄有个感觉,自己必须想办法,必须要改变。

这时,当地的一个望族—祖氏,进入吴襄的视线。

祖氏世代生活在辽东,在辽东政界、军界,根基深厚。到祖大寿时,祖氏家族已经历五代发家致富的繁荣过程。

祖氏以军功起家,以军功发家,这样的人家,也叫武功世家。天启元年(1621年),也就是吴襄考取武举进士的那一年,祖大寿在广宁巡抚(辽宁北镇)王化贞部队任中军游击。七年后,即崇祯元年(1628年),在“宁锦大捷”中,祖大寿立下大功,被袁崇焕提升为前锋总兵,挂上征辽前锋将军印。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祖氏力量又一次迅速膨胀,成为辽西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上自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各级军官中,都有祖家的人。

吴襄看好目标,立即行动,用跳槽的办法,投到祖大寿的帐下。

在改变命运的征途上,吴襄的这一跳,实在是关键。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一个超级大红包正在那里等着他。

进入祖大寿的部队中,吴襄没有歇着。他立即着手,寻找祖大寿身边的人,接下来,用金钱铺路,用他们的嘴,将自己的能耐,向祖大寿的耳朵里猛烈吹风。

听到身边的人经常谈到吴襄马背上的功夫如何了不得,祖大寿脑子里,渐渐形成一个看法:这个青年,是个难得的人才。部队经常打仗,最需要的,正是这样有真功夫硬本领的人才。祖大寿做出重大决定,要用力网住这个人才,于是决定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吴襄。

留住真正的人才,就得拿出硬实的宝贝。

祖、吴两人的关系,由上下级关系一下变为裙带关系。吴襄也跟着进入了升官的快速路,参将、指挥使,一路升上去。崇祯四年(1631年),吴襄升至锦州总兵官。

总兵官是明代时的地区最高军职,拥兵数万,俨然地方军区一把手,相当于现在的地方军区司令。

大家应该为吴襄的成功鼓掌。成功向着有才能的人,成功更是向着有计谋、有手段的人。

此后,通过联姻与多年经营,祖、吴两家已经发展成为独霸辽西、声势显赫的望族。他们执掌的,是国家最重要的权力—军权。无论祖家,还是吴家,都培育了庞大的私人武装,拥有数千家丁。

以祖氏为首的辽西军人集团,以祖氏为主干,旁及亲戚、部属、心腹,势力遍布辽西地区各城镇。通过手中的军事力量,祖家占据一切要津,把持着这一地区生杀予夺的大权。祖、吴两家的人,即使朝廷大员,甚至是当时的皇帝,也没有人敢得罪他们,就算两家中有人犯下大罪,朝廷也不得不采取宽容的态度。所谓树大根深,即是如此,外人轻易动摇不得。

与军权伴生的,还有经济大权、政治大权。就吴氏父子、兄弟、亲属及其子弟、家丁组成的吴家军而言,吴氏核心集团也就三千来人,而他们的背后,每人都有数百亩庄田。与国家穷困、民不聊生的惨景相比,吴家的子弟兵个个生活得如同贵族。吴氏变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大地主,家丁们也都是个顶个的中小地主。

万历四十年(1612年),在一个丽日爽朗的清晨,吴襄迎来了人生中一个大喜的日子,儿子吴三桂出生了。

吴襄很高兴,这小子聪明机灵,值得花时间培养。从他能跑会跳开始,吴襄就给儿子制定了严格的骑射训练课,让他每天手不离箭、身不离鞍。

吴三桂头脑聪明,喜欢舞枪弄棒,热衷骑马射箭。对于高强度的军事体育运动,乐此不疲。

舅父祖大寿看到如此聪明的吴三桂,也觉得这小子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看来是个可塑之才,于是也越来越看好吴三桂,加入了“教师队伍”。

吴三桂十分喜欢军旅生活,一心想着长大后当一名军官,梦想着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杀敌立功。

十七岁那年,家教成果在一次考试中完美地表现出来。在武功应试中,吴三桂得中武举,拿到参军入伍的资格证书。不久,二十岁的吴三桂升为游击,人称“少年悬印”,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当小伙子正睁大眼睛寻找机会表现自己时,突然,一个血淋淋的机会却扑面而来。